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大地的理政思维方式
——读习近平同志《知之深爱之切》

2016-03-19 14:06黄泽夫
党政干部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同志效率人才

○黄泽夫



植根大地的理政思维方式
——读习近平同志《知之深爱之切》

○黄泽夫

习近平同志新书《知之深爱之切》,收录了他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的讲话、文章、书信共37篇,文章大多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该书全面展示了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的从政思想、理念、举措和成就,客观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思想体系早年的认识来源和实践根基,折射出丰富的政治智慧。许多文章朴实无华而又生动深刻,充满哲理,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笔者认为,习近平同志在正定的从政实践,鲜明地体现了九种思维方式,值得各级干部学思践悟。

一、政治思维

政治思维在习近平同志心中居于首要位置。阅读他的《政治上要敏锐工作上要创新》、《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要明朗》、《县委一班人要遵守六项规定》、《尽快实现党风根本好转》、《刹住新的不正之风没有气势不行》、《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老干部工作》等文章,可以强烈感受到习近平同志坚定忠诚的政治品格、从严管党治党的坚定态度。他明确指出:“政治上,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党的奋斗总目标,牢固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工作服从于和服务于总目标,一切认识检验于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对中央的方针政策,要自觉执行,不能有任何怀疑和动摇。”在党的作风建设方面,他明确指出:“党风的好坏决定人心的向背;人心的向背,不但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命运,也决定着党的命运”、“各级党组织对于全党抓党风这样重大的问题,一定要按照党章规定严肃对待、严格要求”、“党组织应该解决,也能够解决的问题,决不能推来推去不解决,推来推去、放弃职责的现象再也不允许存在了!”为切实加强县委领导班子的作风建设,习近平同志专门主持制定了正定县委《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几项规定》,对领导班子作风建设作出了具体、明确、细致的规定。坚定的政治思维方式,高度的政治觉悟,确保了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各项部署在正定得到了很好贯彻和落实。

二、群众思维

“我要为人民做事情,要同人民唱一曲悠扬的《农家乐》”。在正定工作时,无论是发展商品生产还是倡导“半城郊型”经济,无论是在大街亲自发放《民意调查表》,还是摆桌子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习近平同志心中始终装着群众,群众思维是他的重要特色。从他的讲话中可以体会到鲜明的群众立场、群众视角、群众观念:“你在前面走,人家在背后戳脊梁骨,还谈什么以党风带民风呢”、“财务混乱,严重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查账、清库要从听取群众意见入手”、“要充分走群众路线,相信和依靠群众,把党的政策和配备班子的标准,把选留干部的条件交给群众”、各项政策规定“要根据大多数群众的意见进行调整和修订”。县委书记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使得正定出台的许多政策措施都充分体现了群众立场、群众利益,自然也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从而得以顺利贯彻执行。

三、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是善于从全局高度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思维方法,就是工作中要视野宏大、着眼全局,抓住管根本、管长远的问题。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引导干部跳出小地方、小部门看问题、谋工作。他说:“搞经济,搞大农业,都需要一些战略眼光,从时间上看得远一些,从空间上看得宽一些。在宏观战略指导下研究自己的微观战略,在全局发展战略上研究局部的发展战略。”他明确主张“七品芝麻官”也要讲战略,要有气魄!他在讲话中,很少谈播种什么、一亩地施多少肥等细节问题,而常常讲国外、省外、县外的情况,讲“第三次浪潮”、“新技术革命”等新概念、新提法、新趋势。受他的影响,正定全县上下一时间兴起了谈战略思维、战略目标、战略措施的热潮。在习近平同志主导下形成的开放式发展思路,如“拆掉围墙,八面来风,横向联系,经济协作,主攻石市,挤入京津,咬住晋蒙,冲向全国”,充分体现了宏观大气的战略思维意识。而他主导形成的发展“半城郊型”经济,大力引进人才,组建专家、学者顾问团等举措更是战略思维的积极实践。

四、创先思维

作为一名年轻的县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抓实事,求实效,真刀真枪干一场!”、“创振兴正定的大业,做奋发有为的新人!”、“人贵有志,学贵有恒,奋发图强,必能成功!”充分表达了他努力干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和创先思维意识。他明确要求县委一班人:“在四化建设中,每个领导成员都要以拼搏精神开拓前进,在国内找出同行业的先进典型,发愤比学赶超,力争使自己分管的工作在全区、全省、全国居于先进地位,为振兴正定、建设四化贡献力量!”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坚持原则,敢问、敢顶、敢管、敢于碰硬”、“既有老黄牛的品格,又有千里马的气势;既是一个有胆有识的战略家,又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为了实现争先进位,习近平同志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既科学谋划,又亲历亲为;既开拓创新,又求真务实。全县上下勤奋努力,促进了正定经济的快速起飞。1984年,正定县10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最高水平,工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翻一番,各项社会事业展现出新的气象。

五、创新思维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创新思维,并积极用于实践。他指出:“我们考察干部就看两条,一是政治上是不是敏感,二是工作上能不能创新。”他思想解放、视野开阔,接连推出了一系列新招、新路、新方法。如,组织编写《正定县情》、《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让全县干部了解历史,预知未来;制定出台广招贤才的九条措施,引起全省较大反响;通过电台、电视、报刊向全国发布“招贤榜”,引来全国50多位专家、学者,建起专家、学者顾问团;主导成立“人才技术开发公司”,设立“人才服务处”,主持兴建“人才楼”、“招贤馆”;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解决住房、户口、身份等问题,配备助手、车辆;大胆起用各种人才,包括出身不好、社会关系复杂、过去犯过错误但已经改正的人,没有学历而自学成才的人;打破非党人士不能担任正职的常规,大胆任命非党农民作家贾大山担任县文化局局长,破格录用培育出棉花优良品种的农民黄春生为国家干部;鼓励私人办学,使全县出现民间办学热;激活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修古塔、塑雕像、创园林、盖饭店;重视信息收集工作,成立县信息中心,创办《信息交流》刊物,村村配信息员、全国设置诸多信息点,建立起庞大的信息网。新的思维、新的方法、新的举措,令全县干部耳目一新、思路大开,充分激发了上上下下创新、创造的潜在能量。

六、改革思维

“要敢走前人未走过的路”。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改革工作。他多次强调“不改革才是犯了大错误”、“领导方式要适应改革形势”、“改革戏必须大家唱”、“解放社会生产力,解除旧有观念对人的桎梏,才是改革的最终目的”。改革难免要同习惯势力、同“左”的阻力作斗争,但仅能斗争的改革者不是成熟的改革者。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动而不轰,斗而不伤,同步前进,才是改革者最大的本事。习近平同志全力推进改革,但却并不追求“大刀阔斧”、“剑拔弩张”的改革形式。用当地农民作家贾大山的话说,习近平同志是“不穿西服的改革者”、“含笑的改革者”、“锐意进取而锋芒不露”。习近平同志自己说:“我从不言必称改革,只是想扎扎实实做几件于国有益、于民有利的事情。”他认为:“盲目改革只会是一首浪漫的抒情诗,弄不好,还会给事业带来损失。”改革既然是斗争,是创新,就难免会出问题、犯错误。对此,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各级干部要做改革的‘保护伞’”、“凡是努力于改革,工作中出了一些偏差或问题,一律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他在《农村青年》发表文章,对改革家姜世谭“一只手持剑向前开辟道路,另一只手还要拿盾防卫身后”的处境深为感慨,对几种“非议”进行一一驳斥,并疾呼:“当务之急是开一派支持改革者的新风,让姜世谭们除去后顾之忧,弃盾舞双剑,全力开拓出崭新的改革之路!”

七、问题思维

问题思维是治国理政极其重要的思维方法。因为只有正视矛盾,找准问题,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和办法。习近平同志做工作具有鲜明的问题思维意识。他在安排、部署工作时总是客观、全面、鲜明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在摆出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要求、对策。他的许多讲话的一块重要内容就是谈问题。如,在谈到如何推进改革时,就分别从思想上、工作上、方法上详细分析列举存在的问题:“从思想上讲,各级干部中思想保守、政治迟钝的问题仍未得到很好解决,有的同志对改革工作不主动、不敏感,缺乏改革责任感,等靠思想很突出,上级推一下动一下,不推不动,甚至推也不动。”“从工作上讲,改革存在不系统、不配套的问题,突出问题是‘中间梗阻’,各部门之间动作不协调,步调不一致。”“从方法上讲,去年的改革抓典型、抓试点不够,有的急于求成,搞了一刀切,县里有责任。”从对存在的各种问题毫不客气的列举、毫不回避的正视,我们看到习近平同志实事求是、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良好作风。

八、效率思维

效率思维在习近平同志身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当时正定县委的办公楼上,醒目地悬挂着这样一条标语:“简化办事程序,反对拖拉扯皮。”这突出表明了习近平同志对效率问题的高度重视。面对工作中出现的种种低效率现象,习近平同志下决心狠抓工作效率:将7月定为“效率月”,努力克服文山会海、简化办事程序、建立岗位责任制;规定每周二、三为县直机关无会日;对工作拖拉效率低下者严厉批评、严肃处理。对于何为效率,习近平同志这样解释:“简化就是效率,协调就是效率,速度就是效率,责任明确就是效率,最小的失误就是效率,办一件事成一件事就是效率。”在县委常委会上,他提倡:“说短话,开短会,发短文件,能当机立断的事就不要推诿扯皮;能三四个人面议的事,就不要找一帮人来作陪;开半小时会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开一小时的会;能到基层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把人从基层找到上面来;属于本人职责范围内的事,就不要找上级领导表态;能上午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拖到下午解决;能当天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拖到第二天解决。”处处讲效率,真心抓效率,使正定全县上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九、人才思维

习近平同志具有强烈的人才思维意识,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他指出,“人才关系着事业的成败”、“人才问题,既是振兴正定的当务之急,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百年大计”、“人才的开发将会带来巨大社会财富的创造,人才的聚集会带来经济的繁荣”。他多次讲到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当年艰难回国的故事:当时美国海军部次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5个师!他用这个故事强调说明优秀人才具有巨大的价值。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大念“人才经”。他以个人名义真诚地给100多位专家、学者写信,请他们当顾问,建成了由数学家华罗庚、经济学家于光远等58位省内外专家、学者组成的顾问团。利用顾问团讲学析疑、论证规划、鉴定产品、提供信息、助办项目,为正定发展“顾而问之”;他给在河北农业大学读书的51位正定籍学生写信,介绍家乡发展与变化,表达期望他们为家乡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的热切愿望;他主持县委研究制定了《树立新时期的用人观点,广招贤才的九条措施》,在《河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引起很大反响;正定县委、县政府大门上破例加挂了“正定县人才技术开发公司”的牌子;帮助31人实现专业对口,将164名知识分子充实进县、局、乡和企业领导班子,聘用80名知识青年为合同干部,给7名自学成才的科技人员办了录用转正手续。务实、过硬的人才工作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人民日报》专门刊发文章推介正定县“念活人才经的经验”,称赞他们“在人才资源开发和使用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

(作者系湖北省委党校2016年春季处干班学员、《政策》杂志社社长)

(责任编辑楚朴)

猜你喜欢
同志效率人才
人才云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OVER THE RAINBOW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严良堃同志逝世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