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初探

2016-03-25 04:39赵忠庆
科学与财富 2016年7期
关键词:初探吸引力高职高专

赵忠庆

摘 要:根据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情况,探讨思政课的教学吸引力问题。文中阐述了增强教学吸引力的重要意义,分析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吸引力的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的有效策略,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高专;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初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职高专院校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然而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课堂吸引力却越来越不理想,教学的实效性不高。学生对政治理论课兴趣不浓,课堂上“低头族”太多,应付考试的现象非常突出。面对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吸引力,这是摆在思政课教师面前值得探究的一个课题。

一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的重要性

提升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的教学吸引力,能够增强课程教学实效,能顺应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者的需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引导学生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第一,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可以将政治课建设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精品课程,可以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第二,可以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灌输给学生,让当代大学生更加关心时事和国家发展,增强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第三,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将马克思主义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结合起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定实现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综上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陣地和主渠道作用巨大,增强教学吸引力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值得思政课教师用心研讨。

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不足的现状分析

(一) 学生功利思想突出

当前高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之一是学生的功利思想和认知缺陷导致的,由于社会上各种偏激声音的出现,暴露出诸多的问题与矛盾,对思想纯洁的青年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许多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不大,只要学好专业课能适应将来就业就行,觉得公共课“无用”。于是校园里存在重视专业知识学习,轻视基础知识学习;重视专业技能培养,轻视思想品德培养的现状。这就形成了淡化思政课,重视专业课的局面。

(二) 课堂教学缺乏感染力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普遍存在重视理论知识、轻视实际应用的现象,一些思政课教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育部指定教材,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所有授课内容均是国家统编,应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许多老师过于死板,对于社会上有争议的问题,不敢拿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和辩论,致使学生遇到是非难辩的相关问题时,方向不清、左右摇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忽视政治理论应用的分析,理论不能很好地结合实际,纸上谈兵,学生在听天书,整个课堂缺乏感染力,学生逐渐丧失学习政治理论的激情。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方法缺少吸引力,对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这也反映了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态度。

(三) 教师队伍有待加强

师资队伍问题是造成教学吸引力缺乏的又一原因。教师教学负担繁重,许多教师身兼两门以上政治理论课,如既担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授课任务,又需担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有的还要兼任行政职务处理日常琐事。这是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存在的严峻问题,教师的教学精力明显不够,导致教师照本宣科现象严重,课堂教学质量不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应有的影响力。教师总体实力不高也严重影响着教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不是政治专业的,不是全日制本科学历的,理论功底相对不够深厚;又有相当一部分是青年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不多,实践经验缺乏,在教学中随机应变能力差,致使学生认可度低,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不理想,自然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方式陈旧单一

在实际教学中,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形成了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关系,教师重讲授、轻自学,重教法、轻学法的做法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之所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会出现厌学情绪,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没有跳出“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模式重教师单向“灌输”,轻师生双向交流,过分依赖教师的“教”,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违背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单一,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吸引力,这样就很难发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因此我们思政课教师应努力更新教学观,创新教学模式,开展一场变“轻”学为“重”学的教学改革。

三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的有效策略

(一) 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核心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就是要让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凝聚力量,引导他们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励志刻苦学习,积极投身实践,不断激发他们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热情。思政课教师要帮助大学生克服在学习上的功利主义思想,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树立“世界那么大,学好了再去看”的思想。学生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对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学习动力。针对学生偏重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掌握的问题,思政课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二) 突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价值

为了提升思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解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空洞问题,需要将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突出政治理论课在当前的现实价值。要从社会现实出发,敢于直面复杂的社会问题,可以说社会热点是影响大学生产生思想的根源之一。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精心设计,适度安排对热点问题的讨论,尤其是当前一些敏感话题如“生二胎”、“反腐”、“推迟退休年龄”、“军队改革”等,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探究问题,使学生真正感到政治理论并不是空泛的说教,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学习理解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教学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出发, 如高职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度较高,在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应多讲解惠农方针,国家和地区的扶贫举措,探讨 “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既能有效提高教学吸引力,也能培养学生对国家政策的认同感,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价值,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 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

为了增强教学吸引力,要从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入手,因为师资队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理论功底影响着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实效性。思政课教师要注意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堪为学生的表率。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一定要有人格魅力,身教重于言教,以高尚的品德最大程度地去影响学生。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单纯地停留在课程本身内容的层面,要丰富教学内容,注意各科知识的融合,将相关学科知识内化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才能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深入浅出,避免空洞乏味的说教,展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风采。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丰富备课的教学素材,提升教学水平。要从时间上和经费上支持教师去读硕士,提高学历层次,提升理论素养。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各校都在新进教师,一定要通过各种形式来缩短青年教师的成熟期,提升他们的授课水平。

(四) 实现教学模式创新

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实施参与式教学,师生互动,精心设计导学提纲,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讨论式教学,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倡导启发式、互动式、研究式教学,尽量用典型的案例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以启发式教学发掘学生的潜力,以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研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现代教学策略实施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重视课堂讨论,诱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发言交流的机会,在交流中共同提高,通过讨论交流的形式来突破思政课教师的“空洞说教”,真正体现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理念。通过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感受思政课的特有魅力,自然就会有兴致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政治课堂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最大限度的避免“低头族”的出现。

(五)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辅助教学,使用课件丰富教学内容,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大量的素材。要与学生加强沟通,可以运用班级的QQ 群、微信圈等新的交流方式来增加师生交流的机会,使教师和学生在课上课后都能实现互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网站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的平台,要引导学生观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网站,教师应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适时发表自己对有关社会热点難点的看法,将枯燥的理论变为具有活力的材料。教师可以将交互平台置于学校思政部的教学网页上,真正实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改变原先思政课教学的呆板印象,充分使用各方面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增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谢慧丽,新时期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研究[J]理论观察,2014 年第 3 期.

[2] 张丽.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年.

[3] 彭浩.论教师人格魅力与思政课吸引力[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

猜你喜欢
初探吸引力高职高专
吸引力1
吸引力2
跟踪导练(三)4
烟基项目管护模式初探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尾矿库排洪系统封堵技术初探
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什么是你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