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腐败的危害:一个文献综述

2016-03-27 16:56陈晓艳
财务与金融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管腐败危害

刘 圻 陈晓艳

高管腐败的危害:一个文献综述

刘 圻 陈晓艳

近年来高管腐败现象愈演愈烈,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对高管腐败危害的研究也迅速增多,其分析视角、侧重领域和关注范围各有不同。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出发,并对以往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可分别用经济增长阻碍论和企业价值贬损论来概括高管腐败的危害。

高管腐败 危害 文献综述

关于高管腐败给社会经济和资本市场带来的后果,学者们普遍认同的主流观点是“沙砾”论,将腐败比喻成“商业车轮里的沙砾”,强调“腐败摩擦”和“绊脚石”作用。还有学者将高管腐败喻为经济发展的“海洛因”(烨泉,2015),不仅阻碍经济发展,还抑制企业经营绩效增长,本文同样也认同高管腐败“危害论”。

一、经济增长阻碍论

从宏观角度讲,高管腐败造成了社会与经济的不稳定,降低了经济效率。本文将其危害表现概括为以下方面:一是资源配置扭曲;二是资本投资受阻;三是国家治理受挫;四是贫富差距增大。

(一)资源配置扭曲

腐败的本质在于权力的寻租和设租。寻租活动扰乱市场秩序,破坏价格规律,这种行为被描述成“看不见的权力之脚踩住了看不见的市场之手”(Magee,1984)。寻租的“非生产性”必然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Buchanan,Tullock,1962),因为寻租活动仅仅是将资源从生产性领域转移到非生产领域,并非创造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市场资源配置,而且只会阻碍经济增长(Bhagwati,1982;Baumol, 1990;Murphy,1991)。腐败降低了政府必要的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的能力;损害了政府在契约实施和产权保护上的基本功能;扭曲了激励机制;降低了市场经济甚至民主的合法性(胡鞍钢,2001)。财务腐败影响资源有效配置,扰乱经济社会秩序,影响我国经济政治稳定,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王莹,2011;施丽君,2012;杨涛,2014)。

(二)生产投资受阻

腐败具有报酬递增性(Murphy,1993),当拥有创新精神和优越才能的个人为此从生产性创新项目转向寻租活动时,这种人力资源的浪费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代价(Tanzi,1998),也是阻滞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因(Shleiferand,Vishny,1993)。腐败利益集团贬损了社会生产效率,将社会资源从高收益、低腐败机会的项目转移到一些低收益但腐败机会高的项目(Shleifer,Vishny,1993),使社会交易成本不断上升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MancurOlson,1982),且抑制了生产性投资,所以腐败与投资呈显著负相关(Mauro,1995)。腐败主要通过危害政治稳定性、降低人力资本积累和减少私人投资这三个渠道阻碍经济增长(Mo,2001),同时还会扭曲政府投资与国际贸易政策(Pellegrini,Gerlagh,2004)。中国的腐败明显地阻滞了经济发展(陈刚等,2008),主要体现在私人投资领域(陈屹立、邵同尧,2012)、公共投资领域(杨灿明,赵福军,2004)和外商投资领域(韩冰洁,薛求知,2008)。腐败影响贸易、产业和投资方面的公平竞争,造成投资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和风险积聚,抑制私人投资的增长(胡建明,2013)。

(三)国家治理受挫

经济发展水平与腐败发生率之间呈负相关(Treisman, 2007;LaPorta etal, 1999;Treisman, 2000),因为腐败活动的非法性、高风险性以及保密性以及由此催生的黑色地下经济严重破坏了经济健康增长,甚至会导致社会经济的零效率(Dreher,Schneider,2010),还会侵蚀国家税基,恶化公共产品供给(Johnson,1998)。腐败的负面影响会导致经济资源的浪费、政治局面的不稳定和对政府建设的破坏力(J.S.内伊,1990)。腐败损害政府的形象,破坏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危及政权的巩固,危害政治体制赖以生存和运行的合法基础(王超英,2000)。腐败会造成资源浪费,破坏社会价值观,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权威,损害社会经济体系(黄镇华,2005)。腐败行为的迅速蔓延不仅严重威胁着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危害着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过勇,2006)。腐败增加了政府办事的成本,降低了经济主体的市场竞争力(胡建明,2013)。腐败导致社会价值观念扭曲变异,社会公平正义不彰,执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下降,贪腐文化盛行,社会风气恶化,民心流失(周敬青,2014)。

(四)贫富差距增大

腐败增加了社会贫困(穷人获得收入的潜力),助长了国内资金外逃(胡鞍钢,2001)。实证研究发现,腐败是造成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腐败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要远远高于除去经济增长外的其它影响因素(陈刚,李树,2010)。腐败直接损害社会公众利益,导致社会收入分配极不公平(胡建明,2013)。寻租导致的人才误配置与各国经济发展路径差异和生活水平差距有关(李世刚,尹恒,2014)。

二、企业价值贬损论

从微观程度讲,高管腐败损害了企业整体价值,具体包括:一是资产的大量流失;二是企业创新受阻;三是企业成本提高;四是治理环境恶化;五是投资者利益受损。

(一)资产大量流失

获得权力的企业高管可能利用其控制权地位攫取私利,如实施关联方交易以转移企业财产、构建商业帝国以满足权力欲望、通过控制董事会谋求超额薪酬、奢靡在职消费,甚至是赤裸裸的贪污受贿和侵占企业财产等(Hart,Moore,2008)。管理层寻租行为对企业内部资本配置效率有破坏作用(David, Stein,2000)。显性腐败很容易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陷入破产清算的境地(Aaron,Pechman, 2002;Goktan,2009)。高管腐败现象造成了公司资产大量流失,严重威胁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王莹,2011)。

(二)企业创新受阻

腐败会抑制企业创新,企业创新的“绊脚石”(Shleifer,Vishny,1993;Rose-Ackerman,1999;Svenss on,2003;)。由于腐败行为具有高收益和报酬递增的特性,企业高管等很多优秀人才热衷于寻租腐败活动,而非研发创新项目(Murphy.K.M,Shleifer.A,Vishny.R.W,1990),不过高收益也伴有高风险,以腐败战略替代创新战略的腐败风险和项目风险会显著提高,企业难以长远发展(Paolo Mauro,1995)。高管谋取私利的动机和权力寻租倾向对企业内部不同部门间的资本投向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导致企业投资效率明显下降(Xuan,2009)。

(三)企业成本提高

由于腐败过程建立在非法的、隐蔽的口头承诺基础上,腐败具有随意性(Rodriguez等,2006)和事后机会主义性质(Luo,2004),这些贯穿腐败全程的风险使得腐败就如同一种不可预见的随机性税收,提高了企业创新活动的交易成本(Anokhin,Schulze,2009)。如此一来,企业的各种成本在无形中大大增加。高管腐败公司其债务融资成本在腐败曝光后显著上升,腐败行为最终会导致较高的债务融资成本,公司的代理冲突会提高债务融资成本(梅林,2011)。

(四)治理环境恶化

企业高管腐败行为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道德风气败坏的重要窗口,企业高管腐败现象频发将恶化企业所在地区的道德风气;而且大部分企业高管的腐败行为都与政府官员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企业高管腐败也是导致政府官员腐败的重要因素(Luo,2008)。高管腐败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损害了一部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王莹,2011)。随着腐败产生的制度环境发生变化,很多潜在腐败者不断受内驱机制和外驱机制的交换和耦合影响,当前中国腐败现象的蔓延形态呈现出“裂变式扩散”,即腐败从个体向群体甚至向整个组织扩散,从低层级按管理逻辑向高层扩散(陈国权,毛益民,2013)。高管腐败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背离了公平正义的社会核心价值,阻碍了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严重破坏了和谐社会建设(刘佩琦,2014)。

(五)投资者利益受损

企业高管可能实施净价值为负的投资项目,控制更多资源以谋取私利,同时他们也可能放弃净价值为正的投资项目,以避免耗费更多时间和精力,企业高管实施或放弃投资项目均是为了谋取私利,因此两者最终都将导致企业价值下降和投资者利益受损(Jansen,1993)。企业高管腐败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企业价值和投资者利益一并受损(Huang L.J, Snell R S,2003;Yalamov,Belev,2011)。权力大的CEO为谋取个人私利而进行的非关联并购活动和构建商业帝国倾向虽然有利于防止出现堑壕效应,但导致企业价值下降和投资者利益受损(Oler,Olson,2011)。实证研究发现,CEO利用手中的权力实施薪酬操纵的现象普遍存在,该类企业与未发生腐败的企业相比,市场价值平均低4.8%,资产收益率平均低7.5%(Morse,2011)。所以高管腐败与净资产收益率呈显著负相关,即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显著破坏作用(杨卓,2012)。腐败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一旦泛滥开来,将会损害极大多数企业的利益(黄玖立等,2013)。

三、文献述评

本文将国内外学者对高管腐败的危害研究从宏观和微观视角进行分类综述,概括为经济增长阻碍论和企业价值贬低论,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高管腐败危害范围广、影响程度深且持续性强,兼具非法性、隐蔽性、风险性、报酬递增性和恶性扩散的特点。当然,高管腐败的危害除了表现在这两大层面外,还对其他领域和组织单位有着不同程度的危害,但以往国内外学者对于高管腐败的危害研究足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使其认识到高管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对治理高管腐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在梳理和归纳相关文献的过程中,本文发现以往研究侧重于高管腐败的直接性和可观性后果,对于高管腐败的具体影响方式、影响机理和危害路径等研究较少,同时也鲜有具体和细化的实证检验,总之对于高管腐败的危害表现仍需要学者们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进而为其治理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1]Shleifer A.and Vishny R.Politicians and Firm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4(109-4)995-1025

[2]Luo,Joseph P.H.Fan,Oliver Meng Rui,Meng xin Zhao. Public governance and corporate finance:Evidence from corruption cases.Journalof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8(36)34-36

[3]边志新.浅谈如何加强监管杜绝财务腐败.经济研究导刊.2012(23)140-141

[4]杨卓.企业高管腐败的影响因素及绩效后果研究.重庆大学.2012

[5]梅林.公司治理与债务成本——对发生高管腐败上市公司的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06)96-102

[6]高天宏,李惠琴.浅谈社会转型期的财务腐败问题.社科纵横.2002(01)40-41

[7]王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高管腐败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1(14)133-135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Harm of Executive Corruption

LIU Qi,CHEN Xiao-yan
School of Accounting,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Wuhan 430073

In recent years,executive corruption has become so intensified that it spark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community.The related studies on executive corruption harm by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have also increased rapidly. While the analytical perspective,focused fields and concerned scope are different.By summing up and induction,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previous literatures according to the macro and micro levels,and classifies executive corruption harm into two categories:the theory of hindering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theory of disparaging enterprise value.

Executive Corruption,Harm,Literature Review

G642

A

刘圻,男,汉族,湖北武汉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价值与商业模式创新

陈晓艳,女,汉族,河南商丘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会计硕士,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践,湖北武汉,430073

猜你喜欢
高管腐败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药+酒 危害大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酗酒的危害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