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损伤的诱因及预防

2016-03-29 15:27
运动 2016年13期
关键词:体育课身体动作

孙 卓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公共教学部,吉林 长春 130013)

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损伤的诱因及预防

孙 卓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公共教学部,吉林 长春 130013)

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损伤产生的诱因、发生的特点以及预防的措施进行探讨,挖掘他们深层次的关系,有效地总结运动损伤的诱因,从而针对性地提出预防策略,以期为今后体育一线工作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较好地把握这些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体育教学;运动损伤;诱因;预防措施

体育课作为各阶段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又由于其教学项目的特殊性,在体育课上发生的教学伤害、教学意外事故屡见不鲜。因此,认识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原因与特点,提前准备相应的预防措施就显得格外重要,基于此,本研究将探讨这一问题。

1 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损伤的诱因

1.1学生因素

1.1.1思想松散,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观念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多为学生对运动损伤的知识知之甚少、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在思想上麻痹大意,酿成不好的后果。有的学生往往是在教师讲解动作要点时不集中注意力,在没有完全领会教师的意图和要求的情况下盲目地练习,而后又缺乏自我保护与自我防范意识,最终造成损伤;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过分急于求成,忽视了运动的循序渐进原则,而盲目地去锻炼。例如,在一堂跳山羊的课堂上,一名学生在未认真理解动作要领的基础上,原本是双脚的踏跳做成单脚的踏跳,致使其失去了身体平衡,造成了运动损伤的发生。

1.1.2运动前心理状态与情绪不良,注意力不集中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情绪状况对课堂上运动损伤的发生有着很大的影响。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情绪不高,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生气、赌气、上课态度不认真、不严肃,在教师讲动作要领时,走神、注意力不集中都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教师讲解示范时,学生没有消化吸收,在自己做动作时思想不集中,动作不正确都会引起运动损伤。

1.1.3身体素质与身体机能差 由于体育运动的特殊性,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有一定的要求,在身体素质较差、身体功能状态不良的情况下发生运动损伤的机率会很高。有些学生在平时锻炼少,且锻炼时也不积极,既怕苦也怕累,长此以往,各方面的身体素质,包括速度、耐力、力量、灵敏等素质逐渐下降,不能够完成一些动作和任务。有的学生由于睡眠不足、暴食或空腹、极度疲劳等情况下进行体育活动,也极易发生运动损伤。

1.1.4准备活动不充分、不到位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在整个体育教学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而导致的运动损伤层出不穷。在进行体育运动前,一定要将自己的身体调整到运动前应有状态,包括身体机能的准备和运动着装的准备。有的学生在没有做准备活动的情况下,进行了直接的分组练习,自己的身体没有达到运动前的准备状态,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还有的学生缺乏科学的体育知识,认为准备活动消耗体力且没意义,干脆从不做准备活动,这是严重的错误,这也是运动损伤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1.1.5运动时技术动作不正确、不规范,视规则而不见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运用错误的技术动作去练习,过分注重结果,在练习时身体不协调、动作僵硬不舒展,最终导致损伤的发生。由于错误动作既不符合身体结构的要求也不符合力的要求,在不及时纠正的情况下,继续练习,将错误动作定型,将会严重影响身体关节、肌肉的配合,最终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有的学生在运动中,特别是在集体性的、对抗性的项目中,无视规则的存在,用自己的理解和粗暴的方式去进行运动和比赛,这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往往会造成他人的损伤。

1.2教师因素

1.2.1体育教学组织教法不当,组织工作不严密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准备活动这一环节不重视,不做准备活动或超量都是不合理的,教师教学组织不严密,甚至有的教学内容不是本水平的学生所应学习的内容。在教学工作中,只注重自己的教,而不注重学生的学与练,导致学生在没有完全吃透技术动作的情况下进行练习,增加了运动损伤发生的几率。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保护意识,没有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一刀切”式教学,对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不能完全了解而盲目进行教学,导致损伤事故时有发生。

1.2.2教师缺乏职业精神,责任心差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时,教师本身就思想不集中且态度不认真,抱着糊弄随意的态度应付上课,严重违反职业道德且增加了体育课堂上的安全隐患。有的教师甚至让学生自行进行练习,自己则擅自离开课堂,责任心差,这严重影响到课堂效果,同时也增加了课堂意外事故发生的几率。

1.2.3专业知识掌握不牢靠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专业知识掌握不牢靠,技术动作不规范或者错误动作直接影响到学生动作的练习与掌握。例如,在篮球课的教学中,教师简单的示范与讲解,没有详细讲解与分析技术动作和原理,理解性较差的学生由于不能完全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做出不符合运动学原理的错误动作而发生运动损伤。

1.2.4课堂缺乏安全防范意识与措施大部分的体育教学课堂上,缺乏安全防范意识与措施,甚至有的教师认为体育运动中出现的小磕小碰是正常现象,只要小心就可以,这种想法是不理智的,也是错误的。由于运动损伤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若没有前期的预防,后果会很严重,教师的不重视、学生的不重视,加上动作的不规范,还有缺乏前期对运动损伤的预防,在这样的情况下运动损伤发生的概率会很高。

1.3场地器材因素

1.3.1场地因素 从场地的角度来看,能够发生运动损伤,一般是场地不完善,不合乎标准,因而存在着安全隐患。场地上不平整,没有人打扫、维护,有杂物,路面硬、滑等情况,会严重影响到体育课的正常教学,发生摔伤、脚踝损伤、皮肤擦伤等损伤。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学校资金有限和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运动损伤发生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1.3.2器材因素 从体育器材的角度来说,缺乏定期的安全检查与维护,教师在课前也没做好器材的整理与检查,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会很大。例如,篮球球架、球框不牢固,山羊不稳、不牢,体操垫子损坏等,还包括学生的服装不符合运动着装,这都是体育课的安全隐患。

1.4天气因素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恶劣的天气要尽量避免活动。例如,在炎热的夏天,由于剧烈的运动,加之天气炎热,学生大量排汗,导致身体水分的流失,在其没有及时补充一定水分时,则会出现晕厥、中暑等现象;而在寒冷的冬天,一般在准备活动时,身体热的比较慢,在身体还没能准备进入运动状态时强行运动,则会发生运动损伤。

2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2.1学生方面对运动损伤的预防

2.1.1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学生要从自身角度出发,增强安全意识,克服自身麻痹意识,在学习基本的安全知识外,还要学习和掌握一些运动常识、运动保健以及运动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在发生意外时懂得自我保护和帮助其他学生,尽可能地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2.1.2注意力集中 学生要养成上课认真听讲,尤其是教师在讲关键的动作要领和技术环节时,注意力应尤为集中。在练习时,遇见不懂、不会的动作要及时寻求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切莫盲目按自己的理解错误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如若身体有不适,应立即报告教师,停止练习。

2.1.3充分做好备活动 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尤为重要,学生要循循渐进,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活动,身体肌肉和关节较弱的部位要加强训练,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2.2教师方面对运动损伤的预防

2.2.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法得当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学生自身的身体状况,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安排合适的运动负荷,要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等训练原则进行教学,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各异,不能“一刀切”,做好区别对待。

2.2.2加强课堂的组织与管理,重视准备活动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堂上要严格强调课上的纪律,包括课前学生服装、鞋子的要求,课上的课堂纪律,严禁学生之间的打闹嬉戏,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纪律。在准备活动环节,教师要充分重视,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安排合理的准备活动内容与负荷。

2.2.3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专业技术水平,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实践上的。要紧跟新时期的教育理念与导向,认真专研与学习理论知识,根据学校自身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动作的示范与讲解要到位,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尽量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2.3学校方面对运动损伤的预防

2.3.1提高对体育课、体育教师的重视体育课作为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领导要提高对其的关注度,加强管理。要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的要求,根据本学校自身的情况,从实际出发,从安全角度出发,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2.3.2定期地对场地器材进行管理、维护,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出于安全角度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上体育课对器材和场地要求较高。学校要定期地派专人对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剔除一些存有安全隐患的器材,保证学生安全的同时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2.3.3建立、健全学生卫生保健体质,安排科学、合理的成绩评定方式 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卫生保健的工作,了解学生详尽的身体健康状况,包括建立学生的体质健康卡片,如病假、例假卡片等。在学生体育成绩评定时,不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而是让学生体会运动锻炼的快乐,缓解学生紧张情绪,进而有效地预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发生。

[ 1 ]王慧丽.体育教学中常见伤病的预防和急救[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6):44-47.

[ 2 ]张琦.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与预防[ 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S1).

[ 3 ]谢立梅,孙秀燕.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对策[ J ].兰州大学学报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S1).

[ 4 ]许召怀.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原因与预防措施[ J ].中国学校体育,2003(4):7.

[ 5 ]陈峰.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调查分析与预防[ 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1):75-76.

[ 6 ]陈雅玲.中学生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3):25-27.

[ 7 ]葛兰.体育与健康课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D ].苏州:苏州大学,2011.

[ 8 ]康秀娟.山西省中小学体育安全现状的调查研究[ D ].太原:山西大学,2012.

[ 9 ]王秀妍.高中体育教学中份害事故的致因及处理的研究[ 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 10 ]张晓波.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防范与处理[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29(6):91-93.

G807.0

A

1674-151X(2016)07-085-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3.043

投稿日期:2016-05-24

孙卓(1989—),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体育课身体动作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体育课上的“意外”
体育课
动作描写要具体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