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理工科大学物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2016-03-28 08:12孔晋芳居家奇张灿云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改进方法大学物理存在问题

孔晋芳 居家奇 张灿云

摘 要:大学物理是高校理工科专业面向低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从目前各高校物理教学的情况来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学方法需要完善、学生基础差等多种问题,大学物理总体教学并不令人满意。因此,本文着重从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以此探讨大学物理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中的不足,以及如何改进。

关键词:大学物理;存在问题;改进方法

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理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主要内容是对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进行解释。大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以及对所学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其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物理学不仅是工程技术学科的基础,同时在培养创新人才和现代工程师过程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等院校开设大学物理课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过程便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锻炼建立物理模型、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估算等能力的过程。研究物理规律的过程既是开阔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的过程,同时也是增强学生适应能力、提升整体素质的过程。通过大学物理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然而,当前高校物理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分析探讨,诸如教学方法等。

一、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不及格率高的问题分析

以某大学物理上册三个自然小班的学生成绩为例分析,学生总体考试成绩偏低,个体成绩相差也很大,最高分达到90分,最低分仅为6分,试卷不及格率高达49.5%。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1.入校新生物理基础差别很大

近些年,由于各大高校扩招和高考制度的改革,使高校招生的门槛较以前有所降低,同时参加高考的学生可以进行不同科目的选报,结果导致了考生的单科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倾斜。这些学生录取到同一所高校的同一个专业时,高中物理基础的差别就显现出来。大学物理对理工科的学生来讲是一门必修的课程,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影响教师的教学。大学课堂不同于中学课堂,学习的知识比较多,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讲解很多内容,因此,在讲课的时候教师是按照教学大纲的内容来把握教学的进度。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课上没有大量的时间来给学生做练习,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很难跟上教学的进度。

此外,大学物理课本中的很多基础概念是学生高中时候已经学过的,不同的是高中物理主要研究的是比较特殊的物理现象,而大学物理则是借助着高等数学微积分这门工具,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对一般化的自然现象进行解释,大学物理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有困难。

2.部分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的过程中态度不端正

大学物理是针对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目前从许多高校了解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态度仅仅是为了通过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一些学生认为学习这门课对将来踏入社会没有什么帮助,学习并不积极主动。考研的学生则认为,只有极少数的专业会考到这门课程,所以学不学对他们影响不大。不少学生抱着消极的态度学习大学物理,结果就出现了有些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玩手机、上课睡觉等不良现象。

通过提问发现,学生对于课堂讲过的内容不愿意花过多的时间进行课下复习,也没有继续探讨上课时没有弄懂的问题的动力,抄袭作业的现象在大学生中十分普遍,还有学生甚至不交作业。一些学生是因为迫于听课点名的原因来上课,但是他们来了之后基本坐在教室的后面,不认真听课,导致班级的整体成绩比较差。考前一部分学生也不愿意花时间认真复习,甚至有些学生对大学物理考试还抱着作弊等侥幸心理。通过对一个学期所有学习大学物理的班级进行调查发现,有的自然班学生的不及格率竟然超过了50%。

3.一部分学生不能够学以致用

大学物理是在高中已有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借助高等数学微积分这门工具,将物理概念和规律运用于对一般化的自然现象进行解释。然而学生多数都不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些学生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在大学物理的学习中却不会建立积分表达式,更谈不上解题了。

二、改进方法的探讨

以上提到的三点内容是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针对问题,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对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加以探讨。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进行有效交互

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书,学生负责学习,这样就导致了课堂成为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而忽略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在这过程中过分突出和强调学生的接受学习,忽视和冷落了学生的发现和探索精神,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学习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有了问题就会产生探讨的动力。通过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大大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得学生不自觉地就参与到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培养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把学习看作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养成爱问问题的好习惯。为此,教师在课堂中要与学生形成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教学节奏、运用经典案例等方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问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当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学生的表情,以便对自己的教学做出及时调整。

教师要运用灵活的手段教学,例如,在课堂上可以故意犯点错,然后提问学生,并让学生指出问题出在哪里,最后让学生自己把正确答案表述出来,这样课堂的氛围就会比较活跃,学生通常都会比较兴奋,教学效果也会很好。

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勇于质疑课本的内容,告诉学生课本的内容不都是正确的,从而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此外,对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控制教学节奏,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教材。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反复对比,从而使学生可以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2.课后组织学生预习

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内容让学生课下预习,在下次上课前对他们进行随机点名提问,要求学生能够表述出所遇到的问题。这一过程从形式上来讲,让学生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可以亲身体会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感受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使自己处于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中;从功能角度来看,这一过程是给学生提供锻炼自学能力的机会。大学物理具有知识广博、逻辑性强等特点,预习过程也是学生查阅资料、选择教材的过程,这样无形中就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过预习的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在脑海里也形成了问题。学生是通过了思考并带着问题来上课的,大大提高了上课的效率。

3.辅导答疑

以往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这成为一种诟病。由于教学难以获得量化考评,目前中国高校对教师的考评倾向于搞科研,发SCI论文,申请课题。对教师而言,注重科研不仅可使其获得丰厚的课题经费,最终的科研成果还直接与评职称、晋升挂钩,较之低薄的课时费,搞科研的吸引力更大。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特别是高学历的教师不再热爱三尺讲台。因为“科研指挥棒”效应,导致越来越多的教师热衷科研,对教学提不起兴趣。

自2014年起,上海教育部门积极推行“市属本科高校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动力和能力,回归教书育人本职。在教学中,教师要负责辅导答疑,对学生课堂上没有听懂以及在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解惑。答疑教学可以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这样可以使得学生改变由于听不懂、学不懂导致的对大学物理的厌学态度,与此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师也可以学习西方的教学模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立网上答疑系统,这样可以方便学生迅速地答疑解惑;或者,设立公共电子信箱,方便师生在网上及时讨论。

参考文献:

[1]李雁冰.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国人民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3]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十二院校主编.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改进方法大学物理存在问题
浅谈某电力公司绩效管理实施改进方法及成效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
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教育的探讨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物理教学中需要做到十个“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