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新品种深两优571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6-03-18 18:32胡宗兵王成荣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分蘖安徽

胡宗兵, 曹 洪, 王成荣

(1.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六安 237000;2.六安市种子管理站,安徽六安 237008)



杂交水稻新品种深两优571选育及栽培技术

胡宗兵1, 曹 洪2, 王成荣1

(1.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六安 237000;2.六安市种子管理站,安徽六安 237008)

深两优571是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深08S×R571配组而成。恢复系R571来源于成恢177/蜀恢527//岳恢9113。不育系深08S来源于Y58S/早优143。深两优571具有高产、优质、抗倒、抗病等特点,在安徽省作一季中籼稻栽培,全生育期138 d左右。2016年3月通过安徽省审定,审定编号:皖稻2016004。该文介绍了深两优571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以期进一步推广应用该品种。

杂交稻;深两优571;选育;栽培技术

目前广占系列杂交稻种植时间加长、面积增加,出现了倒伏和稻曲病、稻瘟病逐年加重的现象,迫切需要选育抗病、抗倒、易管理的杂交稻新品种,为适应市场新需求,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深08S×R571配组育成了矮秆、抗倒、抗病的两系杂交新品种深两优571。笔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及特征特性,总结并介绍了配套栽培技术,以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增收优势。

1 选育经过

1.1恢复系R571的选育恢复系R571是以成恢177作母本,大穗大粒恢复系蜀恢527作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经过6代选择,后代再与分蘖力强的岳恢9113进行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稳定优质恢复系。

2009年正季,田间编号571号的株系配组的组合产量最高,综合性状好,于是将株系571定名为R571。

2009年冬季,在海南与深08S进行制种,2010年正季在六安、芜湖、滁州等地进行评比试验。

1.2母本深08S的选育母本深08S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选育,2002年夏在湖南用Y58S与早优143杂交,2002年冬在海南种植F1,后经湖南和海南连续3 a 6代系统选育,选择植株矮小、株型紧凑、分蘖能力强、株叶形态好的不育株,2005年冬在海南种植F7,进行测交,选择配合力强的单株,2006年夏在湖南种植,复测配合力并扩大繁殖,进行育性转换起点温度鉴定,选择配合力强、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的单株,2006年冬在海南选择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性状整齐一致的单株,2007年夏在湖南获得稳定的不育系,定名为深08S[1]。

1.3深两优571的选育2010年春季在海南进行制种,2010年正季在六安、芜湖、滁州等地进行品比试验,表现矮秆、抗倒、抗水稻主要病害,丰产性好,多点试验比对照Ⅱ优838平均增产10.50%,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将该组合定名为深两优571[2]。

2 特征特性

2.1试验产量结果2012年区域试验单产9 418.50 kg/hm2,较同组平均值增产4.84%;2013年区域试验单产9 325.80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8.20%(差异极显著);2014年生产试验单产9 514.50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7.43%。

2.2主要农艺性状通过2010、2011年在多点的品比试验,深两优571在安徽5月上旬播种,全生育期138 d左右,与对照Ⅱ优838相近;该组合株高115.0 cm,株型松散适中,剑叶内卷,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叶鞘、稃尖无色,有效穗285万/hm2,每穗总粒数175.0粒,结实率84.3%,千粒重24.5 g,生育期适中,植株较矮,分蘖能力较强。

2.3品质分析深两优571稻米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该品种达部颁四等食用籼稻品种品质标准。稻米外观品质好,食味佳,精米率73.8%,垩白粒率89%,垩白度0.7%,透明度2级,碱消值6.7级,胶稠度80 mm,蛋白质10.2%。

2.4抗性鉴定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2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50),抗稻曲病(病指1.02),感纹枯病(病指51.81),中抗白叶枯病(病指42.91);2013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5.00),抗稻曲病(病指2.70),感纹枯病(病指47.00),中抗白叶枯病(病指27.00)。

2.5适应区域适宜在安徽省作一季中籼稻种植。

3 栽培技术要点

3.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3.1.1适时播种。皖东、皖西地区(除大别山山区)适宜播种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因不同作物茬口、不同育秧方式确定适宜播期。考虑抽穗扬花期避开高温,最佳播期宜安排在5月上中旬为宜。

3.1.2种子处理。采用“日浸夜露法”催芽。晒种:水稻浸种前应将种子翻晒1~2 d,提高种子活力;选种:将晒过的种子,用清水选种、洗净,漂除瘪稻、霉稻;浸种:用网袋装种,清水泡种,活水浸种,要“上不露顶,下不沾泥”;淘种:经常淘洗种子,保持干净、无异味;催芽:晚上淘洗干净,在垫子上摊开露芽,反复2~3 d。

3.1.3整地作畦。畦宽以便于管理为适,播前平整畦面,软硬适度。提倡肥床旱育或工厂化机插秧或抛秧,培肥苗床,种子分畦定量匀播,播后均匀覆盖过筛细土,湿润育秧或塌谷,以不见谷芽为准。

3.1.4播种数量。播种数量依据栽培方式确定,大田用种22.5~30.0 kg/hm2。一般湿润育秧,秧龄30 d左右的,播种量控制为150~180 kg/hm2,秧田与本田面积比为1∶12~15,培育带蘖壮秧。

3.1.5苗期管理。出苗前注意保温、保湿;及时通风炼苗,防止高温烧苗;二叶期追施断奶肥,施尿素45~60 kg/hm2;注意及时防治苗期病虫草害;移栽前2~3 d施“送嫁肥”,打“送嫁药”。3.1.6秧龄控制。秧龄宜短不宜长,旱育秧秧龄控制为25~30 d,机插秧秧龄控制为16~18 d,抛秧秧龄控制为22~25 d。3.2合理密植,协调穗粒

3.2.1栽插密度。深两优571具有分蘖力较强、耐肥抗倒、穗粒兼顾的特性,栽插不宜过密。一般行株距为30 cm×17 cm,有条件可以采用宽窄行栽植[(43 cm+23 cm)/2×17 cm],栽插18.0万~19.5万穴/hm2,双本栽插,每穴5~6个茎蘖苗,达90万~105万/hm2基本苗[3]。

3.2.2栽插质量。以浅为主,还要匀、直、稳,达到通气好、土温高、行株均匀、深浅一致、苗数相等、通风透光、整齐生长,有利于返青和低位分蘖及早发生,根叶正常生长。

3.3合理灌溉,促根促蘖水稻移栽到收获一般要经过返青分蘖、拔节长穗和抽穗结实3个时期,且存在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和相互补偿关系,管理不当会影响产量。栽培管理上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生长中心、生育特点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以协调产量构成因素的顺利发展。

3.3.1返青促蘖。移栽后,返青至拔节前的生长中心是生长分蘖,叶片、根系生长迅速,此期是营养器官增殖、光合面积扩大、营养物质积累、决定有效穗数、奠定幼穗发育基础的重要时期,因此要注意土壤的通气供氧,做到浅水勤灌、间歇灌溉[4]。

3.3.2适时烤田。一般栽后25~30 d,总茎蘖数达计划穗数90%左右,分蘖达240万穗/hm2时,开始排水烤田,控制每穴不超过14个。苗足、肥多、长势旺、群体大的田要早晒、重晒,反之轻晒[4]。

3.3.3拔节促穗。拔节长穗期,营养生长和幼穗分化同时进行,生长的中心是幼穗发育[3]。此期间是巩固穗数、决定穗粒数,并对结实率和千粒重有重大影响的时期,强大的根系和根系较高的活力是壮秆大穗的基础,这一时期灌溉以湿润和浅水层为主,不可缺水,特别是在减数分裂期不可缺水。对于群体过大、旺长田块在幼穗分化初期还要继续轻晒,到中期采取湿润灌溉。

3.3.4穗期促粒。这一时期是决定每穗实粒数、粒重的时期,最终影响产量。抽穗后稻株的倒1~3叶进入功能期,叶鞘、茎秆里贮藏的物质发生了运转,稻穗为最后的贮藏器官,根在之后停止生长,但仍有吸收功能,生理代谢由氮代谢进入碳代谢为主,要求叶片不披、叶色适中、不早衰、防贪青、每一茎秆上有4片以上绿叶[1]。水浆管理上要前期湿湿干干以湿为主,后期干干湿湿以干为主,收获前7 d断水,活熟到老,争粒重。切勿断水过早,以免影响籽粒饱满度。

3.3全面运筹,适期施肥

3.3.1施肥总量。鉴于深两优571具有耐肥抗到、增产潜力大的特点,按照单产12 000~13 500 kg/hm2折算,在理论上要求纯氮(N)273 kg/hm2、磷(P2O5)135 kg/hm2、钾(K2O)270 kg/hm2,有条件的配施农家肥。氮、磷、钾比例为N∶P∶K=1∶0.5∶1[4]。

3.3.2施足基肥。施54%(18-18-18)鲁西含腐殖酸复合肥750 kg/hm2, 于最后一次平田时施入。

3.3.3早施分蘖肥。分蘖期(移栽至幼穗开始分化前)是水稻吸收氮素营养的第一高峰期,由于此期温度较低,养分释放慢,早施利于早分蘖、多分蘖。第1次,移栽后5~7 d,施尿素75 kg/hm2+氯化钾45 kg/hm2,移栽后7 d,施尿素75 kg/hm2;第2次,移栽后16~18 d,施尿素75 kg/hm2+氯化钾45 kg/hm2,选择下午4点以后,避开烈日与高温,喷施叶面速效硅肥(稀释800~1 500倍)+美洲星(900 g/hm2)+有机硅助剂(杰效利或展透),对水450~600 kg/hm2,均匀喷雾于叶面,间隔7~10 d再喷1次。

3.3.4巧施穗肥。幼穗开始分化至抽穗阶段是氮素吸收的第2个高峰期。施好穗肥能保花增粒,促穗大粒多,防贪青倒伏[1-2],穗肥于分蘖末期烤田复水时施用,追施尿素97.5 kg/hm2+氯化钾60 kg/hm2;促花肥在幼穗分化第3期初时施用,施尿素52.5 kg/hm2+氯化钾75 kg/hm2,促花肥的氮肥要依据苗情、天气等因素酌施。

3.3.5酌施粒肥。粒肥能延长功能叶片的功能期,防止早衰,增进粒重。可结合中后期病虫害防治,用磷酸二氢钾3 kg/hm2+尿素7.5 kg/hm2,对水600 kg/hm2,或多力佳[高钾叶面肥60%(11-9-40),锌、硼、镁等6种微量元素1%],或翠兰春等叶面肥500~600倍液喷施。

3.4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3.4.1病虫害防治。

移栽前2~3 d,用福戈(或垄歌、康宽等)+爱苗(30%苯·甲环唑)300 mL/hm2(或拿敌稳,75%肟菌·戊唑醇WG 150 g/hm2)+美洲星900 g/hm2(或翠兰春750 mL/hm2)+有机硅助剂(杰效利或展透等)75~150 mL/hm2,对水450 kg/hm2,均匀喷雾。带药下田,预防二化螟、纹枯病、稻瘟病。

根据病虫情报预测发生时间,用40%毒死蜱+美洲星900 g/hm2(或翠兰春750 mL/hm2)+有机硅助剂(杰效利或展透等)75~150 mL/hm2,对水450~600 kg/hm2喷雾防治二化螟。

7月下旬~8月上旬,用10%阿维·氟虫双酰胺(稻腾)450 mL/hm2(或40%毒死蜱)+金好年(15%丁硫·吡虫啉)150~300 mL/hm2+30%爱苗(30%苯·甲环唑)300 mL/hm2(或拿敌稳,75%肟菌·戊唑醇WG225~300 g/hm2)+40%稻瘟灵(富士一号)1 125~1 500 mL/hm2+多力佳600 g/hm2(或美洲星900 g/hm2,或翠兰春750 mL/hm2)+有机硅助剂(杰效利或展透等)75~150 mL/hm2,高温天气,再加碧护45 g/hm2,对水450~600 kg/hm2均匀喷雾。防治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预防高温热害。

雨水较多的年份,在破口前7~10 d,倒数第1叶和倒数第2叶枕距离为零时一次喷药;用拿敌稳(75%肟菌·戊唑醇WG)225~300 g/hm2(或爱苗,30%苯·甲环唑300 mL/hm2)+美洲星30袋/hm2(或多力佳600 g/hm2)+有机硅助剂(杰效利或展透等)15~30袋/hm2,高温天气,再加碧护45 g/hm2,对水450~600 kg/hm2均匀喷雾防治稻曲病。阴雨天气打药后7~10 d(或在田间抽穗率达80%时,即开始抽穗3~4 d后,扬花前)再施药1次[1]。

应根据不同年份天气、雨量、温度和病虫情报,酌情调整用药次数、使用药剂,病害、虫害发生期重叠可同时进行防治。3.4.2草害防治。移栽后3~5 d,用乐草隆(乙草胺23.3%,苄嘧黄隆6.7%)可湿性粉剂450 g/hm2拌肥均匀撒施。上年阔叶草杂草发生重的田块,加10%苄嘧磺隆(或苄磺隆)可湿性粉剂150~300 g/hm2,以提高对阔叶杂草的化除效果,或选用其他优质药剂。

烤田上水前1 d,进行针对性茎叶喷雾处理,药后保水3~5 d。以稗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可用稻特利(50%二氯喹啉酸)600~750 g/hm2;以阔叶草为主的田块用10%苄嘧磺隆(或苄磺隆)300 g/hm2。在秧苗5叶期后(千金子3~4叶期)选用10%千金750 mL/hm2,对水600~750 kg/hm2喷雾,或选用其他优质药剂防除千金子。田间没有杂草,可以不防治。

[1] 王键宽,钟爱华,刘志导,等.深两优570的选育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8):41.

[2] 唐昌华,陈佑源,夏根和.优质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深两优884选育与栽培[J].湖南农业科学,2014(15):20-22.

[3] 李建武,宋春芳,李楚杰,等.两系杂交稻新组合深两优1813的高产栽培技术及其产量结构相关性分析[J]. 湖南农业科学,2014(6):15-17.

[4] 吴光线.深两优5814中稻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45.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New Variety Shenliangyou 571 of Hybrid Rice

HU Zong-bin1, CAO Hong2, WANG Cheng-rong1

(1. Anhui Xiduoshou Seed Industry Co., Ltd., Lu’an, Anhui 237000; 2. Lu’an Seed Administration Station, Lu’an, Anhui 237008)

Shenliangyou 571 is was a new variety mated by Shen 08S and R571 by Anhui Xiduoshou Seed Industry Co., Ltd. Restoring line R571 was derived from Chenghui 177/ Shuhui 527//Yuehui 9113. Sterile line Shen 08S was from Y58S/Zaoyou 143. This variet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yield, high quality, lodging resistance, disease resistance and so on.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of mid-season rice cultivation was about 138 d. Shenliangyou 571 was released by Anhui Committee of Crops Variety Examination and the code was 2016004. The breeding process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Shenliangyou 571 were introduced, aiming at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application of this variety.

Hybrid rice; Shenliangyou 571; Breeding;Cultivation techniques

胡宗兵(1967- ),男,安徽六安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作物育种和高产栽培研究。

2016-05-22

S 511

A

0517-6611(2016)18-88-03

猜你喜欢
分蘖安徽
安徽:种子田去杂保纯促增收
5.回声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不同播种期对大葱分蘖的影响
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的技术措施研究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