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岁儿童投掷动作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6-03-17 02:54包义存辽宁省大连市大连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辽宁大连11602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身体动作因素

□包义存(辽宁省大连市大连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辽宁大连116024)

3-6 岁儿童投掷动作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包义存(辽宁省大连市大连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辽宁大连116024)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这个阶段的儿童发展提供教育教学指导,该“指南”提出了3-6岁儿童动作发展的目标,开始关注儿童基础动作技能学习和发展。投掷动作是儿童基本动作技能之一,是儿童探索世界、获取环境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针对投掷动作教育的基础研究工作陆续展开,从儿童体智发展的角度来看,3-6岁是各种基础动作成型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儿童进行投掷教育将会事半功倍,但是受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儿童投掷动作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属性和需求,因此,本文深入研究了3-6岁儿童投掷动作相关理论,并就相关影响性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对儿童投掷动作的发展特征进行了分析解读。

儿童投掷动作影响因素

前言

在《人类动作发展概论》一书中,Seefeldt、Reuschlein提出投掷动作能够帮助人类上肢发展,并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的观点,郭晓艳在《幼儿园托班教养经历对3-6岁幼儿动作发展的成效研究》一文中指出,在幼年时期进行投掷动作的训练不仅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协调性和平衡感,并且能够推动左脑的开发,进而影响儿童的性格和智力。3-6岁是儿童心智成长的关键时期,对这一年龄段的儿童进行投掷动作的分析,对提升儿童教育的科学性十分重要,因此,很多儿童教育人员都加强了对3-6岁儿童投掷动作影响性因素的分析。

1、投掷动作的定义

投掷动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动作,一般情况下,根据投掷物品的距离,投掷动作和目的,将投掷动作分为掷远和掷准,在进行掷远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将物品的投掷距离作为主要关注的问题,使得人们更加注重投掷过程中的力度和力量的发送方法。因此,掷远动作在进行的过程中,力量是决定掷远质量的核心因素。另外,掷远动作对力量的要求不简单的局限于力量的力度,也对力量的使用方法具备较高的要求,虽然掷远动作在进行的过程中将手臂动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动作。但是,手臂在挥动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腕部和身体的方位影响,因此,投掷动作对方法性的要求较高,必须保证对身体各个部位进行有效的力度运用。另外,掷远动作对身体爆发力的要求较高,需要掷远者是较短的时间内对投掷物品施加巨大的动力,掷远动作还对投掷人员的投掷时机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投掷人员必须合理的掌握物品离手的时间。另外,掷准动作也是投掷动作的组成部分。

2、儿童投掷动作的意义

投掷动作既能够提升儿童的身体协调性,也能促进儿童心理的更好发展。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各式各样的动作是提升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投掷动作作为众多动作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受到了众多儿童教育人员的关注。另外,儿童投掷动作需要结合儿童的智力发育情况加以研究,在儿童的众多动作当中,投掷动作是较为常见的动作形式,儿童往往会根据投掷动作的情况对感官状态和语言内容进行完整的展示,因此,对儿童的投掷动作进行科学的研究,是提升儿童发展质量的重要方式。儿童在进行心理因素表达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身体动作替代语言行为。因此,对儿童的投掷动作进行全面科学的研究,可以使教育人员对儿童的心理成长状态具备清醒的了解,使教师能够根据儿童的个性发展需要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

3、儿童投掷动作的发展阶段

儿童在身心不断发育的过程中,对投掷动作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儿童的投掷动作在进行的过程中,拥有众多与众不同的发展阶段。首先,儿童最初在进行投掷动作的过程中,往往以类似于挥舞砍刀的方式进行投掷,在这一阶段,儿童的下半身处于静止状态,而手臂在身体的支撑下进行简单的推动动作。在儿童的投掷动作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儿童的投掷方法更加接近于正规的投掷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动作主要有手臂自下而上的挥动进行投掷动作的设计,而这一过程中,儿童的投掷动作已经能够初步将各类动作进行良好的整合,使手臂动作可以结合儿童投掷的要求进行科学的运作,避免动作跨越身体造成动作质量受损。在儿童心理素质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儿童的投掷动作伴随了跨步动作,使得投掷的距离得到了提高。另外,儿童在身体不断发育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好的进行手臂的大幅度提升,使手臂能够结合后续的调整动作进行身体的跨越。随着儿童投掷动作的发展,异侧跨步会成为儿童投掷动作领域的重要因素,在这一环节中,儿童的躯干会进行小幅度的调整,而在儿童的投掷动作趋于熟练的状态下,儿童不仅能够通过异侧跨步的方式进行投掷质量的提升,还能够保证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

4、影响儿童投掷动作发展的因素

4.1、个体约束

个体约束是造成儿童投掷的主要原因,儿童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心理因素是决定个体约束情况的主要原因。首先,儿童在进行投掷活动实践的过程中,缺乏思想性因素的影响,只能简单的按照投掷活动的需要进行投掷动作的实施,使得投掷动作在不经训练的情况下,很可能仅仅按照身体素质的情况进行投掷,从而在个体因素的影响下产生投掷环节的约束。另外,性别因素也是影响儿童投掷活动质量的主要因素,女孩子的身体发育较男孩子更早,但女孩子的身体素质往往在耐力和爆发力方面较男孩子更差,因此,性别因素造成的身体发育情况也是影响3-6岁儿童投掷动作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总体上来看,性别因素和年龄因素对投掷活动的影响较为均等,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3-6岁的男孩子在投掷活动的实践方面较女孩子更加优异。

4.2、环境约束

环境因素也被称作外部因素,是3-6岁儿童在进行投掷过程中受到的客观因素影响。因此,很多教学活动中的投掷活动环节设计,会造成儿童投掷质量产生变化。在影响儿童投掷活动质量的众多因素中,训练环节是较为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虽然3-6岁的儿童在接受理论知识教育方面的理解力和接受力较差,但3-6岁的儿童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也能摆脱一系列心理因素的不良影响,因此,训练活动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3-6岁儿童的环境约束能力。在进行儿童环境约束因素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对儿童进行年龄的科学划分,不能简单的将3-6岁儿童归于一类。另外,要根据不同阶段的调查结果,对儿童在接受训练之后的表现情况进行分析,使儿童在环境约束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的各类结果能够得到完整的评估。

4.3、任务约束

任务约束是影响儿童投掷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儿童进行投掷活动的过程中,虽然主观意愿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儿童会很大程度上按照任务的要求进行投掷活动的设计。因此任务约束是影响儿童投掷的主要约束内容。虽然儿童对相关任务的理解不够深入,但是,儿童在进行任务实践的过程中,会按照任务的要求对自己的投掷动作和力度进行调整,使投掷活动能够更加接近任务要求,因此,儿童投掷的方向和距离,受到任务的影响较大。

5、儿童投掷动作的发展特征

5.1、多变性

儿童的投掷动作并不同于一些专业人士的投掷动作有较强的规范性,3-6岁的儿童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投掷动作的理解,使得儿童的投掷动作具备较大的多变性特点。儿童在进行投掷的过程中,不能按照正规的程序进行投掷动作的科学设计,只能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各个环节投掷动作的模仿,因此,儿童的投掷活动是在不断的判断和实践当中逐步推进的,而各类因素都能对3-6岁的儿童判断而成影响,使得儿童的投掷动作具备较大的多变性特点。虽然儿童的投掷动作在先天因素的影响下具备较大的相似性,但是,3-6岁的儿童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理解能力,可以按照正确的投掷活动要求进行程序的模仿。

5.2、动态性

3-6岁的儿童正处在身体和心理快速发育的阶段,无论使用序列法还是使用掷远结果测试,都不能对儿童的实际投掷能力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儿童的投掷活动在一系列动态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具备较强的动态特征。

具体而言这种动态性表现在纵向和横向两个区间,随着儿童年纪的增长投掷能力会呈现出总体上升的趋势,而在相同或相近的时间区域内儿童在同一时间点上的多次投掷动作也存在有明显的区别。(1)在纵向时间区域内的变化主要是儿童也在不断的发育,身高在增高、提供在增加、肌肉数量和强度都得到提升,单就投掷距离这一目标来衡量,其变化与年纪的增长明显呈正比例关系;(2)在横向时间区域内,儿童在同一时间的多次投掷动作存在明显的动作类型差异,在所有的3-6岁儿童之中,投掷动作多以下手投掷为主,而上手投掷的数量则较少,即使经过培训之后,本能的投掷还是会以下手投掷为主,这表明投掷类型与年龄并没有直接的线性关系,而是与儿童自身的身体结构和身体素质有关系。

5.3、约束条件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3-6岁儿童的投掷动作发展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形成的,笔者大致总结出个体、环境和任务三个约束条件,具体而言,在投掷动作发展中儿童自身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体质因素会对训练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儿童投掷动作发展产生影响,例如在使用不同投掷物——沙袋和网球的时候,并没有发生投掷类型的变化,但是投掷动作的细节却存在改变的现象,而且投掷的成绩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相对而言任务对儿童投掷动作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心理上,不同的任务要求产生对儿童群体或者个体的不同心理暗示,并影响儿童对投掷动作的理解,最终影响到某一时间段的儿童投掷动作,甚至是儿童投掷动作的发展方向。

6、结论

儿童投掷动作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动作,对儿童投掷动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因素的科学分析方法,并就相关约束条件实施科学的分析,结合儿童投掷动作的发展特征,对儿童的投掷动作实施良好的培训,对提高儿童的智力发育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全海英.体育活动发展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2]刘丁玉.幼儿园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3]周婧景.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D].复旦大学,2013.

[4]郭晓艳.幼儿园托班教养经历对3-6岁幼儿动作发展的成效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5]李雨薇.河北省保定市体育幼儿园体育课程实施现状的个案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6]李月.3-6岁儿童白谎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身体动作因素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解石三大因素
动作描写要具体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身体力“形”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什么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