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开展青少年群众文化工作

2016-03-25 07:11乌日妮
科学与财富 2016年7期
关键词: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乌日妮

摘 要:青少年活动中心是代表政府完善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本文就青少年活动中心如何开展青少年群众文化工作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青少年活动;群众文化;开展;工作

广泛开展青少年群众文化活动是满足青少年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活动中心是为青少年服务的阵地,是代表政府完善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本文就青少年活动中心如何开展青少年群众文化工作进行简要分析。

1构建科学的价值体系有着积极的影响

梁启超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价值取向,会对未来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产生重要影响。笔者认为这种颠覆传统的恶搞并非推陈出新,积极进步,容易让孩子对传统文化产生误解,是不珍惜民族文化财富的行为,以一种轻视并嘲讽的心态来对待祖先的文化遗产,不知多少青少年学生真正理解这些流传多年的诗句背后隐藏的深刻含义,而恰恰是这些寓意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构建科学的价值体系有着积极的影响。

2 传统文化是青少年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源泉

传统文化,从广义范围来讲,是指历史上形成的一切,包括物质、制度和思想等各个层面。从狭义范围讲,是指历史上形成的价值观念、思想方式、伦理规范、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抛弃民族的传统而重新开始。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积累,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思想观念、礼仪制度、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不同层面的丰富内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融入到中国人骨血里的生存理念、生活方式和维系民族统一与延续的文化基因,是炎黄子孙的文化身份。我们需要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确认这种文化身份,以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基础和重要来源,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是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要养分,也是青少年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源泉。

3 加强传统文化在青少年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途径

当代中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发展和定格阶段,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迫切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统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以网络为文化载体。网络是个文化载体,又是先进的传播方式,它有开放、便捷的优势,可以把少年儿童最易接受的动漫和游戏作为切入口,让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融入其中。通过网络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让网络文化中渗透传统优秀文化血脉,引导年轻一代加深对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理解与认同,并利用这笔宝贵的精神资源建设我们自己时代的先进文化。当前,要大力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还需各部门努力配合、共同努力。

3.2 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每个人都有文化生命,而青少年时期则是文化生命的形成重要时期,所以要抓住青少年时期,利用青少年文化生命的特点,通过情感方式对其进行文化教育。要注重教育内容的具體化,利用特定场合和情景进行重点教育,抓住重大节假日和纪念日的契机,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普及、推广优秀的价值观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3.3 以创新的方式为传播途径。对于传统文化,人们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去耗,空洞的说教、僵硬的灌输,枯燥乏味的课堂让青少年们厌倦,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创新的思路开展教育,才能真正把核心价值体系送到青少年的心坎上,做到入耳、入脑、入心。比方说用讲座的方式来讲述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样既生动有趣味,起到比较好的效果。我们还通过电视来讲授文化,如今的《百家讲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像易中天教授这样的讲说,既有风趣又比较深刻,于丹教授的条分缕析,道理其然,通俗易懂,被很多人理解和喜欢。近年来涌现出的其它的一些优秀的文化知识类节目如《走近科学》、《探索发现》、《发现之旅》、《鉴宝》、《舌尖上的中国》等,这些有不错的收视成绩,其中青少年就占了很大一部分收视群体。它们将严肃的知识人物化、故事化,将理性的书面语言感性化、口语化,将通用的知识个性化、特色化。传统文化类节目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题材来源,只是在节目的表现形式上要进行一定的创新,可以大大地吸引从课堂中走出来的青少年观众。当传统的课堂方式已经不再是青少年接受文化知识唯一最适合的方式时,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未尝不是不错的办法。

3.4 以青少年身心特点为出发点。新时期的青少年明显体现了时代精神气息,如自主、开放、竞争、开拓创新意识,而当今世界复杂多变,讯息咨询更新不断加快,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便捷,在价值取向多元的背景下,急需“核心价值”来积极引导。要适应青少年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取有利于他们学习和接受的教育方式。联系青少年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注意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组织主题团队会、班会、专题报告会和红色旅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入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尝试把少年儿童最易接受的文艺表演、歌咏比赛、新童谣传唱活动等作为切入口,将反映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融入其中,使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断增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总之,全社会都要积极支持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以及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的领导。地方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中央和国家机关各有关部门、群众团体要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高度,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以及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参考文献

[1]张敏;流行语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苏州大学;2008年.

[2]陈庆挺;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3年08期.

[3]施红霞;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猜你喜欢
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不工作,爽飞了?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基于人本理念背景下的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开展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