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金融产品创新问题研究

2016-03-17 01:14赵志刚张慧敏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8期
关键词:呼和浩特抵押三农

赵志刚,孔 荣,张慧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咸阳 712100)

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金融产品创新问题研究

赵志刚,孔 荣,张慧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咸阳 712100)

文章以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对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服务“三农”金融产品创新的问题加以分析,以中信银行呼和浩特分行为例,探讨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服务“三农”金融产品创新的方式。

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 金融产品 创新

随着“三农”问题的提出,政府决策层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对农村金融的发展方向也有明确的说明。自2004年起,连续9年中央一号文件从不同视角对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村金融发展提出政策性指导。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农村改革全面深化的背景下,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主动调整,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造血功能,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源,以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1 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服务“三农”金融产品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银行角度因素分析,人才缺失、技术投入不足、金融创新意识缺乏、内部机制不健全以及管理不规范等都将影响金融产品创新的动力和创新效率[1][2]。金融产品创新的出发点是金融机构创新的重要激发因素之一。如果没有确定好金融产品创新的出发点,将使得金融产品创新主体对金融产品创新意义认识不够,导致创新动力不足[3][4]。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银行利益和客户需求的关系。

目前,服务于农村的银行类金融机构较少,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在部分乡镇存在,没能达到全覆盖,涉农贷款只占其放贷额的30%,服务于“三农”的功能已弱化。同时,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的出现,缓解了部分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不足的局面。但是,私人信贷公司大量存在,农民贷款风险增大。

从金融市场角度进行分析,胡小良[5]认为金融市场的垄断性使得金融产品创新缺乏动力。农信社和农行作为农村金融供给的主力军,贴近农民,几乎垄断了农村金融市场,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仍处于摸索阶段,难以实现替代[6];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金融产品创新多以行政性推出为主,难以实现公平竞争,这也就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发展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

目前,随着农村融资产品和渠道日渐丰富,融资结构呈现出多样化、规模化趋势。表现为,由单纯的农业生产需求向生产、经营、消费、投资理财等多种需求转变,由短期小额贷款向中长期大额贷款转变,可是农村的信用环境未根本好转、民间融资不规范等,影响了农村融资效率。

农业保险在降低“三农”贷款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方面有保障作用,金融机构通过与农业保险的联动,有效地提高借款农户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三农”贷款风险,但由于市场分割,限制了保险业、证券业进入银行业,也就很难实现风险的转移和补偿。

从政策法规角度分析,一方面,由于农业弱质性、农民缺少抵押物以及农户贷款“短、频、快、急”特点的因素,造成农户担保难和贷款难的问题,所以,迫切需要政府机构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农村金融机构产品创新。但是各地尚未建立长期的、持续的、稳定的贷款贴息和担保基金以及农业发展基金等补偿机制,对金融产品创新的整体风险还缺乏有效的监管,制约了银行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另一方面,政府部门没有建立健全有效的涉农贷款考核机制,降低了产品创新的使用率和覆盖面。

2 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金融产品创新方式探讨

加快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可以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要从调整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农村社会信用体系、推进农村融资担保体系、完善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等多个方面入手,通过以中信银行呼和浩特分行为例,介绍一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金融产品创新方式。

2.1 “两权”抵押贷款

2016年5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部署启动农村牧区承包土地(草牧场)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

当日,部分农牧民、农村牧区专业合作社与金融机构签订10个贷款项目,贷款总额达2 873万元。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农民郭海渤是玉米种植专业户,他以482 m2的自有住房作为抵押物,向中信银行呼和浩特分行申请“信农贷”,签订10万元的贷款协议,用于购买种子、化肥、地膜等。这笔贷款为农户解决了全家燃眉之急,用住房财产权作抵押,除了购买农资,还可以多“租”些地扩大种植面积。

为了做到与农村牧区深度结合,中信银行呼和浩特分行推出了针对 “两权抵押”试点的信农贷,满足农牧民信贷需求。“信农贷”是为落实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有关农村牧区金融改革试点工作而推出的惠农贷款产品。当前,内蒙古部分地区正式启动农村牧区承包土地(草牧场)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居住在试点地区的农民可将承包土地经营权或住房财产权作为抵押,申请贷款,从而增加农牧业生产中长期和规模化经营的资金投入。

“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赋予农牧民更多财产权利,进一步深化农村牧区金融改革创新,促进农村牧区资源、资金、资产的盘活,增加农牧业生产中长期和规模化经营的资金投入。

但是,各地“两权”抵押贷款业务标准不一、做法不同,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及制度保障,需要通过改革试点逐步完善。同时政府采取利息补贴、发展政府支持的担保公司、利用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平台提供担保、设立风险补偿基金等方式,建立“两权”抵押贷款风险缓释及补偿机制。

2.2 生物性资产抵押贷款

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中信银行与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现代服务业战略合作协议,中信银行呼和浩特分行2013年6月8日成功为农牧业企业内蒙古犇腾牧业有限公司发放了奶牛抵押贷款,为犇腾牧业授信1.5亿元,使企业在短短1年多的时间之后,奶牛存栏数由1.5万头增加到了4万头。这是继与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签订合作协议后,呼和浩特分行积极响应总行全面支持内蒙古自治区现代服务业战略指导方针的又一成果。

内蒙古犇腾牧业有限公司从事奶牛专业化养殖,是蒙牛乳业重要的奶源基地。为进一步扩大规模,企业面临较大资金缺口,但没有合适的抵押物,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呼和浩特分行了解到此情况后,为破解农牧业企业融资难题,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创新性地提出了以奶牛作为抵押物申请贷款。

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呼和浩特分行人员多次前往和林格尔工商局咨询,在和林格尔县工商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办理了万头奶牛动产抵押登记,此举在内蒙古属于首例,国内也少之甚少。经调查,奶牛虽为生物性资产,但具备增值性、工具性、唯一性和可评估等属性。以奶牛作抵押办理贷款,不但可以拓宽融资渠道,也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为控制授信风险,分行合理设定奶牛抵押率,并办理了保险,积极落实担保人,确定大股东对贷款承担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该笔奶牛动产抵押贷款业务为自治区农牧业企业融资开辟了新的渠道,为分行继续创新现代服务业金融服务方式开拓了思路,为分行打造支持现代服务业优质品牌,促进自治区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同时大力推广生物性资产抵押的成功经验,通辽余粮畜业开发有限公司办理了生物性资产抵押贷款3亿元,同时以1万多头的基础母牛养殖基地扩建项目中的56.67 hm2农村土地,在进行现场评估、贷前实地调查、实地风险审批后,出具相关批复,根据企业的实际资金需且,短短5 d时间为企业发放贷款100万元,完成自治区内首笔农村土地流转贷款。因为养牛必须要有牛舍,建牛舍必须要有土地,土地拿来以后再建成牛舍,再养牛,再有现金流,这需要大概2年的时间,这2年的时间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如果没有金融机构的支持靠自己发展是非常困难的,这笔土地流转贷款当它拿地的时候钱已经到了,可以通过利用金融机构的钱不断的流转土地,建立新的牛舍,扩大养殖规模。

2.3 林权质押贷款

林权质押贷款是指银行向借款人发放的以借款人或第三人依法拥有的森林资源资产作为质押的贷款。开展以林权证为基础的林权质押贷款业务,有利于缓解信贷支农资金紧张,盘活林业存量资产、促进农民增收等。

内蒙古和盛生态育林有限公司是以林木种苗培育、荒山植树造林、城市园林绿化、森林碳汇交易等为主业的民营企业,由于抵押物欠缺,传统的融资方式对于林业型企业成了绊脚石,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阻碍了呼和浩特林业的发展。为此,中信银行呼和浩特分行推行的“一户一策”,将和盛育林所辖林权进行质押,授信用于抵押的林场位于和林县盛乐经济园区第四、第五农场,总面积28.07 hm2,批复授信1亿元,成为该企业目前唯一的一家授信银行。

资金的支持为和盛生态育林有限公司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资产由2亿元增长到3.6亿元,销售收入由6 600万元上升到1.6亿元,利润达到了6 300多万元;企业已经建成和正在规划的苗木基地已达466.67 hm2,并与香港迪斯尼公司签署了高达500万美元的16万t碳汇交易协议。

2.4 商标权质押贷款

商标权质押贷款是近几年商业银行推出的一种创新信贷产品,也是中小企业的重要渠道。商标权质押贷款是指具有注册商标的企业以依法核准的商标专用权作为质押物,从银行取得借款,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偿还借款本息的一种贷款方式。

商标权质押贷款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是普遍现象,绝大多数国家的法律都认可商标权的可担保性,如可口可乐、麦当劳等世界驰名品牌都曾经被质押过,并取得成功效果。欧洲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家,其商标权质押贷款占所有的贷款总额的比例高达10%以上。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我国开始重视打造自主品牌,实施企业品牌战略。从我国法律规定来看,对于商标等知识产权的有形价值也越来越重视,国家相关部门和银行也在以各种方式支持企业知识产权融资。

开展商标权质押贷款不仅有利于发挥商标品牌的带动效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服务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而且也可以帮助企业真正的实现知识产权产业化和资本化。

如中信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创新授信担保方式,以蓝海矿泉水有限责任公司的商标权作质押,成功发放了首笔商标权质押贷款,批复授信1.5亿元,圆满解决了该企业的融资需求。

当然,只有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加强政府风险管理职能,才能保障商标权质押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

2.5 农村牧区推出中信·安达助农便民服务中心

中信·安达助农服务中心是中信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创新推出的新型自助银行发展模式,该中心为自助银行与品牌连锁超市相结合。通过在连锁超市内布放ATM自助设备、网银体验机、电话银行、社区金融服务终端等自助设备,为农牧民提供更为多样的便民服务,以此来推进农村牧区购物、金融服务、农畜产品销售等服务项目。未来将依托互联网+金融,打造成为农牧民获取信息、服务、缴费等一体化金融平台。

中信银行呼和浩特分行推出的这款产品结合线上、线下、面签及电子审批于一体,既考虑到农牧民居住环境没有实体网点的客观因素,又解决了风险防范问题。农户在“内蒙古中信农民钱包”手机APP平台上,就可以完成从申请到审批,再到放款的全流程业务。在服务中心,农民可以办理小额现金存取、“信农贷”、金融理财等业务,还可进行缴费、求职、远程医疗、收发邮件等。短期内,服务中心作为一个中转站帮助农牧民销售他们手中好的产品。长期看,服务中心将进一步建成农牧产品交易平台,以此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牧民脱贫致富。

据不完全统计,内蒙古已有近30家中信·安达助农便民服务中心,这些服务正在被越来越多农牧民所青睐。

3 推进服务“三农”金融产品创新的对策及建议

进一步结合我国农村的具体环境,大力推广和创新惠农贷款模式;开发适合“三农”金融需求的储蓄产品和投资类产品;在农村开展投行业务,扩大规模,整合资源,为农村地区的客户提供综合性服务。同时,也要加强风险控制,推广信用管理工作,实现快速稳健的发展。

“三农”问题关系到农民增收、国家稳定,以及整体现代化的推进,是国家战略,也是中央下决心解决的问题,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另一方面服务“三农”也是履行作为大型股份制银行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同时研究服务“三农”金融支持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对于新形势下通过金融手段破解“三农”难题和困境,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刘肖原,李晶晶.探讨农业银行面向“三农”的金融产品创新问题.经济研究参考,2009,(53):38~40

[2] 赵志宏.提升金融产品创新的质量效率.银行家,2007,(6):52~54

[3] 符习安.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思考.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7):13~15

[4] 刘安霞,陈昭旭.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现状及对策研究.科学决策,2010,(2):42~49

[5] 胡小良.对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缺位的调查与思考.金融与经济,2007,(4):65~66

[6] 黎坚.对江西省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情况的调查与思考.金融与经济,2011,(5):88~89

猜你喜欢
呼和浩特抵押三农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呼和浩特之旅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俄藏5949-28号乾祐子年贷粮雇畜抵押契考释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詳盡了解 保護權益 大陸台商將房產抵押的法律須知
房地产抵押中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分析
租车抵押获利行为的定性及数额认定
最近的草原休闲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