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情商教育,引导学生心灵归真,教会学生幸福的能力
——对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思考

2016-03-20 22:54辽宁省大连市旅顺职业教育中心张素珍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情商教育心灵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职业教育中心 张素珍



开展情商教育,引导学生心灵归真,教会学生幸福的能力
——对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思考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职业教育中心 张素珍

摘要:心理健康课对学生心灵成长具有重要影响。课上的游戏互动、角色扮演、同伴交流、心得分享、心灵感悟能够呈现学生的真实自我,释放学生的能量,使学生产生快乐的感觉。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通过对识别自我情绪、管理自我情绪、识别他人情绪、自我激励、和谐人际关系五个方面的学习,学生能够提升自信心、适应能力以及幸福力。

关键词:情商教育 心灵 幸福的能力

作为一名中专学校教师,在多年的心理健康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心理健康课对学生心灵成长的重要影响。这个课程的内容体现包容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课上的游戏互动、角色扮演、同伴交流、心得分享、心灵感悟能呈现学生真实的自我,释放学生能量,使学生产生快乐的感觉。

笔者对入学新生进行的自信心测试中发现:得分在80分以上自信程度较高的学生占7%,得分在70分~80分之间自信程度为正常的学生占7%,得分在60分~69分之间自信程度偏低的学生占10%,得分在50分~59分之间自信程度较低的学生占10%,50分以下的学生占66%,属于严重自卑程度。笔者找到一部分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询问他们测试结果是否符合本意,他们都毫无例外地点头说是。

笔者开始留心观察并分析这些学生,发现他们的特征非常明显。这些学生的情绪极度不稳定,不能自我控制情绪,做事畏畏缩缩,缺乏勇气,缺乏对自我激励的能力和方法。他们对成功的体验非常少,对自我不认可。因此,这些学生不能很好地识别他人的情绪,导致他们不会关心他人,人际关系不和谐。

大多数中专学生存在严重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的滞后、缺失,或者是在其小升初学习阶段学校片面注重学习成绩。这是职业学校无法改变的现实。教师能做的就是帮助这些学生重新认识自己,找回自己,接纳自我,重塑信心,走出自卑,成为合格的职业及技能型人才。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教育者足够用心用情,采取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笔者参加的一次培训,使笔者认识到应该如何调整课程内容。笔者跟随导师系统学习了情绪觉察、情绪管理、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和谐人际关系等知识。学习过程中,笔者得到提升,尤其在自信心方面。笔者更加懂得如何驾驭自己,不被外物左右;如何自我激励,充满正能量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如何同理他人,关心他人,和谐人际关系。通过培训,笔者的生活变得更加从容淡定,幸福感越来越强。

“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也就是适应能力。”学成归来,反思所学内容,结合继续帮助学生重拾自信的教学任务,笔者发现应通过五个方面的内容提升学生的自信心、适应能力以及幸福力。这五个方面包括识别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识别他人的情绪、自我激励、和谐人际关系。

笔者开设了以“开展情商教育,引导学生心灵归真——教会学生幸福的能力”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课程。其中“心灵归真”是教师引领听课者(即来咨询的人,当中包括年轻学生和成人家长)从防御的面具后面走出来,活出真实的自己。教师应帮助学生努力克服“崇好抑真”的思维习惯,因为好而不真是假好,假好不能造就自己,也不能成就他人。

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崇好扬真”的思维习惯,践行教育家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学思想。教师应引导学生奉行人本主义,相信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声音在呼唤真善美、呼唤一种愿望,只是有的人因为心灵扭曲,发出的声音不悦耳甚至刺耳,有的人被剥夺发声的机会,所以他们会痛苦、不甘。

笔者坚信每个人都有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愿望乃至潜能。教育工作者或心理工作者的使命就是帮助他人获取驾驭自己和体会他人真情实感的力量,获取释放这份力量的勇气,使他们顺畅地发出对真善美的呼唤,活出真实的美好人生。

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与一名传统的教书匠之间或许只有百分之一的不同。这百分之一可能是对学生成长规律的透彻理解和对学生内心深处人性需求的深切同情。但就是这一点点理念上的差别,能给教育事业带来明天的希望,能给学生带来人生的幸福,能给教师带来成功的快乐。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153

猜你喜欢
情商教育心灵
心灵的感恩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高校情商教育的意义及内容探析
我国旅游业供需错位背景下“情商”研究
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与情商教育的关系
有关幼儿学前教育的话题探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商教育
语文教学中学生情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