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科技建设及重要启示——以民生为视角

2016-03-24 02:47孔晓
关键词:边区延安民生

孔晓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科技建设及重要启示
——以民生为视角

孔晓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发展科技建设以适应抗战需要,在坚持服务抗战的宗旨下,将服务民生贯穿于科技建设的全过程。以民生为视角,分析了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科技建设成效和特点,总结了经验,探讨了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的重要启示。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科技建设成效;重要启示

解放人民群众、服务民众生计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下文简称“边区”)将服务民生作为基本理念,广泛开展了科技建设。

一、科技建设对服务民生的重要意义

(一)工业是保障民生的物质基础

工业是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更是体现民生建设程度的“硬基础”和“硬指标”。在边区政府成立前,边区的工业基础极其薄弱,工业对民生的贡献微乎其微。边区政府在成立后便意识到,边区如果没有先进的工业作支撑,抗战与国计民生则势必会因缺少物质的支撑而举步维艰。为此,毛泽东等领导同志明确要求将提高工业技术作为重要的工业政策,让科技助力工业,工业回馈民生。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边区通过定期免税、提供低息贷款和技术帮助、开展劳动竞赛、鼓励技术创新、引进和培养工业人才等方式,落实“分散经营,统一领导”“军民兼顾,公私兼顾”“扶助手工业”等方针,结合边区实际,重点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协调公营、民营和私营工业的发展。

在科技的推动和正确的方针政策引导下,边区工业开始逐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对民生的支撑作用逐渐增强。以生活用品工业为例,1939年边区建立了新华肥皂厂,1942年自然科学院制造玻璃成功并于次年成立了可以生产十余种产品的玻璃厂,1943年年底边区安全火柴研制成功并开始生产……这些日用工业品的发展一方面为抗战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丰富了民众的物质生活,提升了边区民众的生产生活质量。到1944年,边区的肥皂、火柴、陶瓷等生活用品大部分已能自给或部分自给。

周恩来曾说,资本主义的害处“不在他利用科学,乃在他闭塞工人的知识。”[1]377边区将工人自身素质的提高视为工业回馈民生的重要一环,一方面通过组织成立识字组、夜校、技术学校、艺徒训练班等来提升工人的文化水平;另一方面通过不定期的举办展览会、交流会等积极推广先进的工业产品制作工艺技术,这对开阔工人们的眼界、促进工人掌握先进的工业技术和提高劳动技能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农业是保障民生的第一要素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然而,边区因自然环境、农业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国民党的封锁与日军的破坏,饥荒现象时有发生,民众的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边区政府意识到,农业是保障民生的第一要素,只有解决粮食问题,人民才有支持抗战的可能。因此,农业领域的科技建设应以提高粮食产量为重心。

1938年,边区建设厅就春耕问题提出了“改良种法,多施肥料,增加粮食产量”[2]的要求,主张农业生产与科学方法相结合,将科学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之中。在这一要求下,边区政府大力推广修筑梯田、打坝堰、拍畔等新型耕作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除上述措施外,边区还就增施肥料、精耕细作、开垦荒地、改良土壤、防治虫害、养殖蚕桑等问题积极向群众提供科学指导,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42年至1943年,仅陇东地区就“共开荒226 145亩,使耕地比原来增加了10%,年增加细粮5万石。”[3]131边区农业领域的科技建设提高了农业的生产力水平,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保障了农业“自给自足”目标的顺利实现,破解了民众长期面临的温饱难题。

(三)医疗是保障民生的现实需要

边区苦于基本医疗卫生常识和医疗卫生条件的匮乏,回归热、猩红热、肺结核等疫病经常发生,对民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1941年,“延安北区之红庄发生猩红热,该村十岁以下之小孩子因患此病而死者已有十数名,该村现有小孩发生此种传染病占50%,发病后而死亡者占20%。”[4]114此外,“志丹县侯家湾三年人口死亡率平均为9.2%,延安新正区死亡率达10%,在死亡人口中婴儿死亡较成人更大。”[5]对此,1937年3月,中央军委卫生部提出了边区群众卫生防疫工作的规划,次年1月成立边区卫生委员会。随后,边区政府正式发出“发展卫生保健事业,以增进人民健康”的号召。

在坚持“预防第一”的方针下,边区着力进行卫生常识宣传,鼓励群众同过去生活中不良的卫生习惯作斗争。除了派专员采取口头宣传外,边区政府还“充分发挥媒体、小册子的宣传作用,《新中华报》《解放日报》都成为卫生宣传的阵地。”[6]

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边区努力改善医疗条件,筹建新式医院和医务所,派遣医疗队下乡出诊。例如,延安的中央医院在成立初期规模小而且设施简单,到1943年,“其规模已发展到7个科室、150个病床,还可以进行化验和X光检查。”[7]221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求医需求,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的医疗卫生保障。据统计,1945年边区卫生署“曾派8个医疗队下乡,治疗病人3 500余名,门诊和复诊5万余名,医院收容并治愈2 000余人,并帮助群众建立了两个卫生合作社。”[8]362为配合医疗院所的发展,边区还着力发挥医卫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自1941年开始,边区各卫生学校都开设了门诊部以服务群众看病。中国医科大学的师生“曾多次到驻边区各部队调查并协助改进卫生工作,组织医疗队协助地方政府解决克山病、柳拐病等流行病的防治问题。”[9]此外,在延安时期,边区各医学院所共培养出了数千名医术精湛的医务人才,他们在构筑医疗卫生网络、服务民众医疗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为抗战后期边区的医疗工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教育是保障民生的客观要求

教育是科技建设的智力依托,更是保障民生的客观要求。在边区政府成立前,边区教育基础极其薄弱,群众思想文化普遍落后,人民期盼得到教育的“洗礼”。面对这种客观形势,中共中央提出发展教育以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向封建陋习作斗争,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

边区政府在成立时就将消灭文盲纳入政府工作规划之中。1940年,中共中央又一次提出发展教育组织、鼓励群众接受教育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自然科学院、延安药科学校等专业技术学校相继得到发展。除专业技术教育外,国民教育、社会教育都得到了发展。据统计,“1937年春,全边区仅有小学320所,在校生约5 600人,到1944年上半年,小学达1 377所,其中民办小学1 057所,在校生约3.7万人。1937年以前,边区没有中学,到1942年,边区有中学10所,其中普通中学2所,师范学校5所,中等专业学校3所,在校生2 000多人。”[10]315边区的社会教育则充分展现出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多样的特点。陇东地区“仅冬学就有全天冬学、半日冬学、冬学夜校、儿童冬学、妇女冬学、放牛娃冬学、文武冬学、一揽子冬学等等。”[3]140到1944年,“各类识字组、读报组几乎遍及边区各村,全边区参加冬学的农民约5万人。”[10]316。此外,边区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还充分照顾到少数民族群众的需要,除建立了延安民族学院外,还“先后为回民办了8所伊斯兰小学,一所伊斯兰大学。”[11]157

各种教育组织的建立为边区群众的思想开化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广大边区群众通过文化学习,开始从愚昧落后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不少群众成为有一定政治觉悟和文化知识的新型农民。

在教学过程中,边区将科技教育与服务抗战、服务生产生活、服务民生有机统一起来。在社会教育中,“政府将识字作为农民教育的抓手,编写了《抗日三字经》《实用四言常识》《新五言杂字》等识字课本”[12],在提高农民知识水平的同时,又提高了他们对团结抗战的认识。在学校教育中,为响应中共中央“将‘文化食粮’输送到军队、乡村、工厂”[13]的号召,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例如,医科大学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不仅在医院进行医护工作,同时还参加各地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实践;气象学校的学员则兼任气象预报观测员;农业学校将试验场培育出的新型作物品种向农民推广,为边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五)科普是保障民生的持续性需要

在边区政府成立前,民众对科学知识掌握甚少,“人们的思想中普遍不具有科学性思维,意识不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14]中共中央指出,科普是保障民生的必然要求,也是持续性需要。只有做好科普工作,“我们才能随时应付根据地建设上的多方面需要,”[15]252才能彻底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对人们生活的毒害。为此,自1938年开始,边区几乎每年都会举办不同机构、不同规模、不同种类的展览会对群众进行科普教育,展品以技术发明或革新方面的成果居多,参展人数每次都达到上万人。此外,边区还进一步发挥报刊杂志的“喉舌”作用,利用报刊杂志向群众普及科学知识。为此,边区先后恢复和创办了《新中华报》《解放日报》《边区群众报》等报刊,并将其作为科技普及的重要载体。《解放日报》专门设立了“科学园地”专栏,发表科技类的文章来普及科技知识。《新中华报》《解放日报》都设有卫生宣传专栏,向群众宣传医疗卫生常识。同时,边区还出版发行了大量的通俗科普读物和宣传资料。其中,“仅1942年到1944年夏季,‘司药必携’、‘配偶禁忌’、‘王大娘养胖娃’、‘解剖学’和‘耳鼻喉科学’等医药卫生读物的出版发行量就高达78 200余册。”[16]51

除上述措施外,边区还紧密结合群众的日常生活,深入群众之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科普宣传。例如,“当时陇东各县的庙会很多,民教馆的人员带上文化货郎担子赴庙会,往往靠墙搭起一个棚,挂图画、讲形势、唱民歌、卖新书、售药物,或者介绍一种庄稼的新知识、新技术,进行综合的与老百姓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教育宣传。”[3]141值得一提的是,边区文艺工作者在“深入生活,深入工农兵,使文化与抗日战争紧密联系起来”[17]165的基础上,通过借助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创作了《选种歌》《学文化》《夫妻识字》等文艺作品来宣传科普知识,得到了边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边区的科普工作使广大边区群众对科技有了正确的认识,相信科学、追求科学成为广大边区群众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边区群众开始注重用科技知识指导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这不仅提高了群众自身的生活质量,还为边区科技建设的持续发展打下了群众基础。

二、对做好当前工作的重要启示

(一)注重学习型社会建设

知识是保证边区科技建设持续推进的重要手段,是改善与服务民生的重要力量。1941年5月1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党员参加经济和技术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一切在经济和技术部门中服务的党员,必须向非党的和党的专门家学习”[18]32。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学习的重视。传承延安时期鼓励学习知识的优良作风,现已发展成为当今中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思想核心。“学习型社会就其形式来说,是要创造一个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就其实质来说,就是一个‘以学习求发展的社会’。”[19]为此,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应坚持延安时期重视知识学习的优良传统,创造公民终身学习的社会环境,通过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来提升人民对知识需要的认识新高度。

(二)推进民生工业发展

工业发展助力民生问题的解决是边区科技建设中的重要特点,也是保障边区科技建设成功的重要基础。工业走民生发展之路,推行民生工业战略,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内容,是延安时期边区科技建设对当今最重要的启示。发展民生工业,就是将民生贯彻到工业发展的全过程,“以民生需求为动力、以符合民生为标准、以服务民生为路径、以满足民生为目的”[20],其既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又为现代工业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为此,应继续推进民生工业战略,为社会提供物美价廉、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民生产品,着力解决收入与就业问题,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缩小贫富、城乡、区域差距,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注重节能降耗,杜绝污染排放,切实保护生态环境”[20],达到产业富民、惠民的要求。

(三)走科教兴国之路

延安时期,边区的科技建设充分证明了教育必须结合实际和“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21]351的道理。重视科教,走科教兴国之路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应提升科教在现代化建设和民生建设中的地位。通过深化科教改革,改变目前科教体系中不适应群众生产生活发展的部分,从而建立起适应群众发展要求的、全新的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通过走科教兴国之路来培育高层次领军人才和专业文化工作者,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从而最终实现科教兴民。

[1]周恩来早期文集(下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

[2]边区建设厅对于今年春耕动员工作意见之提纲[N].新华日报,1938-06-05(4).

[3]马西林,王钊林.陇东革命斗争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4]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志·卫生志:第72卷[G].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5]张铁夫.医务界的创作[N].解放日报,1944-07-23(2).

[6]魏彩苹.从民生视角看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医疗卫生事业[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5).

[7]李鼎铭.关于文教工作的方向[G]//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8]卢希谦,李忠全.陕甘宁边区医药卫生史稿[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9]阎树声.试论延安时期“三位一体”发展科学技术[J].人文杂志,1994(6).

[10]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陕西历史:第1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11]李资源.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12]贾钢涛.延安时期中共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经验及启示[J].党政研究,2015(3).

[13]任宗哲.党的延安时期文化建设的六点探索[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7).

[14]孔晓,贾钢涛.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科技建设的内容与启示[J].世纪桥,2016(3).

[15]徐特立文集[G].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16]唐莲英.中国共产党与科技现代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17]肖效钦,钟兴锦.抗日战争文化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

[18]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1辑[G].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3.

[19]顾明远,石中英.学习型社会:以学习求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0]唐凯娥.民生工业实现路径与支撑体系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2(6).

[21]毛泽东文集:第8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编辑:文汝)

D23

A

1673-1999(2016)09-0095-03

孔晓(1990-),男,陕西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21)思政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经济理论问题和党史党建理论与实践。

2016-05-13

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新时期陕西农民科技教育研究”(2015KRM073)。

猜你喜欢
边区延安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走进延安
《保卫延安》震撼播出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