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涵泳品味
——《哈姆雷特》教学反思

2016-03-20 22:54安徽师范大学唐海玲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哈姆雷特品味阅读

安徽师范大学 唐海玲



巧设问题,涵泳品味
——《哈姆雷特》教学反思

安徽师范大学 唐海玲

摘要:《哈姆雷特》是戏剧之父莎士比亚的传世剧作,其深刻的思想、丰富的语言、高超娴熟的艺术技巧征服了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教师应巧设问题,向学生解读这篇蕴含无尽意义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哈姆雷特 阅读 品味

《哈姆雷特》是戏剧之父莎士比亚的传世剧作,其深刻的思想、丰富的语言、高超娴熟的艺术技巧,征服了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作品主人公哈姆雷特的经典形象蕴含着无尽的意义。剧本以哈姆雷特和克劳狄斯之间的斗争为线索,揭示哈姆雷特成长的痛苦,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平。

由于中西方语言的区别,学生没有耐心品读《哈姆雷特》,教师很难在课堂上调动学生阅读这篇文章的兴趣。笔者讲到这篇课文时也是绕道而行,但是笔者又觉得放弃这样好的剧本,如丢了一颗珍珠。课前笔者问学生阅读这篇文章的感受是什么,学生直言不讳地说道:“老师,我觉得读剧本实在没有什么意思,干脆让我们看《哈姆雷特》的电影吧。”的确,剧本通常以演员的表演形式出现,枯燥无味的剧本哪有生动有形的电影吸引人。然而,学生只看电影,忽视对剧本的阅读,会沉浸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忽视埋藏在剧本中的宝石——文字,这无异于买椟还珠,本末倒置。学生从剧本中体会幽微美妙的语言成为笔者教授这节课的主要目标。

笔者讲《哈姆雷特》前,先极力激起学生阅读这篇课文的兴趣。笔者问学生:“同学们对‘复仇者'有怎样的印象?”这个问题犹如一颗石子落进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学生各抒己见,对复仇者的印象有冷酷、阴险、思维缜密、步步为营。有的学生谈到《基督山伯爵》等经典复仇者的形象。笔者趁热打铁,继续发问:“《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为父报仇的复仇者,他和同学们印象中的哈姆雷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兴趣被调动起来,大家纷纷拿起笔在书上圈点勾画,认真阅读剧本。

走进大师的艺术殿堂,品味优美深刻的语言需要师生细细地涵泳品味,品出文字背后的精彩。笔者上这节课时使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舞台剧照和相关视频的搜集上,没有注重从语文的角度引导学生字斟句酌地品味剧本语言。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一定要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字斟句酌地品析,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笔者认为哈姆雷特一直是饱受争议的人物,这源于他性格的复杂和矛盾。哈姆雷特从小养尊处优,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熏陶,是一位高贵的丹麦王子,未来王国的君王。他原本天真、单纯,对生活与未来抱有美好的幻想。可是他接连遭到巨大的灾祸和打击,先是父王被叔父暗害,母后改嫁叔父,接着是自己的爱人奥菲利亚落水身亡,这一连串的打击彻底颠覆他原先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在哈姆雷特的眼里,世界彻底失去它美好、光明的一面。哈姆雷特不是单纯的复仇者,而是爱与恨交织、理智与疯狂对立、崇高与软弱结合的复合体。笔者认为剧本中体现哈姆雷特个性的语言值得品味。哈姆雷特本身的语言也很有特点,如哈姆雷特的话语直率、不加掩饰、喜欢用比喻、喜欢嘲弄人、诙谐幽默、一针见血。哈姆雷特个性化的语言能够得到高中生的青睐。例如,哈姆雷特讲述逃回丹麦的经过时说:“当时在我的心里有一种战争,使我……已有一种冥冥中的力量把它布置好了。”有的学生说:“这段话用比喻的手法突显哈姆雷特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强调天命,相信一切都是上天注定好的。”笔者称赞这位学生的解读时,又问:“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熏陶的丹麦王子为何如此相信天命?”学生用剧本语言回答笔者的提问:“他杀死了我的父王,奸污了……”有的学生解读到:“哈姆雷特接受如此这般的打击让他不知所措,所以把一切都视为上天注定。”虽然学生的解读不够深入、全面,但是学生却从关注剧本情节转向品味剧本语言,笔者欣喜学生的变化。再如,哈姆雷特决定和雷欧提斯比剑决斗时说的话,表现出哈姆雷特犹豫厌世、相信天命、做事没有计划、总是被事情推着走的人物形象。好几个学生谈到这段话,觉得这跟他们印象中的“复仇者”形象大相径庭。哈姆雷特讽刺奥斯里克时说:“他在母亲怀抱里的时候,也要先把他母亲的奶头恭维几句,然后吮吸。”这样诙谐幽默、一针见血的嘲讽,使学生津津乐道。

教授这篇文章使笔者深有感触:当语文老师发现学生排斥经典、害怕经典的时候,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其实经典离学生并不远,教师要用手中的钥匙帮学生打开经典之门。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134

作者简介:唐海玲,安徽师范大学2013级教育硕士,安徽省泾县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哈姆雷特品味阅读
品味年画
表演哈姆雷特的经历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哈姆雷特延宕问题再思考
品味桂峰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