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小学女子足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6-03-29 15:27李晓旭
运动 2016年13期
关键词:广州市足球运动足球

李晓旭

(惠东荣超中学,广东 惠州 516300)

广州市中小学女子足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李晓旭

(惠东荣超中学,广东 惠州 516300)

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足球运动,不仅是为我国足球事业储备后续力量,挑选优秀人才,更是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然而,目前中小学足球运动开展还并不完善,尤其是中小学女生参与足球运动的情况不容乐观。为此,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分析中小学女子足球运动开展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

广州市;女子足球运动;开展现状;对策

依托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项目的开展,能够实现对我国足球人口基数的提升,为我国储备足够的足球人力资本,同时使青少年群体充分参与足球运动,提升其身体机能,促成其身心得以健康发展。从价值层面审视足球运动能够发现,其契合现代素质教育理念。鉴于此,校园足球运动项目的推广,其实质便是素质教育的推广,依托该项运动的组织,将使学生的团队意识得以提升,使其具备坚毅的人格品质,切实感受到足球运动这世界第一运动对其身心健康带来的正向效能,进而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1 中小学开展足球运动的意义

1.1增强中小学生体质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文件精神,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升乃是国家发展与民族兴旺的头等大事。在国内中小学校园充分推广与普及足球运动,推动“阳光体育”教育理念的进一步践行,使中小学生的身体机能、心智得以效度化提升。

1.2促进中小学生德育发展

从德育教育的视角看,中小学生在参与足球运动过程中,其将认识到个人并非无所不能,唯有集体协作与团队配合方才能够彰显个体的最大价值,同时,藉由足球运动的参与,中小学生将领悟人际沟通技巧,使其掌握待人处事的正确尺度。此外,足球运动规则的制定,将使中小学生形成规则意识,进而理解公平竞争的内涵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等。

1.3推动我国足球事业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体育大国,足球项目的成绩一直同体育大国的身份不相匹配,相当大的原因在于适龄足球人才匮乏。基于此种情形,通过校园足球运动的组织与推广,将使广大中小学生形成对足球运动的喜爱,激发其参与热情。同时,也为我国足球运动事业提供了丰富的足球人才储备,推动我国足球事业发展。

2 广州市中小学女子足球运动开展现状

2.1学生缺乏兴趣,导致学校足球运动流于表面

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喜爱程度决定了他们是否乐于参加这项运动,从当前广州市中小学女子足球运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大部分女学生对足球运动缺乏兴趣。首先,足球是一项对抗性较强的运动,而且活动量很大,有些中小学女生性格内向,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较差,尤其是进入中学阶段后,女生的生理发展趋于成熟,身体的灵活性、动作协调能力都有所下降。因此,参与足球训练的积极性较低。其次,足球训练枯燥艰苦,大量的运动免不了出汗,女生都有爱美心理,尤其是进入初中阶段后,女生会更敏感,更注意自己的形象,不少学生因为怕脏、怕累、怕晒、怕受到同学的嘲笑而不喜欢这项运动。由于足球运动缺乏娱乐性、趣味性,再加上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因素,导致中小学女生对这项运动缺乏兴趣,甚至产生了畏惧感。因此,她们在足球训练中表现得比较消极,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进而导致学校足球运动流于形式。

2.2家长意识淡薄,导致足球运动难以充分开展

当前,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孩子的发展成为了家长们最关注的问题,但是大多数家长把注意力放在了学习上,甚至有些家长抱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因此,足球运动被不少家长视为文化课的对立面,认为足球运动会占用孩子课余时间,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即便孩子有这方面的天赋,也不支持孩子参与足球运动。尤其是女学生的家长,把孩子当成了家里的小公主,不舍得孩子吃苦受罪,再加上这项运动对抗性强,孩子在训练和比赛中容易受伤。所以,他们反对孩子参与足球运动。此外,有些家长虽然认识到了足球运动能够帮助孩子增强体质、磨练意志,但是也考虑到孩子可能会因为足球训练耽误学习或者在运动中受伤,对孩子参与足球运动保持中立态度。因此,家长对体育锻炼的不重视导致了中小学女子足球运动难以得到充分的开展。

2.3课堂内外分裂,导致足球运动难以稳妥推进

开展足球运动,需要有一定的硬件设施,包括足球运动场、训练器材等,但是当前广州中小学女子足球运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乏专业的训练场地。有些学校设置了小型的足球场地和球门,保证了基本的训练,但是,学生的足球运动只能局限在体育课堂、局限在学校。因为,足球运动必须要有一定的空间,而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用地稀缺的城市,除了专门的体育场,几乎看不到适合足球训练的场地。场地的缺失,导致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外练习无法有效衔接,只靠有限的几节体育课的训练,学生的足球运动水平提高缓慢,进而这项运动难以在校园和社会中稳妥推进。

3 广州市中小学女子足球运动开展的对策

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从2014年9月起,每学年举办1届广州市中小学足球联赛,逐步在全市中小学范围内创设学生联赛。通过联赛机制,使足球运动在全市中小学展开,以便提升学生的身体机能与足球运动参与热情。各中小学应将联赛作为基础教学任务完成,依托队员的选拔与球队的建设,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足球运动之中。

3.1多途径激发女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能够推动我国足球运动项目实现良性健康发展,关键在于能否使足球运动项目的参与者形成对此项运动的参与热情。基于此种考量,广州市各中小学在开展足球运动过程中,务求使女生感受到足球运动的魅力所在,进而由兴趣的养成使其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足球运动之中。从足球运动自身特质看,其表现为受众群体较广、对抗性较强的特质,因而其对中小学女生而言,能够形成一定的兴趣吸引,同时需要看到的是,女生对于足球运动的喜好程度通常弱于男生,原因即在于多数女生未能实现对这项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的充分认知,因而唯有使女生形成对足球运动的热爱,方能保证其对此项运动的参与热情,进而在提升其身体素质的同时,使女子足球运动得以实现良性发展。

3.2促进宣传,提高家长重视程度

在中国国家足球队参加的多次国际A级赛事中,从中国同近邻日、韩2国的交手结果来看,中国足球胜率极低,明显处于下风。究其原因,除了技战术层面的落后之外,关键在于我国足球人口基数过低。以日本为例,日本近年来足球成绩突飞猛进,原因在于其一直在青少年群体中保持着70万人次左右的足球人才储备,而对比日本,我国的青少年群体参与人数不足7 000人;而韩国则较早地创设了系统的学生联赛,每年的联赛场次约为6 000余场,而我国每年举办的学生联赛场次不足300场。中国足球运动开展受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不支持、不重视,而社会的舆论导向和氛围又对家长的重视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发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的优势,积极宣传广州市足球历史的辉煌,强化家长对女儿参加足球运动的认同度,同时全市各中小学应出台扶持措施,强化学生家长对子女从事足球运动的认同感,进而在全市范围内创设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的舆论氛围。

3.3实施课内外有机结合,力促足球运动有效开展根据《通知》的要求,全市各中小学应自2015学年伊始,推出校园足球课程,每学期至少开设4学时;此外,在开设足球课上教学之外,《通知》要求全市各中小学应在课外时间,结合学校自身实情,积极组织校内联赛与校外联赛,并将此作为一项长期教育工作加以落实。

3.3.1合理设置足球教学课程 从现今广州全市多个中小学的教学课程设置来看,少有学校开设专门性的足球课程,多数学校的足球课程仍是作为体育课程的一个教学节点,因此无法保证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参与诉求,同时也使得学生对足球技法较为陌生。鉴于此,广州全市各中小学应在传统体育课程之外,开设单独的足球课程,使学生形成对足球运动的全面认知,进而提升其参与热情。因此,中小学应强化足球课程设置,在课程上保障女子足球的训练时间和机会。

3.3.2为学生创设足球实战契机 藉由足球竞赛的方式,能够使中小学生在实际对抗过程中提升其足球技战术能力,同时使学生藉由荣誉感的产生而培养其团队意识与奉献精神。基于此种情形,广州全市各中小学应积极为学生创设校内竞赛或校外联赛契机,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足球实战机会,从而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促成其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此,中小学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足球竞赛活动,使课外足球运动得到丰富。

4 结 语

本文对广州市中小学女子足球队开展的现状与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此外,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现今多数学校在女子足球训练过程中,未对女生与男生身体机能的差异性给予足够重视,同时对女生与男生的足球喜好热情也未加区分,因而所采取的训练模式完全一致,造成多数女生对足球运动产生排斥感,并且足球素养提升效果并不明显。针对此种情形,全市各中小学应充分正视男女生的身体机能差异,进而创设契合女生从事足球运动的针对性训练计划。为此,在具体的女子足球运动开展过程中,在强化技术训练、战术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要根据中小学女子足球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教学训练中加强对球员的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的练习,合理地对球员进行速度练习。尤其应针对女生进行系统性的起动速度训练以及反应速度训练,而实现这些教学目的的关键在于学校能够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足球运动实战契机,以便使学生在实战中提升其足球素养与技战术能力。做到这些,女子足球运动的开展才能更为顺利。

[ 1 ]李卫东,张廷安,陆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5).

[ 2 ]王格.我国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2).

[ 3 ]杜光宁,卢志成,程士钧,等.嘉应学院设置运动训练专业(足球方向)的论证分析[ J ].嘉应学院学报,2009,27(3).

[ 4 ]刘燕茹.重庆市青少年女子足球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D ].重庆:西南大学,2013.

[ 5 ]邱林.中国女子足球国家队有球技术失误原因的研究分析[ D ].苏州:苏州大学,2012.

[ 6 ]吴磊.河南省青少年女子足球业余训练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D ].开封:河南大学,2007.

G843

A

1674-151X(2016)07-109-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3.057

投稿日期:2016-05-23

李晓旭(1991—),中学二级,硕士。研究方向:社会体育学。

猜你喜欢
广州市足球运动足球
足球运动对超重、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体质与健康影响的系统综述
麓湖春天观景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包头市第十一中学学生足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世界杯
铁岭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