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武术进校园的价值研究

2016-03-17 02:54李娜娜首都体育学院北京10019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进校园武术

□王 凯 李娜娜(首都体育学院北京100191)

对武术进校园的价值研究

□王凯李娜娜(首都体育学院北京100191)

当前,武术进校园问题已经成为武术研究的焦点。国内学者对武术进校园的现状研究相当多,但对于武术进校园的价值研究很少。运用文献资料法,综述武术进校园的发展历程,探讨武术进校园的迫切性、重要性及校园武术当代价值定位。研究认为,武术进校园无论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学校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确认识武术进校园的价值,可以为国家在校园武术政策方面的制定、推广、实施和执行提供理论参考,使各方人士认识到校园武术在改善青少年体质,塑造青少年人格,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展示国家形象等方面的重大潜在价值。

校园武术学校武术校园武术文化武术价值价值研究

1、前言

当前,在国家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广和各方武术人士的不懈努力下,校园武术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机遇期。学界对“武术进校园”的相关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以及“武术段位制”“一校一拳”“学校武术联盟”“武术六进”的提出,表明国家武术部门已开始对校园武术的价值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然而,由于各方对武术进校园的价值认识仍存在不足,武术进校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发展阻力。诚如有学者所言,有些学校领导认为校园武术在学校体育中无关紧要,理由是“现在的学生学校的时间有限,而且学校的压力大,如果学校还要安排时间练习武术健身操,学生就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文化课程的学习”。另有学者认为,“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学校对武术课方面的经费投入非常的少,甚至没有经费投入,这样就造成了无法建造武术场地和购买武术器材,也无法组织相应的教学比赛和交流活动,从而阻碍了校园武术的推广和发展。”。笔者认为,校园武术的发展问题也主要是这些问题,但归根结底是校园武术价值认识问题。充分认识校园武术的价值,不仅可为校园武术相关研究确立正确的逻辑起点,亦可为武术在校园的发展明确方向。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武术进校园的各方面价值,为校园武术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为当前研究纷繁复杂的校园武术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武术进校园政策的制定、推广、实施和执行提供理论依据,使各方人士认识到校园武术在改善青少年体质连续下降,塑造青少年人格,树立社会精神文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打造国家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校园武术价值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以“校园武术”、“学校武术”、“校园武术文化”、“武术价值”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电子资料库及国家图书馆、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等纸质资料库搜索了近5年的相关文献40余篇、书籍10余种,笔者已较为全面、透彻地了解和把握了校园武术的发展现状及阻碍校园武术发展的若干因素。

(2)访谈法:对校园领导、老师、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武术的了解,并且对武术进校园的看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从个人角度谈校园武术的价值

(1)校园武术开展对青少年体质影响。

根据国家青少年体质测试数据,我国青少年体质持连续20多年下降,青少年体质堪忧。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生活水平、物质条件迅速提高,而与之相应的精神文明与体育锻炼意识亟待提高。近年来,青少年体质测试标准已经下调,但仍有很多学生未能及格,甚至出现了体侧代跑职业。2007年以前,男大学生1000米体质测试及格成绩大约为3分50秒,2007年以后,男大学生1000米体质测试及格成绩约为4分30秒,但仍有不少同学达不到国家标准及格线。据查阅国家青少年体质测试数据,当前青少年近视率、“豆芽菜”、肥胖率的比例上升明显。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正逐渐收到社会广泛关注。

武术是一项全身上下都能参与的十分全面的运动,因此可以使人体的每一个部位都能得到较好的锻炼,而且对人体协调性、柔韧性有着较高的要求,武术还注重呼吸与意念的培养,有利于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锻炼。可以说武术是一种既练筋骨皮又练精气神的一项传统育体育人的运动。因此,正确习练武术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是提升青少年体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2)校园武术开展对青少年人格塑造影响。

英国伟大的教育家塞缪尔?斯迈尔斯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品格之高下。当前,我国青少年人格教育出现缺口,马加爵杀人案,复旦投毒案,李启铭案等,折射出青少年的人格问题。社会生活快节奏,又使我们忽视了对青少年的心灵和品格塑造,许多孩子表现出心胸狭窄、自我封闭、依赖性强、自私自利等不同程度人格缺陷。武术不仅是育体更是育人的重要手段。俗话说“未习武者先修德”、“丧理者不可与之教”,武德是中国武术的重要内容。古代师傅收徒传授武艺,首现看的就是学生的品德,德是武术教育贯彻始终的根本。武德讲“仁”、“义”、“礼”、“信”,武术道德对大学生人格塑造、德艺双修、规范引导和谐人生具有重要作用。诚如有学者所言,“中国武术无论是其自身的文化技术体系还是传授过程都蕴涵了丰富的素材可以用来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长期习练武术,有利于青少年完全人格的塑造,对塑造青少年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引领作用。

3.2、从学校角度谈校园武术的价值

(1)校园武术开展对学校文化建设影响。

广义的文化是指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能积极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一个学校的教学与发展。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武术中武德精神、创新精神、哲学精神、持之以恒精神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借鉴。校园武术的开展有利于将武术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这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为校园文化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灵魂。武术走进校园,势必将会为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生机。

(2)校园武术开展对学校知名度影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择校的重视程度增加,使得学校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校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纷纷打造自己的学校品牌,并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体育无疑是打造学校品牌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很多学校都形成了自己的体育优势项目。同时,武术也是一个很好地展现学校形象的手段。但凡有学校演出节目,武术必登其榜,各学校间通过武术比赛促进了彼此间的交流,校园文化特色、校园形象等各方面都可以得到广泛宣传,从而使学校在社会群体中确立自己的整体形象。武术成为学校特色项目还可以带动全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幵展,推动学校办学特色的确立,是学校的一面旗帜,无论走在哪里,都代表着学校形象和精祌风貌。全国学校武术联盟自推广“一校一拳”以来,取得了显著性效果,有效推进了校园形象建设。

3.3、从国家角度谈校园武术的价值

(1)校园武术开展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群体在其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有利于该民族或该群体生存、繁盛的物质和精神的生活方式。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符号。韩国有跆拳道文化;日本有柔道、空手道文化;谈到中国,则有中华武术文化。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积淀,对中国具有深远影响。武术这一中国传统文化集易经阴阳、五行八卦、儒家中庸之道、道家老子刚柔论、兵家形势论、中医经络学说、养生吐纳之法与导引文化一体,可谓博大精深,武术的哲学思想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农业、天文、地理,还是宗教、伦理、艺术、中医学等领域对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如太极拳的“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四两拨千斤”无疑是老子哲学思想在中国武术文化中的最好体现。在校园中开展武术教育无疑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最直接继承。青少年具有学习与探究精神,通过校园武术的习练过程,能较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传承下去。

(2)校园武术开展对缔造国家形象、促进武术国际化传播影响。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助于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在国家交流中赢得更高的国际认可度和更宽广的合作交流机会。谈到中国,便是武术;谈到武术,便是中国。武术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树立作用不言而喻。郭玉成但就武术如何展现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打造一个国家的国家名片,出了一本书《中国武术与国家形象》。吴松、王岗从建构文化形象的视野提出塑造“中国形象”的文化意义,并从“文化差异”、“文化误读”、“文化认同”指出中国武术国际传播中的问题,提出通过构建中国武术文化形象促进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策略。1936年,中国武术队在柏林奥运会上进行了双刀、对拳、太极拳等十八般武艺表演,中国武术震惊了世界,令欧洲人看得瞠目结舌。期间,由于中国武术队还受到其他欧洲国家的盛情邀请,这次武术表演使许多国家重新认识了中国,认识了中国武术。1980年代中期,武术科研挖掘工作广泛进行,全国兴起“武术热”,西方留中学生也掀起了学习中国功夫的浪潮。武术界响起了“传承中国武术,让武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口号,一批国际武术组织相继成立,如:国际武术联合会、欧洲武术联盟、亚洲武术联合会等。1988年,武术成为亚运会项目参赛项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表演再一次让世人看到了中国形象。现如今,武术正在积极申奥。随着,武术在世界范围的普及,国际武术比赛的日益频繁,武术在展现中国形象、打造中国名片、促进中国文化国际化传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小结

武术进校园现实意义和潜在意义重大,校园武术的发展小到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大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富强与崛起具有深远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谈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校园武术在改善青少年体质,塑造青少年人格,培育青少年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展示国家形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认识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只有充分认识校园武术的价值,才能充分调动各积极因素,使武术持续健康发展。

[1]王冬慧.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小学武术健身操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李承青.大连市高中武术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3]周和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探索[N].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02(16).

[4]吴应广.对长沙市高校学生课外武术锻炼态度的调查与归因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8.

[5]刘泽琼,刘振飞.武术段位制走进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可行性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报,2013,2.

[6]段玉.大学男子1000米体测及格标准10年推迟40秒[N].北京晚报,2012,12(12).

[7]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杭州: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8]马文国.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武术教育与学校武术[D].上海体育学院,2008.

[9]吴松,王岗.建构文化形象: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中的立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11.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进校园武术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舞龙舞狮进校园
乌兰牧骑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