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对赣南客家人养生健身意识与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

2016-03-29 00:57瑞,张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客家人赣南民俗

彭 瑞,张 宇

(宜春学院 体育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民俗文化对赣南客家人养生健身意识与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

彭瑞,张宇

(宜春学院体育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我国作为多民族的国家,幅员辽阔,地域广博,人口众多.各地区之间有着非常鲜明的民俗特色,而客家作为我国一直非常优秀的一支民族,其间涌现了非常多的著名人物,比如文天祥、孙中山都是其间的优秀代表.赣州是比较大的客家聚集地,客家人在劳动中创造出了丰富的文化特色.本文探讨了客家民族的特色,研究了客家人的养生意识,并且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与建议.

客家人;养生健身;民俗文化

1 浅谈客家人的文化与体育

客家人一般会聚集在赣南、粤东附近,这也是地域上客家与汉族的不同.客家主要是以汉人为主,以独特的方言文化以及民俗特色成为当前世界中影响最远的民族体系.客家人历经千年的迁徙,求发展、话乡情,体现了丰富的精神世界.客家文化在实践中结合了中原文化,创造出了鲜活的文化精神.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勤俭正直、敬重祖先、爱国爱乡都是客家人的传统美德.

客家人体育指的是流传在民间的体育活动,此类事项包含着人类的生产以及生活等.吴玉华学者认为:客家的文化体育指的是体育中的继承与传播、社会历史的变迁、健康娱乐等.学者刘霞认为客家的体育主要是以健身为主,受到了广大农民的喜爱.客家的体育相对比较好操作,无论是在阡陌交错的农田还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都可开展客家活动.在近年来,对于客家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多,然后针对研究中的资料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2 习俗对于客家地区健身意识的影响

2.1居住与饮食对赣南客家文化的影响

客家人的迁徙历史大部分都是从经济发达的地区到人烟稀少的地区而转移,客家人保留着中原的主流文化特征,重视文化语言;同时,客家人又善于从少数民族中汲取养分,有着强烈的文化包容性.赣州处于江西的南部,山清水秀,南高北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特色.四季鲜明,气候较为温和,温差也比较稳定,年降雨充足,为客家人提供了健康的环境.客家人在居住环境的选择中一般选择的是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他们创造出的客家围屋安全系数高,防震防风,冬暖夏凉.客家的传统民族一般较为坚固,大概会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此为客家民居比较安全,围屋有着比较强的防范功能.在封闭性方面,客家民族中的厅堂房间相连,使得人们的生活较为便捷.而聚居性也是客家建筑的最大特点,客家围屋规模大,适应了当前的民族聚居.

从饮食方面研究客家文化,我们能够发现赣南地区的客家人每日饮食大多是以薯、豆、芋、大木为主,客家人的吃食大都是尚未经过污染的,客家人从饮食中汲取相应的营养,在饮食中重视健康安全,获得高量蛋白质.在客家人聚居的地方仍旧保留着一些在市面上并不常见的食物,比如豆管子、酿豆腐、客家米酒等,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的饮食习惯是对当代营养学的演绎,这解决了当前山区耕地不足的问题,丰富了客家的内涵,造就了客家人的和谐发展.

2.2婚姻与日常习俗对客家人的健身影响

在建国之前,客家人的婚恋并不自由,大多数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建国之后的婚姻制度鼓励了青年人晚婚晚育,由于客家人比较重视礼仪,正常的婚姻程序需要经历很长的过程,比如说媒、定亲、出嫁、闹洞房等.在客家人的婚姻礼仪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点是哭嫁,哭嫁会使得人们心情放松,充分保护了人们的生理与心理,保证了养生健康.

在日常习俗中,起居主要指的是卧床休息以及日常生活等.早起是我国古代人的一种好习惯,早睡早起会使得人们精神饱满,而长久以来的熬夜会损害人们的身体.起居以及作息能够帮助人们保持良好的习惯,提高人们对于环境的认可,避免发生疾病,延缓衰老.一般而言,客家人有着良好的工作习惯,比如老年人,他们常常会以村为单位,自行组织腰鼓队,然后每天训练,偶尔的比赛还能够提升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乐趣.木梳梳头能够有效地进行穴位的刺激与按摩,及时调整大脑功能,缓解脑补的疲劳.梳头能够疏通经络,改善人们的头皮营养,及时调节人们的神经中枢,促进脑补循环.

2.3民间传统对客家养身意识的影响

客家民谣题材非常广泛,利用独特的表现手法展现了客家地区的民俗风情,客家人生活态度积极乐观,童谣涵盖广泛,天文地理、世情百态、行善积德都是能够勉励人们读书与做人的.采茶戏流传于湖南湖北、江西等地,表演者需要身穿戏服,腰系彩带,拿着各种篮子之类的载歌载舞.赣南采茶戏是以九龙茶灯为基础,吸纳了赣南地区的民间艺术,其中的伴奏乐器包括笛子、二胡、唢呐等.赣南戏是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的,彰显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赣南地区的民间舞蹈包括托马灯、舞龙灯、踩高跷等.托马灯需要两个演员先在前面开路,在悠扬的曲调下从1月唱到12月,其中的内容反映的各月份的农事,祈求风调雨顺.而踩高跷是客家人独有的一门技艺,表演形式丰富,其中的表演吸收了赣南地区的民间戏剧,客家灯彩的表演形式,内容丰富多彩.踩高跷一般表演的时间是在农历腊月,在新年的时候需要人们盛装出行,走街串巷,观众喜闻乐见.在当前的学校教材中,将采茶戏等民间舞蹈已经纳入其中,使得文化能够大力传承.

2.4民俗体育对客家健身意识的影响

客家的民俗体育包括武术、赛龙舟、舞龙舞狮等.由于客家山区的生存资源较为有限,人们竞争激烈,动乱的环境使得客家人需要采取各种策略维护自身的发展需要,因为客家人习武、平日重视防身,青少年普遍都比较崇尚武术,常会施展拳脚.客家拳的拳种包括牛家教、岳家教、朱家教等,它们拳头动作较为灵活,步伐重视实际运用以及手脚配合,而器械多以铁尺、棍、杆为主,重视心性以及智慧.客家武术讲究的是内外合一,手眼结合,手脚协调,节奏鲜明,使得动作更有艺术性.在客家武术传承中,老中青三辈人的结合能够帮助新秀的培养,传承了传统武术.

客家赛龙舟文化内涵深厚,在赣南地域形成了独特的龙舟文化.塞龙舟之前需要先进行祭龙舟的活动,比如摆祭品、放鞭炮等.龙舟作为一项高强度的运动,参与者一般身体素质过硬,而其中不乏也有很多专业的运动员参与,增强自身的爆发力,达到健康的目的.

上犹县是江西南部的城市,九狮拜象作为优秀的客家文化遗产,精彩、气派,九狮拜象的音乐大多数是由民间的吹奏以及打击乐组成,多的时候会有四五台乐器,整个乐曲的演奏含有浓郁的广东情调,让人觉得乐曲悠扬、振奋人心.九狮拜象的活动需要表演者摇头晃脑,来回翻腾,瞻前顾后,同时需要身体各个方面的训练,这能够提高自身的素质,强身健体.坚持体育运动不仅可以使得身体健康,而且能够有效地预防疾病.当前我国的民俗活动具有丰富的地方特色,聚集着传统的民间特色,富有创造性的文化使得当前的世界更为多彩丰富.

3 赣南客家民族养生健身文化

3.1当前赣南体育传承的困境

赣南体育在几代人的传承人,不断受到公众的认同以及社会同仁的赞许,这使得民俗体育不断发展与升华.体育的发展中存在着不少困境,比如文明失传,文献记录困乏,市场需求不高以及经费缺少等问题则是制约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传承意识不强主要是一些平日训练的质量难以保证,这种传承的表象使得参与者无法领略传承的深刻韵味.相关基础理论的匮乏主要是因为民俗体育的范围涉及较广,真正开展研究的不多.传承文化的经费不足影响着民俗的体育传承,就文化保护的角度来看,民族文化的传承需要各族人民一同承担,就历史唯物的角度而言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只有富裕的生活才能够使得人们拥有多彩的精神世界.当前传统的农耕时代已经不复存在,文化的传承受到了很大冲击.当前民俗体育的传承面临着终老,创新、保护,全球的经济模式是西方的模式,这也是大势所趋,这就需要我们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步改变.

3.2体育文化传承的总结与建议

赣南的客家体育形式多种多样,形式多变,名录中的游艺类文明受到了大众的认可,比如定南瑞狮等灯舞节目最是出名,家喻户晓,百姓的参与程度最高.赣南客家的民俗起源于打猎、劳作等,其发展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最好的时机,且符合了非物质遗产的趋势,这是赣南文明发展的重要途径.赣南文化的参与中,大部分的参与者是老人、农民以及相应的爱好者,参与度并不广,传承手段落后,不适合赣南体育的发展.

赣南地区文化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为人们提供了健康的自然环境.客家人的建筑物依山而建,冬季的树木能够抵御风暴,夏季的茂密树木能够调节温度.借助得天独特的环境,赣南客家的旅游业发展突飞猛进,别具一格.虽然赣南地区的民俗养生与我国的汉民族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会使得汉文化成为传统体育的原生态所在.当前赣南地区的饮食在网络的传播以及杂志的宣传下,不断推广,受到了越来越多地区人民的喜爱.

加强体育文化保护,扩张传承队伍,需要地方各政府履行好文化保护的政策.地方各部门需要全面落实非物质文化,尽量形成系统的保护以及专业的团队,为民俗体育的发展提供有效帮助.在赣南客家文化体育中需要地方政府加强经费的投入,重视文化的传承,通过宣传的教育,加强居民的素质以及保护,激发民众学习传统的兴趣,宣传文化.而当地政府应当积极发展民俗活动,扩大体育活动,成立专业的组织结构,搭建好交流的平台,多与各体育社团进行交流,推动民族体育活动的开展.

政府在市场导向中应当把握好正确的方向,鼓励非物质遗传的传承,寻求非物质文化改革的前进之路,将理论实践连接,沟通好研究者与技艺者的桥梁,相互促进相互学习,构建好科学合理的机制.然后借助专业化的团队力量,加强院校教育以及师资培养,为体育界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增强在社会实践中体育的价值.

4 结束语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当前赣南客家文化的特性正在被同化,这需要当地政府给予相关的资金支持,然后配备专业的人员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客家游戏对于儿童的身体、智力、情绪方面的意义重大,积极促进他们的发展.此类游戏对于儿童的健康快乐意义重大,各能力的发展在游戏中能够得以实现,我们应当大力宣传民俗文化,使得文化得以传承.此外大战民族传统体育,需要我们有长远的眼光,促进客家人的身心健康以及经济发展.

〔1〕江雪英.民俗文化对赣南客家人养生健身意识与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

〔2〕王俊奇,吴舒婷.民俗体育在推动"阳光体育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J].运动,2010(5):54-56.

〔3〕丛艳平.山东省南部历史文化名城全民健身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

S812.4

A

1673-260X(2016)09-0161-02

2016-05-03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湘赣边区民俗活动中的养生健身行为研究”(15TYQ01)

猜你喜欢
客家人赣南民俗
冬季民俗节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赣南脐橙整形修剪技术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永远的歌谣(赣南采茶歌舞剧)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宁化石壁:客家人的第一中转站