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对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的影响与预防对策——基于开远市羊街乡的调查与分析

2016-03-17 08:42张全李怡
文山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网吧小学生农村

张全,李怡

(文山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网络游戏对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的影响与预防对策——基于开远市羊街乡的调查与分析

张全,李怡

(文山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游戏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娱乐方式成为青少年主要的休闲方式之一。网络游戏不仅影响着城里的青少年,对农村青少年的影响也逐步加深。它在给农村孩子的枯燥生活带来欢乐的同时,其不利的一面也显现出来。有关农村小学生沉溺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不务正道,最终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现象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调查开远市羊街乡300名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参与网络游戏的现状及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影响,分析了学生沉溺网络游戏的原因,提出预防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沉溺网络游戏的几点对策。

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网络游戏;影响;原因;预防对策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公布的报告显示:截止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6.3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10岁以下网民占总网民的2.1%;10~19岁网民占总网民的24.5%。在农村新增网民中,10岁以下网民占新增网民的16.1%;10~19岁网民占农村新增网民的80.2%。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3.68亿。网民参与网络游戏的比例从2013年底的54.7%上升至58.2%,增长规模高达3008万人,而青少年儿童正是这一增长的主力军。[1]

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不难发现农村中高年级的学生打开计算机之后,女生大多聊QQ、看电影、玩游戏,而男生则大多在打网络游戏,利用计算机学习者寥寥无几。并且,他们只要接触到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一次之后就会被网络的新奇性所吸引,内心开始渴望上网,从而创造条件上网,最终沉溺于网络之中。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问题,笔者利用问卷调查法和查阅资料法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

一、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参与网络游戏的现状

(一)农村网络覆盖的快速性,为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上网提供了基础

据CNNIC的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占总网民的28.2%,农村网民规模达1.78亿,比2013年底新增了169万人。农村互联网覆盖率大大提升,为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上网提供了基础。[1]

互联网在城乡发展中得到快速普及,根据国务院2013年公布的“宽带中国”实施方案提出的要求,到2015年农村固定宽带的普及率要达到50%。农村家庭宽带的接入要达到4兆比特每秒。[2]在政策和农村网络消费市场的推动下,很多农村家庭都安装了宽带,且大多数村子都有一个或几个网吧。问卷调查表明,在问到“你们村子、学校附近有黑网吧吗”的问题时,96.4%的学生回答“有”,只有3.6%的学生说他们村子、学校旁没有黑网吧。从数据中不难看出农村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农村黑网吧的滋生提供了土壤,也为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沉溺网络游戏提供了条件。

(二)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广泛的参与性

问卷调查显示,在是否经常上网这个问题上,56%的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表示经常上网;偶尔上网的有44%;从来没有上过的几乎没有。每周在上网上的花费10元以下的占了46.7%;10~25元的占到了50%;25元以上的有3.3%。可以看出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在网络游戏的参与性上是非常高的,而且花费也不低。

我国首份小学生行为调查显示,大约有80%的小学生9岁左右就已经开始接触互联网了,其中大约7.1%的上网小学生有网瘾,虽然看似比例不高,但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这一数字还是非常庞大的。据佐斌、马红宇的《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调查研究》显示,沉溺网络游戏主要是由“长时间上网玩游戏造成的”,而且青少年沉溺网络游戏逐步呈现出低龄化趋势。[3]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大多数都参与其中,所以解决好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沉溺网络游戏的问题很有必要。

(三)家庭和社会监管的缺乏

1.社会监管的缺乏

问卷调查显示,有96.4%的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说村子或学校附近有黑网吧,有93%的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有去黑网吧上网的经历。根据我国《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学校周围不得开设网吧等上网服务场所;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4]但是调查发现,很多无良商家不顾国家的法律法规,无视道德的约束,把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群体视作盈利的对象,在学校周围、农村开设黑网吧专门给农村小学生提供上网场所。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起到了推动作用,而有关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缺乏有效的应对机制,执法不严,让农村黑网吧这个“顽疾”“跗骨之蛆”无法彻底拔除。

2.家庭监管的缺失

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到“家长对孩子上网的态度时”,反对孩子上网的家长仅占23%;在周末假期允许上网玩游戏的家长占57%;从来不对孩子上网玩游戏行为进行约束的有20%。可以看出,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上网行为还是管的比较严,反对孩子上网打游戏。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上网行为则比较宽松,他们在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上比较严格,但不反对孩子上网,且认为网络可以开拓孩子的视野提升孩子的见识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但也认识到网络可能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孩子上网时间和内容上进行监督。令人痛心的是有20%的家长对孩子的上网行为不管不问,对孩子是否沉溺网络游戏,是否在网上接触不健康的内容一无所知,这与现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现象有一定的关系,但很大原因是家长对这一问题的忽视造成的。

可以看出,家庭和社会在对孩子沉溺游戏这个问题上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监管上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被动地造成了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沉溺网络游戏现象的出现。

二、网络游戏对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的影响

(一)影响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生活

问卷调查显示,有51.3%的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每周的上网时间为0~5小时;5~8小时的为38%;8小时以上的达到了10%左右。在问到“有同学因为上网成绩下降,你认为是什么原因”时,40%的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认为是沉溺网络游戏所致;而46.7%的则认为是没有合理的分配上网时间和学习时间导致了成绩的下降。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有一半的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的上网时间过多,其中每周8小时以上的有10%左右,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网络上,很容易导致沉溺网络游戏。当前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健康的人格,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是无法认真完成这个任务的。他们会对网络游戏产生强烈的操作欲望,当得以操作时就会心情愉悦、全身轻松,一旦长时间无法操作网络游戏就会出现情绪烦躁、抑郁等症状,从而对学校的课程学习越来越反感,学习兴趣急速下降,学习效率低下,不按时完成作业,最后成绩下降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白眼”,导致产生厌学情绪,最终失去学习的信心,开始逃课甚至逃学。

(二)影响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的生理健康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长时间的电脑操作后,很多孩子都会感到身体不适,主要表现为头疼、脖子酸、眼睛疼等症状。[5]由于长时间的操作游戏,精神高度集中,盯着电脑屏幕一动不动,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进而发展为近视。另外小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玩过新鲜刺激的网络游戏后,上课时注意力就会很难集中。在调查中有75%的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有过因长时间上网而导致身体不适的经历。

(三)影响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初期,是自我意识觉醒的时期,普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自我约束力较弱。网络游戏会使一些性格孤僻、自卑、好奇心强的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沉溺其中,最后导致出现人格障碍。网络游戏多数以暴力、血腥、女色、竞争等为主要内容,比如枪战、格斗、飙车、砍杀等,都是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喜欢玩的游戏。在游戏中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塑造一个虚拟的“角色”,不必顾及法律、道德和现实的制约,烧杀抢掠只为了使自己更厉害。这在意识层面上对小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错误引导,扭曲了小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造成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有意识地逃避现实生活,情感冷漠,形成孤僻、内向、不合群的心理障碍,难以分辨是非善恶。

(四)容易诱发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的犯罪心理

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如果沉溺网络游戏,其上网时间就会慢慢增加。上网时间过长会缩短其它社交的时间、学习的时间,就会和其日常的学习生活节奏产生冲突。一旦减少其上网时间或中断上网,他们就会表现出暴躁、不安、易怒,比如“生气”“摔打东西”“攻击他人”等。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暴躁、冲动的性格。 再者很多网络游戏是要花钱购买“点卡”才能玩的,有些则是需要花钱购买“道具”才会厉害,而有些则要花很多时间去“挂线”,无论是哪一种都需要花费很多钱。而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并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长时间玩网络游戏花光了零花钱后,他们就变相地向家人、亲戚要钱,或者向同学借,甚至去偷。在问卷调查中,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每周在上网上的花费在10~25元的占到了一半;而25元以上的占了3.3%。可以看出,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在上网上的花销是很大的。据了解,被调查的小学生中大部分每周的零花钱只有20元左右,这点零花钱肯定不够支撑其上网的花销,所以他们就东拼西凑、挖空心思地弄钱去上网,甚至偷家里的钱,偷邻居的东西去卖,有的会向低年级的学生收取“保护费”来弄钱,甚至会去抢劫他人的财物,从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沉溺网络游戏的原因

(一)农村娱乐设施缺乏,网络新奇性的冲击

相对于城市里的小学生而言,农村小学生可以使用的娱乐设施很少。城里有公园、游乐场和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但是在农村里,小学生除了在学校可以接触一定的娱乐设施外,回到家中就只有看电视和去田地里玩了。这就造成农村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和外界强烈的好奇心理和探索欲望。

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从那“遥远”的城里走进了农村小学生的生活中。网络种种新奇的功能是农村小学生无法抗拒的。在很多农村小学生眼中谁家有电脑谁就是有钱人,他的地位要比其他同学高几分,以及村子里的黑网吧是最神秘、最时尚的娱乐场所。这会造成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对网络游戏的盲目推崇,而忽视了网络游戏的危害。

(二)学习压力大,通过玩游戏来放松压力的心理推动

据问卷调查显示,有25%的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喜欢玩游戏的原因是学习压力过大。另外,据佐斌、马红宇《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调查研究》中调查显示:为缓解学习压力去玩网络游戏的占到了43.5%;有50.9%的青少年说“在玩网络游戏时能忘掉生活中的种种烦恼”。由数据可以看出,在学习的重压之下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选择通过网络游戏来放松自己,暂时地逃避现实。[3]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也不例外,在调查地,小学生每天要上七节课和两节自习课,甚至有的还上晚自习。在现在以成绩论英雄的教育背景下,小学生们为了取得好成绩拼命地学习,压力非常大,有的又是留守儿童,他们遇到的烦恼很多。而玩网络游戏却可以暂时地忘记这些烦恼和压力,这就造成部分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

(三)小学生群体的特殊心理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均不成熟,因而会面对许多的心理冲突和压力。这种特殊的心理历程让他们更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

1.体现自尊,追求自我价值心理的推动

小学生的心理发育不同于幼年时期,开始认识到自身的能量和自我的存在感,并开始试着利用自己的能量来控制周围的事情和环境,并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如果学生学习成绩优秀,成就感、满足感就得以体现。但并非所有学生都成绩优异,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受过挫折,被同学们“隔离”,被老师“看不起”,于是他们就会寻求其他方式来体现自我的价值。[3]在问卷调查中,有35%的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喜欢玩网络游戏是因为“我在游戏中很厉害,很多人都崇拜我”。与要获得优异的成绩所要付出的努力相比,游戏“玩的好”所要付出的就少得多。在游戏中只要你掌握技巧,精通规则,勤加练习就可以在游戏中称霸一方,从中获得满足感。

2.人际交往需要的推动

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同辈群体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撑系统,同父母、学校一样具有重要的地位。据佐斌、马红宇《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调查研究》的调查显示,有44.9%的沉溺网络游戏的青少年说“看到周围的同学玩,我也很想玩”;有46.7%的沉溺网络游戏的青少年认为“网络游戏使我和同学之间有了共同的话题”;有43.6%的沉溺网络游戏的青少年认同“在网络游戏中,我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关爱和支持”。[3]

以上数据体现出青少年接触网络游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为了与同辈群体更好的交流,使自己与他们有共同的话题,不至于被同学们排斥和看不起。特别是那些在学习中表现很差、内向、自卑、不合群、同辈朋友很少的小学生。他们非常在意同辈群体的认同,这种心理促使他们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练习网络游戏,导致自己沉溺其中。

(四)网络游戏自身对小学生强烈的吸引性

网络游戏制作精良,充分贴近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其一:调动他们的感官,画面酷炫多彩,符合青少年的审美又不缺乏刺激性。根据场景和故事的变换配以各种音乐,充分迎合了他们在玩游戏时的情感需要,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获得愉悦的快感。其二:在网络世界里一切都是为了玩家的需求而设定的,玩家为了最终的目标,可以不顾一切,不必考虑现实中法律、道德等的约束,可以做现实中不能做的事。这让玩家在虚拟的世界里得到充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种设定对心智不成熟的小学生的吸引是非常强烈的。

(五)社会和行业监管的缺失

国务院2002年颁布的《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中规定:互联网经营场所单位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互联网经营场所和单位应当在场地入口处的显著位置悬挂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互联网营业场所和经营单位必须依法获得经营许可和营业执照。[4]但是在问卷调查中有96%的农村小学周围有黑网吧;有93%的被调查小学生有去黑网吧上网的经历。这充分体现出社会和行业在农村网络监管上的缺失,缺少长效的监管和打击机制。在城里打击黑网吧的高压态势之下,不法商家把阵线转移到了隐蔽的农村,使黑网吧这个“毒瘤”在农村疯狂的生长。

四、预防对策

(一)加强农村校园网络设施建设,为农村小学生提供“绿色”的上网环境

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农村小学校园网络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等现代教学设备在一部分农村小学都已配备。但是在很多农村小学,大多数教师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网络设备的操作知识,缺乏相应的培训,导致很多教师不会用也不愿意用,设备成了摆设,没有起到促进学生学习和帮助教师教学的作用。在问卷调查中问到“你们学校有计算机室吗,可以上网吗”这个问题时,有57%的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说有,但是不可以上网;有18%的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说他们学校没有计算机室。

由此可以看出,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在大力推进农村小学网络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加强配套的软件设施的建设,加强农村小学教师的网络知识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让学校里的网络设备确实为学生服务,让学生在校园中上“绿色”、“健康”的网,构建“绿色”的校园网络坏境,使他们远离黑网吧。

(二)教师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构建“绿色”的网络观

信息技术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上课教师应该认真准备,合理安排上课内容,避免把信息技术课上成一门内容单一、枯燥、乏味的技术课。学生喜欢这门课的原因是希望接触电脑而不是听理论的讲解,所以上课教师要因势利导,激发他们学习电脑知识的兴趣,注重激励学生创新性的想法,进行“绿色”上网知识的讲解和技能的分析,帮助他们形成“绿色”网络观。

教师要对喜欢上网,沉溺于网络游戏中的学生认真对待,不抛弃不放弃,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重新找回学习的目标和信心,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批评和指责,要帮助他们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

(三)加强农村小学生课余活动的开展,创建丰富的校园生活

小学生精力充沛,教师和学校应针对这个特点对学校的课余活动进行调整。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玩网络游戏的次数和时间决定着其是否成瘾,如果他们觉得无聊、无事可做时,就会想着去上网,特别是周末和假期,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网络上。因此,学校、教师要帮助农村小学生合理规划课余生活和时间,充分调动校内外的资源,组织和开展学生课余活动,并筹集资金,改善学校课余活动的硬件设施,帮助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把学生充沛的精力引导到知识学习和开展健康的课余生活中去。

(四)优化家庭教育,加强家庭监管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影响孩子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给孩子人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父母应该平等自由地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真实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需求,加强与孩子精神上的交流,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切忌采取高压管制的方法。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父母要与他们积极的沟通交流,给予建议和帮助,帮助他们形成正确使用网络的意识。

重视言传身教的力量,父母自己也应该树立正确的网络观,不沉溺网络游戏,不在孩子面前浏览少儿不宜的信息。同时,父母无论工作再辛苦也要抽出时间来对孩子的上网行为进行监管,约束其上网的次数和时间,做到防患于未然。

(五)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加强对农村网络坏境的监管,从根源上预防网络游戏危害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

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要依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农村网络环境的监管,切实进乡入村进行实地调查,对黑网吧等非法上网点要严查严打。另外,还要建立一套完善健全、长期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预防农村黑网吧的“死灰复燃”。要积极引导农村网民正确上网,合理分配时间,打造绿色健康的农村网络环境,从根源上预防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沉溺网络。

最后,在农村中高年级小学生沉溺网络游戏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怎么对待,怎么处理,怎么预防依旧是摆在社会、家庭、教育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解决好这个问题虽然任重道远,但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只有社会、政府、家庭、学校齐心合力,才能切实保护农村小学生不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困扰,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ttp://www.cnnic.net.cn/hlwfzyj/.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EB/OL].http://www.gov.cn/zwgk/2013-08/17/content_ 2468348.htm.

[3] 佐斌,马红宇.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研究—基于十省市的调查于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17-12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1/content_ 1860800.htm.

[5] 张双. 综合干预消除网络游戏对小学生写作负面影响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责任编辑 王光斌)

The Infl uence of Online Games on Rural Medium and High Grade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Current Status in Yangjie Town of Kaiyuan City

ZHANG Quan, LI Yi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Yunnan 663099, China)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oday, online games are replacing traditional entertainment forms as one of major relaxing forms. Online games infl uence not only urban teenagers, but also rural teenagers. It bring pleasure to rural children’s boring life while it also has disadvantages. The phenomena that rural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addicted to online games, neglect their studies, lose the correct way and end up in breaking the law are attracting people’s attention. The paper investigates current involvement status of 300 rural medium and high grades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from Yangjie town of Kaiyuan city and advances several measures to prevent them from being addicted to online games.

the medium and high grades in the primary school; online games; infl uence; reasons; prevention measures

C913.5

A

1674-9200(2016)04-0108-05

2015-07-06

张全,男,文山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1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李怡,女,云南文山人,文山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该文指导教师,主要从事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网吧小学生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是小学生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发挥“五老”作用 创建“四好四无”网吧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
锦旗献给查网吧的“五老”
赞农村“五老”
让未成年人远离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