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化住宅建筑的外观设计

2016-03-25 03:39王洁李佳纹
科学与财富 2016年7期
关键词:外观设计规划

王洁 李佳纹

摘 要: 随着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呆板、单调、缺乏变化、没有个性的住宅造型已愈来愈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本文借鉴了国内部分优秀建筑设计的成功方法,从而引出设计中

所出现的问题和设计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外观设计;规划;利用空间;色调质感

1 引言

住宅建筑作为城市功能的重要细胞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因其功能性和实用性的要求较高,外观造型因素往往被忽视。加之我们的设计能力、开发商的认识以及财力等因素的制约“, 千楼一面”、外型单调的现象比比皆是。正如某教授所说:“城市化与建筑像江潮一样地发展, 像水波纹一样地逼近。一方面有大量的建设,产生巨大的生命力和生产力。另一方面也在进行相当多的大尺度的破坏。”

2 规划是先导

体型设计是外观变化的重要手段。要运用这一手段实现外观变化,规划是先导,是前提条件。规划应在充分考虑地形地貌、环境道路、日照间距、通风要求等因素的情况下,规划出建筑的红线位置及错落的层数要求, 住宅设计才有条件实现体型变化,产生跳跃的天际线。我国的规划设计中不乏这样的优秀范例。如无锡的太湖花园:整体变化的小区规划给造型设计创造了条件。外立面设计为双坡顶屋面,南北两面都退台,高低错落,外型美观。

3 地方特色的体现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地方特色的挖掘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可使建筑特色更加鲜明。“土生土长”的住宅,可识别性更强。人们易于在环境的耳濡目染下陶冶情操,触摸建筑的文脉,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就是建筑“原生性”的魅力所在。苏州的“桐芳巷”(图1)就是体现地方特色外观设计的突出代表。其设计吸取了苏州传统民居的特点,造型轻巧,粉墙黛瓦。小区内沿用了传统的小青瓦,采用“提栈”做法,使屋顶更显轻巧、飘逸。住宅山墙结合坡屋顶做成浅灰色抛物线脚。门窗框上篷小青瓦,既能遮阳避雨,又形成光影变化,整体上与苏州古城风貌融为一体。再如上海三林苑的里弄式建筑及海派特色设计、合肥琥珀山庄的徽派风格住宅设计、无锡太湖花园马头山墙、成都棕北小区的川西民居设计、广州岭南花园梳式布局等等都是其中成功的例证。

4 结合功能,巧妙利用

住宅的立面造型要适应内部空间的要求。虽然说住宅是功能性强的建筑类属,但只要我们细心琢磨、巧妙利用,也能创造出变化丰富的建筑外观。

4.1 突出物的利用

即使是平面非常平直的住宅往往也需要阳台、雨篷、花台、空调架等突出物。千万不要小看这些突出物的设计,搞好其设计可以弥补住宅造型的单调, 在提供实用功能的前提下增添变化感。阳台是内外空间的交互场所, 其形式的变化多种多样。矩形、梯形、弧形曲线形、落地窗等均可采用,以丰富住宅外型。雨篷是单元入口的重要标志,设计应注意其与建筑整体的和协统一,又具有标志性和可识别性。花台是生态理念引入住宅设计的介质,它不仅可以增加立面的凸凹变化,而且能为绿色提供“住所”。空调架的设计既解决了空调外挂的实际需要,丰富住宅外观,又能消除住户自装空调带来的不便和外观凌乱等不良后果。

图1

4.2 屋顶的设计

近年来,顶层设计跃层阁楼成为一种时尚。利用好这一功能需求是创造丰富住宅形体的明智选择。但也不应将其作为“包医百病”的秘方而滥用。在功能上不需要阁楼的平屋顶,可采用“飘板”、花架、出屋面楼梯间、屋顶绿化等手法以求变化,丰富住宅的“第五立面”,同时给居民创造良好的休闲、乘凉、交流及户外活动的空间。

图2

图3

4.3 不规则房间的处理

这个问题看似属于平面设计范畴, 实则是立面设计与功能设计结合的问题。不能很好地消化这些不规则房间,造型因此而产生的变化也就得不偿失。某住宅设计(图2)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将曲线变化所需的角度消化在公共楼梯间及厨房、阳台等处,既产生了变化的外观形象,又提高了使用率,同时也避免了异形起居室、卧室空间的产生,使户型产生了大小的差异,丰富了户型种类。

5色调、质感

谈到外观设计,就不能不提到色调和质感。因为它们是映入人们眼帘的第一感观。色调和质感的选择应考虑心理的因素、地域的因素、环境的因素、经济的因素等等。色调和质感的设计是增强可识别性的重要手段。

某市御桥花园民乐苑(图3)外墙采用全滚涂饰面,单元入口贴面砖以示区别。西区选用浅驼色系,南区选用浅红色系,分别在醒目的高处饰以相谐的深色大块面, 形成了组团之间色相上的差异和变化,提高了组团的审美个性和可识别性。因所选三套色系在色温上相近,虽各有特点而在运用手法上又是统一的,整个小区在绿化环境的映衬下显得明快、清新、丰富、和谐。

建筑的色彩取当地传统民居木结构中的绛红色,土黄的砖墙,黑色的窗帘,白色的线条,配以现代的构图方法,使之既有时代特色,又极具鲜明的地方风情。在色调质感的选配中,针对小区東南西三面环海,从每户的窗户或阳台向外望去,碧海蓝天一望无际,为天然的冷色调系统。故在小区总色调的设计上选择了暖色调以期达到冷暖平衡。每个单体建筑外立面色彩及材质采用“三段式”处理手法。最下基座段为蘑菇石及砖红色高级面砖,从色彩上减轻行人所遭受的强烈反光刺激,材质坚硬、耐磨、抗冲击、并给人坚实稳重之感。住宅中部主体用淡黄色外墙涂料,使建筑明快舒适, 在阳台挡板及外墙线脚等细部处理时色调加重,以突出对细部的丰富处理及色彩对比;顶部坡屋顶铺黑灰色系彩瓦,效果不同凡响。整个花园色彩丰富,充满家居气氛的温馨感及浓郁的生活气息。

6 结束语

住宅外观设计没有什么定式可言。需要不断探索其内在规律,从规划设计、城市设计挖掘地方特色、结合功能、巧妙利用、搞好色调质感选配等方面着手,切实把握关于住宅设计的昔日经验、当今水平和未来准则,合理地运用统一、比例、尺度、均衡、稳定等设计审美原则,不断创新,从而创造出公众满意的优秀住宅景观。

参考文献:

[1]卢超. 我国住宅外观设计多样性的思考[D].中央美术学院,2013.

[2]王学军,王勇. 城市综合体中的住宅设计[J]. 城市住宅,2015,11:64-66.

猜你喜欢
外观设计规划
发挥人大在五年规划编制中的积极作用
以色列新《外观设计法》8月7日生效
局部外观设计保护中的几个问题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外观设计专利的后续保护及其限制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十三五规划
小型汽车外观设计的发展趋势研究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