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训练教学的内涵、价值与训练策略研究

2016-03-17 02:54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湖北武汉43006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形体美形体美的

□韩 艺(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湖北武汉430064)

形体训练教学的内涵、价值与训练策略研究

□韩艺(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湖北武汉430064)

现在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规格越来越高,而形体训练的功能不仅在于可以锻炼身体、舒展身心,而且还可以培养审美、提升学生的气质,推动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在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形体训练的内涵及其特征进行了解析了基础上,分析了形体训练教学对学生的作用,进而为了更好地推进形体训练这门课程的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形体训练的价值,针对性提出了形体训练的策略,以期促进形体训练的普及。

形体训练学生形体训练教学教学

当代社会对人才不仅要求知识上的过硬,而且在身体上、姿态上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学生中进行形体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提高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形体姿态,培养高推的气质,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今后面对社会压力的能力。

1、形体训练的内涵和特点

1.1、形体训练教学的内涵

形体训练包括形体素质训练、身体基本形态训练和形体综合练习。形体素质训练主要是训练形体的控制力和表现力,它包括身体力量、柔韧性、控制能力、人体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的训练,其中最重要的是力量和柔韧性的训练。身体基本形态训练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大量的徒手练习、地面练习和把杆练习,主要为了培养练习者的正确体态和完成动作的协调性、准确性,进一步地改善身体形态的原始状态,逐步形成正确站姿、坐姿、走姿及优雅举止,提高形体动作的灵活性和表达能力。形体综合训练是通过节奏的形体动作作为主要练习手段,一般采用基本舞步、舞蹈组合、韵律操、健美操、体育舞蹈等多种项目进行练习,形体综合练习可提高练习者的有氧代谢能力,促进其身体全面均衡的发展,提高节奏感、音乐表现力、形态表达能力,增强练习者的兴趣,陶冶情操,培养高雅的气质和风度,提高了练习者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保持健美体形,促进优美体态的形成。

1.2、形体训练教学的特征

(1)以培养良好形态的身体练习为主要特征的科学。

形体训练的内容多为周期性的静力性活动和控制能力的练习,而非剧烈的体育运动,形体训练是一种以其严格规范的形体控制练习和舒展、优美并符合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而进行徒手练习为基础的运动形式。

(2)形体训练具有强烈的艺术性。

形体训练是一种健美性质的运动,所以其对美的感受较于其他体育运动要强的多,可以说是一种具有艺术特征的身体运动。形体训练常以其丰富多彩的练习内容及形体美的表达形式、舒展优美的姿态、矫健匀称的体型、集体练习中巧妙变换的队形等方式展示强烈的美感。在形体训练中常加入音乐,将整个形体训练生动的组合起来,还可根据不同风格的乐曲,选择创造出不同风格、形式的形体训练动作,使整个形体训练变得生动、优美。而且在形体训练中,还提高了形体训练者的音乐素养,培养其良好的气质和修养。值得强调的是形体素质训练中多是采用旋律优美的钢琴曲伴奏,而钢琴的表现力是所有乐器中最为突出的,钢琴是感受音乐美感的首选乐器,也是最好乐器,所以形体训练对于训练音乐素养起了很大的作用。

(3)形体训练是培养现代礼仪的主要手段。

各项以身体表现为主的舞蹈和运动项目的基础训练内容,芭蕾、体操、艺术体操和舞蹈等运动项目的基础就是形体的训练,而这些项目又促进形体的训练,两者相辅相成,对提升个人形体美、艺术素养有着重要的地位。

(4)具有实用性特点。

形体训练中各项以身体表现为主的舞蹈和运动项目的基础训练内容,如健美操、体育舞蹈、韵律操等动作简单易学,运动量可随意调节,能活动全身经脉,能培养正确的体态及完成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改变身体形态的原始状态,逐步形成正确的站姿、走姿、坐姿和优雅的举止,促进优美体态的形成,还能增进同学间的友好交往。形体训练不但锻炼价值高,且不受气候、场地、时间的限制,是学生终身锻炼身体的一种体育运动。

2、形体训练教学的价值分析

2.1、培养学生的气质

现在许多女学生刻意追求外形美,而忽视培养气质和陶冶情操,不注意美的品味,体型再好,如果缺乏气质,不一定能给人以美感;相反,气质高雅可以弥补和掩饰形体上的某些不足,给人以美感。外形与气质相互为用,相得益彰。形体美训练是一种群体活动,通过训练可以调节情绪,增加个体间、个体与群体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气质。

2.2、进行审美观的教育

培养学生“美的意识”,提高审美能力,使其养成注重形体美的习惯形体训练是进行美育教育的良好手段。教会学生怎样去欣赏美、表现美,形体训练的每个动作组合都配合节奏鲜明、轻松活跃的音乐,能培养学生的韵律感,陶冶情操,通过准确的动作、优美的姿态达到训练的目的,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美的动作,美的仪表,美的心灵,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高尚的审美观,使她们能够辨别和抵御各种错误的审美趣味和不健康的形体美观的影响和干扰。

2.3、符合学生追求美的需要

形体教学与训练,不仅能提高健康水平,而且对修饰、改善、矫正身体的不良姿势,形成健美的体型有着特殊的功效。健康的人体是美的,人体美是最自然最基本的美,形体美是人体外在美的重要部分。“以行动人,以情感人”,形体美成为大自然中最完美的一部分,标志着人体的健康和尊严,展示出一个人的青春活力和动人魅力。因此,形体美是人类最崇高和最被热切追求的目标之一。

2.4、适应社会的需要

学生毕业后将面临日益紧张的工作和激烈的竞争,为此必须具有健美匀称的形体,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端庄而又充满活力的外表和富有生气的精神面貌,具有应变各种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能力,以便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中保持被选择的自我实力和自我信念,在事业中不断获得成功。

3、形体训练教学的训练策略

3.1、身体各部位基本姿态训练

(1)站立姿势训练。

站立姿势是形体的基本骨架,它直接影响动作的美感。一个人如果站都站不直,或者出现不良的站姿(如耸肩、驼背等),他的动作决不可能给人一种美感。因此,站立姿势训练是形体训练中的第一步,应贯穿于形体训练的全过程。站立训练要求正直、收腹、立腰,两肩下沉并后张,臀部夹紧,两腿伸直并拢,眼平视,下巴内收,有顶天立地之感。站立训练可通过背靠墙,立踵等练习方法来达到站立的动作规范。

(2)腿部训练。

腿部训练主要是使腿部线条更长、更健美。可通过芭蕾的把杆练习,如:划弧、屈伸腿及各种脚位的立、蹲、移重心等练习,还可以通过直膝、绷脚尖、外旋即“开胯”练习来提高腿部肌肉的感觉,及小踢腿、大踢腿等练习来提高腿部肌肉控制的能力。

(3)手臂训练。

手臂的基本训练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基本手位即芭蕾的七个手位,以及手型、手臂应控制的弧度等。并通过手臂的摆动练习和波浪练习来领会上臂带动前臂的发力方法,体会手臂发力的最终结束点——指端,似有动作余味未尽之感。通过训练,克服手的紧张度,使手臂的动作刚柔适度、自然、文雅有活力。

(4)头部训练。

“头”是形体中内在感情表现的核心。头部训练,包括头部位置和目光的训练,以及与身体其它部位动作协调配合的训练。大家知道舞蹈中“眼随手动”的道理。但是应如何动才合理?训练中发现学生常由于头部位置不正确而影响了目光的达意,严重则破坏了动作的协调美。因此训练正确的头部动作时的空间位置感觉很重要。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头部所处位置。头的位置首先要与身体保持正直,眼平视,下巴内收。练习时强调以身体中线为准,正前方为中点,沿着中点向左,向右转45度为左、右两个准点,沿着这三个准点左、中、右向上抬头45度、向下低头45度共9个点是动作中最常用到的头部位置。做到正确、自如地应用这9个点是头部训练的关键。训练中要强调转头时下巴不要伸出去、眼要平视,不可斜视或翻白眼。同时还要通过身体其它部位进行练习,不断强化。

(5)综合训练。

在芭蕾、把杆训练的基础上结合进行各种基本步伐、跳跃、转体、从单个动作到组合动作练习,以及进一步进行各种节奏操、波浪操、韵律操等身体各部位的综合练习。使头、手、脚协调配合,提高身体的肌肉感、节奏感、韵律感和协调能力,从而达到具有较规范的基本姿态表现力。

3.2、选择教授内容时一定要有鲜明的时代性

当代的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社会,知识面广成为他们的一大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多方汲取营养,不断拓宽自身知识的深度及广度。另外,形体训练离不开音乐的伴奏,在伴奏音乐的选择上也要尽可能地靠近学生的审美要求,建议多选择时下比较流行又合适于教学的音乐作为伴奏,比如说进行芭蕾手位及基本姿态的训练,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墨守成规地选用传统意义上的钢琴伴奏曲,这样看上去虽然很专业,却不适合普通高校形体教学。冗长沉闷的钢琴伴奏会消耗学生的耐心和兴趣。如果换成当下流行的班得瑞音乐或其他形式的新版现代钢琴曲,这样既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又易于学生记忆。

3.3、溶合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形体训练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要重视课外的实践。把师生的身体活动的姿势,如站立、走路步态、面部表情、鞠躬、着装、发型、言行举止等相关礼仪姿态,作为行为文化的内容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在形体教学时,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严格训练,规范动作,形成动力定型。并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使讲礼仪、重礼仪、追求礼仪成为师生的共同目标,形成上下联动互动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

3.4、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形体训练教学一般多在室内进行,教室应干净明亮,器械的摆放应整齐有序。

在视觉环境中应努力追求色泽和装饰的优雅和谐。另外还可根据每一学期或每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悬挂一些相关的照片或绘画作品。如在以芭蕾基础练习为主要内容的学期可悬挂一些芭蕾舞的剧照或摄影、绘画作品。在上多媒体理论课时,可在课后播放一些芭蕾舞或艺术体操的精彩片断、音乐和专家的示范讲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置身于处处弥散着和谐美的优雅环境中,也会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和鉴赏力的提高,更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他们形成学习的最佳生理状况,进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1]郭可愚.形体美的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

[2]张桂兰.形体训练[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3]曾穗芳.论高校女生形体美的培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37(156),97.

[4]刘绚丽.女大学生形体训练的价值取向[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03).

[5]唐良华.形体教学课与美育教学[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 (03).

猜你喜欢
形体美形体美的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利用字理图创设情境进行象形字教学的策略
公共教学中健美操课程与大学生形体美塑造的整合研究
服装表演艺术中女模特的形体塑造
浅谈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美育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