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疗法的教学方法初探

2016-03-17 12:21邹燕齐张光正甘灏云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治疗师园艺功能障碍

邹燕齐 张光正 甘灏云

(1.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2.东莞市康复医院,广东东莞523000;3.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肇庆526000)



园艺疗法的教学方法初探

邹燕齐1张光正2甘灏云3

(1.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2.东莞市康复医院,广东东莞523000;3.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肇庆526000)

园艺疗法是利用植物栽培与园艺操作活动对人们的身体及精神进行改善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利用康复教学进行园艺疗法的知识普及和推广应用,促进园艺疗法在国内的有效发展。

园艺疗法康复治疗康复教学

园艺疗法是以园艺作为媒介的治疗方法。大量的研究证明,园艺疗法在情绪、生理、社交、认知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园艺疗法中不仅有人和植物的关系,而且还有小组中人与人的交往。园艺活动使人得到生理上的锻炼,提高认知与记忆能力,自然的环境也让人更加放松而情绪稳定。此外,小组成员之间的交往合作能带来一定的归属感[1]。

目前,园艺疗法在英、美、澳、日、韩以及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等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中国大陆,园艺疗法的研究仍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1]。尽管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这个领域,但主要还是停留在介绍国外研究状况和普及相关知识的层面,缺少对园艺疗法的实际应用,而且大多被划分在园林的范畴里,没有独立出来,更少应用到康复治疗的领域当中。中国人口众多,社会压力大,身心健康的指数不高,本是一个最需要也很适宜推广园艺治疗的国家,目前却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和配套设施。我们要做的是从康复治疗的教学当中渗透培养学生的园艺意识,通过学生作为媒介去推广或者应用,让更多的人了解园艺疗法,受益于园艺疗法。

1 园艺疗法概述

1.1园艺疗法的概念

园艺疗法是对有必要在其身体以及精神方面进行改善的人们,利用植物栽培与园艺操作活动,从其社会、教育、心理以及身体诸方面进行调整的一种有效的方法[2](美国园艺疗法协会AHTA)。园艺疗法的治疗对象包括残疾人、高龄老人、精神病患者、智力低下者、滥用药物者、犯罪者以及社会的弱者等。

1.2园艺疗法的发展

①起源期(18世纪前)——医生让情绪波动者漫步花园,稳定情绪。②开创期(18世纪至20世纪中叶)——主要收容精神疾病或神经衰弱者,通过正常的农业劳作起到治疗作用。③变革期(二次大战至1973年)——将康复或职业培训内容引进园艺,融入作业疗法,使园艺疗法获得重新评价,研究和应用范围迅速展开和扩大。有的大学开设了园艺医生培训讲座,开始培训园艺治疗师(Horticultural Therapists)。④成长期(20世纪70年代后)——建立以推进园艺疗法和加速培养园艺医生为目标的专门机构,把社会福利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列为目的。为此,创办了用于技术指导的示范性庭园、视力残疾人公园或庭园及便于残疾人入内的公园或庭园。至此,园艺疗法体现出广泛的社会意义。

2 园艺疗法的康复教学实施

2.1熟悉园艺疗法的康复治疗作用

任何知识的应用与动手操作都是以学会其相关基础知识为前提。利用园艺疗法进行康复治疗,除了要了解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以外,还必须将园艺疗法的治疗作用熟记于心,清楚哪些园艺项目可以治疗相应的功能障碍。

园艺疗法的治疗作用体现在精神、身体、社会等方面。精神方面如消除不安心理、培养灵感,培养忍耐力与注意力,增强责任感,树立自信心。身体方面如刺激感官,强化运动机能。社会方面如提高社交能力,增强公共道德观念,提高职业技能等。

为了让学生熟记这些治疗作用,可以采取内部记忆法结合分小组亲身进行园艺活动。

2.1.1内部记忆法助记术是有助于学习和回忆已学过知识的技术。它也是一个使人更有效地组织、储存和提取信息的系统。①对所学知识进行精细加工。每一种治疗作用,教师都可以和学生一起根据所学理论进行分析。例如园艺可以张扬气氛培养创作灵感方面:红花使人产生激动感,黄花使人明快,兰花、白花使人宁静。所以欣赏花木可调节松弛大脑,盆栽花木、花坛制作以及庭园花卉种植等可把具有自然美的材料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布置处理,从而激发创作热情。②联想法。让学生在脑海中联想出与治疗作用相关的场景,利用视觉形象帮助记忆。例如社会方面,园艺可以提高社交能力,可以让学生在大脑中想象出一个场景:在某一家医院的康复中心内,有鱼塘、凉亭、小山坡、小径,各种树木、花坛,还有菜地。一群肢体活动能力稳定的患者正聚集在菜地附近,有种植、浇水、锄地的,也有在聊天谈笑的。这样一个集体性的园艺活动,患者以花木园艺为话题,相互交流、学习,产生共鸣。这样可以培养与他人的协调性,提高社交能力。③PQRST法。即预习(Previewing)、提问(Questioning)、评论(Reviewing)、陈述(Stating)和测试(Testing)。这种方法一直以来都在教学过程当中应用,虽然是旧的方法,但因为它的有效性,被认为是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较好方法。

2.1.2让学生亲身进行园艺活动记忆的规律有识记、保持、再认、回忆和遗忘。识记的当时只是一个信息输入的过程,但是记忆的牢固却关乎记忆的遗忘规律。让学生亲身进行园艺活动,有利于记忆的保持以及加深记忆,防止或延迟遗忘,对知识的反复应用,就可以让瞬时、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

学生参加园艺活动的时间可以选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职业学校在下午两节课以后为课外活动时间),场所选择校园里的花坛、小花园以及种植药草的百草园等。活动内容包括欣赏花木、清扫花园、认识花木、搬动花盆、浇水、写标签或分组进行盆栽设计或布置花园等。通过自己的亲身园艺活动来体会园艺疗法的治疗作用,无疑是对所学知识的最有效巩固方法。

2.2参观园艺治疗区

园艺疗法的实施场所包括室内场所和室外场所。室外场所如庭园、花坛、阳台、路旁等,室内场所如食堂、房间、走廊、愿意塑料大棚等。精神疗养院、老人福利院、残疾人学校、医院、大专院校等单位都是实施园艺治疗的场所。我们可以安排学生利用见习时间到园艺疗法应用较好的医院的园艺康复治疗区以及残疾人学校参观学习,遵照带教制度,由实习教师示范讲解或教给学生动手操作。

2.3设计临床病例的园艺疗法康复治疗计划

园艺疗法的康复治疗计划同其他康复治疗一样,包括评估、设定目标、具体康复治疗的实施等几个部分。康复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已学过的疾病康复的康复治疗计划来设计园艺疗法的康复治疗计划。具体内容包括:①评定疾病情况,设定目标。②设定园艺疗法要达到的目标。③设计园艺治疗内容,包括设计疗愈庭园和愿意操作设计。疗愈庭园的设计要考虑位置、大小、光照、安全性、土壤状况、花坛高度、盆器以及开放规则等。园艺操作设计包括植物材料、庭园工具、作业治疗内容等。④进行园艺治疗操作,应在患者体力允许的范围内并尽量让患者多动手操作。⑤评估结果:重点是评估患者通过园艺治疗活动产生的行动变化、心态变化等。

园艺疗法在慢性病、精神病、神经系统疾病稳定期的临床康复治疗当中都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引入适宜进行园艺治疗的临床病例,让学生设计康复治疗计划。比如脑卒中的园艺治疗、抑郁症的园艺治疗等。

2.3.1脑卒中患者的园艺治疗脑卒中概况:脑卒中是由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意识障碍等脑部症状和引起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功能障碍。其主要功能障碍有:①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典型的痉挛模式、共同运动、联合反应以及异常步态等。②感觉功能障碍——以偏身感觉障碍为常见,包括浅、深感觉障碍和复合感觉障碍,特殊感觉障碍最常见有偏盲。③认知功能障碍——如注意障碍、记忆障碍、计算力障碍、失认症、失用症等,严重者表现为痴呆。④言语功能障碍——包括失语症和构音障碍等。⑤心理障碍——抑郁症最常见。⑥其他障碍——如吞咽障碍、肩手综合征、废用综合征、误用综合征等。

康复评定:康复医疗要在临床医疗诊断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功能评定,以便于制订出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案,规划出长期治疗目标和短期治疗目标,用以指导治疗。包括损伤程度和病情的评定、运动功能评定、感觉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言语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心理与精神评定以及其他功能障碍评定等。

园艺治疗目标:①短期目标——刺激感觉,稳定情绪,增强偏瘫侧肢体的肌力、耐力与协调性,预防废用性综合征(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挛缩),增强语言交流能力,实现与人沟通,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进独立性。②长期目标——提高思维能力,改善记忆力,增强注意力,增加生存意念,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享受生活。

园艺治疗方法:到公园散步,认识植物,种菜,搬动花盆,浇水,种植芳香类植物,写标签,照相,素描画图,插画等。

2.3.2抑郁症的园艺治疗抑郁症概况: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情绪低落,对事物缺乏基本的兴趣,思维及动作迟缓,长期失眠,体重下降,常伴有焦虑。严重者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每次发作持续2周或以上,长者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倾向。主要功能障碍有:①心境低落——轻者闷闷不乐,重者痛不欲生,自我评价降低,无助感,无用感,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②思维迟缓——思维联想速度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临床表现为主动言语少,语速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无法顺利进行交流。③意志活动减退——意志活动持久抑制,临床表现为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与周围人接触,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疏远亲友,回避社交,甚至不顾个人卫生,蓬头垢面,严重者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或会使自杀企图发展成自杀行为。④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手眼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导致患者社会功能障碍。⑤躯体障碍——包括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疼痛、性欲减退、闭经等,或者出现自主神经症状如恶心、心慌、胸闷、汗出等。少数患者有食欲增强和体重增加。

康复评定:基于病史、临床症状、病程以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临床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等。

园艺治疗目标:①短期目标: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消除临床症状如改善情绪,提高思维能力,促进沟通,改善记忆力、注意力,提高学习能力,增强手眼协调,增强责任感、价值感,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心慌、胸闷、汗出等。②长期目标——提高生存质量,回归社会,预防复发。

园艺治疗方法:可采取分组团体活动的方式,包括种植蔬菜、花木,制作香囊,水瓶插花等,或分组进行植栽设计,组合盆栽设计,布置花园等,或一起利用花园中的食材制作食物。

3 小结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年社会以及二胎政策的开放,孩子饱受升学的压力,成年人的生活压力也对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社会需要大量的园艺治疗师来增进这些人的福祉。

康复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康复治疗专业技术人才。园艺疗法培养园艺治疗师。园艺治疗的职业包括职业园艺治疗师和相关专业人员,比如作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文娱治疗师等。目前国内没有专门的园艺学校,也没有相关的园艺治疗协会。医学类院校的康复专业的教学当中有园艺治疗的内容,但没有园艺治疗学科,也没有单独开设园艺治疗课程。所以在国内没有办法取得园艺治疗师的执照。对于园艺疗法专门人才的培养,我们可以侧重培养部分作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和文娱治疗师。这些人在治病过程中多应用园艺疗法作为一种技术或手段,与其他治疗相配合,也可以进行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以此推进园艺疗法在国内的发展。

(备注:甘灏云为通讯作者。)

[1]陈晓庆,吴建平.园艺疗法的研究现状:社会科学版[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10(3):41-45.

[2]李树华.尽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园艺疗法学科体系(上)[J].中国园林,2000,16(3):17-19.

猜你喜欢
治疗师园艺功能障碍
2022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火热招生中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园艺系
园艺
2020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开始招生
沙盘游戏治疗师的成长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我和园艺村的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