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锁髓内钉治疗上肢骨折160例护理体会

2016-03-24 15:17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市顺义区医院上肢外科北京顺义101300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髓内上肢伤口

刘 旭(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市顺义区医院上肢外科,北京顺义 101300)

带锁髓内钉治疗上肢骨折160例护理体会

刘 旭(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市顺义区医院上肢外科,北京顺义 101300)

带锁髓内钉;上肢骨折;护理

带锁髓内钉治疗上肢骨折,具有手术适应症比较广,手术创伤相对比较小,断端固定可靠,抗扭转应力强,应力遮挡作用小等诸多优点,在临床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现将2005年1月-2015年1月我院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上肢骨折160例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60例,男98例,女62例,年龄19-77岁,平均38.5岁。其中肱骨骨折102例(开放骨折38例,闭合骨折64例),前臂骨折58例(开放骨折16例,闭合骨折42例);新鲜骨折118例,陈旧骨折42例。闭合性骨折均在伤后3-7天手术,开放性骨折急诊行清创缝合,待病情稳定后手术治疗。

2 护理方法与结果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患者因骨折存在紧张和焦虑等各种思想负担,护士要对不同病人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疏导[1]。要以热情、和蔼的态度讲解骨折的基本知识和围手术期的各种注意事项;详细讲解病房的住院须知,介绍已痊愈出院的优秀患者病例,消除患者的各种疑虑;讲解手术麻醉方法及所能达到的最佳效果。通过这些心理疏导,可使患者建立手术安全感和对医院的信任感,从而促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另外,还要依靠患者家属协助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治疗和护理都能顺利进行[2]。

2.1.2 术前准备:术前要把上肢体表测量结果和拍片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选好合适型号的带锁髓内钉;完成术前各项常规检查,需要对输血患者进行HIV等一系列检查;需要全麻的患者术前放留置导尿,术前遵医嘱进行抗炎和消除水肿治疗;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水,术前日晚口服安眠类药物,防止患者紧张导致失眠,影响手术进行;手术区域常规备皮,注意不要刮破皮肤。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术后每15分钟测量生命体征1次,病情平稳后改为2小时测量1次,24小时后再改为每天4次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进行抗炎和补液,对于失血较多者,可考虑适量输血。

2.2.2 患肢护理:将患肢抬高30°置于外展位;注意观察肢端血运情况,观察肢端是否出现剧痛、皮温降低和青紫现象;当发现肢端甲床血液充盈时间延长、脉搏减弱,则提示血液灌流不足,必须紧急进行处理,如松解包扎敷料,抬高患肢等;术后第3天,拍片观察带锁髓内钉位置有无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处理。

2.2.3 疼痛护理: 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上肢骨折,由于手术切口小,故创伤比较小,术后疼痛较轻,一般患者口服洛芬待因40mg/次,每日2次即可缓解疼痛症状。对于疼痛耐受较差的患者遵医嘱肌注杜冷丁50mg。术后3天疼痛症状一般都会明显减轻,如果出现疼痛加重,提示合并感染的可能,要及时发现,对症处理,控制感染。

2.2.4 引流管的护理:严密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防止引流管弯曲和堵塞,记录引流液的量和颜色变化。若引流量>300ml/h,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术后第1-2天如果引流量极少或全无,提示伤口局部肿胀感染压迫引流管导致堵塞,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还要注意切口敷料渗血情况,及时更换敷料。术后第3天如无引流物流出,可以拔除引流管。

2.2.5 预防泌尿系感染:对留置导尿患者每日用碘伏棉球对尿道口擦拭1次;尿管的反复滑动会导致泌尿系感染,所以要固定好导尿管;嘱病人每日饮水1000ml左右,以保持尿量在1500ml以上,减少尿液结晶产生,防止尿路感染。

2.2.6 饮食及生活护理: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胃肠功能较差,要注意增加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高钙饮食,以加速骨痂生长,使骨折如期愈合。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科学搭配膳食,保持大便通畅。注意做好皮肤及口腔的护理,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和湿润。

2.2.7 并发症预防:⑴脂肪栓塞综合征。多发性粉碎性骨折会有许多脂肪进入血液循环,过度扩髓也会有脂肪颗粒破裂进入血液循环,尽管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生率很低,但临床仍然不可忽视。⑵伤口感染。伤口感染可以导致手术失败,主要原因为创伤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伤口内积血、术后切口引流不畅和过度扩髓造成骨内膜损伤等等。伤口感染的患者会出现骨痛加剧,伤口周围组织明显肿胀和高烧不退。预防措施包括术前及术后应用抗生素,伤口充分有效引流等。应严密观察病情,发现伤口感染及时处理。⑶髓内钉弯曲折断。髓内钉弯曲折断即宣告手术失败,原因有过早负重和髓内钉选择过细。此时要考虑制动,避免活动,拍片确定有大量骨痂形成时,再进行功能锻炼。⑷坠积性肺炎。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呼吸道并发症。应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练习呼吸和有效的咳嗽,必要时拍背协助病人排痰,口服化痰药物和超声雾化吸入,以达到预防坠积性肺炎的作用。⑸深静脉血栓。上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下肢骨折少,但临床护理也不能忽视。每日静点七叶皂苷钠20mg,以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并加强上肢关节屈伸功能练习。注意观察术后上肢情况,发现上肢肿胀、皮肤发绀、皮温降低、疼痛加重等,均提示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可能。确诊发生深静脉血栓后要进行抗凝溶栓治疗,患者卧床休息2周,抬高患肢,预防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和脑栓塞。⑹压疮。由于患者长期卧床,要注意防止压疮的发生,护理中要注意床单平整和干燥,协助患者勤翻身和变换卧位。

2.3 康复护理 术后2-7天可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开始每天训练20次,每次20分钟,同时可使用骨折理疗仪器辅助治疗。术后2-3周指导患以肘关节及臂关节为主的关节活动,最大限度屈伸关节,每天20次左右,30分钟/次。术后3周可让患者进行轻度负重锻练,锻炼的负重量要根据当时的X光片确定骨痂生成情况决定。骨折愈合稳定患者每次锻炼1-2小时;骨折愈合不稳定者,每次锻炼不能超过30分钟/次。2-3个月后拍片复查,显示断端有连续性骨痂生成才可正常负重练习。对于有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不能过早进行负重锻炼。

2.4 出院指导 为上肢骨折患者制定详细功能锻练方案,并将患者住院诊断和治疗详细情况、各项重要检查结果和随访联系电话记录在出院随访登记本上。嘱患者出院后进行功能锻炼时要小心谨慎,防止次伤害发生。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可急于求成,进行过度锻炼。耐心细致地给患者及家属解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解除患者顾虑,放弃悲观情绪,正视疾病。嘱咐患者出院后1、3、6个月来院复查,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是否可以取出髓内钉。

2.5 结果 160例行带锁髓内钉治疗上肢骨折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手术和护理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上肢骨折传统方法是用钢板内固定或普通髓内钉固定治疗,手术切口大,固定不可靠,并发症(钢板或普通髓内钉断裂,螺丝钉脱出)发生率比较高。而带锁髓内钉治疗上肢骨折,具有住院时间短、手术创伤比较小和患者痛苦少等优点。带锁髓内钉以中心固定和轴向型固定方式,在保持肢体长度的同时,可有效控制旋转功能,使骨折断端的稳定性大大增加,负重时应用遮挡作用小,骨折端的应力得以传导而刺激骨痂生长,促进愈合,可使患者活动和负重时间提前。髓内钉以中心固定两端加锁方式,可以充分阻止断端分离以及骨折两端旋转移位,骨折固定牢靠,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可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练。

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方面,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应因人而异对患者出现的各种病情采取不同方法对症处理[3]。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做好术前、术后全方位护理,可避免并发症发生,保障手术效果,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1]石光荣.创伤骨折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调查与心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21-23.

[2]王惠冰.应用循证护理解决骨科住院病人常见问题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74-175.

[3]沈雅芬.临床护理思维方式的理性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34-35.

(护理医学栏目编辑:张 健)

R473.6

B

1004-6879(2016)04-0320-02

2015-11-09)

猜你喜欢
髓内上肢伤口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伤口“小管家”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