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导论课程设置探究

2016-03-18 11:28王培珍聂建华
关键词:导论所学设置

王 兵,王培珍,周 芳,聂建华

(安徽工业大学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专业导论课程设置探究

王 兵,王培珍,周 芳,聂建华

(安徽工业大学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专业导论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本专业的平台,使学生对专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同时课程内容的合理设置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过渡,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

专业导论;课程;专业发展;教学质量

专业导论课程是为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特别开设的专业引导课,主要介绍专业发展基本情况(过去、现在和未来)、专业课程设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关于专业学习的基本要求等,使学生对专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为大学专业学习打好基础。专业导论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本专业的平台,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对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1-2]同时,专业导论课程内容的合理设置可以针对大学生初入校门时思想特点和个性需求施以正确的教育与引导,适时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变化与情绪波动,使大学生顺利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过渡。[3-5]

一、专业导论课程的设置意义

(一)帮助新生调整心态,适应大学生活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作为大学四年生活的开局,新生阶段能否尽快适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大学学习和生活的成功与否。但是每年我们都会发现有一些高中时期学习优秀的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后成绩平平甚至很差,即便是高考中高分入校的学生由于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去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缺乏目标和规划,结果导致思想懈怠,成绩大幅下滑,不能很好地完成由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转变。因此迫切需要开设专业导论课,让富有专业经验的教师对新生给予帮助和引导。专业导论课能够在帮助学生认识所学专业基本概况、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和掌握大学学习方法的同时,重在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大学生活,为大学生度过一个目标明确、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增加专业了解,确定学习目标

大学生在入校之前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了解所学专业,因此大多数大学新生入学之初最关心的问题是:所学专业是“干什么”的,这个专业能“学什么”,毕业后自己能“做什么”。一般来说,我国高校在大一基本上都是进行通识课教育,在大二开始进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真正的专业课程要到大三才能接触到,因此很多学校是在大二才让学生选定专业,以便让学生能尽量结合自身的情况,确定以后的学习方向。但即使是这样,很多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仍然非常肤浅,很多时候处于似是而非、人云亦云的状态。这会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动力。专业导论课可以在专业方面从理论上给学生很好的指导,使得他们在未接触专业知识之前就对本专业有较系统的认识,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并在专业课学习时能够清楚各门专业课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便于以后结合本身的兴趣与定位确定学习目标、选修相关课程,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激发专业兴趣,培养专业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兴趣时,就会随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长久以来,我国的教育模式都是一种被动的填充模式,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都热衷于对一些知识点翻来覆去进行组合与变化,而对这些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科学来源与应用背景缺乏讲解与例证,这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激发,阻碍学生的专业思维培养。大学的专业教育体系是针对各个不同专业进行设置的,也就是说各个专业都有各自的产生背景与应用领域,尤其是一些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对所学知识专业产生需求感对学习效果的提高、专业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专业导论课可以结合专题讲座、实践教学、企业参观、观看教学视频、高年级同学讲座的形式来开展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可以采用如案例教学、实践性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如此才能做到“教学相长”,从多角度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刺激学生主动深入专业课程的学习与探索,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专业思维的培养。

(四)转变学习方法,开展职业规划

与中学不同,大学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所以大学的学习与中学有着截然不同的方法与要求。除了要求大学生扎扎实实掌握书本知识之外,还要培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求很高。与在中学时那种以高考为目标的学习相比,大学学习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学习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的不同,因此从专业导论课开始就要让学生明白转变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大学里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是为了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分析和解决各种专业问题的能力,为进入社会后从事某些相关领域的工作进行职业知识、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储备。因此,在大学开始阶段就让学生清楚自己以后会从事什么行业、能够胜任什么岗位十分重要,能够给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与生活提供指引。所以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专业导论课,可以使学生较早了解专业内涵,接触专业教师,要求每一位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好自己的大学学习规划,为走向未来职业奠定基础。

二、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设置

专业导论课程的设置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了解专业方向以及更有针对性地规划好大学期间的学习。根据笔者多年开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实践经验与教学反馈,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概述

这部分内容需要对本专业进行概述介绍。在刚入学时,绝大部分新生只能凭专业名称和一些十分简单的专业介绍对所学专业进行一个非常直观、肤浅、模糊的了解,而这种不胜了了的理解往往是新生在过了开学时的一段新鲜感后产生迷茫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在导论课程中需要及时解决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明确所学专业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同时在课程中需要有专业相关行业背景分析、本专业招生及就业状况,并分析国内外、省内外本专业设置及发展情况。同时还需要结合不同的专业分析中学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差异,使得学生在明确专业认识的同时对高等教育的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以便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的生活环境与学习方式。

(二)专业建设情况

服务国家、地方或区域的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高等教育的根本就是要培养学以致用的人才,其中很多高校还有着浓厚的行业背景或者地方特色。所以要结合整个学校在国家和地方的人才培养定位来对本专业的专业建设进行讲解,内容包括本专业设置的历史、分布、定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情况、专业教学资源、学科基础及科研能力介绍等,重点与难点是本专业建设特色总结,使学生能够尽早熟悉专业教师和本专业的特色发展方向,并能初步树立专业思想。

(三)专业培养方案与知识结构

专业的培养方案设计和实施计划对大学课程的内容、知识点的结构和学习进度进行了安排,可以说培养方案就是指挥棒,决定了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设定和知识构成。也可以将培养方案看成是毕业生的知识脉络,各个知识点就是这个脉络中的节点,而实施计划就是这个脉络中知识流的走向。因此,在专业导论课程中需要让学生了解各个专业的培养计划及实施计划设计的思路,以及本科生应备的知识构成及其设置依据。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脉络的设计思想,是学生了解专业培养期望值,即通过培养方案就可以看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定位、学生毕业时应掌握的知识结构,以及毕业若干年(如3~5年)后所培养人才应该达到的预期高度。

(四)专业核心课程介绍

除了上述培养方案设计思想的讲解,在专业导论课程中仍然需要对一些专业核心课程进行简要介绍,让学生在真正开始大学学习之前就知道这些核心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同时能够针对这些核心课程的要求,完成一些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工科专业为例,很多课程的学习依赖于一些基础课程的知识,如高等数学、概率论和复变函数等。因此在导论课程中就要强调相关知识储备,以及一些专业基础课程对整个专业的支撑作用。同时也要结合各个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对一些特色的专业培养方向课程进行一些方向性的引导,激发学生探寻专业发展前沿的兴趣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动力。

三、结语

大学是学生决定未来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教育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每一位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选择,这是开设专业导论课的重要目标之一。更为重要的是,专业导论课程要帮助学生从心理上实现从中学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转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通过专业导论课的设置,使得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性质有了清晰认识之后,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和培养定位,并能对所学知识的脉络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印象,这会使得他们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就可能带来足够的学习动力,真正起到专业知识启蒙和专业兴趣激发的作用。

[1]李莉.导论课程在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J].集美大学学报,2013,14(2):117-119.

[2]杨景常.成功的《专业导论课》课将影响学生的一生[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7,23(1):38.

[3]杨善林,潘轶山.专业导论课——一种全新而有效的大学新生思想教育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4):1-3.

[4]杨玉民,孟宪梅,王海修.对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认识[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28(3):110-112.

[5]单丽娟,杨晶洁.浅谈开设专业导论课的必要性[J].中国科技博览,2011(13):189.

(责任编辑 文双全)

A Discussion on the Curriculum Setting about Introduction to Specialty

WANG Bing, WANG Pei-zhen, ZHOU Fang, NIE Jian-hua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243002, Anhui, China)

The introductory course provides students with a platform to understand their own specialties, so that students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ir own specialt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reasonable setting of the course content will help students to complete the transition from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the rol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trigger students' interest on the specialty.

Introduction to Specialt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specialty; teaching quality

2016-05-31

安徽工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RE15100032;RE15200009);安徽工业大学质量工程项目(RC14100044)

王 兵(1976-),男,安徽怀宁人,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

G642.0

A

1671-9247(2016)04-0040-02

猜你喜欢
导论所学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评《工程管理导论》(书评)
非所学
非所学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打造平衡中的适度:一部值得推荐的英语文学教材——评《文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