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2016-03-17 16:02刘艳红朱婉凌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7期
关键词:无创通气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刘艳红 朱婉凌

【摘要】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通气进行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6例。对照组采取祛痰和抗感染等治疗, 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酸碱度(pH)和动脉血气改变状况。结果 观察组转好率为87.0%,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0.9%(P<0.05)。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气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选取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具有显著临床效果, 患者治疗后的心率与呼吸频率等临床症状显著缓解, 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 无创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7.07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为某种诱因等作用会引起患者出现急性发作状况, 造成患者呼吸衰竭。由于我国医学技术的进步, 医疗器械的研制实力逐渐提高, 无创通气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上具有一定优势[1]。此次研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进行无创通气, 获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2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6例。对照组中男26例, 女20例, 年龄47~88岁, 平均年龄(63.3±7.1)岁;病程2~23年, 平均病程(8.7±5.4)年;观察组中男29例, 女17例, 年龄47~89岁, 平均年龄(63.4±7.2)岁;病程3~22年, 平均病程(8.9±5.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取预防感染, 扩张支气管, 解痉平喘, 改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混乱等治疗, 必要时采取有创的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无创通气治疗, BiPAP呼吸机产自美国强生公司, 应用自主呼吸或者强制呼吸模式实施通气12~15次/min为备用呼吸频率, 呼气压力一开始是7~9 cm H2O(1 cm H2O=0.098 kPa), 后面渐渐上调到16~20 cm H2O, 呼气压从4~5 cm H2O渐渐上升到10~20 cm H2O, 氧流量是3~5 L/min。患者血氧饱和度需达到95%往上, 病情稳定之后渐渐下调参数。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动脉血气状况包括PaCO2、PaO2、心率、呼吸频率、pH等。

1. 4 疗效判定标准[2] 临床效果分成好转与加重, 判定如下:好转:治疗之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心率等临床体征显著缓解;加重:治疗之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心率等临床体征显著恶化。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之后临床效果对比 对照组好转率为60.9%(28/46), 加重率为39.1%(18/46);观察组好转率为87.0%(40/46), 加重率为13.0%(6/46)。观察组好转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动脉血气状况对比 对照组PaCO2治疗前为(62.9±7.2)mm Hg(1 mm Hg=0.133 kPa), 治疗后为(51.7±4.7)mm Hg;PaO2治疗前为(43.1±5.7)mm Hg, 治疗后为(48.7±6.7)mm Hg;pH治疗前为(7.21±0.04), 治疗后为(7.32±0.24);心率治疗前为(113.8±6.0)次/min, 治疗后为(102.5±5.4)次/min;呼吸频率治疗前为(114.2±6.1)次/min, 治疗后为(85.4±5.7)次/min。观察组PaCO2治疗前为(64.3±6.8)mm Hg, 治疗后为(45.5±3.0)mm Hg;PaO2治疗前为(43.2±5.7)mm Hg, 治疗后为(70.4±8.8)mm Hg;pH治疗前为(7.22±0.04), 治疗后为(7.46±0.11);心率治疗前为(28.6±5.3)次/min, 治疗后为(25.3±3.3)次/min;呼吸频率治疗前为(28.5±5.3)次/min, 治疗后为(16.4±2.3)次/min。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气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临床上多见的呼吸系统病症, 主要特点是不完全的气流受限, 并且气流受限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状况, 大多数是因为肺部有害的颗粒与气体的不正常炎性反应导致的, 或者是因为正常的小气道病变、闭塞性的支气管病变以及肺实质破坏一起作用的结果。再加上一些诱因造成了急性病变, 发生了呼吸困难、呼吸衰竭以及肺性脑病等并发症。然而在治疗中传统的鼻导管因为吸氧的流量过于低, 不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 有创通气治疗还需要将气管切开进行插管, 患者会有很大的痛苦, 并且呼吸机有关的并发症较多, 例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 容易造成患者的肺部感染等状况, 所以在临床治疗上具有一定的缺陷[3]。

无创通气治疗可以通过提升肺泡通气量, 战胜呼吸道阻力, 借助外加的呼气道末压来和内源性正压进行对抗, 从而缓解了患者的呼吸疲劳, 加上对自主呼吸或者强制呼吸通气方式比值的调整, 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呼吸功能。本次研究结果数据显示, 观察组好转率为87.0%,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0.9%(P<0.05)。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气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说明无创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应用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 采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具有显著临床效果, 减轻二氧化碳潴留, 改善肺通气, 患者治疗后的心率与呼吸频率等临床症状能显著缓解,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韦安猛, 张伟华.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刊, 2015, 42(9):22-23.

[2] 何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最佳治疗时机.中国实用医刊, 2015, 42(5):112.

[3] 刘传.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中医临床研究, 2015, 7(19):57-58.

[收稿日期:2015-10-28]

猜你喜欢
无创通气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临床研究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无创通气的效果体会
无创通气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