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视角下的《请买票》

2016-03-18 23:02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买票结构主义伦理道德

游 潺

(贵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 , 贵州 贵阳 550025)

结构主义视角下的《请买票》

游 潺

(贵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 , 贵州 贵阳 550025)

劳伦斯早期著名的短篇小说《请买票》描述了男女两性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社会伦理丧失等内容。以结构主义批评理论为基础,,从两性对立、上级下属对立和集体个体意识三方面分析“二元对立”现象的存在,进一步阐述劳伦斯对待男女两性关系的矛盾态度,以及他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深切关怀。

结构主义; 二元对立; 《请买票》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年~1930年)既是一位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家,也是一位倍受争议的作家。他的作品里充斥了大胆赤裸的两性关系,刻画了人物细腻生动的内心世界,无情地揭示了工业文明和战争对男女两性关系的异化和对社会伦理道德的腐蚀。他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请买票》便是利用了有限的篇幅,阐释了他对男女两性之间微妙的内心世界的关注,以及他对传统伦理道德缺失的悲痛惋惜。

小说《请买票》故事发生在一战期间,由于战争需要,许多身体健全的青年男子投身到战争中去,这使得家中的女性不得不站出来担任社会工作,导致英国女性原本身上特有的温柔矜持逐渐消失,最后被泼辣大胆的性格所取代。女主人公安妮,是有轨电车上的一名售票员,在游艺会后恋上了检票员托马斯。但后来花心的托马斯抛弃了安妮,她便计划和其他几个姑娘一起报复托马斯,她们在休息室里暴打了托马斯一顿,并要求他在她们之间做出一个选择。托马斯迫于无奈最后选择了安妮,然而安妮却坚决回绝了他的选择,并且认为那是托马斯对自己极大的讽刺。最后,托马斯面无表情地愤然离去,只剩下女孩们呆呆地站在原地。

近年来,很多学者从文体学、心理学、叙事学等角度来探析《请买票》这篇短篇小说,但是利用结构主义批评理论来进一步挖掘这部小说的相关论文并不是很多。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分析《请买票》中“二元对立”的现象,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深度剖析这篇短篇小说的魅力所在。笔者借助结构主义批评理论,从男女两性对立、上级下属对立和个体集体意识对立三个方面着手,分析这篇短篇小说中“二元对立”的现象,进一步展现劳伦斯在其作品中对待男女两性关系的矛盾态度,以及他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坚持。

结构主义批评理论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崭露头角,是指运用结构主义的思维方法,依照索绪尔语言学模式,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批评的一种内部研究方法。“二元对立”这一术语,是由索绪尔最先提出的研究方法, 用于研究语言系统。罗兰·巴尔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文学批评中的“二元对立”。 他认为通过找出文本中其他的对立双方并且分析这些对立双方是怎样相关的, 结构主义学家就能解构文本并解释其意义。列维·斯特劳斯在其结构主义人类学的类型模式中提到基本运作方式是“二元对立”,将文化现象进行分解,按照“二元对立”的方式将其重组,展现其本质意义和价值。因此,每部作品中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看作处于严密的等级结构中,如男性与女性,美丽与丑陋、光明与黑暗、善良与邪恶等等。小说《请买票》中“二元对立”现象突出表现了在男性与女性、上级与下属、集体与个体之间的激烈矛盾与冲突以及在当时社会下传统伦理道德的缺失。

一、 男性与女性的对立

小说《请买票》中生动地展现了男女两性之间复杂多变的内心争斗。在有轨电车上,人们看到的是“这种英格兰最危险的有轨车上的售票员全部由姑娘们担任……她们眼里可不揉沙子——别想找她们的便宜。她们谁也不怕——可人人都怕她们”。“司机是些腿脚不便的愣小伙,再不就是些柔弱有病的年轻人,战战兢兢地开着车向前爬行,而女孩子却是些天不怕地不怕的野姑娘”。有轨电车上给读者呈现的一幕,即男女工作的情况就是一组 “二元对立”的现象,车上的司机是些腿脚不便的愣小伙或是些柔弱多病的年轻人,而女售票员却是些天不怕地不怕的野姑娘。这是由于战争的爆发,女孩子们不得不出来工作,导致了男女两性世界的失衡。劳伦斯利用有轨电车这一工作场景,揭示出女性的意识开始苏醒,她们开始恣意放纵自己被压抑的天性,并向男权社会发出猛烈的攻击。

然而,游艺会上的情节却与电车上的一幕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强烈地表现出了男性在两性世界中占据的主导地位,同时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和欲望也在女性的内心世界里冲突不断。安妮和托马斯在游艺会上相遇,“她非常高兴能有个‘男孩子’陪她,到游艺场来玩,没有个伴儿多没意思。”托马斯很会讨女孩子欢心,带着安妮去乘铁龙、骑木马、投套圈和看电影。在骑木马时“他一边转,一边在木马上打旋,抬起一条腿从安妮的坐骑上抡过,然后,半仰着朝她大笑,那条腿在空中可怕地踢上踢下”。托马斯在马背上的行为极具侵略性,体现了他作为男性渴望拥有对女性的绝对控制的权力欲望。在看电影时“他俯下身来,安妮感觉到了他的呼吸;她明白,他是想吻她的嘴唇。他是那样的热烈,安妮又是那样娇弱地依偎着他。总而言之,安妮希望他吻她”。托马斯温暖宽阔的拥抱征服了内心渴望异性温柔深情的安妮,她就那样娇弱地依偎在他的怀里,希望他亲吻她,这是女性渴望被关怀被征服的传统本能。虽然安妮与男朋友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她也清楚地明白托马斯的品行,但她内心深处的欲望还是压制了道德伦理的约束,屈服在了男权社会的力量下。

除此之外,男女两性之间争斗的高潮出现在休息室里。“随着安妮的信号,姑娘们一齐扑上来,又是抽,又是掐,又是揪头发”。“她们就像一群奇怪的疯狂的野兽,有的吊在他身上,有的扑上来要把他揪倒在地”。当安妮的女性意识开始苏醒后,她希望能够进入到托马斯的精神世界中去,渴望与托马斯建立长期稳定的男女情侣关系时,却惨遭托马斯无情的抛弃。于是,她怀着一腔怨恨决定要报复托马斯,给他一些教训。她联合其他被托马斯抛弃的女人一起设置陷阱,在休息室里把托马斯暴打了一顿,似乎重新取得了对男权统治社会的胜利。然而,随着情节的不断推进,安妮最初只是带着复仇的快感暴打托马斯,但当托马斯恶狠狠地、讽刺性地挑中安妮作为他的情人时,安妮内心深处却有一种凄凉的苦涩,带着令人感到陌生的厌恶和痛苦,她心中有什么东西破碎了。在这场男女两性的斗争中,劳伦斯形象地刻画了女性的自尊感以及内心渴望获得男性的尊重。男权社会被挑战,女性可以大胆地表露自己的心声。休息室里发生的混乱,一个方面折射出二十世纪初英国社会变革的动荡年代背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劳伦斯对灵肉观、男女关系和人性伦理的迷茫。

劳伦斯利用男性与女性这组“二元对立”现象,生动地展现了战争时期男女两性生活状况的失衡与男女两性之间复杂激烈的争斗。同时,深刻地揭露了男权社会统治下对女性内心关怀的冷漠无情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偏离。

二、上级与下属的对立

短篇小说《请买票》中,女主人公安妮是有轨电车上的一名普通的售票员,而托马斯“就是那个检票领班,还很漂亮”。他们两者之间存在着上级和下属的身份关系,这也是文中的一组明显的“二元对立”现象。托马斯经常利用他的上级职权在有轨电车上和女售票员勾搭,“他早晨和女售票员调情,晚上待她们离开车场后,又缠着要同她们一起去‘散步’”。托马斯的行为是电车上的女售票员们有目共睹的,但她们却保持沉默或选择离开。就是这样的纵容使托马斯更加变本加厉,更加放肆地玩弄女性的感情。同时,在上级与下属的对立中,也不难发现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男权制度下女性被剥夺了话语权。

同样,在游艺会上,安妮和托马斯在一起乘坐绿色铁龙的时候,“坐在摇晃的绿色铁龙里,浮游在人头攒动的海洋之上,东倒西歪地在低空中疾驰,同时,还有叼着香烟的约翰·托马斯俯在她的头上”。从托马斯的肢体动作来看,他是在头向下低着看安妮,带着一种上级对下属蔑视的姿态。在托马斯的内心里面,他始终把安妮当做一个下属工作人员,地位十分低下。所以,他才会以一种盛气凌人的心态对待安妮,最大化地贬低女性的身份。劳伦斯很巧妙地运用肢体语言把男女两性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通过上级与下属这组“二元对立”现象,让人们感受到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欺压。

然而,上级与下属之间的对立除了身份地位和肢体动作在小说中的描写外,话语上也有所体现。在休息室里,托马斯觉察到姑娘们的不对劲,便用带着上级官方的口气命令姑娘们开门,企图利用自己的权力威慑到这些姑娘。“开开这该死的门!”他说:“都清醒清醒”,他带着长官的口气说。这里体现出上级的官方话语无趣冷漠,仅仅意味着空洞与僵硬的命令。而下属的话语却直接明了,幽默风趣。“一报还一报,老伙计”,她说,“像个男子汉,别记仇”。姑娘们暴打了托马斯一顿后,带着戏谑的语气告诉他别放在心上。劳伦斯充分利用上级话语和下属话语带来的不同感官效果,形象地展现了男女之间地位的争斗和微妙的内心情感变化。在姑娘们教训完托马斯后,男性的统治话语权被削弱,那么社会该如何重新回到平衡状态呢?女性该如何定位自己的社会位置呢?男女两性又该如何和谐相处呢?

劳伦斯利用上级与下属这组“二元对立”现象,向读者表露了他的心声:即只有男女之间形成和谐共处,上级与下属平等交流沟通,人类自身达到一种二元对立的平衡,才能实现人们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从而体现出作家对社会、对人类的美好希冀。

三、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对立

女主人公安妮在小说一开始的时候,显示出来的就是野性、泼辣的形象。她肆无忌惮地和车上的男性乘客打情骂俏,然而,在她坚实勇敢的外表下,内心也如其他女性一般有着对爱情热烈的浪漫追求。比如:在闲暇时间,她会去商店挑选购买美丽的衣服首饰,打扮自己,希望吸引男性的目光和追求。安妮表现得既强硬又温柔,既泼辣又腼腆,既主动又被动,是男性刚烈和女性柔美的结合体。在安妮和托马斯关系越来越亲密后,“当安妮开始对他的精神世界、他的生活和他的性格发生兴趣时,他断然抛弃了她。他憎恨这种东西。并且他知道制止它的唯一办法就是避开它。安妮心中的那种女性占有欲被唤醒了”。当安妮遭到托马斯无情的抛弃后,她的个体意识也在无限地扩大。个性使然加之女性自尊心的强烈爆发,她决定要报复托马斯。

在这场报复过程中,安妮并不像其他被托马斯玩弄的女孩子一样,被集体无意识和性本能驱使,她的内心有着某种更复杂更难以描述的东西在萌发。“所有的人都这样盼着,只有安妮除外。她心中有某种东西破碎了”。也许在她的潜意识中她明白了,在暴打中,女性身上激发出来的再生力量能把旧有的男权专制摧毁,然而,这种身体的伤害对她来说既是对女性独立成长的祝福与讽刺,也是对传统女性道德的赞美与诋毁。与安妮复杂纠结的形象相反,其他五名女性的行为则是集体无意识的盲目和性本能的冲动。“他一蹿身抓住了安妮。但其他的姑娘们顿时一拥而上,又揪又撕又打,她们热血沸腾”。其他五名姑娘只是在安妮的号召下盲目地参与到暴打的快感中,发泄她们长期以来被压抑的怨恨。失去理智和道德束缚后,她们就像一群疯狂的野兽,满脸通红,披头散发,眼睛里闪着失去控制的野火,热烈地燃烧着迫切想要摧毁男性世界的控制和传统道德的根基。她们逼迫托马斯在她们之间做出选择,“然而每个人又都等着他看自己,希望他能够看她。所有的人都这样盼着,只有安妮除外”。再一次遭到托马斯拒绝后,其他的五位姑娘没有安妮那样斗争的彻底性,还是跨出了传统道德的底线,无意识中再一次败给了男权制度。

劳伦斯通过小说中折射的个体意识和集体意识的“二元对立”,想要告诉人们认识到个体意识的重要性,不要盲目地去跟从其他人的观点,要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思辨。同时,在敢于抗争的过程中,也要时刻牢记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性。

总之,在短篇小说《请买票》中,劳伦斯利用男女两性之间的对立、上级与下属之间的对立以及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之间的“二元对立”,生动地呈现了男女两性的争斗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偏离,使人们深深体会到了现代工业和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男女两性之间关系的复杂失衡以及作家自己对传统伦理道德丧失的惋惜悲叹。

[1]陈钦. 论《请买票》的狂欢化艺术[J]. 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2013(31):130-132.

[2]李广仓.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研究[M].长沙: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6.

[3]朱立元.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刘晓华

Analysis on the "Fares, Plea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ism

YOU Ch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Guizhou, China)

"Fares, Please", the early famous short story of Lawrence's, describes the conflicts between men and women and the loss of social ethics, etc.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tructuralism, emphatically analyzes the existence of "binary opposition" phenomena in this short story, that is, from the oppositions between men and women, superior and subordinate, and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and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It is further to elaborate Lawrence's contradictory attitude towar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 and women, as well as his deep concern for the traditional ethics.

structuralism; binary opposition; "Fares,Please"

2016-07-02

游潺(1991-),女,贵州贵阳人,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I106.4

A

1673-6133(2016)05-0096-03

猜你喜欢
买票结构主义伦理道德
企业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安全生产
城镇化进程中新的伦理道德文化的迁移与重塑
智擒偷儿
结构主义文论回望与再探
《从街角数起的第二棵树》的结构主义解读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突发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平衡
对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研究
瞬间
语言的牢笼:论詹姆逊对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