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与缜密 优化阅读层次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内容确定

2016-03-20 13:07张小波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念奴娇·赤壁怀古风流人物周瑜

张小波

简约与缜密 优化阅读层次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内容确定

张小波

教学设计追求新意无可非厚,但当前教学设计繁杂的倾向却也日趋明显,有必要借助“简约主义”对之加以矫正。“简约”不能与“简单”划等号,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结构的设计至关紧要。教学优化层次是教学有效性的手段,最为基础的环节就是阅读,所以简约与缜密是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优化层次的关节点。从教学内容的取舍角度看,《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词,品读词中“淘”“穿”“拍”“卷”等词语蕴涵的意义,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感悟旷达豪放的胸襟,回归语文的语言教学,简约的目的是实用而非装饰,服从实用的价值。从教学结构设计角度看,简约不等于粗略,简约的目的在于剔除繁冗的修饰,用最经济的手段取得实效,此设计从“营造课堂气氛”“入情:激发情感”“内怿:体验情感”“讨源:神交作者”“神悟:发现自我”几个环节入手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以简奴繁,缜密精致,拓展阅读视野,拓展学生自读空间。

【教材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中的作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怀。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教学目标】

1.知识教育目标

品读词中“淘”“穿”“拍”“卷”等词语蕴涵的意义,酝酿豪放的情感;品词的意境,悟词的情韵。

2.能力培养目标

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3.情感渗透目标

旷达豪放的胸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从词句入手,品味炼字炼句的妙处,感悟豪放的艺术特点。

2.教学难点:体悟作者旷达豪放的胸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情分析】

1.学习特点:学习对象为高一学生,对学习资源利用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与综合能力较低,但富有朝气且对本课文学习有浓厚兴趣。

2.学习习惯:知识面仍较为狭隘,习惯于教师满堂灌式的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

3.学习交往:多表现为个别化学习,课堂上群体性的小组交流与协同讨论学习机会很少。

【学法指导】

采用“诵读-品味-感悟”式教学。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厚,境界开阔,应引导学生诵读,品味语言,感悟意境,特别是抒情部分要细心玩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营造课堂气氛

(课前三分钟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导引:刚才我所播放的歌曲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在前奏部分,我们首先听到的是战争前的鼓角争鸣,这样的歌曲使我们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三国这个充满纷争的时代,是个乱世。但乱世容易产生英雄,也因此就留下了很多英雄事迹可以让后来人来品评。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易中天品三国”开讲以来最为火热,其对三国人物给予了品评。

你们最欣赏哪一位英雄呢?(学生自由发言)(张飞:勇猛豪爽、天真鲁莽;赵云:忠肝义胆、武艺超群;黄忠:老当益壮、献身精神;周瑜:年轻有为、足智多谋)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而苏轼最欣赏的又是谁呢?(周瑜)三国时代涌现出这么多的英雄人物,为什么苏轼偏偏就对周瑜情有独钟呢?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文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吧。(板书文题:《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入情:激发情感——体会豪放之情(学生互动:诵读,蕴情感)

1.在读中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词一遍,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诵读一遍。

(2)抽一个学生诵读。(教师从“豪放、浑厚”进行评价)

2.在赏中读:请大家听本词录音朗读,体会这首词的磅礴气势。(CAI播放全词激情朗读,学生感受意境。)

(1)诵读点拨:这首词历来被称作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体现着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处理。豪放派的文章应该读得高亢激昂、铿锵有力。

(2)节奏感:四字句 2/2;五字句 2/3;六字句2/4。

师述:经过刚才的朗读,大家感受到这首词的基本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豪放)。苏轼是如何体现出这股豪放的,我们后头见分晓。(板书:如何体现豪放的精神?)

三、内怿:体验情感——解读作者情怀(学生互动:品读,感悟写景咏史之妙)

(一)析——写景片段美读,品词佳妙,感受豪放之美。

学生齐读文章的写景片段(上阙)

1.问:上阙描写了赤壁古战场怎样的景色?或你脑海中的意境,它的特点是怎样的?请用一个精炼的词或词组来概括。

讨论明确: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气势恢宏、磅礴、似有气吞天下之势等等。(答案不求完全统一,意思接近即可。)

2.问:我们没有亲眼目睹赤壁的壮观,但却能感受到一种雄浑壮阔的意境来。你觉得上阙中哪些词用得很有味道,为什么?(学生思考,交流)

讨论明确:(PPT显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四个词——淘、穿、拍、卷。

师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寥寥数笔便勾画了它的雄奇壮丽,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为下片追怀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二)品——体味咏史片段,悟句胜境,品味怀古之美。

1.导引:古战场到如今也算是一个旅游景点了,根据作者的介绍,如果让你们为之拍一个宣传片,你们会怎样安排镜头呢?(学生发言,教师再作如下陈述)

图8a、8b中强中心位置就雨滴的质量浓度而言,MOR方案较大,数浓度也是MOR方案大,因此并不能简单判断出MOR方案和MY方案中雨滴直径大小的差异。由于预报量雨滴的数浓度Nr的单位是kg-1,质量浓度Qr的单位是kg/kg,因此我们可以求出每个雨滴的质量Qr/Nr。在这里,假设雨滴的密度r=1 000 kg/m3,则得到每个雨滴的体积Vr=Qr/(rNr),根据体积—直径关系,可以得出计算雨滴直径的计算公式:

先来大处的景,大江汹涌奔腾,然后镜头往前移,目标慢慢缩小,看到了陡峭的山崖散乱地直刺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搏击着江岸,滔滔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江水奔马轰雷,十分惊心动魄。如果我们为之配上台词的话,就可以用“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如画的江山透着非凡的气势,有“天风海雨逼人”之感。

2.导引:好了,舞台布置完毕,序幕拉开,背景就是如画的江山。追光灯亮起来了,照在了哪里啊?(豪杰。打在了周瑜身上,主人公出场了)这个周瑜怎么样啊?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有关周瑜的片段:(PPT 显示)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3.教师提示性设问:“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大家考虑,这个地方能不能改成“周瑜赤壁”?为什么?

(不能,“周郎”给人一种年轻的感觉。“郎”字,显得特别年轻潇洒。)

4.“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我们能否把“公瑾”换成“周郎”,能否把“初嫁”换成“出嫁”?

(不能换。公瑾是字,这里带着尊敬的态度去写。而且再用“周郎”就与前面重复了。初嫁,是刚刚出嫁,而“出嫁”则没有这种刚出嫁的意思。有句话,新婚燕尔!这里就突出强调小乔的年轻,刚刚嫁给周瑜,周瑜还在度蜜月呢!如果用“出嫁”,那就体现不出是小乔,而是老乔了。)

可是,我要告诉大家,这里,苏轼是真的“错”了,在指挥赤壁之战的时候,小乔并不是刚刚嫁给周瑜,而是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赤壁之战是建安十三年发生,而小乔嫁给周瑜是建安三年。已经真的不是小乔,的确是老乔了。大家再思考一下,此处,苏轼恐怕不是真的不知道小乔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那么,苏轼为什么非得那样写不可呢?这样,教师在引导中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苏轼偏偏用 “风流人物”,而不用 “英雄人物”?

(在苏轼心目中,只会冲冲杀杀的,不能算作“风流人物”,“风流人物”须得有儿女情长。正如同学所说,懂得感情,懂得爱情,他不仅仅是勇武有力;“风流人物”不但要有武胆,还得要有柔肠。如果说,美女陪衬英雄,也不能说错。所以,苏轼这里故意把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跟十年前的周瑜的燕尔新婚放在一块来写,突出自己所敬佩所向往的周瑜“风流人物”那“儿女情长”的一面。)

5.追问:哪四字?(“雄姿英发”。 )

“雄姿英发”描写的又是风流人物的另一面,即英雄气概的一面。那么“羽扇纶巾”说的是“风流人物”的哪一面呢?

(“羽扇纶巾”实际不是武将的装扮,而是文臣的装扮。这里表面上写周瑜的外在装扮,其实以此来写周瑜智慧与聪明的一面。)

如果说,前面两句“雄姿英发”和“小乔初嫁了”,写周瑜既有刚,又有柔的话,那么,后面两句,“雄姿英发”与“羽扇纶巾”,就是写周瑜什么呢?(既能武,又能文。)苏轼心目中所敬仰、所向往的,就是要做周瑜那样的刚柔相济、文武双全的“风流人物”!

6.大家再拓展开想想,我们在哪里,还曾经学过“风流人物”?(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里面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回忆一下毛泽东的原词,认真对比二者提到的“风流人物”是否一样,大家可以试一试,不怕说错,只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风流人物”,都不能解释成一般理解中的 “英雄人物”,那样解释,都是一种简单化。

毛词中的“风流人物”,当然不能等同于苏轼词中的“风流人物”,毛泽东的词中的“风流人物”有一定的政治意义,是指才能出众、品格超群、对历史发展有巨大影响的杰出人物。毛泽东在词中也一一列举历史上的“唐宗宋祖,略输文采”“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说他们够不上“风流人物”,也就是说,他们这些人是“武”有余而“文”不足,只有武略,而缺少文韬。所以,毛泽东才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讨源:神交作者——解密人生态度(学生互动:品味,悟人生)

1.词人情感

师述:由上面的对“风流人物”的研读,同学们不难体会周瑜的风流倜傥,指挥若定;不难体会周瑜的备受信任,左右逢源;不难体会周瑜的风华正茂,功业有成;不难体会到周瑜是天之骄子,地之宠儿。确实,周瑜的形象太完美了!那么,一个新问题自然生成了:写周瑜,有何用意?诗人为何如此地“美化”周瑜?

(学生讨论、发言)

师结: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很明显,它可以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到作者自己,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PPT显示)

感:渴望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

叹:年华易逝,功业难成。

2.人生态度

问:你现在能从这首词中感受到苏轼对人生的一点态度吗?(学生发言)

师结:作者没有被这种惆怅和失意所困住,他把它消解在了酒当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其实也就是他的一种人生态度。苏轼对比周瑜,这落差是极大的,更增添了他壮志未酬的失落,所以心境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但是,他真的消极吗?苏轼毕竟是苏轼,他特别想得开,“人生如梦”,人生犹如梦一般,所有风流人物不也都随着大江而东去,洗涤荡尽了吗!那么又何必去执着呢。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所以他也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了。志士的感叹、仁者的幽怨,自宽自解,在自然的怀抱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五、神悟:发现自我——写读后感(学生互动:动脑,抒性灵。)

1.课堂练笔。题目:《我有一言寄东坡》(100字左右)(教师巡视、点评)

2.集体背诵全词。

3.课外练笔:题目《苏轼,我想对你说》(500字左右)

【板书设计】(略)

【教学视点】

1.古诗词的教与学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古汉语文字符号背后所承载的中华文化以及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的了解和领会上;教授经典古诗词,就是要领略其文章的核心价值。这就是读他人之经典,想自己之人生,让经典的人文情怀在学生的血液中流淌,铸造高尚、健康的人格。

2.语文课堂教学的情趣化,是吸引学生兴趣的法宝。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走进课题的探讨。

3.给予学生的时间不够多,自然而然地,学生反思自己、正视自己、反思社会、关注人生就只能是表层地想一想,无法进行深层的理性思索。如果再次上这一课的话,我会留足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将沉思所得在课堂上形成文字,让学生大胆地进行交流,说不定,“生成”的美丽花朵就会在课堂呈现。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第三十八中学)

编辑:苏雨

责任编辑:文海

猜你喜欢
念奴娇·赤壁怀古风流人物周瑜
喜迎建党百年书法: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千古风流人物 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文物精品述略
一气周瑜(二)
一气周瑜(一)
六盘山游踪(组诗)
基于教师角色转换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教学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启发式阅读
周瑜『折节容下』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