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模式下“基础韩语”教学实践改革

2016-03-28 15:08刘军
池州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池州韩语基础

刘军

(池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任务型模式下“基础韩语”教学实践改革

刘军

(池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传统的韩语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来促进韩语教学,文章以任务型教学为切入点,结合基础韩语的课堂教学实践,旨在探讨任务型教学模式对韩语教学和学习的促进作用。

基础韩语;任务型教学;教学实践

陶行知先生曾经有过这样一套教育理论,那就是教学做合一的生活练习法,把语言的学习真正地融入生活、课堂和业余的时间当中。“人才的教育不是一潭死水,它是让学生发现自己脑里的宝藏,尽可能的自主探究。”因此,我们在开展韩语教学的流程当中,也应当去保持这样的观念,因为语言知识的灌输绝非死记硬背,它是运用教育的技巧、任务的探索能力及教师特长的发挥去实现语言教学的目的。

1 韩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语言知识学习的浅显化

不少学生在进入几个阶段的学习以后,其水平还仅仅停留在对单词和简单语法的了解,而不是真正地投入语言学习之中,没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语言环境。因为学习目的的盲目性从而导致对这门语言系统化学习的疏忽,所以很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就是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的韩语,但是对于自己的能力而言还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对于一些语法的理解程度不够深,单词量的掌握还是不够等。

1.2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由于学习环境的匮乏导致了学生成绩的不理想,虽然每个学校都有聘请来的外籍老师,但是由于课堂人数较多,外籍老师上课的时间毕竟有限,再加上缺乏多样化恰当的语言课外活动就造成了学生缺乏实践操练,学习仅仅停留在课本的这个阶段。同样这个问题也体现在,在课外时间里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其实非常少,尤其体现在口语的锻炼上,这样也造成了语言环境树立的困难。

1.3韩语的教学体系还未成熟

不同于英、日语的教学开发程度,就目前我国韩语教学发展而言,这方面的教学体系还未走向成熟。我韩语的学习方法还是处于初级探索的阶段,不少教学材料的试验时间较短,有些甚至直接应用到课堂当中,这样导致学生一时不能够深入教材,教师也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这方面,由于教学体系的匮乏与结构的不完善,学生也会失去一定的学习兴趣,把韩语当成一种常规的课程去学习,失去了小语种学习的目的性。

1.4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基础韩语的教学缺乏的是教学模式的改变,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是考验其教育水准的一个因素。由于趣味教学和专业技能体系较弱使得韩语的有效教学存在一定的条件限制,不能够给学生一个优良的学习空间。这样一来会导致不少学生没有自我强化能力,仅仅去死记硬背课本知识,在学习韩语课程后收获不大。

2 探索任务形式下基础教学策略

2.1拟定初、中、高级学习任务

初级的拟定可以体现在词汇预习、语法演练中,让学生充分运用课堂的剩余时间去背诵或是提前学习基础内容。此外,教师在开展新课程教学的同时,针对于学生学习的初级方面进行简单的课前提问,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印象与学习积极性。中级的拟定可以从阅读理解、课外读物的任务布置展开,在这方面我的建议是让韩语的中级教学更加的素质化、应用化。初级任务的拟定是增加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而中级学习就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在高级级别的学习当中,可以在基础教学的条件下,让学生们去练习写作、口语对话等。划分这些为高级阶段并不是意味着一定要达到怎样的难度与高度,而是使教学任务的布置更加充满灵活度,由这三个方向展开来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探究意识。因此初、中、高级任务的布置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推助过程,一方面可以深化基础知识的教学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学习能力,让他们真正地去主动学习。

2.2处理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分层教学布置

对于课前任务来说,一定要将其简单化、合理化。在教学里面比较容易犯下的错误是不少课前任务的安排缺乏逻辑性,或者说有些任务布置过于复杂,学生不能够好好的去理解,比如当教师说:“请同学们复习下一节课的课文。”他这里并没有提出具体是课文的哪一部分,显而易见,对于比较懒散的同学来说,这种课业任务就得过且过了。可是当老师安排学生去尝试阅读课文然后提炼出中心思想时,我那么很多学生就会去主动的完成任务,因为这种课业的安排更为具体化,也有了可探索的学习点。

对于课中与课后的任务安排,一定要从专业性和业余性这两方面展开。在课中任务的安排上一定要具备灵活性,比如老师将一些语法与单词的讲解融入韩国本土的生活习惯等。此外,在课中任务的安排上要简明且有目的性,同时也要给予学生向大家分析和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的机会。课中任务的安排要遵循开放式高效性的特点,从课堂当中的每一个环节出发,运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将不同层次与环节的学习任务进行分类,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最后,要提及的是课后任务,课后任务的安排不要太刻板化,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对于课堂后的安排,韩语教学中要尽量的融入一些素质教学的具体方法,让学生们愿意去学且乐在其中。

2.3基础韩语教学模式向应用实践教学模式的转向

追究韩语教学所存在的根本问题,其起源还是在于教学模式过于流程化,不能够有效地融入新鲜元素,没有将流行文化因素与语言的学习有效结合。我们强调任务式教学的重点,其任务的目的并非直接的课业压力,而是通过任务的具体化让教学更加的实践化、素质化、能力化,同时让学生们的自主探索能力得到提高。

首先基础韩语的语言应用之所以未能够灵活的展开,其主要原因在于基础教学实践力度的不到位,不少教学理念都认为韩语的基础学习应当从背诵和阅读开始,其实这是很单一的一个方面。要想充分的提升基础教学应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课堂内组织各类有趣的实践环节。

其次,那就是韩语教学应当如何发挥课外实践的作用,是尽可能将其生活化,比如运用课余实践组织学生去了解韩国文化,多去体会韩国当中敬语的用法等等。另外可以自行组织学生们展开韩语角,根据不同的环境去模拟对话场景,也可以带领学生去参加一些外籍教授的著名讲座等等。总之一定要让课程实践化,让课外活动的时间得到充分的运用,让老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步得到发挥和进步。

3 结语

我们将课业任务化,将教学素质化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语言的应用教学。因此对于韩语教师来说,想要真正的提高教学的效率与实际效果,需要的是从练习和任务的布置安排出发,合理化安排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从而达到教学实践改革的真正目的。

[1]张璐.浅谈改善韩国语能力考试的必要性及相关方案—以“实务韩国语考试”为中心[J].科技资讯.2010(10):55-57.

[2]王雯.高等院校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15(20):68-70.

[3]崔京花.针对大学零起点韩语学习者的泛读教学技巧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1):34-37.

[4]杨金花.浅谈基础韩语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54-58.

[5]张晓曼.语言接触视域下汉语对韩国语影响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67-70.

[责任编辑:余义兵]

10.13420/j.cnki.jczu.2016.05.034

G642

A

1674-1102(2016)05-0149-02

2016-05-21

池州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2013JYXM31)。

刘军(1980-),男,安徽和县人,池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韩语教学法和韩汉翻译研究。

猜你喜欢
池州韩语基础
池州学院二级学院商学院简介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韩语称赞及应答言语行为的语用学研究
中级韩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韩语固有惯用语的认知机制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韩语的积极性——以《综合韩语》课程为例
池州武傩文化研究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新四军第七师沿江团池州抗战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