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2016-03-28 22:59闫三会集宁师范学院幼师学院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精神幼儿园

闫三会(集宁师范学院 幼师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浅谈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闫三会
(集宁师范学院幼师学院,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

摘要:幼儿个体的发展,以身体、心理与社会三方面环境相关.其环境发展优劣直接影响到幼儿个体的身心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与对比研究法对现行幼儿园教育相关的环境进行一系列的思考与研究,进而,进行社会环境与心理环境方面问题的探讨,为幼儿工作者教学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学前教育;精神

关于幼儿教育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学者进行研究,对于幼儿来说,其周围的环境无时不刻的都在影响着他们,正是因为如此,对于幼儿园潜环境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在幼儿的学前教育上除了有相应的软件要求更要有硬件上的要求.1935年中国知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写了一本《为幼儿造良好的环境》的有关幼儿教育的书籍,在他的这本书中指出了幼儿所处的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幼儿都是一张白纸他们在出生之际,与其他人并没有他打的不同,主要造成后来幼儿发展的因素就在于后天所接受的教育环境.正是因为如此,本文着重概述了潜环境对幼儿的相关影响.

对于幼儿来说,良好的教育往往对其日后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幼儿受到良好的教育,而有些幼儿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导致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就导致这两种幼儿将来发展的不同.正是因为如此,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都应该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包括在科学艺术、游戏以及阅读的环境.许多年来我国的幼儿教育也有着许多的改进和提升,对于幼儿的学前教育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学前教育的经验,同时积极关注西方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并认真学习其中的教育思想,根据中国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中西的结合,传播教育的精神和思想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1 环境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在相关的学前教育思想的学习中,可以看到其提出了环境对于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他在环境对幼儿的未来发展上有着相同的看法和思想.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讲,环境对幼儿深层次发展的都具有着不容置疑的重要性,并逐步通过案例进一步指出幼儿园等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的教育场所要为幼儿提供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满足幼儿娱乐和学习需要的、拥有多彩的幼儿生活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还强调幼儿园创造的环境不单单要能够让幼儿从周边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同时又能够进行互相的交流和互动,从中获得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经历.

幼儿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园必须要充分的利用相关资源对幼儿的教育环境进行设计和改造,这些幼儿所处的学习环境必须有利于幼儿知识的学习、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及技能的养成.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可以看出幼儿在幼儿时期的发展是离不开所处环境的,一个幼儿性格及能力的养成环境往往占据了很大的部分,甚至可以说一个好的环境能够影响一个幼儿的未来.维果斯基曾说过:“主动的幼儿与积极的环境合作才产生发展”.所以,对于幼儿所处环境的重视是理所当然的.

2 环境的广义与狭义

环境的概念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的,但是知道这里指的环境概念是广义上的环境概念,这种广义上的概念包括了一切与幼儿园等幼教有关的因素,所有的能够影响到幼儿园环境的要素都包括在其中,例如物质、社会环境以及心理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潜在的影响幼儿教育环境的外在因素.这些所涉及的内容都可以包括在广义的环境概念中.狭义的环境概念就是指明显可见的幼教的物质环境,那些存在的硬件设施等,这些要素中不包括心理和社会环境以及潜在的一些环境因素.

幼儿园需要注意到广义上的幼教环境,即包括了物质上的环境也包括了精神上的环境.所以这种要求必须要引起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的重视,这不但需要幼儿园在教育的基础环境设施上做出努力,更要在教育的心理和社会环境上提高关注度.从诸多方面进行相关的努力,促使幼儿园重视起以往容易忽略的对社会和心理环境上的创造.与此同时,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还需要逐步的转变教育的理念,重塑新的教育思想与主旨,进而对于未来幼儿园教育的方向和学前教育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方向.

3 幼儿教育环境的建设性思考

3.1幼儿教育心理环境的建设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幼儿要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其在心理上率先感受到安全和自由,心理上的安全和自由使得幼儿拥有健康积极的状态,对于幼儿的学习和交流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心理环境上的建设对于幼儿的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需要给幼儿在人格上的尊重,顺从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相应的特点,同时在与幼儿沟通交流时要怀有包容和接纳的态度,这些行为都只在于一个目的,那就是创造出良好的幼儿教育的心理环境.这种温暖的、充满关爱和尊重的环境,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心理环境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这种教育因素并不能够用肉眼直接看见,但对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教师的行为表现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心理发展.如何才能够创造出温馨的具有平等交流的、互相尊重的心理环境,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需要在自己的工作中时刻注意个人的行为,注重老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同时更多的融入到幼儿中去,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恰当的引导,通过一些活动和有些的设置培养幼儿的动手及交流互动能力,激发幼儿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的意识.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互动让幼儿得到进步,同时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将心理建设融入到活动和游戏中去,在满足幼儿学习知识和科学技能的同时,帮助幼儿塑造健康的心理.

3.2幼儿教育社会环境建设

社会环境这一因素主要是指幼儿园所处的环境与周遭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幼儿园的社会环境建设需要充分的利用社区、街道等各种教育资源,同时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多方面的合作,共同拓展幼儿所处的环境空间.幼儿群体和教师群体这一教育资源在社会环境建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需要有足够的重视,并挖掘其中存在的巨大价值.幼儿的发展离不开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其影响不仅是在空间上更是在文化的影响上.幼儿的成长是基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所以如何建设好社会环境从而对幼儿的发展给予指引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园必须要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坚持其本土性同时兼顾社会环境的多元化,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利用其中的资源,形成有效的互动.维果斯基曾表明幼儿的发展是不可能独立于社会环境之外的,幼儿的发展是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这个社会环境往往要有一定的具体的社会文化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健康发展必须与社会环境相互协作.所以教育者必须要认识到社会环境对于幼儿教育具有的重要作用,要在课程的教授和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做出与社会环境有关的相应改变,让教学更加符合幼儿的教育.只有注重教学计划的针对性并充分利用周边环境和地域的资源,才能够充分的让幼儿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相互融合,使其与社区和家长保持紧密的联系,拥有情感交流和行为互动的能力.幼儿的发展需要幼儿园、社区以及家长共同的配合,只有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并针对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才能够让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有效的、积极地教育,同时有益于幼儿的长久发展.

4 环境的塑造需要多方协同努力

4.1幼儿教育环境是协同作用的结果

幼儿的发展并不是处在真空的环境中的,而是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和帮助,其中就包括了教育机构、家庭成员以及社会、心理等环境.幼儿的发展需要一个健康的、有益于幼儿发展的环境,其存在的意义如今也已被了解.

幼儿所处的环境建设其中包括了物质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等多个方面,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不仅是幼儿园需要在这个方面加大投入,社区和家庭也需要付出相应的努力,这种努力是对幼儿发展的负责和尊重,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幼儿教育的要求.虽然要全方位的进行环境建设还存在许多的难题,但只要各个方面齐心协力必定会达到目标.事实上,对于幼儿园潜环境的认识要充分注意不论是物质环境的建设,还是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建设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幼儿的教育和发展提供服务.

4.2侧重于家庭作为幼儿园教育环境的重要依托

可以说,家庭与幼儿园是幼儿教育与发展环境相关的两个极点.家长与教学人员作为环境下的监护人在参与幼儿教育的同时,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与依靠.从心理诉求到物质需求,幼儿个体无能力自我满足.从很大程度上,家长与教学人员对幼儿个体身心存在着深刻的影响.家庭作为幼儿学习与生活的第一场所,家长的情绪和态度对幼儿个体的成长都存在着必然联系.家长与幼儿个体生活在同一时空,幼儿个体更加关注家长的情绪,家长的情绪潜在的影响到个体的心理成长和变化,给个体的气质和特征的形成带来或积极或消极地影响.通常情况下,社会大众对教育环境的认知相对狭义,认为幼儿园对于幼儿来说,可能是更大意义上的教育环境.事实上,家庭与幼儿园仅是教育环境的两个核心元素或者说核心场所,家庭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辅助,其家长教育作用更加具有启蒙作用.对幼儿园教育起到同步性作用.幼儿心智的成长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家庭与幼儿园教育只是其心智成长的两个主要场所,其中,幼儿园与家庭教育均有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往往是幼儿园教育成效与规范的重要着力点和巩固场所.

4.3小结

幼儿园环境建设中的几个部分,其实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进行环境创造的时候,应该要将其联系起来看.只有充分的认识到环境建设的整体性,才能够动用全部的力量来达到发展幼儿教育的目的.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要深刻的认识到幼教观念的改变和更新,要意识到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人是工作和任务的中心,要确立发展的目的.在环境建设过程中注重将幼儿健康的、多彩的生活摆在首位,同时关心其所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将国际认可的幼教理念融合到环境建设中去,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行为以及人格.——————————

参考文献:

〔1〕钟灵.对我国现行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的几点思考[J].红河学院学报,2009(04).

〔2〕魏军.我国幼儿教师政策变迁的文本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9(06).

〔3〕李子江,张斌贤.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建设: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8(10).

〔4〕易凌云.美国优秀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8(10).

收稿日期:2015年11月17日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1-0227-02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精神幼儿园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爱“上”幼儿园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