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柔力球套路基本技术特点及其教学启示

2016-03-17 02:54袁刘舒仪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陕西西安710068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柔力球套路身体

□袁刘舒仪(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陕西西安710068)

浅析柔力球套路基本技术特点及其教学启示

□袁刘舒仪(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陕西西安710068)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图像影像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柔力球套路的基本动作为研究载体,较为浅显的分析了柔力球套路基本技术特点,为丰富柔力球理论基础,传播柔力球项目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借研究柔力球套路基本技术特点的机会,提出几点在教学方面可行性较强的建议,为教师们丰富其教学内容贡献微薄之力。

柔力球套路基本技术基本动作技术特点

柔力球是一项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兴体育项目。柔力球发展到现在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竞技,一种是套路表演。在项群理论的分类中,柔力球竞技属于隔网对抗性项目,而柔力球套路属于难美性项目,两者之间有差异,也有相同。在柔力球初步发展时期,套路中的动作原本只是为竞技服务的一种练习手段,练习此类基本动作,为提高控球性、巩固基本动作有很大的帮助。但随着柔力球的传播发展,人们对这种练习方法情有独钟,并为柔力球的宣传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致使柔力球套路项目应运而生。目前,柔力球套路已经成为柔力球项目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并以主要传播手段迅速蔓延开来。但由于柔力球项目的发展仅有20余年,所以相比起成熟的传统体育项目来说,柔力球运动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不够完善,经过笔者阅读文献资料,关于套路方面的理论,大多停留在对全国规定套路的描述上,而对柔力球套路技术特点方面的阐述几乎为零,因此想写此题目,为丰富柔力球技术理论提供借鉴之处。

近几年,柔力球项目在推广过程中,以套路表演为主要传播方式,因此笔者想以柔力球套路为切入点,研究其各类动作技术特点并进行分析,为其提供具体的传播内容,便于柔力球项目更好的普及推广。另一方面,笔者在与本科生一同上课过程中发现,柔力球专项的学生选择柔力球的原因是:其他的体育专项名额已满,不得不选择柔力球作为其专项。由此可看出,学生对柔力球不了解,更无法谈兴趣这一说。所以,笔者希望从柔力球套路的技术特点入手,将其技术特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柔力球,对提高其学习兴趣,掌握基本技术要领,为柔力球的文化传播和技术教学多增添一份色彩。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将以柔力球套路基本技术特点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通过图书馆目录、书刊资料查询、中国知网等网站搜集资料并阅读分析,通过阅读体育概述、柔力球技术、体育教学、其他相似体育项目技术研究等相关资料,归纳分析柔力球相关方面的内容,为本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2)图像、影像资料法。

观察分析图像和影像中柔力球套路基本动作,探究分析出柔力球套路中的基本技术特点。

(3)逻辑分析法。

在阅读文献、访谈和观察图像、影像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演绎提炼出所需相关问题的重点,对所获得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进行探索分析,将柔力球项目套路中的基本技术及其特点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2、研究内容

2.1、柔力球套路基本动作定义的界定和分析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期刊、硕士论文等文献资料发现,研究基本技术特点,要以基本动作为载体,如何判断基本动作有哪些,便需要其定义作为依据,进行确认。目前柔力球套路的理论基础相对竞技并不完善,对于柔力球套路基本动作的定义也并不统一。但基本动作在同一项群分类的体操项目中的定义是这样的:各类结构类型动作中结构比较简单,代表性关键动作。对于柔力球套路而言,笔者暂且将柔力球套路基本动作这一概念定义为:在柔力球套路中,摆动类、绕环类、抛接类、旋转类、翻拍类五大类结构类型动作中结构比较简单,代表性关键动作,就是柔力球套路基本动作。

通过对柔力球套路的评判规则的阅读分析,暂且将柔力球套路的动作分为五大类:摆动类、绕环类、抛接类、旋转类、翻拍类。在每一类中,都有结构比较简单,代表性关键动作。柔力球套路中,飞龙二套是最基本的套路,其中包含四类基本动作,因此笔者将以飞龙二套中的基本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按照结构简单并具有代表性关键动作的选择标准,将飞龙二套中左右摆动、八字绕环、左右抛接、平旋转体作为柔力球套路基本动作进行分析。第五类动作类型是翻拍类动作,这类动作是柔力球练习者进入到另一个层次的关键性类型动作,其中的左右摆翻是翻拍类中结构简单并具有代表性关键动作。由此分析,笔者将以左右摆动、八字绕环、左右摆抛、平旋转体、左右摆翻为基本动作的代表进行分析。

2.2、柔力球套路基本技术特点

身体运动的分类有五种角度分别为:人体基本活动形式、生物力学运动形式、身体运动功能形式、运动解剖学、人体运动部位。本研究主要是对柔力球套路基本技术特点进行研究,在技能主导类的难美项目中,一般会按人体按照人体运动部位来分是相对客观的,由此可将身体运动分为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头颈运动、腹背运动和全身运动。下面笔者将对这五个结构简单并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分别进行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头颈运动、腹背运动和全身运动的总结分析。

(1)左右摆动。

左右摆动是每一个练习者接触的第一个基本动作,也涵盖了柔力球套路最基本的技术特点。首先整体要自然放松,身体中正,它是在整个套路表演中贯穿其中的重要特点。其次,下肢连带身体要做到先下沉后转腰。即在同一平面的圆弧的前提下,在圆弧的前半程,双腿要有下沉蹬地发力的一瞬间,用整个身体鞭打的力量将球带到该圆弧的极点。第三,要做到充分转腰。为保证球的运行轨迹在一个平面上并且不会改变圆的半径,充分转动腰腹,可以保证将圆弧画的饱满圆润。第四,要做到以肩为轴划圆并且肩下沉,带动球拍进行左、右摆动,并且要做到肩下沉,臂放松,握拍松,左臂随摆。

(2)八字绕环。

绕环类动作相对是比较简单的动作类型,控制好拍面的角度,稍加练习,便能掌握其要领。八字绕环的技术特点与左右摆动的技术特点相近。首先是整体放松;其次也是要先沉后移;第三,转腰要充分。八字绕环是两个身体两侧的立圆拼接而成,为保证两个圆的交叉点在身体的正前方和两个圆的匀称饱满,在划左侧圆是需要充分的转腰,已达到美的要求。第四,以肩为轴,肘关节、腕关节自然弯曲,保证将球处在可控的范围内。

(3)平旋转体。

旋转类动作又分为两大类:平旋转体和立旋转体,平旋相对立旋来说更简单些。同样,首先是全身整体放松协调,蹬转时全身协调用力,用身体带动肢体旋转。其次,下肢部位预先向旋转方向旋转(提前开脚开髋)便于做出拧转动作,让旋转更稳定更简单,这也是旋转类动作中独有的特点。第三,充分转腰。腰腹充分向旋转方向的反方向转动,与下肢形成相互对抗的力量,使拧转更加稳定有层次。第四,双臂自然打开,保持平稳。第五,留头甩头,提高其层次感和观赏度。

(4)左右摆抛。

依笔者的学习经验来看,抛接类动作对练习者控球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学习基本动作的高级阶段,其技术特点也会略有不同。首先身体整体要协调一致发力,蹬地和转腰时机要正确把握。其次,下肢要前程发力。为使球沿边框自然抛出,前程的发力要适当加大,并且弧底尽量加深,在球拍停住的一刻,让球以惯性抛出。第三,充分转腰。为左摆抛提供充分的预备时间和空间,保证动作的正确性。第四,双臂放松,手腕固定。左臂自然配合身体摆动,切忌手腕不能用力拨球、挑球。

(5)左右摆翻。

柔力球习练者在能正确且灵活的掌握翻拍类动作后,就预示着练习者到了柔力球套路更高一层次的练习阶段。这一阶段对手指的灵活度要求极高,所以,翻拍类动作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领悟。笔者将以左右摆翻为例进行阐述摆翻类动作的特点。与前四个动作一样,首先要做到整个身体自然放松,身体保持中正,重心平稳。其次,下肢前程发力,膝盖始终处于自然弯曲状态,尽量将弧底画的圆润饱满,为翻拍做好充足准备。第三,充分转腰,保证圆在同一个平面。第四,手指灵活捻转球拍,双臂自然放松摆动。握拍要尽量松握,这样才能保证拍柄在手中灵活自如的捻转。

2.3、教学启示

依据笔者对柔力球套路的基本动作特点的分析和总结,在教学方面也给了笔者一些启示,同时更加清晰的知道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练习:

(1)重视放松身体的练习。

由上可知,柔力球套路动作的完成需要全身的整体放松,在柔力球课程准备活动阶段,可以让学生做一些放松肌肉的练习。尤其是手臂的放松练习,好多初学者为了不掉球,用手臂的力量端着球拍去做动作,这样只能学到柔力球的皮毛,学不到其精髓,所以感受身体放松的练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柔力球。

(2)注重腿部下沉的练习。

为使球获得所需加速度和为将圆弧画的圆润饱满,腿部下沉的力量需要多加练习,让学生理解腿部下沉的原因,体会腿部下沉会引起的动作感受,是学好柔力球套路的一个关键。腿部下沉,致使地面与身体产生力量,并将这一力量传递到腰腹、手臂,从而带动球和球拍的运行。腿部下沉是力量的始发处,所以这一练习不容忽视。

(3)加强腰腹部位充分转动的练习。

腰腹的充分转动,是保证所划圆弧在同一个平面且圆润饱满的关键。所以,在上课的准备活动中,上抱圆和下抱圆动作的练习必不可少。在教授新动作时,教师也应多加提醒学生,充分转动腰腹并其体会动作感受,加深对柔力球的理解。

(4)提高手指灵活度的练习。

学生要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和可观看度,翻拍类动作不可或缺。而翻拍类动作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捻转球拍,在捻转的过程中要不停、不折、不断,这对手指灵活度要求很高,并且除了多加练习外,没有任何的练习捷径,所以捻转球拍应是每节课都要进行的练习内容。

3、研究结果

3.1、柔力球套路基本技术特点

通过分析柔力球套路中典型的结构简单的五种基本动作即左右摆动、八字绕环、左右摆抛、平旋转体、左右摆翻,将其基本技术特点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整个身体自然放松,并且要全身协调用力,确保球和身体的稳定性。第二,下肢要先沉后移,确保力量传递的正确性。第三,要充分转动腰腹部位,确保其运行轨迹在一个平面且将圆弧划得圆润饱满。第四,要以肩为轴,手臂自然放松,腕关节要固定,确保全身力量传递的准确,进而提高控球性。第五,翻拍类独有特点,即手指灵活捻转球拍,确保球不掉、不折、不停、不断。

3.2、教学启示

笔者以柔力球套路基本技术特点为依据,以身体运动部位为切入点,在教学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重视放松身体的练习;第二,注重腿部下沉的练习;第三,加强腰腹部位充分转动的练习;第四,提高手指灵活度的练习。通过加强这四方面的联系,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柔力球的基本动作技术,为以后的提高柔力球套路技能,做其难度动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让学生们更进一步理解柔力球的运动原理,提高学生学习柔力球的兴趣,为柔力球的技术和文化传播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1]白榕.太极柔力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76.

[2]段全伟.太极柔力球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9,11.

[3]李恩荆.太极柔力球与小球运动[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

[4]白榕.太极柔力球教学与研究[M].山西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4,1.

猜你喜欢
柔力球套路身体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太极柔力球的发展研究
太极柔力球与太极拳在中老年人群教学模式中的对比探究
Airbnb上的套路
拒绝套路,认真搞笑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眼下有套路
从江县老干活动中心派员参加省直属机关老年体协柔力球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