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160例AIDS患者口腔健康情况调查

2016-03-29 11:30周媛胡飚
现代医院 2016年9期
关键词:龋率口腔疾病健康状况

周媛 胡飚

广东省160例AIDS患者口腔健康情况调查

周媛 胡飚

目的抽样调查广东省艾滋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为艾滋病患者口腔卫生保健及艾滋病相关口腔病损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的艾滋病患者进行抽样调查。结果160例艾滋病患者患龋率71.3%,人均DMF数3.4个,牙列缺损率49.4%,人均缺牙数2.2个,牙石检出率63.1%,牙龈出血率47.5%,龋齿充填率38.1%,义齿修复率61.9%;口腔病损表现以口腔念珠菌病最为常见,发生率为33.1%,其余病损类型发生率均较低。结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艾滋病患者患龋率和牙列缺损率较高,龋齿充填率及义齿修复率均较低,口腔健康状况欠佳,需口腔预防及临床工作者进一步关注;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口腔病损类型为口腔念珠菌病。

流行病学调查;抽样调查;艾滋病;口腔病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疫情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及直辖市,且由高危人群(吸毒、嫖娼人员)向一般人群扩散。据卫生部估计,截止2011年底,我国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约78万(62~94万)人,全人群感染率约为0.058%(0.046%~0.070%),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1]。广东省自1986年发现首例输入性HIV感染者起,报告病例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至2005年增长速度趋于缓慢,呈全省低流行,局部高流行态势,珠三角地区是流行最严重的地区,而广州则是珠三角地区HIV感染者最集中的地区之一[2]。

HIV感染后侵犯表达CD4分子的淋巴细胞,尤其是T4淋巴细胞,从而引起以CD4淋巴细胞功能障碍为中心的严重免疫功能缺陷[3-5]。有研究表明,HIV感染可能与某些口腔疾病存在相关关系,一方面,HIV病毒感染造成患者全身免疫系统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某些口腔疾病,如口腔念珠菌病、口腔毛状白斑、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等[6-10];另一方面,HIV感染可直接导致某些口腔疾病,如唾液腺疾病,可造成口干、龋病易感性增强等症状[11]。目前国外已有学者针对艾滋病患者的口腔疾病和口腔健康状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分析,但国内尚较少见。基于此,本研究抽样调查广东省艾滋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和相关口腔病损的发病情况,一方面为艾滋病患者口腔卫生保健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为艾滋病相关口腔病损的诊断、治疗提供实验支持。

1 资料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4年1-12月,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16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抽样调查。

1.2 纳入标准

2014年1-12月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经病毒学及血清学检测确诊为HIV感染。口腔检查在初诊时完成,检查前患者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药物或免疫治疗。

1.3 调查方法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和《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11],制定调查表和调查问卷,详细询问艾滋病患者口腔健康状况及治疗情况,调查口腔科各类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发病情况、治疗现状及口腔卫生习惯。口腔检查针对牙体硬组织疾患、牙周疾患及口腔黏膜疾患进行分类,具体检查内容包括:龋齿个数及充填情况、缺牙数及修复情况(牙体硬组织疾患);牙龈出血、牙石检出率(牙周疾患);口腔黏膜病损(口腔黏膜疾患)等。此外,针对患者的口腔卫生习惯,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每天刷牙次数、是否有吸烟习惯等。

1.4 统计学分析

建立Excel数据电子表格,对艾滋病患者各类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发病情况、治疗现状及相关口腔病损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吸毒史差异患者,应用SPSS 18.0数据包进行2检验,P<0.05视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样本基本信息

被调查160人中,男性113人,女性47人,男女比例2.4∶1;年龄分布17~57岁,中位年龄39岁;有吸毒史68例,无吸毒史92例。

2.2 艾滋病患者口腔疾病的发病情况及治疗现状

160例艾滋病患者患龋率71.3%,人均DMF数3.4个,牙列缺损率49.4%,人均缺牙数2.2个,牙石检出率63.1%,牙龈出血率47.5%。龋齿充填率38.1%,义齿修复率61.9%,见表1。

表1 艾滋病患者口腔疾病的发病情况及治疗现状

2.3 吸毒史对口腔疾病发病情况的影响

160患者中,有吸毒史68例,无吸毒史92例。吸毒者在患龋率、牙石检出率、牙龈出血率方面均高于无吸毒史患者,在牙列缺损率、龋齿充填率和缺牙修复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表2 吸毒史对艾滋病患者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

2.4 艾滋病相关口腔病损情况

本组患者中,最常见的口腔病损类型为口腔念珠菌病,发生率为33.1%(53/160),其次是口腔毛状白斑和牙龈线形红斑,发生率分别为6.9%(11/ 160)和5%(8/160),其他相关口腔病损均少见,160例患者中,检出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3例(1.88%),卡波西肉瘤2例(1.25%)。

2.5 口腔卫生习惯情况

160例艾滋病患者中,29.4%(47/160)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包括2次),43.1%(69/160)每天刷牙1到2次(包括1次),27.5%(44/160)每天刷牙不足1次(包括无刷牙习惯)。43.4%(70/160)的艾滋病患者有吸烟习惯(吸烟每天1包及以上)。

3 讨论

口腔健康状况对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存在重要影响。其不仅在进食、外观、言语等方面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会影响到患者的自信心、日常情绪,从而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心理舒适程度和社会交往能力。针对艾滋病患者而言,因其本身处于免疫功能低下状态,亦多存在自卑、自闭和内心恐惧的情绪,其机体任何一个部位的疾病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一个良好的口腔健康状况尤为重要。

本研究纳入病例以中年人居多,结合以往调查结果发现,艾滋病患者在患龋率和牙周状况等方面较正常人群稍差[12-13]。黄少宏等[12]对广东省各年龄组不同性别人群患龋情况进行了大样本流行病学发现,18~44岁中年人平均患龋率为62.2%(城) 和65.6%(乡),均较本组数据稍高,但由于本组数据样本量较小,且缺乏对照研究,尚不能得出艾滋病患者患龋率低的结论。与其他省份统计资料相比,马严俊等[14]对西宁地区吸烟艾滋病患者的牙周状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调查对象的牙石检出率和牙龈出血检出率均为83.16%,二者均明显高于本研究。针对艾滋病相关口腔病损,付茜等[15]对北京109例HIV/AIDS患者的口腔病损进行了统计,发现口腔念珠菌感染发病率为44.03%,以假膜型为主,统计结果与本研究接近。此外,本研究发现,吸毒史与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有关,吸毒患者的牙体、牙周状况明显差于无吸毒史患者,这提示我们吸毒患者的生活方式或者毒品本身可能会影响口腔健康,然而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总之,本研究对广东省艾滋病患者口腔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患者患龋率和牙列缺损率较高,龋齿充填率及义齿修复率均较低,口腔健康状况欠佳,需口腔预防及临床工作者进一步关注。因本研究样本量有限,尚不足全面反映本地区艾滋病患者的口腔状况,大样本及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的口腔流行病学调查仍需进一步开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报告[R].2011.[2] 林 鹏,王 晔,李 杰,等.广东省艾滋病流行概况及预防控制策略[J].华南预防医学,2008,34(5):1-5.

[3] WALKER N F,SCRIVEN J,MEINTJES G,et al.Immune reconstitution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HIV-infected patients[J].HIV AIDS(Auckl),2015,7:49-64.

[4] WATKINS C C,TREISMAN G J.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atients with AIDS - prevalence and severity[J].HIV AIDS (Auckl),2015,7:35-47.

[5] GHRENASSIA E,MARTIS N,BOYER J.The diffuse infiltrative lymphocytosis syndrome(DILS):A comprehensive review[J].Journal of Autolmmunity,2015,59:19-25.

[6] GODDARD G,BROWN C,AHMAD A S.Oral disease prevalence among HIV-positive American Indians in an urban clinic [J].J Psychoactive Drugs,2005,37(3):313-319.

[7] COOGAN M M,GREENSPAN J,CHALLACOMBE S J.Oral lesions in infection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J].Bull World Health Organ,2005,83(9):700-706.

[8] 刘 奕,吴红崑,周学东.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和艾滋病相关的口腔疾病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7,34(2):100-103.

[9] PATTON L L.Oral lesions associated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disease[J].Dent Clin North Am,2013,4:673-698.

[10]RYDER M I,NITTAYANANTA W,COOGAN M,et al.Periodontal disease in HIV/AIDS[J].Periodontol 2000,2012,1:78-97.

[11]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8.

[12]黄少宏.广东省人群恒牙龋病治疗需要抽样调查报告[J].广东牙病防治,1999,7(7):9-11.

[13]廖旭辉,林焕彩,卢展民,等.广东省中老年人的牙周健康状况[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2000,21(4):314-315.

[14]马严俊,何淑珍.西宁地区HIV/AIDS吸烟患者口腔牙周状况的临床观察[J].医学动物防制,2015,31(2):211-212.

[15]付 茜,肖 江,林端娴,等.HIV/AIDS患者口腔病损的临床特点分析[J].北京口腔医学,2014,22(5):276-280.

R195.4

A

10.3969/j.issn.1671-332X.2016.09.054

周 媛: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广东广州 510000

胡 飚:广州市海珠区口腔医院 广东广州 510000

胡 飚

猜你喜欢
龋率口腔疾病健康状况
儿童乳牙龋病的研究进展
《口腔疾病防治》被瑞士HINARI 数据库收录
滁州市南谯区幼儿园儿童乳牙龋病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吃饭老塞牙,小心口腔疾病找上门
临床预防干预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黄芩主要化学成分对口腔疾病作用的研究综述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苏州市姑苏区小学生龋齿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效果评价
河南省中小学生1991年至2010年龋齿患病率分析*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