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文化审视
——以《猜拳》为例

2016-03-20 22:54中国传媒大学王嘉婧王芯蕊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中国传媒大学 王嘉婧 王芯蕊



抗战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文化审视
——以《猜拳》为例

中国传媒大学 王嘉婧 王芯蕊

摘要:抗战电视剧应承载反思战争行为、展现民族价值观等文化功能。一些抗战“雷剧”过度戏剧化、低俗化,消解了历史文化。本文以《猜拳》为例,阐释抗战题材电视剧应有的文化自觉与展现方式。

关键词:抗战电视剧 抗战雷剧 猜拳文化审视

一、抗战电视剧的文化属性

1.对战争行为的文化反思

战争是一种复杂的状态,是矛盾斗争的最高形式。抗战背景的电视剧应代表当今创作者对抗战历史的思索。观众通过抗战电视剧了解创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勇气、视角、情怀等的理解,了解对历史思考后的沉淀。

2.以古喻今的思想启蒙

回顾历史是为总结经验教训。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付出惨重代价。抗战影视作品有责任展现中国在抗战时期的真实样貌。当代国人要在其中学习革命先辈的宝贵精神,理性应对时代的复杂局势。

3.民族价值观的展现

抗战影视剧通过展现革命先辈在战争时代的作为,表现当代中国应有的价值取向和民族精神。成功的影视包装是传播民族精神的有效方式。例如,好莱坞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重点思考战争中生命的价值,将平民主义和英雄精神等“美国精神”包装在内。

二、抗战“雷剧”对历史的文化消解

现在,我国的抗战电视剧数量爆炸式增长。抗战电视剧受意识形态、商业行为和艺术创新“三驾马车”的支配。影视数量的膨胀导致竞争的加剧,为保证投资成本的收回,部分制作者只让商业行为“一驾马车”决定影片的行驶方向。

1.历史表达失当:过度戏剧化

抗战电视剧是基于真实的战争背景创作的,是纪实性与戏剧性的结合。当“良心之作”成为对一部抗战电视剧的高度评价时,其用词本身就是对中国抗战电视剧普遍质量低下的反讽。目前,影视剧创作当中充斥着大量脱离真实的粗制滥造行为,用虚构的电视剧虚构历史,出现一大批不符合史实的情节。创作者专业态度的缺失,戏剧情节的过度展现以及商业欲望的主导驱动,成为抗战电视剧历史表达失当的主导原因。

2.历史情绪失调:过度喜剧化

为顺应观众的娱乐需要,平衡战争的悲怆气氛,创作者对抗战电视剧喜剧化的处理本是一项成功的艺术探索,然而近年来却出现过度喜剧化的制作趋势。主角在荧幕上逗贫、出洋相,对敌战斗成为表现支线。一些作品的喜剧手法拙劣,过分依靠丑化形象刻画敌人的愚蠢,演员的演技夸张。影视剧应该展示战争的悲壮,如《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家》等战争电影营造出灰冷压抑的气氛。影视剧中的抗战故事可以宣扬革命的乐观精神,但绝不能盲目乐观,甚至颠覆事实。喜剧应是主线叙事中的调节元素,是人类在非常背景下的积极态度。

三、抗战电视剧《猜拳》的文化自觉与展现

1.尊重历史的创作态度:残酷的历史还原

可信度是观众欣赏年代剧的基础。超能英雄的影像要建立在基本可信的真实历史事件上。例如,《拯救大兵瑞恩》《兵临城下》《兄弟连》等影视剧中的超能英雄之所以得到认同,是因为这些影片具有无可争议的史料背景。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了很多。在这个史实基础上,任何超能形象都会被打上不可信的印戳,这样的影视剧会被贴上“神剧”或“雷剧”的标签。

2.以小见大的叙事架构:截取7天的真实战场

《猜拳》讲述的是未被汉奸谋害的两名“铁拳”能否在7天内阻止103师投敌的故事。它不是宏大叙事的史诗性作品,而是集中表现7天内主人公为一个目标战斗的故事,是对历史现场以小窥大的真实还原。《猜拳》的编剧结合当时真实的历史背景,将国共两党、日军、百姓、山匪等人物元素加入进去,展现7天当中跌宕起伏的战斗,因其细节丰富显得真实。主人公杨木多次刺杀叛变者马锐未遂,时而被人发现,时而手枪卡壳,这都是在真实战斗中可能遇到的情况。《猜拳》不是用接二连三的爆炸、死亡、打斗来引起观众的紧张,它细腻地营造每一个场景中的细节,使观众身临其境,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观众会为杨木每一次的失手而叹息,为可能被识破的惊险捏一把汗。

3.铁拳精神的深刻寓意

《猜拳》通过人物的行为展现“铁拳精神”。“铁拳精神”是忠诚、隐忍、不惧凶险、善良、勇气、理想、责任等的综合体。人类共通的情感认知化解了跨文化之间的隔阂,“寓大于小”的方式展现了同时代众多仁人志士的精神。《猜拳》通过展现精彩的故事让观众深刻感受到抗战时期值得敬佩的国人精神,成功地输出创作者的价值观。

抗战影视作品是对战争的反思,是对人们维护现有和平的倡议,是对任何破坏人类安定行为的提醒。高度尊重史实,情节叙事设置紧贴现实的人文关照,这可以让抗战电视剧实现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文化承载功能。

参考文献:

[1]马克·费罗,彭妹伟译.电影和历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侯 微.战争电影与国家认同——俄罗斯二战题材电视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

[3]王振城.当代西方电视批评理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