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篮球课程教学的改革

2016-03-25 02:38刘少华
科学与财富 2016年7期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高校

刘少华

摘 要:本文以篮球课程为研究对象,明确了对篮球课程的认识,对篮球教学过程的技能学习,篮球课程的情感体验,篮球课程的考核领域进行剖析。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 高校 篮球课程

1 阳光体育运动赋予高校篮球课程的内涵及篮球课教学的困境

体育篮球课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篮球课程的广泛开展,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学会科学锻炼身体方法,是篮球课程重要的任务.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赋予了高校篮球课更多的内涵,篮球课的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在教学法中既要注重教法研究,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并注重自主探究性教学方法及突出情感体验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既学到篮球技能,又娱乐身心,从而体验到阳光体育运动的放松、愉快.

2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篮球课程教学的改革

2. 1 篮球课程的认识领域

体育教师对篮球课程的认识高度,它决定着教师、学生从事篮球教学的一切行为活动,对篮球教学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如果不能认清了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就不能按其规律办事.

所以要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主动权,就要树立良好的篮球教学理念.只有提高对篮球课程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篮球课程的教学实践.学生喜爱篮球,更多的是对这种文化现象的体验,追求身心的完善发展,延续学生的篮球理论与篮球再学习的惯性.在上篮球课的过程中,加强对篮球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重视篮球运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宏观认识,使他们比较全面、客观、准确地了解篮球运动的内涵.

篮球运动是大学生早期的社会活动,大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扩展了交际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不断挖掘自我潜力、积极学习、挑战自我、积极创新来迎接新的挑战.

当代的教育是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时代,大学生学习打篮球不仅通过篮球的学习锻炼获得健壮的体魄,同时还应该拥有丰富的篮球人文知识,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当前,体育人文精神的缺失在高校篮球教学中比较常见,这不仅导致了学生对篮球的认识不足还直接致使大学生知识涵养不足.当前的篮球教学中所渗透的篮球文化的教学很少.加强篮球文化的渗透,篮球课教学不能仅仅定位在学科课程的范畴内,只强调知识、技能、技巧,而应该重视它作为一种学校文化的价值[1].

2. 2 篮球课程的技能学习领域

当前,高校篮球课程教学仍然秉承着以传统的以技术教学为中心的体育教学理念,通过篮球课程的教学使大学生习得简单技术动作.传统的教学方法减弱了篮球的娱乐性、知识性,大学生在学习篮球的过程中体验不到篮球的真正内涵,体会不到篮球之中团结、坚强、快乐的精神; 不能实现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能得到很大的提高.此外,阳光体育运动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指导思想根本没有真正贯彻到实际的篮球教学应用当中,学生们不能通过篮球课的学习深入了解、认识篮球.

在教材配备方面应"以篮球运动技术为主线的教材体系"向"以篮球健身手段与方法为主线的教材体系"转变为指导,并借鉴和吸收当代国内外篮球教学和篮球健身新内容,增强篮球体育教育的适应性[2].理论教学应该从阳光体育需求出发合理安排内容,使学生对阳光体育的内涵以及篮球的多元价值能充分地认识.根据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多元化需求,学生通过篮球课程的学习,不仅掌握有用的篮球运动技能和规则,还要加强对体育文化、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锻炼的卫生保健知识以及体质评价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学会制订锻炼计划、选择锻炼内容和评价、锻炼效果的方法.另外,通过篮球课程的教学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欣赏、评价篮球比赛,消除不良的体育观赏行为,了解和感悟丰富的篮球文化,以此拓宽学生视野、增强阳光体育意识.

2. 3 篮球课程的情感体验领域

阳光体育运动强调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恒久的体育习惯.通过体育锻炼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一个健康,积极,乐观,主动,自信,友善的和谐个体,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生命的质量和生命尊严的意识,使每个人都能拥有和谐,美好的人生.

当前,高校现行的体育教学方法受体育院系教学的影响,比较多地表现出运动训练化的特点.在篮球课程的教学上体现出篮球教学往往以篮球技术的传授为重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尽管讲解正确,动作示范标准,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往往是被动适应教师的指导和安排,忽视了学生体育活动的情感体验,束缚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的发挥.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篮球课程学习,让学生充分体验篮球運动中兴奋、满足、成功、自由、愉悦等良好的心理感受; 能够自主地选择能满足自身需求的篮球活动; 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学会情绪的自我调节; 能够公正看待自己、评价他人,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培养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

2. 4 篮球课程的考核领域

篮球课程的考核中往往出现有的学生认真练也无法及格; 有的学生可以轻而易举的拿高分的情况.在课程的考核上,教师们过分重视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结果,没有注意到他们为之而努力的奋斗过程,而这个为之努力的过程也应当是占最后课程成绩的一部分的.所以,缺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体育人文价值观、终身体育意识等隐性因素的关注.

当前,传统的篮球考核方法己不能适应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必须建立科学的篮球成绩考核评价体系.首先,要重新认识考试的功能作用,充分发挥教学考试原本具有的教育功能、教养功能、发展功能、诊断功能等等,淡化分数意识,树立考试真正服务教学的思想,把异化了的考试再纠正过来,树立科学的考试观.其次,为全面实现终身体育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多种能力,改变单一考试方法为多种考试方法的综合运用.全面认识各种不同考试方法对培养学生不同方面能力及素质的特殊作用.因此,理论与技术、技能考试相结合,把考查与考试相结合,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等方法,建立科学而全面的篮球成绩考核评价体系,为高校体育教育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服务.

3 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应当对篮球课程重新定位,从文化的高度来认识篮球课程的教学; 篮球课程的技能学习要改变以往传统的以技术教学为中心的体育教学理念,采用自主式、领会式、游戏式、合作式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指导思想; 注重篮球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人体得到充分运动,在生理、心理上获得快感; 篮球课程的考核实现由单一考试方法为多种考试方法转变.

阳光体育运动赋予高校篮球课程更多的内涵,积极思考,努力探索改革才能使篮球课程的教学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祝蓓里,季浏. 体育心理学[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0 - 34.

[2] 郭建营. 议高校公共篮球课教学改革〔J〕. 体育教育,2012,36( 2) :94 -95.

[3] 何润侨. 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课教学浅谈[J]. 学校体育学,2012,( 2) .

猜你喜欢
阳光体育运动高校
浅析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策略
阳光体育运动与高校体育社团的关系探索
中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模式构建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体育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