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挑战下如何补强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之“钙”※

2016-03-19 14:06洪明星
党政干部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共产党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洪明星



现代性挑战下如何补强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之“钙”※

○洪明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1]习总书记这个比喻形象生动而富有哲理:如果我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长期得不到补充,那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会慢慢被抽空。一旦没有足够坚定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就会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发生扭曲,就会腐败堕落离国叛党最终走向人民的反面。尤其在当前背景下,以市场化、个体化、理性化、多元化等为特征的现代性日益张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补强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之“钙”成为我党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

“理想”一词在《说文解字》里,“理”为治玉,从玉,里声;“想”为冀思,从心,相声。《战国策》有云:“郑人谓玉之未理者为璞。是理为剖析也。玉虽至坚,而治之得其?理以成器不难,谓之理。”可见,本义上的“理”有顺着规律治理的意思,本义上的“想”是指期望得到而相思,而“理想”即是指按照客观规律理性追求与向往。“理性追求”是理想与宗教迷信以及其他一切无厘头的梦想所区别开来的根本特征。“信念”一词由“信”和“念”组成的。在古代,“信”字又写作“訫”,“言出心声,信之诚也”,“念”字也写作“唸”,有“口中常吟,心中常思”之意,二字组合所成的“信念”是指诚实于心的坚守与坚持。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在古代,理想信念被称为“志”,“士者立志为上”。共产党人作为今天的“士”,立“志”、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是最起码的要求。朱熹有云:“书不熟,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志不立,天下无可为之事。”古代圣贤之士的“志”一般都比较远大:孔子的志是“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伊尹的志是“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不被其泽,若己推而纳之沟中”,孟子的志是“平治天下,舍我其谁”,范仲淹的志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志是“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与古代圣贤相比,我们共产党人的“志”更为宏大:从当下来说,共产党人的“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中长期来说,共产党人的“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终极目标来说,共产党人要实现《共产党宣言》所规定的“共产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宣言》所规定的“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孟子认为,远大的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作支撑,立“志”更要“不动心”。孟子所言的“不动心”有三层境界,第一层像北宫黝一样:“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第二层像孟施舍一样:“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第三层像曾子一样:“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我们共产党人就是需要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坚强信念作支撑。邓小平指出:“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2](p137)

习近平在河北省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政党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支撑共产党人奋不顾身、前仆后继的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崇高理想信念。他认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安身立命之本,理想信念的动摇是共产党人最致命、最危险的动摇。制度只是基本的准绳,只能为共产党人提供最底线的要求,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才是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埋头苦干的精神源泉,才是共产党人坚定政治立场、抵御种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如同人体之钙一样,随时都有流失的危险。因此,习近平要求理想信念问题要天天讲,反复讲,共产党人必须永不动摇信仰,必须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远大的共产主义而奋斗。他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或不切实际地空谈远大理想都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共产党人要在心中永远悬挂一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明灯,要让它指引前行的路,以能够在泥泞荆棘和万丈深渊面前不退缩、不犹豫,一如既往勇往直前。

二、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现代性挑战

90多年来,我们共产党人依凭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生与死面前毫无畏惧,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如今,我们共产党人已经不必面临屠刀与子弹的考验,生与死的威胁已经不是叛党叛国的主要原因,现代性危机却成为威胁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重要方面。现代性虽然是一个多义词,有林林总总的内涵与意义,但市场化、个体化、理性化、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等特征已经为人们所认同。

(一)市场化威胁

亚当·斯密等市场自由主义者认为,公共财富的增进来源于个人的相互满足,人人只要生产出符合他人需要的产品,公共财富就会不断增加。因此,能否满足他人之需是评价一切行为的唯一标准,人们不仅可以逐利而且应该最大限度地逐利,什么自私、势利、功利都无可厚非。诚然,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发展对我国的经济社会起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我们也须看到,市场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在价值与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冲突性,市场化所带来的某些价值与理念对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具有很大威胁。其一,市场自由主义所提倡急功近利、唯利是图与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品性存在冲突性。市场要求我们要关心成本与收益,如果我们共产党人应他所求天天算计,那就变成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和投机主义,具有高贵政治品格的共产党人就会降格为庸俗的经济虫。其二,市场自由主义所强调的“个人自我发展”与共产党人的集体主义价值基础存在冲突性。共产党人坚信,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都是整个大厦的一个颗螺丝钉,只有人人都当好螺丝钉、发挥个体在整体中的积极作用,整个集体才能不断向前,国家与民族才有希望。因此,当个体与集体发生冲突时,个人要服从集体、社会、国家、民族的利益,而不是凌驾其上。但是,市场自由主义却告诉我们在集体与个人利益方面,个人发展不需要考虑集体利益是否满足,只需要考虑自己的利益是否满足即可。这就等于为人们损公肥私和不择手段提供合法性基础,让每个人都做社会主义大厦的蛀虫。其三,市场自由主义的“个人相互满足”与共产党人的政治规矩也是冲突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西方正因为“个人相互满足”的市场原则引入到政治,造成团团伙伙与派别林立,处处都是勾心斗角,处处都是权宜之计,显然,这与我们共产党人的政治规矩是完全背离的。

(二)个体化威胁

马克思所建构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与以往弱肉强食的剥削社会不同,它是一个平等友爱、守望相助的共同体社会。因此,共产党组织是一个比家还要温馨的共同体,志同道合的共产党人互以“同志”相称,他们在革命征程中相互支持、不分你我、生死与共。然而,我们的社会正向个体化转变。所谓个体化,是指人们不再以集体为意义和共同指向,而以自己的理性和利益为行动风向标。以前经过漫长农业社会所形成的相对封闭、静止、同质的共同体社会如今正被现代化机器碾碎,单位共同体、村落共同体、宗族共同体甚至宗教共同体无不在市场与法治建设中日益丧失对个体的约束与保护的意义,市场与法律日益占据主导地位,成为规制人们行为的普遍性规范。从共同体挣脱出来的人们虽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与自主,但也不可避免地陷入无奈的意义破碎和归属虚无之中。他们因为没有共同体的保护而缺乏安全感,因此可能采取一切必要手段进行规避风险和自我保护,即使这些手段可能有损他人或公共利益。所以,共产党组织如果疏于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疏于开展党内组织生活,疏于对党员的关心,那么这个共同体就有可能离心离德,有可能丧失对党员在方向与意义上的支持与支配,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就难于继续成为党员的行动指南。

(三)理性化威胁

马克思·韦伯把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称之为理性化,对社会而言主要表现为商业与家庭的分离、严格核算的兴起、以及严密的数学推理验证和精细的自然科学实验等;对人而言主要表现为人们的行为基础开始从情感与传统转向目标与价值;对宗教信仰而言主要表现为原本的宗教图景日益失去神圣的光环,那些面向终极的高贵价值不断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活动逐渐被日益丰富的私交和科层化所取代。当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掌握一切的时候,再神圣的理论也难以说服人们“人”从那里来,又将到何处去,存在的意义在哪里,即人们将深陷康德所言的除了“怀疑”本身之外怀疑一切的怀疑主义泥潭。无论是神圣的宗教信仰还是多么坚定的理想信念,只要把理性化的“虚无”与“欺骗”念上一千遍,人们便开始怀疑和动摇起来。虽然经过严密科学论证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不害怕理性的推敲,但理性到怀疑一切的过度理性也会给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形成巨大损害。当我们怀疑不停捐款和做好事的雷锋有违常理、怀疑被火烧还一动不动的邱少云违背生理学、怀疑黄继光用身体堵枪眼、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刘胡兰从容就义等英雄事迹时,那么储存在我们大脑里的英雄光辉形象就会被损毁,我们就会怀疑党的艰苦奋斗历程和光辉灿烂历史,我们甚至会怀疑共产主义在欺骗我们,怀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取得胜利和共产主义最终实现的可能性。

(四)多元化威胁

与以往的单一社会不同,我们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从世界方面而言,世界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你来我往,民族国家的文化价值也在你来我往中相互影响。萨缪尔·亨廷顿将这种文化价值的相互影响叫做文明的冲突,他认为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以儒教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文化将在全球化过程中发生激烈碰撞,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亨廷顿的文化冲突论虽然因过分强调冲突而忽视世界文化价值的融合性,但就中国来说,全球化是一个接受世界和被世界所接受的过程。世界不可能全盘接受中国,中国也不可能全盘接受世界。当前中国正面临着一种不怀好意的文明冲突,“西方学者”总是不时抛出意识形态终结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不断向中国输入普世价值与宪政等西方价值,极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标签化、扭曲化、妖魔化,妄图从文化价值之上颠覆中国。前苏联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价值竞争最可怕的是精英背叛。如果我们不加强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设,不加强现实探索、科学研究与理论创新,我们共产党人将无法与西方文明进行抗争和争夺话语权,最后将在自觉中认为自己的东西百般不是而西方学说条条都是真理。而从国内来看,我们正处于一个日益多元的社会。多元化社会不像单一化社会那样只有一个声音在说话,而是有很多声音在说话。也就是说,这个社会除了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还存在很多非主流的价值观。拜金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非主流以及一些封建迷信甚至邪教等都有自己的逻辑和价值取向,它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对社会进行舆论和影响。虽然这些非主流价值现在还没有威胁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主流地位,但如果听之任之任其发展,它们就可能会侵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主流价值的话语与权威,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主流价值意义消解或权威弱化。

三、补强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之“钙”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理想信念关系到党的生死与存亡。我们应以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为契机,以新颁布的《准则》、《条例》为指南,充分发挥各类党的政治组织与培训机构的优势,从理想信念的价值、制度、主体三个层面入手,切实补强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之“钙”。

(一)加强理想信念的思想建设,增强其感染力、凝聚力与号召力

理想信念是党的核心与灵魂。经验证明,党的理想信念越是贴近中国实践,越能解决前途与命运问题,越符合历史潮流和人心所向,它就越崇高、越伟大、越能获得广大党员与人民的认同,就越能成为广大党员与人民的精神支柱。

必须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不断结合,不断丰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意义与内涵,使其更加切合中国的时代国情,能够及时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能够正确回应广大党员与人民对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与发展前途的疑问,从而成为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与行动指南。加强理想信念的价值建设,拓展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价值与内涵需要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两个方面下功夫。理论研究方面要改革科研体制、整合科学研究资源、优化科研队伍,以强大科研力量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瓶颈,科学建构中国特色的方法与路径,抢占理论话语制高点,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供最具有说服力的理论自信。实践探索方面要充分发扬我党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优点,在带领全国人民攻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难关与难题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再结合,从而开启新的征程,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自信。

(二)加强理想信念的制度建设,维护其规范力、约束力与震慑力

“制有度,尺有准”,制度是党的纪律准则与生命线。欲补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之“钙”,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制度建设,使理想信念之“钙”有制度支持、制度规范、制度保障。

我们要以《干部教育培训条例》为契机,规范和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培训的制度建设。201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出台《干部教育培训条例》,要求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认真学习、大力宣传和严格执行。要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全面提高质量和效益,切实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补理想信念之“钙”应以此为契机,全面规范和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制度建设。

要以党章党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党风廉政规定为核心,规范和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纪律制度建设。党章党纪是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与政治规范,纪律严明是共产党人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人民保持鱼水关系和保持旺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提出“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反四风”、“三严三实”等要求,在反腐倡廉上坚持既拍苍蝇又打老虎,使党风党纪焕然一新。要以此为契机,加强党风党纪的各项制度建设,严肃查处违反党风党纪的行为,提高党员干部的违规违纪成本,使让广大党员干部明底线、受警醒、知敬畏,时刻绷紧纪律之弦,主动在思想上定红线、在行为上划界限,自觉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三)加强理想信念的主体建设,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炼与自律感悟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本我又称为原我,是指人与生俱来的欲望、冲动和生命力。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几乎处于完全本我状态,他没有是非羞恶观念,他的行为完全由生存和发展的欲望所支配,任何时候都“顺其自然地暴露自己的兽性”[3](p249)。“自我”是本我的现实化,是自我对现实的适应。一个小孩为了得到一颗糖或一个鼓励,在拍手唱歌跳舞上会非常卖力。超我是自我的理想化。一个青年人当意识到自我缺陷时,他可能会按照“道德原则”追求良心、理性与完美。理想信念是人所追求的完美状态,它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理想信念主体克服欲望本我与现实自我,努力修练修为以实现崇高远大的“超我”。

首先,要加强学习,理解和掌握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意义与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坚定程度取决于理解与认识程度。认识越深刻,意志越坚定,行动越自觉。因此共产党人需努力学习、加强学习、继续学习,不断加深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解与认同。其次,要加强内省,自觉按照党章党纲的规范严格要求自己。要“照照镜、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要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再次,要时刻牢记历史使命,勇于担当。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坚不坚定关键看亮剑、看碰硬、看担责、看斗争。共产党人要在时代大潮中力挽狂澜于既倒,要在工作中独挡一面,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最后,要持之以恒,常补理想信念之“钙”。共产党人要把“补钙”看成天天吃饭、睡觉一样,要在“常”、“长”二字上下足功夫,要把“补钙”作为每天必须完成的功课,要慎独、慎老、慎上,不在独处时侥幸,不到老年时失身,不居高位后犯戒,做一名党性坚定、善始善终的优秀共产党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2-11/19/c_123967017_3.html.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作者系广西区委党校助理研究员、政治学博士)

(责任编辑楚朴)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文化体制比较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项目号:13XKS011)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共产党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共产党人的感情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下)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上)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