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地图活学地理

2016-03-20 22:54山东省临沂汪沟第一中学巩孝国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纬线河流降水

山东省临沂汪沟第一中学 巩孝国 卢 晓



借助地图活学地理

山东省临沂汪沟第一中学 巩孝国 卢 晓

摘要: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是初中学生刚接触的内容,不少学生认为地理难学,知识零碎还容易混淆。这是由于学生没有掌握读地图的能力,缺乏对地理分布的理解。地理学科有两大特性:一是地域性,二是综合性。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因为学习地理要掌握很多有关地理事物分布的内容。同时,学习地理离不开综合思维能力,因为各地理知识之间,各地理事物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如何借助地图建立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地理学习的关键。

关键词:培养兴趣 地图 地理学习

一、设疑切入,以“疑”激“欲”,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例如,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中有一个活动题:住在中国北京的畅畅与她住在美国纽约的姨妈通电话,畅畅说:“姨妈,晚上好!”她的姨妈却在电话那边回应:“畅畅,上午好!”课堂伊始,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这幅有趣的示意图。教育心理学认为:在课堂教学的前10分钟内学生的思维最集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伊始就利用地图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如,东南亚一节,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东南亚迷人的热带风情图,搭配《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让学生欣赏两分钟,然后设问:“你知道这些美丽的地方在哪里吗?那里的风土人情怎样?自然环境怎么样?你想不想了解他们?”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容易学好知识。

二、识图鞭辟,层层递进,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观察能力

地理八年级教材中有一幅“我国春节期间广州花市和哈尔滨冰灯节景观图”对比,教师可以就图提问:为什么我国春节期间南北方景观差异这么大?为什么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大?我国南北方纬度相差多少?为什么纬度差异大,气候差异就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习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对比春节期间广州和哈尔滨的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长短,复习正午太阳高度、白昼时间长短与地面接受太阳热量多少的关系。《地球的运动》一节,学习该节最后的“地球的五带”后教师提问:

1.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为什么?我们这里有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2.太阳每年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10°纬线、20°纬线、赤道及南北回归线各有几次太阳直射现象?25°纬线、30°纬线、40°纬线、70°纬线有没有阳光直射现象,有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3.如果地球不是球体而是方体有无五带变化,有无季节变化?假如公转过程中地球不是倾斜的而是垂直于公转轨道面会怎么样?如果倾斜角度发生变化了呢?

4.北极考察应几月份去,为什么?去南极呢?

5.北纬70°、北纬80°、北纬90°的地区极昼长短如何?

6.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与获得热量有何关系?

这些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各层次的学生都愿意积极参与。因为所学知识就是身边现象,学生愿意学习,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三、横向联系,一图多用、多图并用,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地理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只有掌握了这种联系,学习起来才会轻松愉快。教育心理学表明,只有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掌握运用知识,才能建立长时记忆。

例如,由我国地形图得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教师可提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对我国的河流流向、气候有什么影响?学习我国降水时,根据我国降水分布图很容易得出: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这是为什么

又如,联系实际,我们当地一年中什么季节降水较多?分析课本,我国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城市的降水柱状图,四城市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点是什么?我国南北方雨季长短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国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夏季风在我国夏季风在我国是怎样影响的?进退有何规律?为什么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我们当地夏季盛行什么风向的风?冬季盛行什么风向的风?为什么冬季吹北风时人们感到寒冷,而春夏季吹南风时感觉比较暖和?

再如,外流河的水源主要靠降水,我国东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河流在分布的密集程度上、水量大小上有何不同?我国南北方河流的水量大小有何不同?南北方的河流汛期长短有何不同,这些又是为什么,与降水有没有关系?河流和湖泊是主要的淡水资源,我国南北方水资源的多少有何不同,为什么?为什么我国要进行南水北调?我国的耕地南方多还是北方多?为什么我国北方容易发生旱灾,而我国南方却常发生涝灾?为什么电视等媒体常呼吁要节约用水?中东地区很多国家的水为什么比石油价格要高?

通过以上联系设问,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地形与气候、河流、水资源、自然灾害、重大时事的关系,理解我国地形、气候、河流、水资源的分布特征。

例如,由我国春节期间广州花市和哈尔滨冰灯节景观图对比提问:为什么我国春节期间南北方景观差异这么大?看一月平均气温图计算南北方一月气温差距印证结论,看出我国一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我国南北方河流有无结冰期以及结冰期长短?我国结冰期最长的大河是哪条?为什么南方多地树木常绿,海南岛可以一年种三季水稻,而我国北方到了冬季树木几乎全都落叶,北方农田在冬季都闲着?

通过以上互动活动,学生不仅学到新的知识,培养了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还体验到地理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

四、串联总结,以图为轴,巩固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学习我国地形时学生可以利用黑板上的地图圈点、标画总结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的分布、界线、地形类型、大致海拔范围以及我国这种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的影响。学习我国的河流时学生教师利用地图总结我国的主要河流的分布,内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如分布差异、水量、水源差异。学习区域地理时学生可以在白板或黑板上的某区域图上圈点、标画,构建知识联系。

又如,我国西北地区图上突出干旱的主要特征,用箭头表示干旱的成因(海陆位置、地形)、影响(对植被、河流、农业类型、人口分布等)。

总之,一图多思、多图并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还能使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之间不再孤立,好像有一条线把所学的地理知识串联起来,符合地理学科的区域性和综合性两大特征,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巩固和深化,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找出有用信息,逐步让学生达到“以图代文”“图文结合”,做到“看图说话,无图思考”。

实践表明,教学中充分利用地图精巧引导、铺设提问、适时启发再辅以讨论、竞赛、展示等多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善学。苏霍姆林斯基说:“千方百计地使学生体验到自豪、欢乐、赞叹,想方设法调动学生想学、欲思积极性。”学生不论学习地理的哪部分内容都应充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努力做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将地理真正学“活”。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174

猜你喜欢
纬线河流降水
成都市夏季早高峰时段降水天气短信指引
黑龙江省玉米生长季自然降水与有效降水对比分析
一种反光耐磨编织袋
河流
《艺术:北纬30度》神奇纬线 串起文明起源
为什么南极降水很少却有很厚的冰层?
流放自己的河流
立井平衡钢丝绳使用寿命分析
当河流遇见海
ESSENTIAL NORMS OF PRODUCTS OF WEIGHTED COMPOSITION OPERATORS AND DIFFERENTIATION OPERATORS BETWEEN BANACH SPACES OF ANALYTIC FUN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