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业发展路在何方?

2016-03-22 07:51曹斌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河南畜牧兽医 2016年4期
关键词:奶业奶粉奶牛

曹斌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 712100)



中国奶业发展路在何方?

曹斌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奶是保证人类生存和健康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人均奶消费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健康水平和寿命长短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发达国家人均奶占有量达到300kg以上,世界人均水平达到100kg以上,亚洲国家人均水平达到70kg以上,我国人均奶消费水平仅仅30kg。尽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奶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不言而喻,奶业是支撑国民营养和健康的重大产业,对于强壮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但从2014年开始,以奶牛业为主体的中国奶业在国内外市场、资源、环境、成本等多重刚性压力下出现的新一拨“杀牛倒奶事件”,使中国奶牛业又一次陷入严重的困境中难以自拔。这次更加严重的“中国奶牛业发展困境”激发了众多学者对于中国现行奶业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方式、发展重点及宏观调控政策的探索,敢问中国奶业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我们要群策群力,凝心聚气,锐意改革,创建出一条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奶业发展道路。

1 中国奶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1.1中国奶业发展仍然是“一牛独大”

2014年,中国奶牛总存栏量约1442.91万头,牛奶总产量3744万吨,总产值3900亿元左右,牛奶消费占全国奶品市场的95%。中国奶业仍然以奶牛为主,奶山羊、奶绵羊、奶水牛发展速度不快,羊奶、水牛奶、牦牛奶、马奶在市场的占比不超过5%。中国多元化的奶业格局并没有完全形成,但山羊奶异军突起,发展势头强劲,引起了行业的很大关注。

1.2奶牛养殖的规模化程度仍然不高

按农业部的规定,存栏300头以上的牛场才算规模化牛场。而实际上,我国存栏100头以上的奶牛场占比不超过40%,存栏300头以上的规模场的比例更低。

1.3养殖奶牛的优质饲草仍然短缺

国产苜蓿草供给率只占50%,另一半则依靠进口,2014年进口苜蓿近60万吨,进口酒精糟DDGS达270万吨。

1.4奶牛疫病形势严峻,牛场环保难以达标

近年来,乳房炎、腐蹄病等常见疾病高居不下,流行热、布氏杆菌病、口蹄疫等传染性疫病防不胜防。许多奶牛场未经过环评,排放标准不达标。

1.5农民养牛仍然不赚钱

据在陕西关中的调查,在奶价低于3元/千克的情况下,农民养一头牛年均赔1320元。

2 中国奶业发展必须面对的新常态

2.1牛奶生产成本越来越高

随着饲料用粮、饲草饲料及劳动力成本的快速飙升,我国奶牛的养殖成本越来越高。据IFCN(International FarmComparisonNetwork)2013年乳品报告显示,在新西兰生产100kg牛奶成本为35美元,在美国为44美元,而在中国的生产成本比美国还要高出50%。据在陕西关中地区测算,每千克牛奶的生产成本不低于4.2元,而目前大部分企业收购牛奶的价格仍然低于成本价格。

2.2奶业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

据报道,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奶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297.7亿元,同比增长18.7%;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3.53%和25.63%。这在整个食品制造业中是最好的成绩。乳制品产量2651.8万吨,其中液体乳产量2400.1万吨,乳粉产量150.8万吨,基本上与2013年度持平。2014年,乳制品进口数量、货值分别达到205.2万吨和84.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3%和19.75%。其中奶粉进口量达到92.4万吨,货值44.4亿美元。我国进口奶粉占国产奶粉的61.27%。2014年的行业发展形势进一步说明,我国乳业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

2.3国家对乳制品的监管越来越严

食品安全,特别是乳制品、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质量安全是国家常抓不懈的安全战略。经过近3年以来,国家连续开展的声势浩大的提高奶品质量、提高消费者对国产奶品信心的“双提”活动洗礼,以及国家及乳品企业进一步加强奶源、加工及研发能力等监管力度,促使我国快速进入“安全奶时代”。

2.4我国羊奶业的国际价格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

奶山羊产业与奶牛产业相比,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我国从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法国、意大利进口纯羊奶粉的价格在8万元/吨以上,而我国每吨纯羊奶粉的生产成本在5万元左右,我国奶山羊生产具有国际价格的竞争优势。发达国家的羊奶主要生产羊奶酪制品,价格较高,产品供不应求,保证了原料奶的价格稳中有升,因而,出口数量极其有限,不足以对我国奶羊业发展造成重大冲击。

2.5牛羊并举应成为我国奶业基本战略

由于受到粮食、水、资金等资源和大气环境及粪便污染的制约,我国奶牛业发展的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而随着消费者对羊奶营养及保健功能的认知和普及,以及奶山羊的生理特点及养殖优势,山羊奶供不应求,价格稳定上升,促进了我国奶羊业的快速发展,确立了我国牛羊并举的奶业发展战略的定位。

2.6功能奶是我国奶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世界乳品开发经历了三个时代,一是超高温灭菌奶时代,二是发酵奶时代,三是功能奶时代。所谓功能奶是指在乳汁中添加与人的强身健体、免疫保健、美容养颜、健脑益智等有关的功能因子,经加工而成的对人体有特定营养和保健功能的乳制品。由于功能奶潜在的营养和保健及市场开发价值,加速了我国乳业开发功能奶的步伐。

3 行业内对中国奶业发展形势的分析与判断

3.1信心不足

据调研,消费者仍然缺乏对国产奶粉的足够信心,农民缺乏继续养殖奶牛的信心,政府缺乏继续支持奶牛的有效措施。

3.2结构失衡

近30年来,我国奶业发展走出了一条高耗粮、高耗水、高投资、高排放、高污染的“一牛独大”的奶业发展道路,牛奶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5%以上,造成奶业结构的严重失衡。

3.3利益失调

一次又一次的“杀牛倒奶事件”的最大受害者仍然是奶牛饲养者,市场一有风吹草动,特别是国外原料奶和奶粉价格大幅下降时,国内牛奶加工企业就采取压级压价或者拒收原料奶的措施获得巨额利润,由于奶牛养殖者缺乏有效组织,没有话语权,只能处于被动境地。

3.4进口失控

据报道,占全球乳品贸易三分之一的新西兰恒天然公司下调了牛奶粉出口价格,出口奶粉价格从每吨4.2万元下调到2.1万元,跌幅多达一半。受此影响,仅2014年,中国进口奶粉量就高达92.4万吨,占到国产奶粉产量的60%以上。由于国外进口奶粉价格竞争的优势,国内乳企加快了用进口奶粉来替代国内原料奶的步伐,国内的大部分乳制品特别是酸奶都用到了进口奶粉。进口奶粉主导了国内市场,导致我国乳制品生产对国外进口牛奶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由于中国乳制品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速度过快,国内还没有足够的措施来保护散户以及小规模奶牛养殖户的利益,从而加速国内原奶价格不断下跌,导致新一轮“杀牛倒奶事件”的发生。

4 我国奶业发展模式探索

4.1现有养殖模式利弊分析

我国现有的奶业发展经营模式,总体上是处于“型无定式和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仍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过去那些“先要市场后建厂房”、“千家万户齐散养”、“公司+农户”、“贴牌生产”等发展模式红火了一阵子。然而,实践证明它们是行不通和走不远的,现在它们基本上成了过去式而遭淘汰。我国要有自己的奶业,也需要有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我国奶业人正在探索中前行,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大浪淘沙”的洗礼后,必有一种或几种发展经营模式是适合我国奶业的。为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现将现有模式的利弊进行分析。

4.1.1农户家庭散养模式

这种“小打小闹”每家仅养10头左右的散养模式,由于它完全缺乏市场竞争力而受到乳品厂拒收奶的打击,存在着奶价低、卖奶难等难于解决的问题,加之受到政策的不利导向,这部分牛群始终要退出历史舞台而被淘汰掉。

4.1.2养殖小区模式

养殖小区模式就是把分散的养牛户集中起来在一个小区内养殖。这种所谓的集中建设、分户饲养、集中挤奶、统一管理,其规模一般为200日300头,或500日1000头不等,由于还是采取“各家奶牛各自养”的老做法,从形式上看来已不再是分散饲养了,但本质上与过去没有多大的变化,奶农进小区后并未获得多大的利益改变,反而在疫病及环保等方面带来更大压力甚至是麻烦,因此奶农的积极性不高,这种模式也不太受欢迎。

4.1.3家庭规模养殖场模式

家庭规模养殖场模式是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养殖存栏在100日2000头不等的规模养殖。其特点如下:经营、管理比较细致和到位,成本为可控之下,规模效应与效益相对易显现,与乳品厂收购奶的议价能力较强,可直接对乳品厂发生交易。但投资比较大,土地规模化租用比较困难。这种模式适宜在经济发达地区或较有经济能力的人去创办。估计今后此类的牧场将会越来越多。

4.1.4合作社养殖模式

合作社的模式在印度、日本、新西兰、欧洲这些地方开办较多,且有多个模式版本。我国内蒙古的奶联社只能说具有一点儿合作社的味道,但还未算是真正的合作社。我国许多地方创办的合作社养殖模式名存实亡,效果不太理想。要想获得成功需要有实力的人或者企业组织管理。

4.1.5专业化企业经营模式

这种模式适宜于大投入、大产出,具有经验、技术、管理、人才、资金优势的投资者或单位去开办,今后此类专业性、企业性很强的牧场会逐步多起来,很值得关注。

4.1.6全产业链一体化模式

这种模式是值得培育和推荐的模式,特点是自主性强,风险可自控,但需一定的实力才能办起来,对大部分人而言,只能是可遇不可求。

4.2乳品加工业的发展经营模式

4.2.1传统单一乳品加工模式只做乳品加工和产品销售,不养牛。

4.2.2贴牌生产模式2012年之前的蒙牛公司,依托贴牌生产的工厂就超过350家。

4.2.3产业链一体化模式既种草、养牛,又做产品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都涉及,这类企业多为只做地方区域市场,销售半径一般不跨越省际。

4.2.4品牌化市场运营模式以高投入广告的手法打造品牌和扩充市场,蒙牛、伊利、现代牧业等基本上可算是此类企业。

4.2.5资本运营型模式把企业包装成功上市,然后从股市中或出卖股权中赚取大钱,原经营主业只赚小钱或者不赚钱。

4.2.6企业股权多元化模式合资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让一家或几家企业加盟进自身的企业,使企业的股权实现多元化。蒙牛、现代牧业即属此类企业,现在的蒙牛,有国企中粮、外资法国达能和荷兰爱氏晨曦、私企原蒙牛的持股人。

4.2.7外资独资经营模式如印尼人投资的东营澳亚牧场、恒天然牧场等。

4.2.8私募基金风投模式摩根士丹利、高盛、英联、鼎辉、KKR等国际私募风投基金,都曾先后在蒙牛、现代牧业等企业显露过他们的踪影与足迹,而且,他们都成了资本投资合作的大赢家。

4.2.9区域市场经营模式这一类企业多为中小品牌企业,由于受资金、产能、规模、市场份额、资源等众多因素制约,他们的产品只能做家门口的区域市场,一般产品不出省际。

4.3中国奶业未来发展走向

一是散养户会被淘汰,特大牧场会受到遏制,适度中等规模牧场将成为主导牧场。二是家庭规模牧场将占中国奶牛养殖业的半壁河山。三是社会专业牧场、企业自办牧场仍将兴盛。四是在奶源主产区将会出现少许的恒天然模式,新的经营实体—“多家奶农联盟成立自己的加工厂”将成为利益联合共同体,因连利连心而蓬勃发展。五是全产业链独家经营的模式将会受到推崇。六是传统的乳品销售模式必将受到电商的猛烈挑战。七是中国奶业大兼并汹涌澎湃。

5 中国奶业发展路在何方?

5.1立足国内,控制进口

奶业发展必须坚持立足国内,适当进口的原则。目前要特别警惕将中国奶业沦为第二个大豆产业,成为新的“殖民地”。

5.2牛羊并举,绿色发展

坚持牛羊并举的奶业发展战略,在生态环境压力大,饲草丰富,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应提倡发展投资小、见效快、污染小的奶山羊产业。

5.3因地制宜,多元模式

我国奶业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多元化发展道路,建议大厂发展全国性品牌,重点发展婴幼儿配方奶粉,超高温灭菌的常温奶;中厂发展巴氏消毒奶,发展区域性奶业;小厂发展奶吧,就近占领市场,方便消费者。国家应出台限制二次喷粉加工奶、进口奶粉还原奶的销售,从技术壁垒方面限制进口奶粉对于我国奶业市场的冲击。

5.4以鲜制胜,区域发展

我国台湾地区发展奶业的经验值得学习,通过强力支持巴氏奶,培育区域性市场,发展区域性奶业,将国外奶粉拒之门外,确保台湾奶业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5.5和谐发展,产销共赢

一个产业要可持续地健康发展,产品必须让消费者放心,农民养殖盈利,企业加工挣钱,营销有利可图。因此,恒天然实行的“多家奶农联盟成立自己的加工厂”将成为利益联合共同体,因连利连心而得到快速发展。

5.6科技支撑,提高效益

我国奶牛、奶羊的产奶量仍然偏低,疫病防控、健康养殖、产品加工技术总体上仍然落后,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质量和效益。

5.7福利奶业,强壮民族

“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是国内外的共识,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的前提下,发展福利奶业的条件基本成熟。发展福利奶业,是指动物福利养殖、养殖场福利保证(政策扶持养殖奶牛、奶羊)、消费者福利补贴,依靠国家的福利政策真正达到“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的目的。

(注:该文根据论坛资料整理,未经作者本人审阅)

猜你喜欢
奶业奶粉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奶牛吃草
奶粉危机
妹妹的奶粉钱
你家奶粉只能冲着喝?这些妈妈们把奶粉做成了这个样子!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共同推动中国奶业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