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标准浅析

2016-03-25 04:08李发恩赵洪侠
科学与财富 2016年7期
关键词:急危重症高职护理课程标准

李发恩 赵洪侠

摘 要: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部分中职院校升格为高职院校,这种升格不能仅是等级和规模的升格,更重要的是办学质量的升格。本文从课程定位与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考核评价5个方面浅析了急危重症护理的课程标准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可供参考。

关键词:急危重症;高职护理;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培养培训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1]随着职业教育发发展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一些地方中职院校采取合并或并入高一级院校升格为高职院校的情况已属常态。潍坊护理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学院)是由原益都卫校和潍坊卫校合并组建而成。2011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5月教育部备案。合并前,两所卫校都是国家级重点学校、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省级文明单位。为了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我学院重新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在此谨以我学院护理系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标准为例进行浅析,以供参考。

1课程定位与目标。

1.1课程定位:《急危重症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拓展课,是一门关于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的跨学科综合性应用课程。[2]计32学时2学分,主要开设于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第二学年第四学期。这一时期,学生已经学习了英语、计算机、思想政治等公共基础课、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等专业基础课及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已经掌握了比较丰富的医学护理理论知识,这为学习《急危重症护理》等专业拓展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急危重症护理这门课程也为下学期的见习实习奠定了基础,本课程具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1.2培养目标:掌握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对危重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能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整体护理;毕业后能独立地从事临床急救护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目标护理岗位:院前急救、急诊科、ICU专科护士。

2课程设计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创伤及灾难事故等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不断提高,以及急诊科、ICU专科护士的要求,都要求我们改变传统课程模式,进行课程设计。我们课程设计总的原则为: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急危重症岗位需求为依据[3],重点培养学生在急危重症护理岗位必备的职业能力,目的在于使我们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获得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我们采取了与医院护理专家共同开发设计课程的思路。

具体来讲,首先我们学校教师通过与医院护理专家进行岗位调研,明确医院哪些岗位需要专业人才、胜任这些岗位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然后针对这些能力,我们教师再开发相应的学习情景,构建学习领域。一句话,那就是医院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设计什么样的课程来培养这样的人才!

根据岗位调研所获得的岗位需求信息,来制定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三个方面。知识目标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常见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原则和护理措施。能力目标:能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正确病情评估与护理,运用急危重症护理知识与技能进行现场急救及监护。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医疗护理职业道德,牢固树立“生命至上”、“时间就是生命”的抢救观念。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护理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护患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从事护理工作的健康体质和健全人格,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教学内容。

我们依据“必需、够用、贴近学生、贴近临床护理”的原则来选取教学内容,将专业课程内容与护士执业资格标准相衔接。具体过程来讲仍是院校合作的方式,那就是根据院前急救、急诊科、ICU目标岗位群的典型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所要求具备的职业能力,结合护士执业资格标准来选取具体教学内容。

根据所处的医疗服务场所,具体教学内容分为3个模块:院前急救、急诊科救护和重症监护。每个模块以典型案例为载体,下设若干个具体情景,提出相应的护理任务,供学生学习。这是校内具体教学内容章节。

4教学实施。

大二学生知识储备较丰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较好,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对专业知识技能有较强渴求。但融會贯通能力差,缺乏系统的临床思维,动手能力欠缺。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我们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方式方法组织教学,以期达到锻炼学生系统的临床思维、提高动手能力的目的。

我们有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所有的教学内容是分阶段完成的,第4学期在学校通过专兼职教师“教学做一体”的教与学及尝试开拓翻转课堂、慕课等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使学生重点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的实践能力,5-6学期在医院通过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指导见习、顶岗实习来锻炼临床思维及实践动手能力,完成岗位任务,提升职业能力,通过这种螺旋递进式能力培养,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高层次的技能型人才。

我们有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能够满足对常见急危重症病人的模拟急救及监护护理。同时我们学院与60余所国内各级医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学生第三学年奔赴医院进行顶岗实习,在实习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为成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我们正在试验着“院校双证融通”。常规来讲学生毕业获得学历证书,而医院需要的是具有护士资格证的护士,基于此,我们在学生在临床护理顶岗实习至少8个月之后至毕业之前,给予学生护士资格证考试辅导,争取使我们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就通过护资考试,获得护士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5.考核评价

5.1考核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性考核2种,过程性考核成绩由平日表现成绩、实践技能(实验实训)考核成绩组成;[4]终结性考核成绩采用期终笔试成绩。平日表现成绩占20%,由随堂测验、提问、作业、考勤、学习态度、课堂纪律、人文素养等构成,由任课教师根据构成要素自行评定;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占30%,由实验实训态度、实验实训操作技能、实验实训报告成绩、实验实训单项或整体考核等构成(各小项所占比例:实验实训态度15%,实验实训报告成绩25%,实验实训操作技能及考核60%,在课程实验实训项目结束后,根据每个实验实训项目考核的成绩进行平均,得到该学生该门课程实验实训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50%。

5.2顶岗实习学生成绩采用出科考核的形式,出科考核由所在科室的临床带教老师进行,包括理论和技能操作两部分,采取笔试、口试和现场操作等方式,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实习的所有科室出科考试的平均成绩为顶岗实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6/22/content_8901.htm.

[2] 王慧珍.急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3.

[3] 金玉忠,王衍,田宾,等;《护理专业开设岗位职业能力综合训练课程的尝试》[A];第八届全国护理高职高专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桂香.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质量评价[J].继续教育.2011.(7):34-37.

作者简介:姓名:李发恩,男,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医学护理教育。单位:潍坊护理职业学院,邮编:262500。

猜你喜欢
急危重症高职护理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江苏省南通市区社区居民急救知识现状调查与应对策略分析
急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中帝视内窥镜的应用效果与护理分析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急危重症孕产妇的院前急救方法以及护理措施分析
基于职业导向性高职护理解剖学跨学科教学初探
“课业”在高职护理专业新生认知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前转运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