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与护理体会

2016-03-28 08:20王晓平
保健文汇 2016年11期
关键词:咽部置管胃管

●王晓平

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与护理体会

●王晓平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术引流患者胃内积液、胃肠道内积气及减轻腹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50例患者行胃肠减压术的护理方法与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插管深度在45~55cm之间时,吸出的胃液引流量逐渐增多,患者的腹胀情况也明显减轻,而且与常规插管深度在45cm 以下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取合理的插管深度胃肠减压与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加快患者功能的恢复,保证胃肠减压的顺利完成,减轻患者的痛苦。

胃肠减压;护理

胃肠减压术是外科常规的护理操作技术,是将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胃内,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吸出,减轻胃肠道内的压力和膨胀程度,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局限炎症,防止胃肠道穿孔患者的胃肠内容物经破口流入腹腔,促进胃肠吻合口的愈合,是一种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治疗措施[1]。我院对150例患者采取了胃肠减压术,通过有效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选取入院共行胃肠减压患者150例。男90例,女60例,年龄18~75岁。其中肠梗阻80例,胃肠道手术20例,胰腺炎22例,胆石症28例。患者中胃肠减压时间最长为20天。 胃肠减压的方法:患者取半坐位或仰卧位,清洁鼻孔,选择型号适宜的胃管,用石蜡油充分润滑全管后,止血钳夹闭胃管末端,将胃管从一侧鼻腔缓缓地插入患者的胃内,边插管嘱患者边吞咽,同时耐心告诉患者不要紧张,心情要放松。待插入所需长度,确定在胃内后,要妥善固定好。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一般为45~55cm。

2 护理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贯穿于胃肠减压前、中、后的整个过程,而且直接影响到整个操作和留置胃管的时间[2]。在插胃管的操作过程中,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使大多数患者内心紧张、害怕、不能接受,甚至拒绝插胃管。因此,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要告知患者插管的必要性及目的,热情耐心地向患者说明心理行为对减轻痛苦的作用,帮助患者在胃管插入前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强调胃管是患者的“救命管”,多鼓励患者并积极进行交流沟通,要让他们从主观上接受,同时告知家属协助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在插管时让患者一定要配合好,尽量放松,如有不适做深呼吸,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主动配合,一般插管均能成功。正确指导患者的行为配合方法,如体位、呼吸形式、吞咽方式及肌肉放松形式等。告知患者在减压期间一定不能自行拔除,否则,再置管时更痛苦。嘱其少说话,少做吞咽动作,尽可能减少咽部不适。

胃肠减压护理:要针对性地满足胃肠减压患者口干、咽部不适、等方面的需求,护理人员告诉胃肠减压患者必须严格禁饮、禁食的重要性,以达到治疗的效果。同时要耐心详细地解释放置胃管后,咽部可能出现的不适,指导患者当口干难忍时,可用湿棉签湿润口腔的方法,来减轻口渴感[3]。因为胃肠减压患者对疾病的进展、作用、效果、何时拔管等问题很关心,所以护士应加强巡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随时向患者反馈医疗信息,及时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增加其安全感,减轻孤独感。

置管前的护理:在置管前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理状况、疾病情况、鼻腔有无畸形以及鼻中隔有无偏曲,鼻腔粘膜有无炎症、肿胀,有无息肉等。置管前要告知患者置管的目的及重要性,介绍置管的方法,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置管时要针对患者的特点及置管的目的,置入长度一般在45~55cm,即耳垂至鼻尖再到剑突部位。因为插管在适宜的长度,能提高胃肠减压的效果,引流出较多的胃内容物,使患者腹痛、腹胀症状明显减轻,恢复排气排便时间缩短。

置管后的护理:要妥善固定,保持有效引流,插管后一定要先用干毛巾擦干鼻翼两侧,再用医用胶布固定,防止胃管滑脱。护士在每次巡视病房时,如发现胶布松动,要及时更换。除常规固定外,再用别针固定于衣领上,防止因脱出而导致重新置管带来的痛苦。同时还要注意引流是否通畅,定期行胃肠减压,如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者应考虑到引流不畅,及时检查原因,调整角度或长度,同时检查是否堵塞,必要时要及时更换。注意观察患者引流的量、颜色以及性状,做好各项记录。在置管期间,要加强口腔护理,护士每日晨晚给患者口腔护理,观察口腔黏膜有无溃疡、霉菌感染等。对于置管引起的情绪变化,护士可指导患者多听音乐或做深呼吸等,分散其注意力。

拔管时的护理:拔管前告诉患者因病情稳定,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好,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后,可以拔除胃管。拔管前先将胃管折叠捏紧,边拔边用纱布擦胃管,拔到咽部处快速拔出,及时清洁患者口鼻面部。

注意事项:①当胃管插至咽部时,嘱患者头稍向前倾并作吞咽动作,同时将胃管送下。若患者恶心严重,告诉患者做深呼吸,待平稳后再继续插入。要用注射器抽出胃内容物,接上胃肠减压器。②若抽不出胃液,应注意观察胃管是否盘曲在患者的鼻咽部,如没有盘曲,可注入少量盐水冲洗,察看是否通畅。

3 讨论

胃肠减压是外科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术,如果胃肠减压管进入患者胃内的深度为45cm以下,虽然起到减压的效果,但只能抽出少量的胃液或者少量黏液,听诊胃中有气过水声,虽证明胃管在胃内,但术后减压效果不佳,往往患者出现腹胀,胃蠕动恢复较慢,使置管时间延长。插管深度在45~55cm时,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患者腹胀明显减轻,其效果明显。测量方法可由传统法从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的长度。术中要注意观察胃管顶端正好在胃窦部,侧孔全部在胃内,有利于引流。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胃肠减压术适用于临床各种胃肠疾病而需要排出胃内容物的患者,对于胃肠道肿瘤、肠梗阻、胰腺炎、胆石症等手术患者,术前都要留置胃管。护士在为患者插管时,要尽量提高插管的一次性成功率,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置管后的护理,让患者从心理上接受插管并积极配合,力争达到理想的治疗与护理效果。

(作者单位:贵州省天柱县人民医院)

[1]周惠.影响有效胃肠减压的因素及护理对策[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2,(06):73.

[2]刘建婷.保持有效胃肠减压通畅的技巧[J].中国医药指南,2012,(33):35.

[3]董凤玉.保持有效胃肠减压的护理技巧[J].华夏医学,2007,(05):282.

猜你喜欢
咽部置管胃管
常吃辣能防口咽部肿瘤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颏下岛状瓣修复老年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高龄吞咽障碍患者不同体位留置胃管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