应用大数据理念分析检验检疫业务数据

2016-03-17 01:14张总泽陈枝华李文举范婷婷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8期
关键词:竹木货值辖区

张总泽,陈枝华,李文举,范婷婷

(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福州 350015)

应用大数据理念分析检验检疫业务数据

张总泽,陈枝华,李文举,范婷婷

(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福州 350015)

文章以福建检验检疫局辖区的出口竹木草制品为例,通过比较分析近10年的检验检疫数据,分析研判产品的出口形势和主要瓶颈,针对性地提出帮扶措施建议,为应用大数据理念,深入挖掘和利用检验检疫数据价值提供参考。

大数据 检验检疫 竹木草

大数据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我国和各政府部门在应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形势、科学决策、加强监管和提升服务等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同时,将大数据用于检验检疫工作的呼声越来越高,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已经在系统内达成共识。然而,受数据源匮乏、数据质量不高和分析手段单一等因素影响,大数据在检验检疫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极大的潜力有待挖掘。文章以出口竹木草制品为例,通过运用大数据的理念,对检验检疫业务数据进行再分析,深入挖掘和重新发现数据价值,解析进出口货物的贸易行情和质量安全水平变化趋势,进而为有针对性地采取和调整检验检疫帮扶措施提供依据,增强措施的精准度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1 大数据的基本理念

维克托·麦克-舍恩伯格的经典著作《大数据时代》认为,大数据的精髓较之传统的数据分析在于三大理念的转变:(1)转变抽样思想,在大数据时代,样本就是总体,要分析与某事物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是依靠少量数据样本;(2)转变数据测量的思想,要乐于接受数据的纷繁芜杂,不再追求精确的数据;(3)不再探求难以捉摸的因果关系,转而关注事物的相关关系。简而言之,大数据理念就是通过对总体数据的分析处理,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对未来的趋势进行预测,从而使人能够做出更好的选择。

2 研究目的与方法

该文以福建检验检疫局辖区的大宗出口法检产品—竹木草制品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1)分析近年来的竹木草制品出口情况,预测未来的出口趋势;(2)分析出口竹木草制品的质量安全状况;(3)对监管政策和帮扶措施提出建议。

日常业务分析的习惯做法是统计某一时期内的出口批次和货值,通过同比或环比,说明贸易的变化情况,但这种比较的结论仅是对历史数据的回顾总结,并不能证明今后将延续这一趋势,因而缺少对未来的预测功能。为了尽可能地扩大样本以便接近总体,该研究通过查阅近10年来的数据,分类统计批次、货值、国家或地区、生产企业、检疫不合格、退运、退运原因等要素,结合调研走访了解的信息,探究数据变化背后的规律和各数据间的相关关系,对未来的出口趋势进行预测,相应的出台监管和帮扶措施。

3 结果与分析

3.1 竹木草制品出口情况

3.1.1 出口量

从图1中可以看出,近10年来,福建局辖区的竹木草制品出口量总体呈增长态势,出口的批次和货值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且批次的变动幅度较货值更为剧烈,说明批次比货值更为敏感,更容易受到贸易形势变化的影响。如2007和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竹木草制品出口量出现一定下滑,其中批次下降较明显,而货值则基本持平;2011年的批次较2010年出现了下降,而货值虽然保持增长,但其增幅明显受到了影响;2015年的批次和货值双双遇阻,增长表现乏力,预示着竹木草制品出口遭遇瓶颈。

3.1.2 出口生产企业

近10年来,福建局辖区从事出口林木制品生产的企业数量呈稳步减少趋势,从2006年的1 168家减少至2015年的777家,减少了33.5%。而同期规模以上出口生产企业(年出口100批次以上)的数量则呈增长趋势,自2006年的136家升至2014年的218家,增长了60.3%,但2015年出现了明显下降,减少数量为10年之最(图2)。

3.1.3 出口国际市场

近10年来,福建局辖区出口林木制品的国际市场呈先扩张后收缩的发展态势,贸易国家或地区从2006年的140个逐步增长至2012年历史最高的163个,随后又逐步减少至2015年的147个,如图3所示。

3.2 质量安全状况

3.2.1 出口检验检疫不合格情况

近10年来,福建局辖区出口的林木制品不合格批次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向好的态势。检疫方面,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携带有害生物,10年间,从前期的每年几批次不合格降到现在的零不合格;检验方面,主要原因为货证不符、包装不合格、商品制造或装配不良、数重量短缺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不合格较为少见,10年间累计仅为11批次。检验不合格从每年二三十批次降至几批次,2014年和2015年由于加大了对出口工业品不合格率的抽查力度,检验不合格问题出现较大程度的反弹,见图4。

图1 2006~2015年福建局辖区出口竹木草制品批次和货值

图2 2006~2015年福建局辖区出口竹木草制品的生产企业数量

图3 2006~2015年福建局辖区出口竹木草制品的国家和地区数量

3.2.2 出口退运情况

近10年来,福建局辖区出口林木制品累计被国外退运611批次、1 503.13万美元,分别占出口量的0.10%、0.11%。总体趋势大体呈逐步下降趋势,至2014年和2015年又出现抬头倾向。特别是2015年,退运批次和货值较2014年增长了131.8%和86.7%(图5)。

图4 2006~2015年福建局辖区出口竹木草制品检验检疫不合格批次

图5 2006~2015年福建局辖区出口竹木草制品退运批次和货值

3.3 结论

3.3.1 出口量遭遇瓶颈

通过对2006~2015年的竹木草制品出口批次、货值、生产企业数量和出口国家或地区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2015年的出口批次和货值增长乏力,但是仅据此并不能做出对未来有说服力的预测。然而,当这种乏力伴随着规模以上生产企业数量的大幅减少和国际市场近年来的持续萎缩时,可以大胆地预测2016年的出口形势将继续面临下行压力。事实也是如此,2016年各月的出口量均不及去年同期,上半年的出口货值减少了4.34%,是继金融危机之后的首次下降。

3.3.2 质量安全问题反弹

从图1和图5可以看出,竹木草制品的出口量与出口退运量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当出口量增长时,被退运量呈下降趋势,反之当出口量下降或增长缓慢时,被退运量则呈上升态势。从图4和图5可以看出,出口竹木草制品的检验检疫不合格情况与出口退运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两者的变化趋势趋同。这些规律一方面说明了质量决定着市场,产品的质量好,被退运的少,信誉就好,国际市场也就越大,反之则情况越来越差;另一方面说明了检验检疫工作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在确保出口林木制品质量,帮扶出口企业提早发现问题,避免货物被退运造成损失等发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出口竹木草制品质量问题的反弹很好地印证了上述规律。

3.3.3 精准施策

(1)企业要做好“过冬”准备。竹木草制品出口行业遭遇瓶颈不是偶然性的,其背后成因有多重因素。整个产业正面临从传统制造业向创新创意产业转型时期。可以预见,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组织方式将遭遇寒冬,因循守旧,以为咬咬牙坚持一下就能熬过去的幻想注定落空。对生产经营者而言,要“深挖洞、广积粮”,做好“过冬”的持久战准备。应该在增强设计研发能力、收缩产品线打造主力产品、优化生产管理、提升自动化水平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以变求生存。

(2)牵住质量提升这个牛鼻子。以质量赢得市场是市场经济的普世价值。对于企业自身而言,要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市场的理念,加强质量自律。积极发挥同业协会的约束作用,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效应。负责出口竹木草制品质量监管的检验检疫部门,要继续大力推动出口示范企业建设,树立行业标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全省竹木草制品出口企业在质量和附加值提升、品牌塑造、市场开拓等方面率先突破。

(3)地方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基于上述数据的分析,建议地方政府出台针对竹木草制品出口企业的一揽子帮扶政策措施。针对国际市场萎缩,应该对参加境内境外贸易展会的企业予以适当补贴;针对质量问题反弹,应该鼓励自主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申请专利、人才引进、创建研发中心、升级技术设备等方面加大补贴力度;此外在厂房用地、准入审批、创业孵化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等。通过出台切中要害、可操作性强的政策,帮助出口企业渡过转型的阵痛期。

4 讨论

大数据是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新生事物,该文所做的大数据分析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与真正的大数据相去甚远,然而,正如维克托所言,大数据并不完全在于数据的“大”,而是数据、技术与思维的三足鼎立。当前对检验检疫部门而言,更为重要的应该是思维,即重视数据,增强对数据的敏感性,尽可能地挖掘数据价值。要改变以往单纯地对单一数据进行数量比较的浅层次分析,将统计时间维度拉长到历史数据中去,综合比较分析各类数据,以开放性思维发现数据新的价值和不同数据间的相关关系,剖析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和信息,将其作为出台政策措施的依据。这样才能使检验检疫部门更加科学准确地把握所监管进出口产品的形势和问题,所推出的监管和帮扶举措才更接地气,更好地服务对外贸易和地方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竹木货值辖区
双发展新格局下福建竹木产业的转型升级
井陉苍岩山派出所积极排查辖区流动人口
浅析健康化设计理念之下的竹木家居设计之美
故园
筷子
当好辖区老年人的健康管家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决定
上半年查出不合格出入境货值73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