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之我见

2016-03-19 03:02江苏高邮市汤庄镇汉留小学225253孙业秋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2期
关键词:小棒周长长方形

江苏高邮市汤庄镇汉留小学(225253)孙业秋



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之我见

江苏高邮市汤庄镇汉留小学(225253)孙业秋

[摘要]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教师应设法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使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形成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兴趣探索小学数学课堂实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学生应当要有足够的实践空间去经历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过程。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探索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便利等外来目标。”任何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时获得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特点,设法激发他们探索和学习的兴趣。

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我对学生说:“我们已经学会了怎样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那么你们能解决‘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8cm,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这个问题吗?”这时,学生的好胜心被激发起来。但三年级学生刚学会求周长,上面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还比较难。看着学生一筹莫展,我提示他们自己动手画一画、摆一摆。不一会儿,有学生说道:“老师,我通过列表找到答案了。”我立刻让这位学生进行展示(如下表)。他根据“长是宽的2倍”这个条件,一步步试探并列举出来,得到答案是长16厘米,宽8厘米。

长(cm) 2  4  6  8  10  12  14  16宽(cm) 1  2  3  4  5  6  7  8周长(cm) 6  12  18  24  30  36  42  48

我继续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这时,又有一位学生举手:“老师,我用小棒摆出来了。”于是我让他上台演示操作过程。他在视频展示台上摆出了如图1所示的长方形。他解释道:“用6根长度相等的小棒摆成长方形,长用2根,宽用1根,那么长是宽的2倍。它一共由6部分组成,当它的周长是48cm时,48÷6=8(cm),即宽为8cm,所以长为8×2=16(cm)。我心中不禁为他的创造力叫好。

图1

我没有直接评价这两种方法,而是问:“如果把题目中的‘长是宽的2倍’改为‘长是宽的3倍’,你们还会吗?”这次,全班学生都举手了。这说明学生都学会了用小棒的“形”表示出题目中的“数”,学会了方法的迁移。这道题目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虽然也能解决,但操作起来机械又繁琐,迁移性不强,不如摆小棒这个方法简单实用。

教师的追问,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促使学生深入探究,最终解决问题,掌握解题技巧。

二、提供探索材料

1.教师提供材料

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素材,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探索条件。

如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为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我先给每位学生发了一根吸管,让他们把这根吸管折两次,折成三段后围成一个三角形,然后问道:“你一定能一次就围成三角形吗?”学生都回答能,还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然而,在操作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成功围出了三角形,有的学生却失败了,出现了这样如图2、3所示的情况。这时,我说道:“你们再试试看能不能围起来。”随后,他们试着把原来较短的边放长了些,或者把较长的边改短,有的终于成功围成了三角形,有的还不行,却一个劲地继续探索。就在将一根吸管围成三角形的探索中,学生感悟到:原来并不是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这样的探索结果,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怎样的三条线段才能能围成三角形的欲望,学习的兴致高涨。

图2

图3

又如,教学“认识分数”时,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些大小一样的圆纸片,让他们试着折一折,涂色表示出不同的几分之一。学生纷纷动手,涂出了1/2、1/4、1/8、1/16。我将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说:“你能把这些分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吗?并说说你的发现。”学生很快回答:“分子是1,分母越大的分数反而越小。”

在教学中,教师若能为学生多提供这样的探索材料,让他们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他们一定能发现规律、掌握技能,从而受益终生。

2.学生自备材料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材料都可以让学生用来学习数学。在教学三年级“年、月、日”时,我事先让学生搜集家里的挂历、台历等,并让他们在课堂上发言,说说自己在搜集这些材料时的发现,如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不尽相同,一年有52个星期,等等。学生在自主观察和合作交流中初步认识了年、月、日。我趁机讲授大月、小月等知识点,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便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教学“平年和闰年”前,我让学生在网上下载“万年历”软件,将月份定在2月,按一定顺序观察部分年份2月的天数。学生发现,通常每四个连续的年份中,有3个平年和1个闰年;一般将公历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这一年便是闰年,有余数则是平年。学生还有一个发现:像1900年、2100年这样的整百年份能整除4,但它们的2月却只有28天。在这个疑惑的驱使下,学生自觉地去探寻原因,发现原来整百的年份要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数学课本的附页中有许多相当有用的学习材料,如对应“轴对称图形”一课的学习,配备了蝴蝶、天坛、飞机的图案,可让学生折一折;对应“三角形的面积”,则配备了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梯形,可让学生拼一拼……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把这些学习材料准备好,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会自主探索,从而丰富自身的数学实践经验,提高探索能力。

三、给予探索时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有了时间保障,教师还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有探索的时空。学习需要过程,探索式学习更是一个充满观察、猜想、实验、验证、推理的学习过程。教师作为这个过程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应为学生的探索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如在小组学习中,教师可给予小组内每位学生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当学生正在进行热烈讨论时,教师尽量不要打断学生的研讨过程,尽可能把时间和空间交由学生自行把握。

教学五年级“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我在出示例题“1/2+1/4”后,给了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空间去求解。学生有的通过折纸,有通过画图,有的通过转化为小数,还有的利用通分,都得出了正确答案。于是我继续出示“1/4+1/6”,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很快就有学生发现利用折纸、画图、化小数这些方法已经不能迅速得出结果,通分才是最快捷的办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讨问题,他们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寻找、不断发现,从而收获真知。

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时空,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去探索、去发现、去交流,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真正经历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

探索式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理念,它可以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教师要适当地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这些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获得最好的发展。

(责编吴美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01-045

猜你喜欢
小棒周长长方形
我爱长方形
周长与面积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巧算周长
巧移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