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中的实践

2016-03-17 12:21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计算机技能

袁 琼

(珠海市卫生学校,广东珠海519020)



“翻转课堂”在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中的实践

袁琼

(珠海市卫生学校,广东珠海519020)

本文在充分介绍翻转课堂和中职学校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探讨在学校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模式的必要性为出发点,具体阐述如何在教学中进行“翻转”和进行“翻转”的目的和作用。

计算机基础应用翻转课堂

1 什么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现代教学研讨中经常听到的词汇。那么到底什么是翻转课堂呢,它又在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中起到什么作用呢?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传统的“教学”一直提倡先教后学,先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课堂学习后再进行自我消化。在上课前,教师也会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但是由于学生的依赖心理,大多数课前预习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而且不少学生根本不按要求进行预习。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预习,而通过项目的引导,让学生更有目的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通过一系列的自主学习,力争解决本项目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基本信息点。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查阅教材、视频讲座,网上检索,与学生讨论。而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解决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的引入将引发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

2 职业教育的现状

人们普遍认为职业教育是被国家“看高”却被社会“看扁”的特殊群体。“看高”是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对中等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在增加,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从就业前景来看,也一直在呼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看扁”是因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进入中职的学生生源素质普遍低下,优秀的学生都向高中大学发展,留下给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可想而知。尽管是这样的生源质量,中职毕业生仍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甚至会高于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显而易见,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这恰恰是当今社会缺少的人才。为了保持和提高就业率,我们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重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重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让我们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社会变化的需求。

3 在中职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3.1翻转课堂的引入利于技能型人才培养

基于中职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目标,保持学生的高就业率,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近年来,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专业对口就业率达到95%,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就已经被实习单位留用。这样的就业率说明了社会需要的是实用型的技能人才。只要我们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密切结合,技能培养适应岗位需要,重视思想德育和技能教学,使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是培养技能型成人的关键。中职的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竞争的优势就是技能上手快。我们要在这一块下工夫,让我们中职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翻转课堂”的引人有利于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就业打下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

3.2翻转课堂的引入可有效弥补学生基础的参差不齐

学校是面向全省招生的中职学校。各地区因经济发展情况不一样,教育水平也有很大差别,特别是计算机课程的开展情况有很大差别。来自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不仅没有开设计算机课程,甚至家里也没有电脑,所以上手能力特别慢。而同一班级来自发达城市或家里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不仅在学校学过计算机,而且家里还有计算机可以经常练习,对计算机的上手能力特别强,只需给一点引导即可。在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中,有的学生几节课下来,英文打字还没能掌握好,而有些学生五笔已经能打得较熟练了。在文件操作题中,有的学生连题目意思都没读明白,而有些学生已经把题目完成了。这样的情况,单靠一个教师的讲解想满足全部学生的需求显然做不到的。“翻转课堂”的引入可以利于教师进行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群体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

3.3重视信息素养倡导终身学习

教育信息化是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信息素养是技能型人才必需的基本素养,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只有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学生才能通过互联网查找网络上的各类学习资料,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可持续学习与持续发展的能力。“翻转课堂”的引入可强化学生提升信息素养,学会用互联网进行检索,进行自主学习。长久的积累可形成终身受用的习惯。

4 引入翻转课堂采取的方法举措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节课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准备,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和项目,让学生在上课前能对新知识新技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这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预习的要求,而是真正的自主学习。通过练习和项目,引导学生查阅课件,熟悉内容,尝试做练习和项目,打好这样的基础后再进行课堂教学,将会是一个高效高质量的课堂,对学生不仅是学习的过程的提升,也是对所自学的知识进行一次系统检查和升华。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遇到的难题,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课堂内如何实施高质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探索和应用其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实践,教师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项目设计。

4.1针对全体学生要求查阅课件进行自学

教师给出自学提纲,让学生参考光盘自主进行基本知识点的学习。学校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广东省卫生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系列规划教材。该教材自带课件,可要求学生先查阅课件进行自学,再完成课后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4.2针对有能力提高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传统教育的诟病在于对待不同的学生搞“一刀切”,不仅在教学上是如此,考试时更是如此。这也就使得很多成绩一般的孩子只能在班级中“跟着跑”,而不能按照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消化水平定制出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翻转课堂的模式可以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针对不同程度的学习,给出不同要求的练习,从“基本掌握”到“提高了解”到“挑战自我”,设定不同的项目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已想办法去解决,以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需求。如:在计算机基础应用第四章文字处理软件应用的教学中,按照考试大纲要求,邮件合并的内容可以不必要求学生掌握,但对于有能力且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要求掌握。这在平时有广泛的应用,是一个提高的过程。

4.3对自主学习进行总结归纳

做好课前准备的课堂教学也不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它同时还是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自我总结提升的过程。每一次课后给学生留的作业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并在下一次的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分组演示汇报。在学生汇报时,教师要细心地聆听,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最后进行点评,将共性的问题进行细化讲解,将个性的问题单独指导。

5 总结

翻转课堂模式是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它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含义上有所重叠,都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翻转课堂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答疑来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其实不是被淡化了,而是从另一个侧面有所加强。它要求教师能够通过设问设计项目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完成作业、项目的情况来分析和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从主动变为被动,从主导变为引导。这对其职业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已远远不能满足这些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要具有更丰富的专业知识、专业前沿知识、应变的能力等综合能力,才能适应新的需求。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将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它有利于促进教师自我成长及不断进行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学习,为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保证。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计算机技能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拼技能,享丰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