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现状与对策探讨

2016-03-17 02:54黄煜婷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理论课理论体育

□黄煜婷(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湖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现状与对策探讨

□黄煜婷(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本课题是针对湖南高校体育教育理论教学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本论文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教学比较法等方法对湖南省的抽样学生对理论教学的看法进行调查分析,并找出影响他们对体育理论课不感兴趣的因素,提出问题的对策,从而达到提高体育理论课学习的效率,更是大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研究的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为指导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论课提供了参考依据,为未来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湖南省体育理论课教学体育教育专业

1、前言

目前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学生对体育教学实践在审美、合作、坚韧等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还缺乏足够认识,教师对这些方面的教学有所忽略一些学校没能让学生充分领会到体育教学的目的以及意义与价值还缺乏足够认知。通过上述情况,笔者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湖南省高校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找出影响他们学习体育理论课的因素,提出问题的对策,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从而提高体育理论课教学的效率。

2、文献综述

2.1、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的作用研究

只有通过科学,全面的体育理论教学和练习实践,才能有利于学生全面的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综合素质,树立终生体育的理念,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努力使高校体育教学为培养世纪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体育理论教学“是集中地进行体育基本知识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

2.2、高校体育理论课开展现状的研究

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取得成效需要教学信息的有效容量,教学方法的组合与优化,教学设备的技术含量以及教学主体素质等多种因素的支撑。理论课程的优质化任重而道远。

2.3、激发学生对高校体育理论兴趣的研究

目标定向是提高策略感可以明确体育学习的意义。目标定向和提高策略感可以使学生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方向及意义。卡尔森(T.B.Carlson)发现学生对体育角色的理解之所以差是由于其感觉体育没意思而对体育的疏远。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湖南省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状况

(1)体育理论课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对湖南省的6所高校(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理工学院,怀化学院,湘南学院,湖南文理学院)的体育理论课教学内容(以体育教育专业大类专业主干课程为例)情况。可知湖南省体育理论课主干课程开设情况较好。运动解剖和运动生理这两门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体育保健学,心理学,体育学开课情况也还不错,只有极小部分学校没有开课。而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管理学课程开设情况不是很乐观。这些课程是否开设是有很多因素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学院根据该校师资情况以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2)体育理论课教学形式分析。

我们发现多为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与提问,讨论相结合是现今湖南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主要的采用方式。照本宣科,整节课理论讲授的方法少部分在采用,这表明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渐不适合社会的发展,逐渐被其他的教学方法代替。学生自学提问,自由讨论的学习方法分别占10.9%,8.3%。原因是学生缺乏积极性、自主性,另一方面教师没有积极的引导。课外学习以及其他的学习方式占13.5%,他们具备足够的兴趣,自主性。

(3)体育理论课成绩考核方法分析。

闭卷考试是运用最多的一种考试方法。闭卷考试是最能检验学生理论课学习效果的方法。思考题或小论文的考试方法能发挥出学生学习考试的主动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开卷考试形式是教师既想考察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熟悉度,又能开发出学生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作业的考核方式主要是考核学生平常日积月累的学习态度。

3.2、湖南省高校学生体育理论课学习状况研究

(1)学生学习体育理论课态度分析。

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态度接近消极水平。大部分对理论课学习持一般或不积极的态度,原因是对理论课学习的目的认识不足;学校的教学设施、环境较差;少数任课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不高等。有少部分的学生喜欢上理论课,极少部分学生对理论课的态度非常不积极,对这部分学生首先要从思想上解决他们对待理论课的态度,改变他们的观念。

(2)学生学习体育理论课兴趣分析。

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处于一般水平。对体育理论课全部感兴趣的学生占8.7%。学生对理论知识缺乏兴趣。有些理论课还是很受学生喜欢,说明有些课程的选择是合理的。不太感兴趣和完全不敢兴趣的学生共占到15.1%,学生不仅受理论课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的因素,他们没有端正理论课的学习态度,没明白理论课学习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3)学生学习体育理论课途径分析。

25%的学生认为,他们主要是通过体育理论课学习体育理论知识。选择专项课堂教学为34.2%,应该更多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教科书获取体育理论知识的学生只占到30.5%,学生对于用教科书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方法的不赞成的。这就要求体育理论知识学习延伸到课堂与课外。

3.3、影响体育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形式单一。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学内容的选择需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理论课教学的组织主要包括照本宣科,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与自学等形式,可以看出教师教学的形式单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那就必须解决理论教学的方法问题。

(2)教师个人教学特长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高校近年不断引进高学历人才,但人才的优势却不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形成正比。一方面,学校体育理论课程建设滞后;另一方面,教师的才能得不到发挥。许多高校引进教师往往片面追求高学历,没有挖掘教师的个人教学潜能,不能用人所长,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理论课程的发展。

(3)学生学习自制力较弱,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生作为理论教学中的主体部分,其自身的努力程度、学习态度等因素直接影响着理论学习的效率。体育专业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热忠运动。让其安静的听课,是很难做到的。另一方面,快速发展的高新科技,如手机,使学生上课不认真,开小差等,影响了理论课学习效果。

(4)实践与理论知识不能相结合。

调查中部分学校没有将体育理论知识与实践体育活动相结合起来。只是在理论上传授,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这样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应在实践中体会理论知识,并且指导实践活动,提高理论知识的可行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4、提高体育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策略

(1)理论知识教学可采用多种方法与形式。

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关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的方法。调查发现,丰富的教学形式是教师和学生所希望的,这样能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理论的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内容丰富,这就需要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理论课学习开展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当今的科学技术,拓宽知识面,提供途径学习体育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兴趣比较广泛。国际体育比赛的广泛交往和体育活动对全社会的彬响已初步形成,大学生对体育的有关信息和知识比较敏感,也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延伸到体育课堂以外了。

(3)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培养,提高学生重视度。

提高学生对体育理论重要性的认识程度。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接近四分之一的学生没有认识到体育理论课的重要性。他们单纯的认为体育专业学生只需要将技术学好,没有认识到理论与技术是密不可分的。可以采用讲座等方式,,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运用技术。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

(4)规范教师行为,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素养。

教师应该提高个人的体育素养,提高上课的质量以及提高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好奇程度。教师可通过提高自己的个人文化底蕴,以及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理念,树立一个体育文化人的榜样,来促进学生的对理论学习的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5)理论知识与运动实践相结合。

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学校应该提供更多让学生参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让学生明白,体育理论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体育理论知识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更重要的是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体育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从而更好提高学生体育素养,文化素养。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湖南高校理论课教学存在部分问题。虽学校都开设了理论课,但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少,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脱节,理论课教学形式落后,学生对体育理论课学习态度消极;

(2)湖南高校理论课教学的组织形式,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创新性不够,教学效果一般,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新性,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较单一;

(3)理论考核是体育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对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劳动技能具有促进作用。其也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教师教学效果重要环节。

4.2、建议

(1)提高体育理论教学的重视度,适当增加理论课教学时数,保证学生体育理论知识学习时间,并加强和注重实践课中的体育理论知识的讲授与介绍,将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落实到实处;

(2)教学教材的选择具备实效性以及合理性,教材的选择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强教材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与终生化;

(3)体育理论知识教学采用多种形式与方法,改进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形式。在授课时适时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相互交流,同时提高理论水平和认知能力;

(4)完善体育理论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方法体系。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对体育理论课实行严格考勤,改善教学设施,提高理论课成绩在体育总成绩中的比例。

[1]郑忠波.重视提高高校体育理论课质量的研究[J].广西财专学报,1998,6(3).

[2]罗映清.学校体育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

[3]贾鹏.在素质驾驭背景下构建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学体系之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12.

[4]曹芳.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体育学习动机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0,6.

[5]CARLSON TB.We hate gym:student alienation from physicaleducation[J].Journal of Teachingin in Physical Education,1995(14).

刘铭)

猜你喜欢
理论课理论体育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