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中的抒情方式类别及例析

2016-03-18 19:15施信忠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乌衣巷用典冯唐

施信忠

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都是经典的直接抒情的句子。

二、间接抒情

1.借物抒情类: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者情感。《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用典抒情类: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引用刘义隆草率北伐、仓皇败逃的典故,抒发自己对南宋朝廷草率北伐的担忧之情。“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引用廉颇遭奸人所害,未能为国效力的典故,来抒发自己有心报国却无用武之地的忧愤之情。

3.用典抒情类: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句用典,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委派使节赦免自己,并委以抗敌重任的强烈报国之志。

4.叙事抒情类:《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溪居即事》:“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外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5.借古抒怀类:借写古人、古事、古迹来寄托情怀。《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台城》:“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6.借景抒情类: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以抒发,大多出现在写景抒情诗中。有三种方式: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乐景写哀情。成诗形式有:先写景后抒情,先抒情后写景,全诗皆景情寓景中、情景交融。《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句,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的红,“碧”“白”“青”“燃”四字勾画出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如此美妙的风景理应使作者流连忘返,但结合三四句,可知面对此景的诗人却无丝毫的兴致。原来,作者是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出作者乡思之深厚,归心之殷切。

猜你喜欢
乌衣巷用典冯唐
敬与恕
乌衣巷
敬与恕
过乌衣巷
侧面
用典犹如用比兴
Give Mea Girlat Age Eighteen
习近平用典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书法展作品赏析
赏一赏纳兰性德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