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言说、实践

2016-03-18 19:15周莹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项脊轩归有光文意

周莹

最近,有幸聆听了几位教师的文言文课——《项脊轩志》,各有特色,受益匪浅。试就此进行分析,探寻背后的教学理念和策略,以期更好地改善自己的日常教学。

一、紧扣语境,披文入情

文意的表达,语境很关键。语境可分为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指一定的言语片段和上下文之间一定的关系,外部语境指存在于语言片段之外的社会环境,这两方面“都是文意适应度所需要考虑的”。学生在阅读时,把握文章的内部和外部语境,能够准确理解作者所传递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内部语境的理解和外部语境的还原,可以帮助学生更充分地把握课文。

1.内部语境。

例如,一位教师在授课时指出,文章在选编时被教材编者删减了“项脊生曰”这一段,而这一段恰恰使得文本的内部语境发生了变化,因而必须补充完整方可:

师:这篇文章是经过删减的,现在我补充这被删的一段,大家看一下放在哪里?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师:我给大家翻译下(略)。大家觉得通过这段话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

生:文中第一段归有光对项脊轩的描写与“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的表述一致。

生:处陋室而有雄心的归有光,毫不怀疑自己的远大前程。

这段文字被删减后,作者所传递的信息和之前相比就大大减少了,因而读者在此基础上所获得的文意当然也是不完整的。教师带领学生还原了文本语境,并最终对文章形成了较符合作者本意的认识:归有光18岁时虽不无家道败落之悲,但更有一种慷慨自得之气。

2.外部语境。

例如,一位教师在授课时将重心调整在外部语境的还原上。在研读课文之中,教师有意识地提供与文本内容相关的背景材料,在此基础上,师生形成了对归有光为复兴家业、光宗耀祖而迸发出来的强烈的功名意识的更深刻理解。

生:课文“迨诸父异爨”一句,写由于“诸父异爨”而引起的庭院变化,反映家庭的败落,揭示“悲”的表象。这里的“逾庖而宴”和“庭中始为篱,已为墙”,表现的家庭败落之悲,不好理解。

师:这个问题问得有深度。谁来解释一下?

生:“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说明家族中人的心都变得冷漠了。

生:归家的人虽然多了,可是他们没有能力去外置产业,而只是瓜分祖业,只靠篱墙相隔,暂维生计。你看是“院子”内外多置小门墙,穷家自然矛盾多呀,归有光尽管怨恨却也无奈。

师:说得很好。归有光的家族在江苏昆山是一个大族,一度曾有“官家印不如归家信”的说法。但到了归有光这一代,家道就已经衰落了。归有光在《家谱记》中写道:“归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源远而末分,口多而心异。自吾祖及诸父而外,贪鄙诈戾者,往往杂出于其间。率百人而聚,无一人之学者;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仪者。贫穷而不知恤,顽钝而不知教,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诳其父兄。冥冥汶汶,将入于禽兽之归。”

生:难怪由篱变墙呀!

师:归家的人应该是有家族观念的,可是观念却经不起生活实际的撞击。

生:“客逾庖而宴”,客人是尊贵之人,是不能靠近厨房的。儒家说君子远庖厨也,家族的分裂无形中使得神圣的礼仪也颠覆了。为此,作为知书识礼的归有光肯定很悲伤。

师:读书人很敏感,敏感的归有光自然得承受这一伤痛。但是他直接表白了吗?

生:没有,他把这种感情掩藏起来了。但是,我们现在觉得越掩藏却越见得出悲凉。

二、树立形象,贯通古今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原人物形象和情感,并通过文章所承载的精神内容,对学生进行精神熏陶。

例如,一位教师设计学生断句“述诸小妹语曰”一句,很明显是想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形象和情感,并通过文章所承载的精神内容,对学生进行精神熏陶。

试想,这样一对结婚6年情深的伉俪,应有千言万语可述,却为什么只选择这样一句极“不要紧之语”呢?晋代潘岳在悼念妻子时吟咏过“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道出了对亡妻的无尽思念。归有光在叙写“项脊轩”变迁时,自然也当如此。

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古文鉴赏大词典》中对此句做了这样的评点:“诸小妹声口宛然,一妙也。妻子转述时,夫妻俩相视一笑的情景,可以想见,又妙。”这评点,真可谓参透了其中的妙趣。

细细想来,这一极“不要紧之语”,一石三鸟,幽细入微地刻画出了三个人物的个性和心理。其一,诸小妹“闻姊家有阁子也”,话说半截,自己问自己“且何谓阁子”,孩童好奇又天真的心理描写得多么传神。其二,妻子省亲归来,转述这样的琐事,可以想见妻子一贯在丈夫面前是怎样的一幅叽叽喳喳、娇憨欢喜的可爱神态。其三,若干年过去了,夫妻对坐闲聊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妻子的言笑之声如在耳畔,足可以看出归有光对妻子是怎样的一往情深。项脊轩原是作者一人独居,或“啸歌”,或“兀坐”,以诗书自娱。“后五年,吾妻来归”,新婚燕尔的他们在阁子中度过了一段亲密无间的时光:夫妻有问有答,有学有教,有说有笑。失去爱妻后,归有光的痛苦之情自不待言。

归有光把自己的深情藏于平淡简洁的文字之中,让有心人玩味、体悟、感叹、悲戚,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这大概是所谓“明文第一”的原因吧。

总之,语文教学以语言为基点,语言背后有文章、文学,更有文化的影响。而有生命力的教学过程,有语言品味手段的丰富、知识运用的驾轻就熟,更有人性的温情、人情的关怀、人道的滋养和张扬。

猜你喜欢
项脊轩归有光文意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字字显真心,句句总关情
《项脊轩志》细节的秘妙浅析
参考答案
“知人论世”与文言文释义案例分析
一曲读书人的励志
儒家思想观照下的《项脊轩志》阅读
勿让“排他性”判断遮蔽语文纯粹的美
千丝万缕难理情,一景一言皆回忆
《项脊轩志》的记叙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