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一例多境教学提高德育课堂效率

2016-03-17 12:21练银梅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荔湾区张某李某

练银梅

(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广东广州510280)



开展一例多境教学提高德育课堂效率

练银梅

(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广东广州510280)

一例多境教学符合课程改革趋势和当前中职德育课课程教学的要求。本文结合具体课堂教学实践,对一例多境教学的方式、策略和意义进行探究总结,以推动该教学方式更多的运用。

一例多境德育课课堂教学

中职德育课的目标是立德树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情境感悟,基于案例分析,基于问题探究,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教学大纲要求和德育课程改革趋势,近年来,众多德育教师致力于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其中,活动教学和情境教学比较受欢迎。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创设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使知识的呈现情境化,即将知识融入情境之中,努力做到教学内容情境化,情境活动化,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一例多境教学方式是基于情境教学的基础上,即教师围绕一个主题案例创设多个相关的情境,通过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形成“探究链”,将教学目标寓于其中,使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一例多境”会随着情境案例起伏不断的变化,激发学生情感体验,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和注意力,关注事件的发展,积极分析和参与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1 一例多境的课堂教学实践

西方教育学家卡尔·罗杰斯:“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人参与实践过程中对各种经验的体验结果。”一例多境在课堂教学中以一则精选材料为主线,创设多个相关情境,设置思考问题,将知识点融汇其中,贯穿于课堂始终,帮助学生在谈论、分析材料的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实现思维多元化,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中职德育课程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八课“依照程序维权”这一节是本学期和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教材包含着“不打官司也维权,明明白白打官司,证据—诉讼的灵魂”三目,内容多而繁,特别是“明明白白打官司”一目,包含着三大诉讼的知识,如果按照教材的逻辑教学,学生会云里雾里,容易混淆相关知识点,更何况对知识的运用。为了轻松地教和有效地学,作者整合了教材,用一例多境把重要的知识点连贯起来,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达成教学目标。

编写事例:张某,男,1988年生,家住广州市海珠区;李某,男,1985年生,家住广州市荔湾区。两人是远亲,也是好朋友。2012年7月,张某因做生意急需用钱向李某借款10万元。张某拿到借款后,手写了一张借条交给李某。

1.1情境一

两人的生活正常继续着,时常小聚。到了2016年1月,李某准备结婚,欲购买一新房作婚房,资金短缺,要求张某返还10万元借款。张某以经济状况窘迫为由,一直不还。李某心里特别不爽。如果你是李某,你会怎么办?

课堂的实况:有学生说,找人暴打一顿张某,逼他还钱;还有学生说,到其家里坐,施加压力,让其还钱;有学生说,找他们共同的又德高望重的亲戚调解;有学生说,申请仲裁;还有学生说,去法院告张某。

教师着重引导:合法的方式是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1.2情境二

2016年3月,张某还未归还借款。李某无奈,向广州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令李某头痛的是广州市仲裁委员会并不受理他的申请。请问,广州市仲裁委员会为什么不受理李某的申请?

课堂实况:学生们有点纳闷,仲裁委员会是国家依法成立的专门帮助解决纠纷的部门,为什么不受理呢?这时,不少学生尝试猜测——仲裁委员会的人是张某的朋友,所以不帮李某;仲裁委员会的人被贿赂了;不符合仲裁条件等。

教师着重引导: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形式,但并不是所有的纠纷都能仲裁。仲裁受理的条件:①当事人双方同时提出申请。②当事人一方提出申请,要有仲裁协议。

1.3情境三

仲裁不成。李某无法,遂决定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张某还钱。请问,李某与张某之间的纠纷属于哪种诉讼?

课堂实况:学生迅速说出是民事诉讼。

1.4情境四

李某家离荔湾区人民法院很近。于是,李某带上借条向荔湾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荔湾区人民法院并不受理李某的申请。荔湾区人民法院为什么不受理李某的申请呢?李某应该去哪间法院起诉张某?

课堂实况:有学生说应该去海珠区人民法院起诉。有学生说应该去仓边路的市中院起诉。还有学生说荔湾区不受理是因为不符合条件。也有学生说荔湾区法院案子太多,忙不过来……

教师重点引导:法院的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原则,民事诉讼一般是“原告就被告”。

1.5情境五

在朋友的帮助下,李某带上身份证和借据去海珠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张某还钱。接待他的工作人员却说还要一份起诉状,没起诉状不能立案受理。请问:①李某起诉张某需向法院提交哪些材料?②请以小组为单位为李某写一份起诉状。

课堂实况:学生们议论纷纷,七嘴八舌,基本上能把起诉所需材料列举出来。但写起诉状时,则小问题比较多。

教师引导归纳:①起诉时需向法院提交材料。②民事起诉状的编写要求。

1.6情境六

学生简单模拟庭审现场。设问:庭审一般经过哪些程序?这场官司,谁会赢?

课堂实况:通过模拟庭审现场,学生在欢乐中了解了民事一审的程序,基本生能说出证据的重要性。

教师引导:民事一审的程序,证据的种类与举证原则,证据是诉讼的灵魂。

通过创设上述一例六境,学生能轻松完成“依照程序维权”这一学习内容,既掌握了维权知识,又锻炼了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分析和运用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2 “一例多境”的运用策略

2.1精选情境事例贴近学生实际

所谓贴近学生,实质是指贴近学生的社会实际、专业实际、学生生活实际。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里在邻居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因此,真实的社会生活是情境创设取之不尽的源泉。

2.2“一例”为主线“多境”为载体

一例多境的“一例”指的是只有一个相关事例。事例不必拘泥于一则案例、一个材料,可以是一个人、一件事、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话题。“多境”是指根据该事例创设多个情境。一个连贯完整的情境是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围绕“一例”这一主线创设多个情境,设置一系列问题,能使学生持续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不断在有效的情境中达到自我发展。

2.3深入挖掘材料巧妙设置问题

一例多境的教学中,问题处于基础、核心、关键的位置,是教学的动力、起点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心脏。教学过程即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一例多境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将问题串联教学知识内容,契合教材内在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问题设得实设得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2.4多维呈现事例激活课堂气氛

中等职业中学的学生普遍存在抽象思维不及形象思维以及课堂智慧不如街头智慧的特点。他们普遍不喜欢安安静静坐着听教师讲课,喜欢看小视频,喜欢说,喜欢活动,喜欢动手操作。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班级学生实际,采用多种形式呈现事例,如故事描述、漫画图片展示、视频动画播放、情境表演等。上述一境多例的教学实践中,事例的展现采用的是故事描述和情境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关键是要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符合学生实际,有利于激活课堂气氛,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3 “一例多境”的教学意义

3.1有利于明晰教学线索保持课堂的流畅性

以一事例为主,设计一系列相关的情境,将需要掌握的各知识点寓于其中,贯穿于课堂的始终,能使教学更有条理更加流畅,大大提升教学效果。例如上述“依照程序维权”的教学,以一“借钱不还的案例”为线索,为学生创设了六个与知识相遇的情境,保证了教学流程的流畅性。层层设问的方式既有又利于学生把握课堂脉络,又为学生的深入思维不断搭建新的平台,使学生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

3.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总体来说,德育课的学习内容理论性比较强,单凭教师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一例多境教学可以提供生动逼真的生活情境,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感性认识,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民主和谐的讨论气氛中,学生大胆交流,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学习探索,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教学的效果自然会增强。

3.3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由于一例多境教学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对事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这就为锻炼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创造了条件。一例多境教学通过层层设问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探究,展开讨论。讨论后,学生提出了许多看法和大胆构想。有些观点还会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这样会大大地增强教学实效性,提高教学效果。

[1]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研会.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试行方案)[S].2013.

[2]陈淑玲.创设一例多境追求低碳课堂[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5):69-71.

[3]吴细玉.“一境多例”教学法的实践、反思和展望——以《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4):82-83.

猜你喜欢
荔湾区张某李某
你非叫我跑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关于征收国有土地上房屋的决定 荔府征房〔2020〕3号
广州市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作品集
同居男友去世, 女友能否继承遗产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关于征收国有土地上房屋的决定
为了讨还债务而绑架、扣押债务人,构成什么犯罪
10年被抓8次的惯偷又栽了
家长管教不力少年犯数罪被判刑
成立正当防卫的条件
成立正当防卫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