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帮助学生情感的宣泄

2016-03-17 02:54孟军伟王晓宏山东省沂南第一中学山东沂南76300山东省沂南第四中学山东沂南763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心理健康情绪

□孟军伟 王晓宏(.山东省沂南第一中学山东沂南76300;.山东省沂南第四中学山东沂南76300)

体育运动帮助学生情感的宣泄

□孟军伟1王晓宏2(1.山东省沂南第一中学山东沂南276300;2.山东省沂南第四中学山东沂南276300)

体育运动作为对抗“过度”教育的教育能够让学生宣泄情感,释放压力。本文从情感宣泄是学生本能谈起,随后就学生情感压抑的表现形式进行了说明,最后就体育运动帮助学生情感宣泄进行了探究分析。

体育运动宣泄情感

原国家教育督导团副总督学钱一呈同志曾应邀在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举办的教育督学报告会上就当前教育提出了“应试教育、中小学生过重负担、英才教育的、多层次、多立交的教育体系”等热点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教育理念上的问题,是需要在经济发展过程逐步得到解决的问题。虽说学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但只要有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有应试教育的存在,教师就得在顶着压力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与背”,就得注重学生作业量的强度,就得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强度和量,而没有办法去关注学生的心情愉快和创造力的发挥。这样的教学结果很容易使学生回归传统教学的受教育者,没有办法不背上沉重的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包袱,没有办法不去和其他同学一样成为应试高手,试想一下学生这样的情绪在这样的环境里能不受压抑吗?又有多少学生能够“笑傲江湖”呢?

宣泄是指人通过倾诉或者是其他的方式,将情绪以另外一种方式表达和释放出来,以达到缓解压力,舒缓心情的过程.只要符合的都可以称为宣泄。卡耐基说过:“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如果不良的情绪长期得不到合理宣泄,日积月累就会形成潜在的能量即“情感势能”,这种能量一但超越个体所能承受的限度,就会出现情绪爆发。而教师整日面对繁重的工作、复杂多变的教育对象,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不仅影响自身,还会投射到学生身上。因此,教师要在课下采取多种形式对情绪进行疏导和发泄,以免将烦躁、冲动的情绪带入课堂,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往。就目前来说,高中学生情绪宣泄的方式有向朋友倾诉;体育运动解压情绪缓解;想象一些美好的事物忘掉烦恼;用音乐的情绪感染力来解压;还可以找个没人的房间大哭一场、大骂一顿或拳打脚踢一阵,发泄完了,心里感到平衡了,情绪就得到缓解了。或者逛逛街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还可以出门旅游,在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等方法来排解压力情绪。

1、情感宣泄是学生本能

当前的高中学生由于要参加高考,加上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值过高,致使学生学习方面、家长方面、教师方面给的压力加大,再就是学生在学校宣泄情绪的方式几乎没有,这就是说教师、家长给予孩子的重压让很多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出现学习压力。对于高中生的心理压力,作为教师应该有正确的认识,人应该有点压力,只要心理压力或适度焦虑在可控范围内,会对学生具有激励学习,指导行为方向的作用。但时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学生的情绪处于高度焦虑状态,注意力涣散,思维清晰度降低,从而使学习效率降低。一是课堂上不能集中精力听讲,有些学生虽然想听但听不进去,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知识连续性,让学生觉得学习更加困难,情绪会更加低落。二是有打电子游戏、上网的习惯,学生为了上网、游戏会因耽误学习时间而自责,如果再加上教师上课内容有难度,就会出现心理上,甚至行动上的逃避。时间一长学生心理压力就会加大,就会出现失眠、焦虑、厌食等状况,最终失去学习兴趣。

《现代社会心理学》认为:攻击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在一个人的心灵里常以破坏的能量存在,如果没有办法来对这种能量有意识的进行释放,最后它将会越积越强,并以侵犯自己或侵犯他人的形式不由自主的释放。鲁迅先生所说也说过类似的“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名言。所以说必须让学生进行宣泄情感,如果教师、家长一味的对学生这种情感进行压抑,并想办法来控制学生的“火气”的攻击性,最终出现的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所以说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试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情感外露的苗头,采取“疏而不堵”的工作方法,差找出是由于“学生学习压力过大”、“缺乏愉快的情感体验”等原因,分散感情过分压抑的“愁感”,帮助学生找到适当的释放途径,减少或者免除“攻击性”本能。如果学生由于教师、家长、同学等在心理和生活上的疏导而自由释放“攻击性”的本能,这就是学生的宣泄。

2、学生情感压抑的表现形式

(1)沿用传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注重学习氛围的构建,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式是“满堂灌”,单调的知识无谓重复;过分强调考试的知识点,课堂教学效率提不上去;缺少人文关怀,致使学生情感压抑,学习积极性没有,更不用谈兴趣学习了。

(2)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疲劳”感,有学生说经常无味的发“无名火”。

(3)课业负担重。虽说是现在实施的是素质教育,但要升学还要看分数,教师还要绩效考核,所以教师安排有“考试”,不得不布置“作业,把学生“折腾”的疲惫不堪。真正的智力教育完全荒废。我们逼迫孩子从小学到大学一路走过,为了拿那一张最后的文凭,不知要经受多少作业与考试的折磨。

3、体育运动帮助学生情感宣泄

以“宣泄说”为理论根据,现代的西方人往往借助艺术行为来发泄被压抑的情感和潜意识,因而创造了歇斯底里的霹雳舞、声嘶力竭的摇滚乐等,这些作品虽然能够像体育运动一样起到刺激人们的生理感官、满足人们的肉体欲望的目的。前面已经提到学生的情感压力的种类和表现,这些压力势必让学生体质在受到影响而逐年下降,最终会使得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潜在的威胁.而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中,体育运动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对抗”学生情感压力的教育形式“堂而皇之”的当上课堂,他是它是学生情感宣泄不能替代的一种运动形势。

(1)加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内容的教学。一是高中体育理论课一直是学校的薄弱环节,学校应给予体育理论教学足够的重视,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其中身体健康是其他两个方面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能使生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同时,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掌握心理健康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及时而恰当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并鼓励学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在运动中寻求快乐,陶冶情操。二是发挥教师的心里疏导。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课堂心理环境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教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在教学中能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反之,教师情绪的失控,往往会导致师生关系冷漠和教学气氛紧张。心理健康的体育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德修养,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与尊重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

(2)情感宣泄可以作为体育运动的“殉葬品”。一是我们都爬过山,打过篮球、足球、排球、集体接力、拔河等项目,这些项目登上山顶我们虽然疲劳但不忘“吼”两嗓子,这就是宣泄。有许多体育类似爬山的运动项目,尤其是像拳击等对抗项目本身就为了斗志而进行的情感宣泄。再比如跑步也是在规则限制下的和平对抗发泄情绪。二是学生可以在慢跑、长距离的步行等以及游泳等体育运动项目可以在运动中“发泄”情绪;三是对缺乏自信的学生应选择一些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简单易做的项目,让他们在活动中释放情绪;四是对于外向型的学生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健美操、技巧、长跑、跳高、跨栏等技巧性项目,让他们在活动中宣泄情绪

(3)体育运动可以让学生在互动“宣泄情感”。学校的体育运动不论是个人的的运动,还是集体的运动都能够宣泄情感。一是个人的跑步运动,能够让个人有心里负担或者压力时,在跑步中淡化或者消失。二是像拔河类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学生需要交流,需要站位、需要沟通达到齐心协力,再然后通过比赛而战胜对方,获得成功的快感,这是学生的情感或释放或宣泄,有挫折的学生可以在运动中重新得到情感的满足,或者在比赛中从他人那里提供的对策性建议来“融化”需要宣泄的情感。体育运动过程中存在着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相互交往性,这种交往性可以使群体中的成员在体育运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产生情感上的相互感染、沟通,从而增进了解,宣泄情绪。

(4)体育运动调节学生的情感。目前不正规的素质教育使得教育成为学生的负担,那么学校和家庭就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体娱乐活动,来释放、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所以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教学应该意识到体育运动对情感宣泄的重要作用。

(5)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独立性,减少学生过于依赖性。在学校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育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而且需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它是通过课外体育活动科学、合理、有效的安排身体负荷和心理负荷,从而提高学生心里的耐受、耐挫和包容的心理过程,提高学生意志品质或意志能力。大量研究显示出,体育活动能够较为有效地改善人脑的调整活动机能,提高人的行动协调能力和发展意志品质意识。通常情况下,体育运动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对抗性以及竞争性强等特点。作为学校,也应该更新旧的学校教学和管理观念,发挥学校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需要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课外体育活动实施中去,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制定可行的方法和做好可行的考核办法。充分挖掘各类教材心理健康教育作用、提高学校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挖掘课外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潜力,为提高高中阶段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

总之,新时期的教师和家长都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管和疏导,切实防止学生由于学习、生活等问题而出现情感压抑,一旦出现情感压抑的苗头,学校和家庭都有必要进行及时的疏导,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让学生抛开烦恼问题,参加身心健康体育活动,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1]陈光顺.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01.

[2]郑斌.呵护心灵翅膀放飞青春梦想——浅谈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

[3]王广亨.新课标视野下甘肃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4]隆吉贤.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导学-学导教学法在高中篮球教学的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5]姜秀兰.山东省菏泽市普通高中健美操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心理健康情绪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呆呆和朵朵(13)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