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病的疗效分析

2016-03-28 08:20何娟
保健文汇 2016年11期
关键词:胃病西沙阿莫西林

●何娟

莫西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病的疗效分析

●何娟

目的:分析莫西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引发的胃病的有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入院的幽门螺杆菌胃病的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两个组别,研究组采用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服用两周后,观察两组的实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后,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的研究组综合有效治愈率比采用阿莫西林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综合有效治愈率更好,有显著差异,符合实际统计学标准意义。幽门螺杆菌检测中,实验组患者为阴性结果的显效率相比对照组患者为阴性结果显效率更好,两组差异符合实际统计学标准意义。结论:莫西沙星治疗油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病治疗效果较为良好,是治疗胃病的首选药物。

莫西沙星;阿莫西林;胃病

消化性溃疡胃病主要的致病因子是幽门螺杆菌,临床上常用抗生素治疗此类疾病,其中莫西沙星是喹诺酮类药物,抗菌活性较强。按照两组方式进行对照治疗分析,分析观察实际药物治疗胃病的治疗效果,从实际情况出发,准确的分析莫西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可能引发的各类胃病情况,对比分析临床上适合治疗的实时疗效和实施方案,提升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选取入院治疗的患有幽门螺杆菌的胃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的分为两个组别,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男性25例和女性25例,采用莫西沙星治疗50例,其中有慢性的溃疡胃病患者,有慢性胃炎患者,萎缩性胃炎患者,均使用莫西沙星治疗,无过敏情况发生。对照组中男性28例和女性患者22例,采用阿莫西林治疗,其中有慢性的溃疡胃病患者,有慢性胃炎患者,萎缩性胃炎患者,均使用阿莫西林治疗,无过敏情况发生。采用胃镜检查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实际的碳14呼吸测试,均为阳性,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胃病类型均无明显差异问题,可以排除,实验对比分析具有良好的可比性价值意义[1]。

幽门螺杆菌是需氧性的细菌,主要生存于胃部,十二指肠的各个区域,容易引发胃粘膜轻微的发炎问题。这是一种单极、多鞭毛、螺旋性的细菌,长度为4μm,环境氧需要5%左右。在厌氧状态下无法生长,对于生长的条件要求较为苛刻,以慢性活动为主,可以通过分离技术从人体分离开。幽门螺杆菌可能会造成胃痛,口臭等问题,引发幽门螺杆菌诱发的胃泌素疯狂的发展,出现发酸烧心的问题[2]。

1.2 方法

研究组采用莫西沙星治疗,治疗周期两周,每日服用一次,对照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每日两粒,每日两次,治疗周期为二周。两周治疗后,准确的观察实际记录的患者实际情况。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是经过电子胃镜检查后,溃疡病症消失,患者瘢痕形成,幽门螺杆菌试验均呈现阴性状态。有效是电子胃镜检查后,溃疡面积逐步减小,达到一半以上,幽门螺杆菌试验程阳性;无效是患者溃疡面积减少到一半以下,幽门螺杆菌试验呈阳性。

1.4 统计标准

准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实际结构的标准判断水平,按照标准化方法计算得到的标化率,明确实际实验组效果明显较好,P<0.05,符合实际统计标准要求。

2 结果

经过有效的治疗后,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的研究组综合有效治愈率相比采用阿莫西林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综合有效治愈率更好,两组差异符合实际统计学标准意义[3]。幽门螺杆菌检测中,实验组患者为阴性结果的有显效率达到90%,相比对照组患者为阴性结果85%显效率更好,两组差异符合实际统计学标准意义。

3 结论

幽门螺杆菌结构呈现螺旋状,是一种微厌氧的细菌,寄生在胃部、十二指肠的粘膜组织上,人体的胃部PH值较低,呈现酸性状态,是不利于微生物整体生长繁殖的。当各类疾病综合发生作用的时候,就会引发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内部,胃部的正常状态就会发生失衡的现象,打破整体平衡,幽门螺杆菌是胃病较为常见的致病因子,幽门螺杆菌在胃内部不断的繁殖,造成胃内部的粘膜发生损伤或破坏,进而胃内的消化系统和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幽门螺杆菌容易造成患者胃部的强烈疼痛问题,有的患者甚至还会出现严重的消化道内出血,致使患者承受极大的痛苦。在日常的有效生活过程中,可能会患者带来强力的不方便因素。因此,根据幽门螺杆菌实际的治疗情况,准确的分析胃病实际的治疗效果,不断完善实际治疗水平,进而提抗幽门螺杆菌抵抗胃病的有效作用性价值。

莫西沙星是一种喹诺酮类药物,属于广谱类抗菌药物,在体内的整体活性较高,体外能够有效的抑制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等多类微生物的活性水平,与其他各类抗生素之间不会产生交叉耐药性作用。莫西沙星通过拓扑异构酶的抑制作用,实现DNA的复制、转录、修复过程,从而实现抗菌的整体效果。通过微生物的抗菌效果作用,实现喹诺酮药物耐药性水平的提升,敏感作用增强。阿莫西林属于β-内酰胺类药物,对一些细菌造成胃肠类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阿莫西林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贫血、血小板降低的现象,不良反应较多,在临床治疗上存在一定的不良病理表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研究表明,使用莫西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整体病症实际有效根除率高于使用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病症的根除率。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研究组的50例患者综合有效率高于采用阿莫西林治疗的对照组的50例患者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检测中,实验组患者为阴性结果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为阴性结果显效率,两组差异符合实际统计学标准意义。按照临床实际需求采用莫西沙星治疗临床发生的幽门螺杆菌引发的胃病具有合理的治疗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莫西沙星在治疗幽门螺杆菌引发的胃病上治疗效果较好,相比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的胃病更好,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首选抗菌药物是莫西沙星,其次是阿莫西林,是具有良好的临床性推广治疗意义的。我国胃病患者激增,主要有以下诱因:①不良的生活习惯;②不合理的饮食标准;③不合理的作息时间等问题,人们往往产生胃部不适的现象,需要及时就医,通过检测胃内致病菌,确诊是幽门螺杆菌可以采用莫西沙星进行系统治疗,确保治疗有效性。

(作者单位:安顺市西秀区人民医院)

[1]张洪义.不同药物对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6,48(21):144-145.

[2]翁浩波.莫西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病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16,19(1):15.

[3]李伟成.莫西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病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6,20(2):116-117.

猜你喜欢
胃病西沙阿莫西林
别把胃病当小病!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走路治好老胃病
老胃病:三分治,七分养
探讨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
“鹰击”护西沙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有关物质的测定
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砗磲采挖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破坏——以西沙北礁为例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溶出度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