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中医课程无痕德育实践初探

2016-03-17 12:21聂春梅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德育中职职业

聂春梅

(佛山市南海区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广东佛山528211)



中职中医课程无痕德育实践初探

聂春梅

(佛山市南海区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广东佛山528211)

正如陶行知所言:“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他主张的生活教育理论思想对无痕教育起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1]。中职生有着喜爱活动乐于活动的特点。中医专业课程围绕中职生的特点去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结合医药职业特点和专业技术发展的需要教育引导学生,通过博大精深的中医思想和中医文化,培养中专医药人才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意识,通过多种教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规范职业行为。

中职中医无痕德育实践教学

中职生正逢青春期,有着巨大的身体变化和复杂心理特点,在职业学校要完成德育工作,可谓任重道远[2]。无痕德育在中职专业学科活动中的渗透是种趋势所在,它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关怀,代表着对中医教育的追求和真谛的理解。无痕德育在学生看来是无痕的,在教师看来是有心的。只要教学实践中用心去发现去探索去尝试,就会感受到一节中基课应该有味无痕,有爱无痕。

1 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传统的中医课堂,知识概念繁多,学生听课容易疲劳。教师如能在上第一堂中医课程时有目的地安排小组活动,不暴露痕迹地将民族自豪情感观念传递给大家,能达到德育要实现的效果。在讲绪论中医发展史的第一堂课,设计小组活动探究法,带领他们探索中医历史长河的奥妙。

1.1活动案例一:讲述名医故事

活动目标:加深本课内容的掌握,激发学生对学习中医的兴趣和志趣,激发民族的自信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活动前准备:安排学生预习相关的知识内容;分组,按小组座位坐,6~8人/每组,每一小组代表讲述一个历史阶段。

活动过程:教师课堂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学生整理完该段历史内容后,分别展示名医精彩故事(每组1~2个小故事的形式)。

活动后心得体会:请教师和学生分别谈谈心得体会。增强对话交流,了解学生对本堂课的理解。

课后拓展:“寻找中医史上世界排名第一的贡献”(出现最早的医学著作人物等)。

1.2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课堂纪律,学生容易被故事的主人翁吸引。此时,进行医者仁心的医德的讲解比单纯的讲授课取得更好的效果。学生愿意学,教师愿意教。在讲完中医发展历史后,布置课后拓展任务,学生会在第一次课后非常认真地上网搜索资料,把世界第一的医学历史贡献记下来写在作业本上。他们完成的非常出色,几乎没有相同的答案,而且相同的人物事件也会有不同的叙述。一堂课采用活动探究法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通过课后探索学习提高自学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的同时也为他们未来职业打下的思想基础。

2 做中学错中学

职校生普遍存在着进了职校,低人一等、不会有什么前途和大出息的想法。由此派生出各种各样的自我放弃放任的行为和表现,认为自己总是犯错,有种很想做好这件事情的心理,最终却把事情搞砸了,担心家长、教师的批评和学生的瞧不起等复杂心理。这种思想不仅给在职校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整个人生。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适应性社会、企业的服务原则,注重实效性,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与市场接轨,职业教育才能完成为的使命[3]。我们在课堂上倡导“做中学,错中学”,目的是引导他们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升值,为社会所用。

2.1活动案例二:天生我材必有用

活动目标:请学生利用阴阳关系原理对自己最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进行剖析:这件事情是如何做的,分析自己做对的原因和做错的地方,总结成功的经验,做错了能吸取什么教训,实现自我升值。

活动前准备:安排学生预习相关的知识内容;分组,5人一小组;每人写出一件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事件,利用阴阳关系原理进行自我剖析,请同组组员分析。

活动过程: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讨论分析,写出自我剖析的结果和组员分析的结果。

课后任务:组织学生总结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上交。

2.2教学反思

利用阴阳五行关系原理进行自我剖析。学生在理解这个课题任务的时候,发现学生的生活经验、主动参与积极性参差不齐。有些同学甚至不理解阴阳五行的关系如何应用到自己的身上。考虑到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应该在布置这些任务之前,从低难度的分析开始,习惯类似的思维方式后,再探索如何提高思辨能力。改进办法,先从具体事件开始分析,再进行自我剖析:优势、劣势、兴趣、性格、能力特点,如何克服缺点,发挥优势,实现职业梦。

3 学会尊重

学习望、闻、问、切四诊内容时,要求学生学会四诊基本操作,怀着对患者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学习切实掌握望闻问切技能,才能准确诊断疾病,避免误诊误治。四诊中以望诊和切诊为难点,故课堂采用分组活动方法进行技能操作学习突破。以下以望舌为例,脉诊可做相同操作。

3.1活动案例三:学会尊重

活动目标:练习初步掌握望舌基本操作技能。要求学生学会尊重患者,情感真诚,态度温和,动作轻柔,身临其境,体会医患关系。

活动前准备:预习望舌内容,分组,4人一小组,2名患者,2名医生,同时做记录(病患身份互换可再练习一次)。

活动过程:①教师指导学生。在没授课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望舌练习并记录舌诊内容。②教师指导学生看书,同时做正确望舌示范(包括伸舌动作,望舌的内容),请学生回顾自己的操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③引导学生组内交换身份,再次进行练习望舌并记录舌诊内容,对比前后两次的记录内容。④请学生总结,教师点评。

活动后心得体会:请教师和学生分别谈谈心得体会,如何做到尊重患者。组间交流,做到情感真诚,态度温和,动作轻柔的重要性。

课后拓展:“亲子教育”,在家长身上练习四诊并做好记录写下体会心得。

3.2教学反思

整堂课,学生的积极性是很高涨的。他们渴望发挥主观能动,有想学会这门技能的好奇心和信心,利用他们的好奇心,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收获远比教师传统讲授多。交换身份体验情感真诚,态度温和,动作轻柔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学会尊重患者。增加课后拓展任务,使得学生在完成这个课题任务的同时,不但让学生展示自己练习的技能,还能让家长感受到学生爱学习的动力,对孩子未来专业有信心。应该注意在布置这些任务之前,通知家长有专业相关的家庭作业任务。有互动之后,学生完成任务的效率会得到提高。

4 注重仪表有良好的职业形象

在校园内,学生们会经常发现一些不雅观的穿着。这些行为看上去是小事情,但久而久之,流里流气的发型、浓妆艳抹、穿吊带背心、穿拖鞋、上实验课披肩散发等行为会变成习惯,直接降低了个别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对其成长不利。而教师仅靠批评和处罚有这些习惯的中专学生,往往不奏效。这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中医课堂给学生传达道理。比如:在讲述藏象学说时,谈论到“黑箱理念”——以外测内的科学思维,基于“有诸内,必形诸于外”的规律时,请学生想象未来工作的职业形象,提出要求学生须言行符合职业要求,内外兼修,表里如一身心健康的发展目标。注重仪表是健康向上的表现,也是尊重他人的行为。实践总结:加深中医藏象的意义理解,促使学生端正行为习惯,立志成为一名健康促进者和生命守护者。

5 寻找身边的老人体验中医养生的魅力

中医教学大多数时候是引经据典,而学生通常又觉得文言文拗口难懂。因此,我们要贴近实际进行解读,能把德育渗透到“养生预防”的教学内容中,使枯燥的理论变得可知可感有血有肉,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4]。例如,学习人卫版“中医养生与防治原则”的内容时,教师为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医养生理论知识,可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大家就近探访,去寻找身边的长寿老人,体验中医养生的魅力。课前,学生们要提前整理好信息,制作出养生信息统计表。去走访时,要尽量与当地老人以及其家人攀谈,从整体上了解老人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经济的变化,细节上对老人的情感、生活起居、饮食以及运动进行关心,同时也能切实感受到养生对于健康和生命的重要性,学生们会受到强烈的心灵颤动,又会静下心来思考,要实现健康的守护梦想,必须促使自己端正行为习惯,进行中医顺四时,调起居的生活目标。大家也立志在守护生命健康的时候自己能否利用医药的知识为其服务,德育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功实现。教师能将德育融入实践体会中,在课下仍然能有效地开展各式各样的德育教学[5],让中职生更早地了解社会,为今后更顺利地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正在探索中医学课程中包含着的极其丰富的德育育人的精神宝库,通过以上中医课程的实践课教学方式,不但可以丰富德育的内容,而且还有助于提高中职生的医德。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和改进策略,才能真正实现无痕德育渗透,目的是关心每一位学生,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用心去培养职业医药专业技术人才。

[1]赵建康.“无痕教育”理论追溯——“数学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阅读随记[J].江西教育,2014,(8):14-15.

[2]李彦华.“多层无痕”德育模式提高职校德育效果[J].辽宁教育,2015,(3):28-30.

[3]陶黎.浅谈中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3):43-44.

[4]黄幸珍,刘少坚.中职生养成教育在中医养生理论教学中的渗透[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63-64.

[5]袁福玲.中专德育课堂教学如何实现德育无痕的教学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28(10):43-44.

猜你喜欢
德育中职职业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