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超声造影表现1例

2016-03-20 01:55杨春艳蔡迪明吴玮露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腔隙箭头实质

杨春艳,蔡迪明,张 静,吴玮露,周 翔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科,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省人民医院超声科,四川 成都 610041;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 100021)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超声造影表现1例

杨春艳1,蔡迪明1,张 静2,吴玮露1,周 翔3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科,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省人民医院超声科,四川 成都 610041;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 100021)

血管瘤;脾疾病;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病例女,74岁,因“腹胀2月”入院。2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腹胀、隐痛、无进行性加重。查体:左上腹软,无压痛,未扪及包块,脾脏肋下可及。实验室检查:Hb 74 g/L、PLT 485×109L-1、AFP 2.21 ng/mL、CEA 1.02 mg/mL。

超声检查:脾脏肋间厚约5.3 cm,实质内多发大小不等的低回声结节,较大约1.5 cm,边界欠清晰,形态较规则,内部回声欠均匀,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1);超声造影后,脾脏内结节轮廓显示清楚,动脉期结节周边呈环状结节状增强,内部低增强,实质早期造影剂向内部部分充填,实质晚期结节整体低增强(图2~4)。超声检查考虑脾脏内结节为良性可能。

术中所见:患者在全麻下行脾脏全切术。剖面见脾脏内大小约0.5~1.2 cm多发肿瘤样结节,呈暗红色,海绵状,剖面部分结节内可见暗红色液体流出。

镜下见瘤细胞呈高柱状排列构成相互吻合的窦样血管腔隙,瘤细胞呈“鞋钉样突起”突向腔内,界限较清楚,核无异型性,嗜酸性(图5);窦腔内可见多数红细胞及吞噬细胞,部分腔内可见脱落的窦岸细胞,肿瘤内还含不等量的纤维间质、浆细胞、淋巴细胞等(图6)。

结合免疫组化 CD31(+)、CD34(+)、CD4(-)、CD8(-)、CD163(+)、CD23(+)、CD3(-)、CD20(-),考虑为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图7,8)。

图1 二维超声示脾脏实质内分布大小不等的低回声结节,边界欠清晰,形态较规则(白色箭头)。 图2 超声造影22 s动脉相脾脏瘤结节呈环状结节状增强,内部低增强 (白色箭头)。 图3 超声造影46 s早期实质相造影剂向内部部分充填 (白色箭头)。 图4 超声造影3 m23 s实质相晚期结节整体低增强(白色箭头)。

图5 瘤细胞呈高柱状排列构成相互吻合的窦样血管腔隙,瘤细胞呈“鞋钉样突起”突向腔内,界限较清楚,核无异型性,嗜酸性(白色箭头)(HE)。 图6 窦腔内可见多数红细胞及吞噬细胞,部分腔内可见脱落的窦岸细胞(黑色箭头),肿瘤间质内含不等量的纤维间质、浆细胞、淋巴细胞等(黑色五角星)(HE)。 图7 CD31清晰勾划出窦岸细胞的轮廓,形成“迷路样”血管腔隙(黑色五角星)(免疫组化)。 图8 显示血管腔隙内及血管壁可见CD34标记的窦岸细胞,呈高柱状或者类圆形(黑色箭头指向管腔内窦岸细胞,白色箭头所指为血管腔隙壁上窦岸细胞)(免疫组化)。

讨论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 (Littoral cell angioma,LCA)是起源于脾脏红髓的少见血管肿瘤。绝大部分脾脏LCA为良性肿瘤,极少部分脾脏LCA含有恶性组织特征[1]。脾脏LCA病因不明,可能与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紊乱及慢性感染性疾病有关[2-3],该例没有明显的基础疾病。脾脏LCA发病年龄范围较广,3~77岁,平均年龄约49岁,无明显性别差异。该病50%以上没有临床症状,少数病人可表现为脾脏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贫血),左上腹胀痛,不明原因的全身症状如低热、乏力等,该例患者表现为左上腹隐痛。治疗方法为脾脏全切。

脾脏LCA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脾脏多发低回声或者低密度占位,偶可见单发占位,边界欠清晰,形态较规则,增强后多表现为缓慢向心性强化[4]。本例超声表现:脾脏实质内多发大小不等的低回声结节,较大约1.5 cm,边界欠清晰,形态较规则,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造影后,脾脏内结节显示更清楚,动脉期结节周边呈环状结节状增强,内部低增强,实质早期造影剂向内部部分充填,实质晚期结节整体低增强。

该例脾脏多发LCA需与常见脾脏良恶性病变鉴别:①转移瘤:脾脏转移瘤多发常见,以低回声为主,超声造影后病变周边增强明显,病灶合并液化坏死可见不增强区,有恶性肿瘤病史;②恶性淋巴瘤:脾脏最多见的原发性肿瘤,多表现为低回声及极低回声结节,超声造影表现为三期低增强,多合并腹膜后、腋窝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结构异常;③血管肉瘤:脾脏少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极易发生液化坏死,超声表现可以为稍强回声、低回声、囊实混合回声等,内部回声不均匀,超声造影似血管瘤样强化,不伴液化坏死时影像学表现与血管瘤相似,结合临床表现及腹腔脏器转移等征象尚可鉴别;④与脾脏其它类型的血管瘤影像学难以鉴别。

综上所述,脾脏LCA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脾脏实质内多发低回声结节,边界欠清晰,形态较规则,超声造影后,脾脏内结节多表现为周边环状结节状增强,逐渐向心性充填。确诊依赖术后病理。

[1]He P,Yan XD,Wang JR,et al.Splenic littoral cell hemangioendothelioma:report of a case with hepatic metastas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 Clin Ultrasound,2014,42(5): 308-312.

[2]Johansson J,Bjornsson B,Ignatova S,et al.Littoral cell angioma in a patient with Crohn’s disease[J].Case Rep Gastrointest Med, 2015,2015:474969.

[3]Hansen T,Habekost M,Flieger D,et al.Littoral cell angioma of the spleen.Association with colon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J].Der Patholge,2010,31(4):290-292.

[4]Lewis RB,Lattin GE,Nandedkar M,et al.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 of the spleen:CT and MRI feature with pathologic correlation[J].Am J Roentgenol,2013,200(4):353-360.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mage of splenic littoral cell hemangioma:report of one case

YANG Chun-yan1,CAI Di-ming1,ZHANG Jing2,WU Wei-lu1,ZHOU Xiang3
(1.Department of Ultrasound,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China; 2.Department of Ultrasound,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Chengdu 610041,China; 3.Cancer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21,China)

R733.2;R445.1

B

1008-1062(2016)06-0454-02

2015-10-21;

2015-11-19

杨春艳(1987-),女,四川广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E-mail:531246518@qq.com

周翔,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00021。E-mail:zhou.xiang@yeah.net

猜你喜欢
腔隙箭头实质
胃肠道或肝胰胆管癌术后病人器官/腔隙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分析眼底动脉硬化分级和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改变相关因素
破产程序中关联企业的实质合并
不给他人“提篮子”——“提篮子”的实质是“谋私利”
前循环血管狭窄与老年患者腔隙或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
CT发现腔隙增多是怎么一回事?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期待实质进展
运载火箭
寻宝历险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