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贸区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6-03-21 06:33王莹天津财经大学天津300222
产权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租赁业天津融资

◎王莹(天津财经大学,天津300222)



天津自贸区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王莹(天津财经大学,天津300222)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和“互联网+”的多重战略大背景下,设立天津自贸区是我国推进经济转型的重大举措之一,发展融资租赁业是天津自贸区建设的关键一环,原本就领先国内的东疆融资租赁业在新的形势下既能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又要面临更多的问题与挑战。如何能够充分发挥自贸区的政策、区域、金融等优势,规避相应的市场、营运等风险顺利推进融资租赁业的健康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 天津自贸区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现状

2014年12月,国务院常务委员会正式批准天津自贸区成为继上海后第二批自贸区,2015年4月21日挂牌成立,规模包括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片区,天津机场片区和天津港片区,占地面积119.9平方公里。在“一带一路”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指引下,重点发展融资租赁等金融创新业务。早在2008年,融资租赁业就成为天津东疆保税区的发展重点,不管是《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方案》还是2011年的《北方国际航运建设方案》都有一系列融资租赁的利好政策,经过几年的迅速发展,一举成为全国租赁行业的领军。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9月,天津共有融资租赁法人机构267家,注册资金近1080亿元,而2013年末天津融资租赁合同余额达到5750亿元。除了规模占全国份额的1/4以外,在业务创新上也遥遥领先。

2 天津自贸区发展融资租赁的优势与问题

2.1 天津自贸区发展融资租赁的优势

第一,地理区域位置优越。天津地处华北平原,北靠燕山,毗邻首都北京,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海岸线从歧口至涧河口,绵延153公里。对内腹地辽阔,辐射华北、东北、西北13个省市自治区,对外面向东北亚,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这就为国内外公司进行租赁业务提供了很好的交通便利。

第二,工业发达,门类齐全,鼓励金融创新。自滨海新区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天津开始采取依靠重大工业项目拉动的策略优化产业结构,已经形成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工业等八大新兴支柱产业。大型设备的供给充足与金融业的发达都为发展融资租赁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政策优惠。相较于其他地区,天津在融资租赁方面设置了比较低的门槛,同时行政审批简单高效,服务周到。其中,天津东疆保税港区2008年以来在租赁方面的努力为自贸区租赁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天津自贸区发展融资租赁面临的主要问题

天津自贸区融资租赁在一片利好的形势下也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虽然已经占据中国领头羊的位置,但是与国外租赁业相比,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第一,行业准入标准高。我国规定,具有融资许可证才能获得融资租赁经营许可,且内资注册资本最低为1.7亿元人名币,外商投资租赁公司则不低于1000万美元。高准入门槛一方面可以规避掉一些风险但却把很多民营的中小企业拒之门外,同时从中外注册资本额来看也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国外公司抑制了内资公司,阻碍了国内企业的发展。

第二,税收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美国已经研发出一套针对融资租赁业系统的税收优惠体系,主要是通过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投资税收抵免来实现鼓励的目的。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类似的税收优惠体系。未来制定的税收体系应该一方面起到维持国家财政收入作用,另一方面调节行业发展对国家支持的行业起到鼓励的作用。

第三,人才短缺。天津自贸区挂牌以来,国内外租赁公司纷纷落户天津,随着公司和业务规模不断扩大,需要更多更加专业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而熟悉财会、税收、交易结构设计和实务操作等专业人才的培养无法跟上业务量的增长速度。因此,成为该行业发展的又一阻力。

第四,融资租赁业务风险不断加大。由于融资租赁业务本身期限长的特点,期间会面对市场风险、信用违约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等影响。天津自贸区成立以来,国内外租赁公司数量急剧增加,租赁合同余额也在当前市场疲软的情况下短期不会减少。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承租人的还款数额很可能不能保证,租赁公司的营运风险势必会加大。这也给监管部门带来更多困难与风险。

第五,相关法律不健全。我国只在合同法中涉及到与租赁合同相关的内容,却没有专门的融资租赁法,法律层次不高,不够系统和完善,只对已经订立的合同内容进行简要,笼统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在现实事务中容易使出租人和承租人双方产生矛盾。

第六,融资渠道单一化。当前对于融资租赁企业来说,要面对融资渠道单一化的问题,资金来源狭窄源于企业除了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以外,只能少量吸收委托、信托存款、股票以及同业拆借,且这些资金大多以短期为主,而天津自贸区的融资需求又主要是以中长期为主,资金主要使用在飞机、船舶、海洋工程等大型设备上。这样就形成了难以利用自贸区优势条件进行进一步发展的矛盾,成为了自贸区融资租赁发展的一个瓶颈。

3 天津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不断完善法律法规

首先,适当降低融资租赁业的准入门槛,同时将国内外准入门槛标准趋同,为国内企业以及中小企业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其次,避免监管部门职权分散化,将融资租赁业监管统一在一个监管部门下,做到权责明晰,避免各部门都想管都不管的局面。再次,呼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加快颁布专门的融资租赁法来规范协调融资租赁业务中的具体实务,使天津自贸区的融资租赁业能在政策法规的规范下平稳快速发展。

3.2 加大税收减免优惠力度

借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融资租赁领域的研究成果,深入研究其税收政策,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及税收法律,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自己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计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时可以使用加速折旧法,实行融资租赁业营改增等。

3.3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

加快高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建议部分高校开设与融资租赁相关的业务培训班,配备专业化师资,或企业安排财会法律等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天津市可以出台一些吸引人才的优惠方案,借鉴深圳市的作法,为高端人才的引进发放住房补贴和人才专项资金补贴。

3.4 加快资产交易平台与融资渠道多元化建设

目前全国没有专业融资租赁资产交易平台,使得出租人和承租人的信息不对称,融资效率较低,所以将全国融资租赁资产在规范化平台进行交易,不仅可以提高整个行业的运行效率,也可以使交易更加规范化,便于监管部门监督管理。同时,加快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一方面,建议自贸区申请外债切块额度管理,同时简化审批手续,鼓励融资租赁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境外融资,手段包括境外上市融资、通过国际商业银行取得贷款、发行人民币债等;另一方面,建议天津自贸区通过建立自贸区账户彻底打通融资租赁公司内外融资瓶颈,进一步推进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便利化。

参考文献:

[1]高山.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财会月刊.2010年第6 期.

[2]杜朝运、邓秋燕.发展我国融资租赁的税收激励思考.[J]税务研究.2007年第4期.

[3]高圣平、王思源.论融资租赁交易的法律构造[J]法律科学.2013.第1期.

[4]李宁、孙丹丹.融资租赁发展机遇与挑战—以天津东疆为例[OL].2015年7 月.

猜你喜欢
租赁业天津融资
如果天津有“画”说
融资
融资
天津卷
《天津之眼》
7月重要融资事件
“营改增”对不动产经营租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汽车租赁业中的应用
200家企业汇聚一堂,共论中国租赁业将往哪里去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