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田径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发展现状及路径分析

2016-03-29 15:27
运动 2016年13期
关键词:运动队高水平田径

高 聪

(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陕西 西安 710000)

我国田径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发展现状及路径分析

高 聪

(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陕西 西安 71000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田径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发展的现状及解决路径进行探析。研究表明,我国田径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体能训练的重视与训练方法手段的创新、大数据概念在体育领域的应用—训练过程的精细化控制,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教练员的训练理念陈旧、对专项运动特征的认识不深刻、专一化训练过早、人本化训练理念的缺失等。针对已存问题提出以下解决路径:遵循人体生长发育规律,保障运动员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推进专一化训练;更新教练员已有训练理念,优化教练员知识结构;强调训练的人文教育。

田径;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发展;路径

竞技水平提高获得的根本途径之一就在于科学化训练,纵观现阶段我国田径水平的发展趋势,认为对我国田径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并在总结现阶段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已存问题的路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国田径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发展现状及路径。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西安体育学院图书馆等方式查阅运动训练、中国田径运动训练发展的趋势及解决路径等相关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查阅国际田坛最新学术动向及相关背景资料,为本研究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就中国田径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现状及解决办法等问题对各个项目的若干教练员进行访谈,对现阶段我国田径高水平教练员发展现状访谈我国田径高水平教练员;针对解决路径主要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对相关管理人员以及资深教练员进行访谈。

2 我国田径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高水平运动训练发展趋势

2.1.1体能训练的重视与训练方法手段的创新 运动训练的主要目标是发展体能,我们需要更大的力量、更快的速度、更持久的耐力、身体各个环节的稳定性、平衡能力以及协调能力等。而从核心力量训练理念以及方法手段的引进,到现阶段注重身体功能的训练基础上建立完善的体能基础。我国体育界的各类学者大胆“走出去”,将国内外的先进体能训练方法与手段引进并应用到我国竞技体育各个项目的训练实践中,将过去注重技术训练、忽视体能训练的现状逐渐扭转。在体能训练方法方面,更加注重整体性,强调动作的质量而不是数量的堆积;新的体能训练理念着重动作的训练,强调正确动作模式的建立以及神经肌肉系统的整合训练。体能训练手段更加注重多关节、多平面和多维度的训练,强调高效精准化训练,增加训练的实效性和经济性。

2.1.2大数据概念在体育领域的应用——训练过程的精细化控制 随着大数据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大数据也正在席卷体育运动界,现在很多运动项目都已经开始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无论运动训练还是比赛,运动员、运动队如今越来越多依靠数据分析来使他们变得更快、更高与更强。大数据正在改变着体育运动界,给运动训练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洞察力。虽然大数据技术在运动训练科学领域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但这些应用只是在少数运动项目中得到运用,同时应用运动训练的维度较少。随着运动训练科学大数据的研究不断深入,运动训练科学大数据不但可以应用在运动过程中动作模式的分析,运动训练或比赛的监控、技术、战术的安排,而且可以用于运动员的疲劳、伤病的预防或恢复,运动训练的选材,并且还可以用于运动训练或比赛的预测或控制等方面。

2.2我国田径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发展的主要问题

2.2.1教练员的训练理念陈旧 训练理念是关于竞技体育“练什么”“怎么练”“练多少”的哲学。其中,练什么—运动项目特征决定训练内容;怎么练—选手能力特征决定训练方式; 练多少—比赛对抗特征决定训练负荷。竞技运动训练领域一直推崇的“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曾经一度风靡我国竞技体育界,而随着现阶段竞技体育水平的提升,竞技体育的差距常常仅存

于毫秒之间,为此若想在激烈地竞争中立足,教练员就必须更新已有的训练理念,积极吸收国内外科学训练知识,大胆创新训练方法与手段;从而系统地提升运动员全面身体运动能力,有效预防运动损伤以及延长运动寿命,增大资源的合理利用率。

2.2.2对专项运动特征的认识不深刻,专一化训练过早 对专项运动特征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入、发展和变化,同时也有可能出现停顿、误解甚至错误,正确的认识可以提升运动训练的效果,反之则会阻碍运动训练的进程。因此,全面、准确和科学地认识并把握专项特征一直是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发现,由于教练员对专项运动特征认识不足以及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我国竞技体育界专项化训练过早的问题尤为突出。由于项目特征可能需要早期的专项化训练;但是专项化训练不等于专一化训练,教练员应根据人体生长发育规律促进运动员身体的全面发展,从而防止专项化训练后期出现停滞不前的“高原现象”。

2.2.3人本化训练理念的缺失 竞技体育的目标是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和获取理想的比赛名次,需要运动员严于律已。但是,“物本”的理念不仅不利于运动员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获得,而且当前我国竞技体育界“金牌模式”现象导致教练员容易忽略运动员的个性化特征从而导致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高原现象”频发,严重浪费人力资源。

3 当前训练问题的解决路径

3.1遵循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在保障运动员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推进专一化训练

我国竞技体育界教练员在利益的驱使下违背规律,短期挖掘运动员的潜能出现暂时性的高竞技水平现象屡见不鲜,而正是这种理念导致巨大人力资源的浪费,从而严重阻碍我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当前身体功能训练理念注重运动员多关节、多平面、多维度能力的全面发展,而这种理念也正是我国竞技体育突出问题的解决原理;因为只有使运动员身体全面发展,专项化训练和专一化训练才能具有持续性发展的可能。因此,我国竞技体育科学化训练一定是建立在遵循人体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身体功能训练理念引导运动训练在规律的道路上继续发展。

3.2更新教练员已有训练理念,优化教练员知识结构

训练理念不仅对教练员的执教过程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而且对运动员对训练内容的执行过程具有决定性作用。理念的更新是思想层次上的,究其根源性的问题在于教练员的知识结构的更新与优化能力;只有从根源上解决知识构成问题才能彻底更新理念。因此,从作为顶层设计的主管部门到教练员自身都要从意识上和行为上高度重视知识结构的丰富与强化;技术训练方面紧随大数据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并且长期收集项目相关数据并将其实践化;体能方面应积极吸收先进的训练原理并根据专项需要设计具体可行的训练手段,在训练中注重正确动作模式的训练,而不是数量的简单堆积;提高训练的经济性和实效性。

3.3强调训练的人文教育

运动训练的目的体现在运动员身体能力提高后运动成绩的获取。它是一个“训养”的过程,即训练和教养的双重性。过去我们只重视训练的“物本位”,而忽视教养的“人本位”,以致出现了部分运动员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性缺乏的问题,由此才会产生运动员个体投入中效率失衡的现象。现今,在运动员培养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将完善的素质教育和训练实践结合在一起,突出“人本位”在人全面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 1 ]张岩.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 3 ]廖生波,郑超.基于WRS三维视野下的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模式构架[ J ].体育与科学,2013,34(4):100-104.

G82

A

1674-151X(2016)07-032-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3.016

投稿日期:2016-06-06

高聪(1992—),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运动队高水平田径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计数:田径小能手
教育部:柔道、摔跤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今年停招
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党建工作在优秀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