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贵在细水长流

2016-03-20 22:54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金月明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中作文提高教学效果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金月明



作文教学贵在细水长流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金月明

摘要:高中作文教学应注重有序、有恒。本文结合个人教学实践,从“听”“说”“读”“写”诸方面提出常抓作文教学的策略和做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教学效率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作文 教学效果 提高

作文教学是贯穿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从教学实践来看,作文教学并未被放在重心位置。许多教师轻视作文教学而注重基础阅读,作文课往往蜻蜓点水,缺乏序列化推进。写作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多上几节课很难看出学生的进步,但教师不能因此否定作文教学的功效。相反,教师要树立“铁杵成针”的精神,坚持“细水长流”的作文教学原则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作文水平。

一、从“听”出发,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不能仅依靠作文课。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渗透,让学生多“听”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首先,听美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将平日搜集的美文读给学生听,扩充他们的作文素材,提升阅读品位,引导其见贤思齐,爱上写作。

其次,听趣文。高中生有独有的兴趣点,他们对富有愉悦感和消遣感的文字尤为喜爱,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补充一些有趣的文章或讲讲名人逸闻趣事,启发他们记住更多的作文素材,将幽默讽刺的笔法潜移默化地播撒在学生心田。

再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了解名家文豪学习写作的经历。学生对于写作文有畏惧情绪,主要因为学生自信心不足。教师可以为学生多介绍名人学习写作的故事,促使他们树立信心,勤于写作。同时,名人事例也能扩充学生写作素材,可谓一举两得。

二、以“说”为媒,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文是“我手写我口”的文字艺术,虽用笔著,却与“说”一样都依赖思维能力。教师不妨通过“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学生体会“口头作文”的乐趣。

第一,坚持课前演讲。结合单元主题,鼓励学生搜集整理素材自写自讲,如教师可以在课前请一名学生做三到五分钟的演讲。“写”“说”结合的演讲能有效延展课本知识,丰富学生的素材储备,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第二,巧摘名言即兴作文。一是坚持使学生完成每日名言摘抄。教师可以每周确立一个主题,如勤奋、诚信等,摘抄几句精辟的名句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长此以往,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就不会为引用名言而烦恼了。

二是教师可以不定期请同学就抄录的名句进行口头作文,如请学生谈谈“你对‘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的看法”,学生讲后,教师给予点拨,拓展学生思路。

三、多味品“读”,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首先,教师应上好诵读欣赏课,鼓励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模仿名篇。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锦文妙语,引发学生对好文章的憧憬。古往今来,许多名家文豪在写作初时都有学习的榜样,杜甫喜欢庾信诗,李白欣赏谢朓诗,他们的诗句风格无不透露出这一讯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得多了,便能通过本能的模仿逐渐内化为个人的东西甚至还能推陈出新,写“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佳作。

例如,千古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鲜有人知晓唐代吴融和宋代陆游早有类似诗句在先(“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唐·吴融《杏花》)(“杨柳不遮春风意,一枝红杏出墙头。”宋·陆游《途中见杏花》)。叶绍翁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写出新境界,足见模仿学习的功劳不可小觑。

其次,教师应精选范文,上学生感兴趣的作文课。作文课的范文不求多但求精,不求有多好,但求能贴合学生需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点。读范文要侧重对比学生习作中常见的问题,使学生意识到不足,借鉴好做法,提高写作水平。

再次,引导学生互读作文,互相批阅。有意识地鼓励学生交换习作,提供他们互相学习的机会。学生以他人的作文为镜,易于发现自己的优缺点。

四、着力于“写”,让学生练熟笔头

写作教学要想落实到“写”字上,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作文训练应注重系统性和梯度性。缺乏系统和计划的作文教学收效甚微,教师布置作文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应放眼于整个高中阶段的作文训练,落实序列化的写作教学方案。一是作文题设计应有梯度性,遵循先易后难,梯度爬升。二是作文须因“生”而异。由于学生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应灵活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例如,有的学生基础差,八百字的作文都会使他们望而生畏,教师可以对他们放宽要求,通过降低心理高度鼓励学生,使他们提笔有信心。

其次,组织多种形式的练笔。一是让学生坚持写日记、随笔,倡导学生将日记当成倾诉心声的朋友,教师应用轻松友善的方式批阅日记,与学生展开心灵交流,促使他们乐于写作。二是教师要善于设计小练笔。例如,欣赏课文语段时,教师可以顺势设计一些模仿类的练笔。郁达夫《故都的秋》的描写文字看似语略情浅,实则情深细腻,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段记忆中最难忘的景物随笔,字数不做严格要求,以此培养学生养成处处学写作的习惯。

作文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滴水穿石的耐力。教师只有本着有序、有恒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坚持细水长流的作文教学原则,才能打好作文教学这场攻坚战。

参考文献:

[1]管 璐.此处风景独好[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2015

[2]王文彦,蔡 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孙春凤.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与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7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108

作者简介:金月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教育硕士 ,安徽省巢湖市第六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高中作文提高教学效果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建设性对策研究
高中语文作文分层合作运营教学的实践探索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