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特岗计划”教育硕士的发展概述

2016-03-20 20:59渤海大学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特岗专业学位硕士

渤海大学 曾 光



农村“特岗计划”教育硕士的发展概述

渤海大学 曾 光

农村“特岗计划”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是一项新兴的教育培养模式。它不同于一般的教育硕士培养,与普通农村中小学教师培养具有差异性。本文概述农村“特岗计划”教育硕士的发展,分析特岗教育硕士的特点以及意义,对特岗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特岗计划教育硕士 发展概述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是为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新教师补充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逐步解决教师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不改变教师管理事权的前提下,对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农村中小学现有教师编制内设立特别岗位,国家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担任特别岗位教师的政策。农村“特岗计划”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是一项新兴事物。为更好地实施特岗计划,使农村学校教书的高层次人才留下来,也为提升特岗教师的各方面素质,2011年国家提出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计划。本文通过时间维度,分析农村“特岗计划”教育硕士的发展过程。

一、特岗教育硕士的发展过程

我国学者对农村“特岗计划”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主要由我国农村“特岗计划”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政策引发,属于典型的政策研究,其发展阶段主要包括:

第一阶段,2006年至2009年。这一阶段是特岗教育硕士的初始阶段。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等部门下发《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联合启动实施“特岗计划”,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两基”攻坚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逐步解决农村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特岗计划”教师聘期3年,服务期满后,对自愿继续留在本校或当地其他学校任教、经考核合格的,转由当地财政负担其工资,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符合相应条件要求的特设岗位教师,可按规定推荐免试攻读教育硕士”。在中央和各实施省份的共同努力下,“特岗计划”整体工作进展顺利。

2006~2008年共招聘特岗教师5.92万人,其中初中教师4.01万人,占67.7%,小学教师1.91万人,占32.3%。“特岗计划”覆盖490多个县,6400多所学校,其中初中3500多所,小学2800多所。2009年,“特岗计划”的实施范围扩大到中西部地区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第二阶段,2009年至2011年。这一阶段是特岗教育硕士的规范化阶段。实践证明,“特岗计划”效果显著,受到社会各界以及高校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2009 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 2010 年“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硕师计划”),将特岗教师推荐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的申请条件和录取办法具体化,制度更加规范。同时,为贯彻落实“特岗计划”以及“硕师计划”的精神,支持特岗教师在职学习和专业发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教育部决定从2011年起开展服务期满留任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工作。

第三阶段,2011年至今。这一阶段是特岗教育硕士逐渐完善和成熟阶段。为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支持服务期满留任特岗教师在职学习和专业发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教育部从2011年起具体开展了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的工作。报名参加特岗教师在职攻取教育硕士可采取的方式包括:

一是录取为“硕师计划”的研究生可同时应聘为特岗教师。聘为特岗教师的人员先到设岗县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服务三年,在职学习研究生课程,第四年到培养学校脱产集中学习一年,毕业时获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二是根据“特岗计划”精神,对具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历、三年聘期内年度(或绩效)考核至少一年优秀并继续留在当地学校任教的表现突出的特岗教师,经任教学校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考核推荐,培养学校单独考核,符合培养要求的可推荐免试为在职攻读教育硕士。

2013年,教育部继续组织开展服务期满留任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工作,招生规模为2500名,同等条件下将优先录取村小、教学点特岗教师。服务期满留任的特岗教师攻读教育硕士采取在职学习的方式,学习年限按培养学校在职人员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执行,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2015年起,特岗计划设岗县(市)的县城学校不再列为中央特岗计划设岗学校,不再补充新的特岗教师。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要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补充体音美、外语(课程)、信息技术等紧缺薄弱学科的教师,努力实现初中与小学教师队伍协调发展。

2006年至今,教育部对在农村教育问题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的讲话中提出,要重视扶贫,还要高度重视教育扶贫。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国家在相关文件的制定过程中始终坚持三个政策导向。

一是鼓励更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

二是支持服务期满留任特岗教师的在职学习和专业发展,激励特岗教师在农村学校长期从教。

三是统筹考虑服务期满留任特岗教师与其他在职中小学教师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政策衔接。

这些优厚的政策待遇,使更多优秀的教育资源涌入农村,为农村的教育建设带来更多贡献。

二、特岗教育硕士的特点

特岗教育硕士是国家为缓解农村贫困地区师资缺乏的问题所颁布的一项新政策。从2011年开始实施到现在,特岗教育硕士的发展有显著成果。特岗教育硕士是国家为支持特岗教师在职学习和专业发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对服务期满3年留任并且符合相应条件要求的特岗教师提供更深入学习机会所开展的一项新兴事物。同时,学习可按规定推荐免试攻读教育硕士。特岗教育硕士的学习方式一般为寒暑假集中学习以及一年的脱产学习。服务期满留任的特岗教师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的方式,并完成教育硕士论文答辩。特岗教育硕士修学年限为在市县服务三年,以及一年脱产学习,论文答辩合格为其颁发教育硕士学位证书。

特岗教育硕士属于教育硕士的一个分支,属于专业学位,其培养模式不同于其他教育硕士。特岗教育硕士的培养对象主要是服务期满留任的特岗教师,目的是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逐步解决农村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同时,这个政策提高了特岗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对提高专业的应用性和高水准的学科专业化程度有一定帮助,使留任特岗教师在学历上有了更高追求。特岗教育硕士不同于其他教育硕士,它的培养模式具有自身特点。

三、特岗教育硕士人才培养实施的意义

1.必要性——国家政策的支撑

“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是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发展牵动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因此,2006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联合实施一项国家级项目《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这项政策主要是为缓解农村贫困地区师资缺乏的问题,为更好地实施特岗计划,让在农村学校教书的高层次人才留下来,也是为更好地提升特岗教师的各方面素质。不同于其他在职教育硕士,特岗教育硕士从事农村教育,农村条件较艰苦,没有好的硬件设施支撑教学。

国家在农村教育问题上高度重视。2015年4月1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在中西部老少边穷等边远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这项政策的颁布对农村基础教育提供了帮助,提升了农村的基础教育水平。

2.重要性

(1)实施特岗教育硕士人才培养可以创新教师补充机制

农村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从当前情况看,一些农村学校,特别是西部边远贫苦地区的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合格的教师补充不上。实施特岗教育硕士人才培养,国家招聘高校毕业生去西部农村学校教学,对解决西部地区农村学校教师紧缺、各方矛盾突出、素质急需提高等问题具有现实意义。中央的引导和改革能逐步探索建立农村教师补充的新机制。

农村“特岗计划”教育硕士学位与教育学硕士学位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位,前者是职业性学位,在我国被称作专业学位,后者是学术型学位。我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农村“特岗计划”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相比,前者的学科建设比较成熟,培养体系比较完善。在职农村“特岗计划”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是一个分支学科,具有独特性,与其相适应的培养体系处于起步阶段,如导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育评价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农村“特岗计划”教育硕士培养需要一定的操作路线图,这种路线图即是从相应实践与理论中提取出来的农村“特岗计划”教育硕士培养新模式。“特岗教师计划”是政府致力于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紧缺问题的政策,这一政策受到相关政策的影响。

(2)实施特岗教育硕士人才培养可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实施“特岗计划”有利于缓解经济薄弱的贫困地区教师紧缺状况,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逐步改变农村教师队伍面貌,进而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这一重大举措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两基”攻坚和教育均衡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3)实施特岗教育硕士人才培养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对特岗教育硕士来说,参与特岗教育硕士人才培养能够提高他们的教育观念、专业素质等。特岗教育硕士可以在学习、实践、反思中提高专业能力。

综上所述,现在国家对“特岗计划”教育硕士越来越重视。相关部门应构建农村“特岗计划”教育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新的农村“特岗计划”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使农村“特岗计划”教育硕士适应社会要求和时代发展,为一线基础教育教学提供更优秀的教师资源,使农村“特岗计划”教育硕士具有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全面提升基础教学水平。

[1]特岗计划.360百科[EB/OL].http://baike.so.com/doc/6010574-6223561.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1年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工作的通知[EB/OL].http:// 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s3312/201111/127051.html

[3]硕师计划.360百科[EB/OL].http://baike.so.com/doc/5813072-6025879.html

[4]焦 新.支持特岗教师在职学习和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 cn/s78/A10/A10_gggs/A10_sjhj/201512/t20151210_224207. html

ISSN2095-6711/Z01-2016-07-0214

猜你喜欢
特岗专业学位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辽宁:特岗计划驰援卫生院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特岗计划”边远地区教师补充机制的探索
湖南:推进“升级版”全科特岗计划
湖南的全科特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